宴席舞

宴席舞

宴席舞是具有代表性的保全族傳統民間歌舞,通常在娶親時表演。遇豐收或其它喜慶日子也常跳。

舞蹈起源

宴席舞宴席舞

《化隆縣誌》記載:化隆回族的源流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元代遷入最多,嗣後在明、清至民國年間又逐步遷入,
其來源有:一,唐朝與西域貿易交往中,有些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通過西寧經商,至化隆置產墾居,這些西域人能歌善舞, 將其具有濃郁西域風格的歌舞流傳於此地。
二,西域親軍定居。十三世紀初,蒙古鐵騎西征,從西域帶回大批“西域親軍”及其家屬,還有隨之而來的商賈、工匠、傳教士等,被安置在甘、寧、青地區駐守屯墾。
三,南京市珠璣巷移民入居。因觸犯皇室,被發配至青海,輾轉一、二百年後進入化隆定居。四,明清年間,為逃荒避難從外地進入化隆定居者為數較多。歷代王朝實行“屯耕移民”政策而遷入。不論軍屯或民屯,移民定居的戶籍中有一部分回族,至清代雍正初年,從山西、陝西等地遷來大批回族在化隆築城實邊,屯耕屯田。清同治、光緒年間,兩次回族反清鬥爭失敗後,一些人避居化隆。“經過數百年的分化組合、承襲演變,基本實現了中國化、本土化,由寄居到定居,人口數量已相當可觀,而且具有了相對集中的地域和共同的經濟生活,並選擇以漢語漢文為主作為交際語言文字,以伊斯蘭文化為核心,從而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素質和風俗習慣,為回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而在這形成過程中,唐詩、宋詞、元曲也對回族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通史簡編》中對西域樂舞表演盛況的描述有“石國胡兒人少見,蹲舞樽前急如鳥”;在《唐書·禮樂志》中也有這樣的記載,“舞蹈者立毯上,鏇轉如風。”從這些歌詠舞蹈情景的詩句中可以得知西域樂舞的特徵:舞者有高超的技藝,而這高超的技藝與化隆地區回族宴席舞的特徵相似。
至元代時,回族的文化藝術已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元代專門設立了回回樂舞機構,並由回族人自己掌管,回回樂舞也成為有特色的宮廷舞。至“明末清初,經過長期互滲和交融,形成儒、釋、道、清(伊斯蘭教)四教會通型的文化體系。”回回樂舞也在此定型。清朝時,統治者推行反對民族政策,迫使回族舉行了大規模的起義。艱難的生存環境使回族人的性格得到了進一步的磨鍊和弘揚,在進行思想情感和語言藝術等交流活動時,基本採用含蓄默契的情感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並深深感到僅有文化藝術對本民族的發展是不夠的,還要有武術才更能發展和保護自己的民族與宗教。於是代之興起的回族武術,為回回舞補充了新鮮的血液,尚武精神也成為回族人的追求,並融入到舞蹈中。
“人是文化的攜帶者,民族的遷徙,人口的流動不僅影響著一個地區的社會結構,而且改變著這一地區的文化風貌。”歷史上大批回族人移居青海,將後來古老的民俗文化代代相傳,並與當地的漢、藏、土、蒙古等民族相融合,互通婚,從而形成了既有自己獨特之處,又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具有中國式的回族伊斯蘭文化藝術。一個民族的民俗文化是與它的歷史密不可分的,化隆回族宴席(曲)舞的表演習俗也是如此,因此,通過對化隆回族歷史的回顧可知,青海化隆回族宴席(曲)舞的形成年代大致在元代或更早些,但它的興起與廣泛流傳不會早於明代。”

簡舞蹈介

宴席舞宴席舞

回族宴席舞主要流行於甘、青、寧地區和新疆昌吉回族聚居區,它是廣大回族人民在喜慶佳節。特別是民間傳統婚禮儀式中不可缺少的藝術表演形式。以歌為主、舞蹈為輔,這種歌與舞不分開並與富於抒情性的口頭文學融為一體,成為回族宴席舞最顯著的特徵。在甘、青、寧回族地區,每逢人家舉辦婚禮時,親戚鄰友們要來戲耍親人,謂之“鬧床”。青年人撕窗戶、扔鞭炮,以及做其他惡作劇,不到心滿意足決不罷休。有些親友們把公婆簇擁到院中,耳朵上掛起兩串紅辣椒,頭戴破草帽,脖子裡掛鑰鈴,倒騎毛驢、老黃牛等,在眾人的起鬨下轉圈、逗笑,熱鬧非凡。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青海卷》中對宴席舞有這樣的記載:“宴席舞流傳於青海回族聚居區,是一種由男性成對表演,邊唱邊舞的即興表演形式。”青海地區的回族民眾當兒女成人之時,便為兒女操辦婚禮,這一婚禮儀式被稱為“辦宴席”,前來賀喜的人稱之為“吃宴席”。在婚禮“吃宴席”的場合中演唱的民間歌曲,稱為宴席曲,所表演的舞蹈也自然稱之為宴席舞。
宴席舞是中國西北回族民間廣為流傳的藝術形式。本文系統地梳理了回族宴席舞的表現形式和內容,深入分析了這一舞種的動作形態與演唱歌詞內容之間的關係,同時還闡述了舞蹈語言所蘊涵的文化意義。
青海化隆地區流行的回族宴席舞內容豐富,種類繁多,風格獨特,典型的舞蹈有《虎狼馬》、《蓮花落》、《上山打柴》、 《菠籃舞》等。這些宴席舞,舞蹈程式性強、舞姿優美純樸,且歌且舞,自娛自樂,很受當地回族民眾的喜愛。

表演形式

宴席舞宴席舞

回族宴席舞一般無音樂伴奏,為烘托氣氛,舞蹈者在表演時一般就地取材,即左手拿宴席中所用的“醮池”,右手捏筷子,有節奏地敲擊瓷碟邊。在強、弱、緩、急的碟音的伴奏下,時而激情飽滿地把一些個性鮮明的動態展現出來,時而以低沉、抒情的音調演唱出歌者所表達的情感。
宴席舞的表演形式,有獨唱和對唱,多是二人或四人對歌對舞,或由二人或四人主唱,再由二人或四人伴舞。在表演過程中有一定難度的表演動作,如單腿翻身、雙蹲步、弓步、鳳凰展翅等。其舞蹈動作主要有兩種,即模仿鳥類飛翔的動作和武術動作。模仿鳥類的飛翔體現了回族人浪漫、灑脫的氣質及對自然生態的嚮往。如在鐵力蓋村的宴席舞《笸籃舞》中,舞蹈動作主要模擬鸚哥的展翅飛翔,舞者邊唱邊輕舒雙臂,上下起落,動作溫柔浪漫,給人以美的享受;另一種舞蹈動作帶有武術動作特點,體現了回族人在過去為免遭生存受到侵擾,崇尚武術以求自衛強身的含義。在化隆地區的回族宴席舞中,回族人將喜愛的傳統拳術動作融入到宴席舞,如“鴿子翻身”、“黑鷹展翅”、“老爺抽刀”、“三倒步”、“犀牛望月”、“猛虎蹬腿”、“回頭望月”、“跳躍扑打”等。這些剛健挺拔、英勇豪邁的舞蹈動作中閃爍著武術的敏捷迅疾、靜止沉穩的特點,舞蹈的細膩與武術的剛健、灑脫融為一體,同時也體現出了一個民族的進步與創新意識。
這兩種舞蹈動作都是隨著歌詞內容進行變換,歌詞對動作的要求都有制約作用,屬於即興創作類。舞者必須是悟性高、手腳靈活,要有眼觀八方的本領,即見什麼,就唱什麼,跳什麼,要求比喻要恰當、生動、形象、活潑。而且舞者必須熟悉曲詞,合著節拍自唱自舞,自由發揮。

動作特點

宴席舞宴席舞

宴席舞來源於保全族的婚禮習俗。結婚時由新郎和本村的青年組成“迎親隊”到女方娶親,女方村裡的男女青年也組成迎親隊,在村口以墨筆塗男方陪送者的面部,並用拳擊之,以相戲謔。娶親後,新郎新娘騎馬回家,舉行宗教儀式,隨後即散發核桃、紅棗。凡是賀喜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向主人索取一份,祝賀他們吉祥如意,紅喜臨門,夫妻和睦。最後宴席開始,在篝火的映照中,請本村最好的歌手唱宴席曲,大家也就隨著唱詞邊歌邊舞。宴席舞的表演者,人人能觸景生情,隨口填詞。歌詞豐富多彩,曲調優美,舞步穩健、瀟灑,一般多為對唱、對跳,即興表演。
宴席舞的動作特點是頭部有規律、有節奏地擺動。動律是由下頦的左下側向右上側自然擺動,擺動時節奏性強並有停頓。整個身體的左右擺動較明顯,尤其是兩胯部分更為突出。腿部屈伸較大,腳落地時有力、穩健,多屬邀請動作。手形為半握拳,大拇指伸展,其意為誇讚保全族在氣質上是一個“有自豪感的”民族。這種手式在保全族民間舞蹈中運用甚為普遍。保全人民在舞蹈時喜歡昂首挺胸,整個動作和情緒都表現出民族自豪感。

代表劇目

宴席舞宴席舞

青海化隆地區流行的回族宴席舞內容豐富,種類繁多,風格獨特,典型的舞蹈有《虎狼馬》 、《蓮花落》、《上山打柴》、《菠籃舞》等。這些宴席舞,舞蹈程式性強、舞姿優美純樸,且歌且舞,自娛自樂,很受當地回族民眾的喜愛。
宴席舞的唱詞可以說基本反映了回族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讚美東家、讚美親友和讚美自然的讚美曲,如《恭喜曲》、《贊東家》等;有反映勞動、生產的生活歌,如《高山上擋馬》、《莊稼人》等;有規勸人們向善的規勸歌,如《學生哥》、《娘懷胎》等;有描寫舊中國軍閥強行拔兵的征戰歌,如《高大人領兵》、《馬步芳徵兵》等;還有反映妻離子散、人生悲歡離合的思念歌。舊時代新婚夫婦被戰爭逼迫分離,丈夫趕赴沙場,新婦獨居閨房深夜思夫的《莫奈何》、 《哭五更》等;有以歷史故事和人物為題材的歷史敘事歌,如《腳戶哥》、《方四娘》、《滿拉哥》等;還有反映新時代、新生活的歌,如《園子家》等。這些唱詞將抒情與敘事自然融合,人物刻畫細膩動人,情節曲折,語言流暢,既順口悅耳,又顯得生動完整,深刻地反映了回族人的生產與生活。宴席舞主要以規勸、教育、讚頌為主題,屬自娛自樂的歌舞活動。化隆地區的宴席舞,主要以德恒隆地區的《上山打柴》、《小羅成》和石大倉鄉大嶺村、鐵力蓋村的《虎狼馬》、《蓮花落》,以及二塘鄉龍泉村的《笸籃舞》為代表。
《笸籃舞》源自明清以來民間流傳的一種古老曲藝“寶卷”的著名曲目《鸚哥寶卷》。大概內容為:一隻紅嘴綠毛的小鸚哥,為挽救母親垂危的生命,飛過遙遠的山嶺,去尋找葡萄仙果,不料被人用彈弓打傷後捕捉,在好心的僕人的幫助下,它逃脫牢籠,銜著葡萄去找母親,而母親已亡。綠鸚哥悲傷不已,全身綠毛脫落,生出白色羽毛為母戴孝。因其孝心感天動地,白鸚哥被神仙收留於天界。這則故事出自敦煌佛經《鸚哥寶卷》 ,故事中所表述的孝敬老人的主題,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美德,故被回族民眾汲取後,加以創造,從而演變成今天的宴席舞。
回族宴席舞是回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吸收大量漢族文化藝術,經過長期加工而形成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其曲調、韻味、歌詞內容、舞蹈身姿充滿了濃厚的鄉土情趣和民族風韻。回族宴席舞主要是以唱為主,以舞為輔的一種民間藝術。因音樂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藝術體,所以在具體的演唱中,從音樂角度稱它為宴席曲,也稱“家曲”、“菜曲”,以表示“野曲”與“花兒”的區別;從舞蹈的角度稱之為宴席舞。

舞蹈評價

化隆地區回族的習俗風情為宴席舞的產生、培育與發展,開啟了廣闊的藝術天地。回族宴席舞藝術以農耕經濟為基礎,是這一文化類型的典型代表,也是本民族現存文化傳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回族宴席舞藝術以農耕經濟為基礎,是這一文化類型的典型代表,也是本民族現存文化傳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其中既能見到古代宮廷音樂民族音樂的因素,也能見到伊斯蘭教國家音樂的影響,是中華文化中多元一體的藝術瑰寶。化隆回族宴席舞的萌生、發展和最終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與回族的民族史、遷移史、文化史息息相關。它全面、完整、生動地體現著這一地區的民族文化傳統和習俗。

民族舞蹈概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