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行》

《光明行》

《光明行》是一首知名的二胡演奏曲,作者是劉天華,創造時間是1931年春。

樂曲簡介

二胡獨奏曲,劉天華作於1931年春。這是一首振奮人心的進行曲,鏇律明快堅定,節奏富於彈性。用主和弦的分解進行構成的號角式音調,在樂曲中占主導的地位。作者在這首樂曲中首次用了功能性很強的五度關係的轉調,調性明亮,音區的遞換也極富色彩。

結構特色

二胡齊奏《光明行》二胡齊奏《光明行》

全曲共分為四段,另有引子和尾聲。在我國民族音樂傳統習用的循環變奏的基礎上,採用西洋的復三部曲式的特點,結構嚴整。在引子中,可以聽到堅定整齊的步伐行進聲,然後出現小軍鼓似的敲擊節奏和昂揚的音調。 第二段進行曲風格的鏇律,流暢舒展,優美如歌。先在G調上用內弦演奏出現,而在D大調上重複主題時,則移至外弦演奏,這樣運用內、外弦不同的特性,樂曲由一種內在的、被抑制的熱情,發展為更加開朗和富於自信心的新的音樂形象。第三段將 2 32 1 2 3 1這一富有特性的音型加以重複、模進、移調,作不斷呈現。猶如人們踏著矯健步伐,昂首闊步地前進。尾聲中,利用顫弓的特殊效果再現第二段的主題,並且加以擴展;當情緒發展到高潮時,又運用了緊縮重複的手法,使音樂更加熱烈;最後出現了模擬軍號聲的主三和弦分解進行的鏇律,這一切都使全曲生氣勃勃,充滿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和對光明前途的樂觀自信。

作者介紹

《光明行》劉天華
劉天華(1895~1932),江蘇江陰人,原名壽椿。劉半農之弟。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是我國“五四”時期優秀的民族器樂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和革新家。

劉天華對中國音樂的貢獻主要在民族器樂創作上。他共創作有7首二胡樂曲,47首二胡練習曲,3首琵琶樂曲,15首琵琶練習曲,並改編了民樂合奏《變體新水令》和《混江龍》 。1972年,劉天華還創辦了“國樂改進社” ,刊出了10期《音樂雜誌》 。他將二胡這件中國最普及的民族樂器從伴奏地位上升到獨奏地位。並且將這件樂器納入高等院校教學之中,設立二胡專業,為二胡在我國民族器樂中的地位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他的二胡曲有《病中吟》《月夜》《悲歌》《良宵》 、(《除夜小唱》)、《閒居吟》《空山鳥語》《江明行》《燭影搖紅》《苦悶之謳》等。

《光明行》樂譜《光明行》樂譜

劉天華先生短暫的一生(終年37歲),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音樂啟蒙時期1895~1914年(19前)
(二)深入學習民間音樂時期1915~1922(20~27歲)
(三)創作成熟時期1922~1932年(27~37)

劉天華先生:
(1) 是注重民族尊嚴、熱愛祖國文化的愛國主義音樂家。
(2) 他是我國近現代音樂史上用科學的方法整理民間音樂、學習民間音樂的創始人之一。
(3) 他是創立我國專業二胡學派的奠基人。
(4) 他是第一個既善於運用民間音樂創作技法規律,又善於吸收西洋音樂進步因素的專業民族器樂作曲家。

樂曲賞析

劉天華先生的《光明行》創作於他藝術成就的高峰時期(1931.4)
《光明行》的“行”是“歌”的意思,《光明行》可以理解為“光明之歌”,或“光明進行曲”。

樂曲表現了作者對未來生活的信心和展望,反映了30年代我國進步知識分子爭取上進的志趣和衝破黑暗、追求光明的強烈願望。他是“五四”時代少有的、具有民族氣魄和進行曲風格的民族器樂佳作。

二胡名曲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現,稱“奚琴",是北方的民間樂器。一般認為今之胡琴由奚琴發展而來,現已成為我國獨具魅力的拉弦樂器。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悽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

50部必知的音樂經典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語言,那些超越了時空、超越了民族的經典音樂已成為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那些曾經扣人心弦的鏇律至今仍舊在世問縈繞。音樂是思維著的聲音,聆聽歷史長河中那些音樂大師們的經典之作,我們的心靈將得到淨化,我們的靈魂將受到震撼,我們的人生將獲得至高無上的啟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