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交響曲》[貝多芬音樂作品]

《命運交響曲》[貝多芬音樂作品]
《命運交響曲》[貝多芬音樂作品]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原名《第五交響曲》,它是一部哲理性很強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貝多芬藝術風格的作品。《命運交響曲》結構嚴謹,手法簡練,形象生動,各樂章之間具有十分清晰的內在聯繫。整部作品情緒激昂、氣魄宏大,富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簡介

《命運交響曲》《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貝多芬的c小調交響曲,(作品67號)開始的四個音符,剛勁沉重,仿佛命運敲門的聲音。這部作品因此被稱作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作於1805至1808年。貝多芬在1808年11月寫給他的朋友韋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經說出:"我要卡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把我完全壓倒!""命運敲門的聲音"在1798年所作《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0之1)的第三樂章中就已經出現過,以後又出現於《D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樂章、 《熱情奏鳴曲》(作品57號)第一樂章、第三《列奧諾拉》序曲(作品72號)、《降E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74號)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見,通過鬥爭戰勝命運,是貝多芬一貫的創作思想。

主題

《第五交響曲》是《第三交響曲》之後又一部英雄性、史詩性的作品。貝多芬稱第一樂章主題是“命運在敲門”,因此後人稱之為《命運交響曲》。“命運”這個主題是指當時令人窒息的德國封建社會,貝多芬揭示的“通過鬥爭,達到勝利”,是指從黑暗到光明,從與苦難“命運”抗爭和與封建勢力博斗,上升為歡樂和勝利。

風格

《命運交響曲》《命運交響曲》

《第五交響曲》是貝多芬藝術風格的代表作品,它的結構嚴謹、完整,手法簡練、明快,發展緊湊、均衡,主題形象鮮明、生動。作為一部英雄性交響曲來說,它的矛盾衝突、情緒對置及緊張的戲劇性,比以前的作品更集中、更統一、更尖銳。各樂章之間緊密的內在聯繫,使全曲情緒激昂,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種渾然一體的雄偉氣魄,代表著貝多芬的藝術風格。有人曾經說過:“貝多芬就是在這部交響曲中成為巨人的。”

賞析

《命運交響曲》《命運交響曲》

《第五交響曲》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熱情的快板,2/4拍子、奏鳴曲式。
這一樂章展示了一幅鬥爭的場面,音樂象徵著人民的力量如洪流般以排山倒海之勢,向黑暗勢力發起猛烈的衝擊。樂曲一開始出現的強有力的富有動力性的四個音,也就是貝多芬稱為“命運”敲門聲的音型,這就是主部主題。
貝多芬在交響曲第一樂章的開頭,便寫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語:“命運在敲門”,從而被引用為本交響曲具有吸引力的標題。作品的這一主題貫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種無可言喻的感動與震撼。貝多芬在第三交響曲完成以前便已經有了創作本曲的靈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時間推敲、醞釀,才得以完成。樂曲體現了作者一生與命運搏鬥的思想,“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這是一首英雄意志戰勝宿命論、光明戰勝黑暗的壯麗凱歌。恩格斯曾盛讚這部作品為最傑出的音樂作品。整部作品精煉、簡潔,結構完整統一。
這一主題是向前衝擊的音樂形象,推動著樂曲不斷發展,也在以後的各樂章中不斷出現、發展。這一主題激昂有力,具有一種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的氣勢,展示了驚心動魄的鬥爭場面,表達了貝多芬內心充滿憤慨和向封建勢力挑戰的堅強意志。
當各種樂器進行輪迴模仿,相繼掀起一次比一次緊張的浪潮之後,圓號奏出了一個命運動機的變體,它表達了一種必勝的信心。

《命運交響曲》《命運交響曲》

這是一個連線句,它從前面緊張、威嚴的音樂場面中,引出了富於歌唱性的第二主題,這是一個抒情的鏇律,溫柔優美、明朗的音調與前面形成對比,它抒發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與追求的情感。在這裡,嚴峻的命運動機退居到低音聲部並以伴隨形式出現,使溫柔的音樂裡帶有不安的色彩,推動音樂繼續發展。樂曲最後在明朗的氣氛中,以果斷、熱烈的音響結束了呈示部。
經過富於表現力的兩小節休止後,隨著命運動機的出現進入發展部,音樂又回到了不安的音調,艱苦激烈的鬥爭又開始了。這時的第一主題非常活躍,它無休止地反覆,調性不斷轉換,力度不斷加強,隨後出現鮮明有力的號角般的第二主題。這兩個主題用各種手法交替變化發展,如對比復調的手法、頻繁的轉調等等,增加了音樂的不穩定因素,使音樂更加豐富。最後,命運的動機又闖了進來,並以最強的音響不斷重複,形成了發展部的戲劇性高潮,音樂直接進入再現部。
再現部中,呈示部那種鬥爭的場面再度出現。在第一主題與連線部之間,雙簧管奏出了一段緩慢的哀鳴音調,第一主題的發展突然被打斷。可是,激動不安的情緒又立即恢復,只是當第二主題出現時才稍為平靜。然而,光明與黑暗的鬥爭並沒有結束,在龐大的尾聲中越來越激烈。這時,音樂發展的氣勢銳不可擋,鮮明的力度對比,緊張的和聲發展,形成全樂章的最高潮。樂章結束時,第一主題動機那強烈的音響,進一步刻畫了勇於挑戰的英雄性格,顯示了人民必定戰勝黑暗勢力的堅強信心。
第二樂章:ba小調,稍快的行板,3/8拍子,雙主題變奏曲式。這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宏偉而又輝煌,同第一樂章形成了對比。它體現了人們的感情世界,戰鬥後的靜思同對美好理想的憧憬互相交錯,最後轉化為堅定的決心。
樂曲開始時,在低音提琴撥弦伴奏下,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第一主題,它深沉、安祥、優美,蘊藏著深厚的力量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緊接著,單簧管和大管奏出了具有戰鬥號召性的第二主題。這個主題的音調與第一主題很接近,並與法國革命時期的歌曲有音調上的聯繫。這是進行曲風格的英雄主題,它起初抒情而沉思,轉入C大調由全樂隊強奏後,成為一支雄偉的凱鏇進行曲,充滿著火熱的朝氣,鼓舞著人們永往直前。以後音樂的發展是這兩個主題交替出現的六次不同的變奏。
這六次變奏,貝多芬運用不同的節奏音型,調性轉換、樂器變換等各種手法,表現出英雄在激烈鬥爭後的沉思和戰勝黑暗的堅定信念,以及充滿活力的激情。例如第一變奏以第一主題連續的十六分音符把音樂變得起伏和激動不安。第二變奏以三十二分音符的連續出現,增強了動力性,表現出英雄戰勝黑暗的堅定信念。最後一次變奏,像英雄的凱歌一般,具有豪邁的英雄氣概和樂觀情緒,這一樂章的尾聲,對第一主題作了簡單的展開,表現出從深思中獲得力量,對未來的勝利充滿信心。

《命運交響曲》《命運交響曲》

第三樂章:C小調,快板,3/4拍子,諧謔曲。這個樂章用復三部曲式寫成,在調性上,回到了動盪不安的情緒,像是艱苦的鬥爭還在繼續,它是通向第四樂章的過渡和轉換。主部由兩個對比性主題構成,第一個主題有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急速向上的鏇律,有一種向前推進的力量,但又顯得有些遲疑。另一個因素是這個基礎上的應句,由一連串和弦組成,它沉著、抑制,又顯出不安的情緒。
這個主題陳述兩次之後,圓號奏出一個非常活躍的、號角般的新主題,那熟悉的節奏,使我們一下子就能確認第一樂章的主題在這裡以另一種形象出現了,它威嚴、穩健,具有進行曲的特徵。兩個不同氣質的、尖銳對置的主題輪番出現,表現了動盪不安及艱苦鬥爭的場面,而且每一次出現都越來越尖銳、複雜,富於戲劇性的效果。
中間部分以熱烈的德奧民間舞曲為中心主題,由C小調轉為明朗的C大調,音樂採用了復調賦格與主調和聲的對比手法,情緒熱烈而樂觀,先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它與前面的音樂形成對比,有一種不可遏制的力量,造成風起雲湧之勢,表現出人民的力量一浪高過一浪和越來越強的必勝信念。
第三部分是動力性的再現部。第一部分的兩個主題都用弱音奏出,進行再現和發展。定音鼓敲擊的基本動機節奏型預示矛盾衝突在繼續,這是在積蓄著準備最後衝刺的力量。接著,第一主題輕聲出現,音樂自由向上伸展,樂隊的音域不斷擴大,力度由弱到強,調性色彩由暗到明,漸漸發展成為一種不可遏制的力量,響亮的和弦音導入光輝燦爛的最後樂章。
第四樂章:快板4/4拍子,奏鳴曲式。規模宏大的第四樂章充滿光明和無比歡樂的情緒,是歡呼勝利的熱烈場面。樂章呈示部的主部主題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雄偉壯麗的凱鏇進行曲開始,和弦飽滿有力,鏇律積極向前,由全樂隊強奏。第二部分音樂的情緒與前部連貫,由圓號和木管樂器奏出,音色明亮而柔和,進行曲的節奏,情緒喜悅富於歌唱性。
副部主題由弦樂器奏出,建立在G大調上。這是一支以三連音節奏為主,輕鬆而帶有起伏的歡樂舞曲。在呈示部的結尾段中,出現了一段與呈示部相聯繫的新鏇律。
展開部是以第二主題廣泛活躍的發展為基礎的,不斷高漲的音樂,像是無邊無際的人群,匯成了歡樂的海洋。在接近高潮時,“命運”音型又插了進來,但它已不再剛毅強勁,倒像是對過去鬥爭的回憶,與第一樂章遙相呼應。再現部基本上重複了呈示部的音樂,新的力量稍有增添。這個新主題,像一股巨浪從英雄心底流出,自信、豪邁而勇往直前。龐大的尾聲,響起了C大調光輝燦爛的凱鏇進行曲,它具有排山倒海的氣勢,表現出人民經過鬥爭終於獲得勝利的無比歡樂。

評價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所表現的如火如荼的鬥爭熱情,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馬麗勃蘭第一次聽貝多芬命運交響曲時,嚇得心驚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崙一個舊日的衛兵,聽了第四樂章開頭的主題,不禁跳起來喊道:"這就是皇上!"

柏遼茲把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中驚心動魄的鬥爭場景,看作是"奧賽羅聽信埃古的讒言,誤認黛絲德蒙娜與人私通時的可怕的暴怒。"

舒曼認為:"儘管你時常聽到這部交響曲,但它對你總是有一股不變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現象雖然時時發生,卻總教人感到驚恐一樣。"

1830年五、六月間,孟德爾頌在魏瑪逗留了兩星期,和歌德作最後一次會晤,在鋼琴上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聽了《命運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後大為激動,他說:"這是壯麗宏偉、驚心動魄的,簡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許多人一起演奏,還不知道會怎么樣呢。"

1841年3月,恩格斯聽了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的演出。他在寫給妹妹的信中讚美這部作品說:"如果你不知道這個奇妙的東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麼也沒有聽見。"他說,他在第一樂章里聽到了"那種完全的絕望的悲哀,那種憂傷的痛苦";在第二樂章里聽到了"那種愛情的溫柔的憂思";而第三、第四樂章里"用小號表達出來的強勁有力、年輕的、自由的歡樂",又是那么鼓舞人

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幾句話,揭示了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的精髓。

羅曼·羅蘭有過一段出色的描繪。

“這是一幅龐大的壁畫,在這裡,英雄的戰場擴展到宇宙的邊界。而在這神話般的戰鬥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樣重又長出肩膀;意志的主題重又投入烈火中冶煉,在鐵砧上錘打,它裂成碎片,伸張著,擴展著……

不可勝數的主題在這漫無邊際的原野上匯成一支大軍,無限廣闊地擴展開來。洪水的激流洶湧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復起;在這浪花中到處湧現出悲歌之島,猶如叢叢樹尖一般。不管這偉大的鐵匠如何努力熔接那對立的動機,意志還是未能獲得完全的勝利……被打倒的戰士想要爬起,但他再也沒有氣力;生命的韻律已經中斷,似乎已瀕隕滅……我們再也聽不到什麼(琴弦在靜寂中低沉地顫動),只有靜脈的跳動……突然,命運的呼喊微弱地透出那晃動的紫色霧幔。英雄在號角(法國號)聲中從死亡的深淵站起。整個樂隊躍起歡迎他,因為這是生命的復活……再現部開始了,勝利將由它來完成。”

作曲家簡介

《命運交響曲》作曲者: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作曲者: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1770-1827) 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於萊茵河畔距法國不遠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長,父親是一個宮廷男高音歌手。貝多芬自幼便已顯露出他的音樂天才,父親急於把他培養成為一個象莫扎特那樣的神童,從小就逼著他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八歲時他已開始在音樂會上表演並嘗試作曲,但是,他在這段時期中所受的音樂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亂和沒有系統的。

視頻

50部必知的音樂經典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語言,那些超越了時空、超越了民族的經典音樂已成為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那些曾經扣人心弦的鏇律至今仍舊在世問縈繞。音樂是思維著的聲音,聆聽歷史長河中那些音樂大師們的經典之作,我們的心靈將得到淨化,我們的靈魂將受到震撼,我們的人生將獲得至高無上的啟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