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情景》

《童年情景》是鋼琴套曲,由德國作曲家舒曼於1838年創作。作品沒有直接描繪兒童生活,而是從成年人回憶童年情景的角度進行創作。作者以準確的筆觸,洗鍊的手法,深入兒童心靈刻畫他們的心理活動,使得樂曲的音樂形象幽默、神態逼真並富有情趣。並且此套曲還是寫給作者本人未來的妻子克拉拉的一封“情書”。

作者概況

童年情景童年情景

套曲《童年情景》是一部很私人化的作品,確切地說,是舒曼寫給他熱戀中的情人克拉拉.維克的情書。舒曼18歲從家鄉茨維考到萊比錫大學法律系學習,同時,跟鋼琴家弗里德利希.維克學鋼琴,這時維克的女兒克拉拉只有9歲,父親的精心培養下,鋼琴已經彈得很出色了。兩年以後,舒曼的母親不再阻撓他學習音樂,舒曼全身心地投入音樂,他住到老師維克先生家裡,專注於鋼琴演奏。在維克先生家的日子是愉快的,維克對這位入室弟子視為己出,舒曼與克拉拉也結成兄妹般的友誼。他們在鋼琴上彈四手聯彈,做有趣的音樂遊戲,一起讀書、郊遊,舒曼還給她講離奇的故事。舒曼每寫出新鋼琴小品,就由克拉拉試奏。隨著年齡的增長,克拉拉與舒曼之間的感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友誼變成了愛情,這時的克拉拉16歲,已經是頗具才華的青年鋼琴家了。維克先生覺察到女兒的感情變化,不禁勃然大怒,他禁止女兒與舒曼有同學之外的任何感情,他要女兒成就為一位偉大的鋼琴家,而感情遊戲將毀掉一個人的遠大前程。維克粗暴地干涉女兒的愛情還有一個說不出來的原因,舒曼此時已愚蠢地弄傷了手指,完全不可能成為演奏家了,不得已他開始走上創作道路,而作曲家顯然是個很沒有保障的職業,多少有才華的作曲家,甚至是公認的大師往往一生貧困潦倒,維克先生不能把自己的掌上明珠交給一個待成名的作曲家。這位固執的德國老頭挖空心思拆散年輕的一對,他帶著女兒離開萊比錫,不準他們會面,禁止他們通信,甚至不準克拉拉彈舒曼寫的曲子,舒曼這時已經是一位小有名氣的作曲家和音樂評論家了。有一次克拉拉在德勒斯登演出,舒曼偷偷跑去與她見了一面,維克知道後立即宣布,他們要是再敢見面,就要用手槍幹掉舒曼。這件事在當時的音樂辦幾乎成了一樁醜聞,在經歷過啟蒙運動並呼喊著個性解放的歐洲,如此粗暴地干涉年輕人的愛情會被認為是極不道德的。維克帶克拉拉到巴黎演出時,蕭邦對此事表示了不滿,維克的好友李斯特竟宣布與之絕交,抗議他的暴行,在萊比錫的孟德爾頌也向舒曼表示同情。

演奏歷程

童年情景童年情景

1837年到1838年,舒曼到維也納居住了一段時間,他想在這座音樂名城感受一下維也納樂派的文化氛圍,但是在貝多芬、舒伯特去世之後,維也納的音樂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經典音樂傳統遭到冷落,四處彌散的上蘭納和施特勞斯的圓舞曲,當局需要這類歌舞昇平的音樂,當局也禁止言論,舒曼在維也納出版《新音樂雜誌》的申請沒有獲準。這時舒曼很久沒有克拉拉的音訊了,克拉拉的情況他一無所知。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克拉拉在演奏會上演奏了他的作品,這無異於發出一個信號,克拉拉還在等著他。希望重新燃起,回憶起與克拉拉生活在一起的快樂時光,舒曼便寫下了幾十首鋼琴小品,這些小品像一幅音樂素描,記錄著舒曼最初與克拉拉相識時的生活片段,那裡克拉拉還是只有9歲的小女孩。
根據舒曼自己的說明,他當時共寫了30首小品,從中挑選13首,每首都加上標題,合成一集,取名《童年情景》。瀏覽一下套曲里13首小曲的標題,就知道音樂是描寫兒童生活的,如《木馬騎士》、《驚嚇》、《捉迷藏》、《奇怪的傳說》,等等,這些都是普通兒童生活場景。但是,舒曼在描繪這些情景時,是有很具體的生活事件為根據的,作曲家不說,外人是無論如何無法猜測的,只有舒曼和克拉拉兩人在彈起這些小品時才會在妙趣橫生之處彼此送上會心的一笑。所以前面提到,這是一部私人化作品,舒曼把它寄給遠方的克拉拉,提醒她不要把愛人遺忘。


曲目解析

童年情景童年情景

有一些音樂賞析文章說《童年情景》充滿了童稚之趣,這話自然不假,但接著說這是作曲家回憶童年生活的作品,就失之不察了。這部套曲大致描寫的是克拉拉9歲到13歲之間的生活,是舒曼以兄長般的眼光對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的觀察印象。套曲里到處都是克拉拉的影子,套曲的第10首《過分認真》,是舒曼回想起克拉小時候整天淘氣和傻笑,有時卻忽然躲進牆角,故作深沉地扮出一副認真思索的樣子。舒曼後來對成了他妻子的克拉拉說:“由於回憶起你的童年,我在維也納寫下了這部作品。”


作品簡介

《童年情景》的13首短曲從各個側面描寫兒童生活,有的是遊戲場景,有的只描寫一個神態,有的描寫孩子的心理活動,合起來便構成了一個生動的兒童世界。生動的形象是整部套曲的主要特點,例如第9首《木馬騎士》,用切分音和低音節拍模仿小孩子搖木馬的“格登登”的節奏,既形象又生動,栩栩如生地勾勒出孩子騎在木馬上前後搖擺的動態。又如《捉迷藏》,快速跳躍閃動的鏇律刻畫出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戲,心情地歡樂。全部作品裡流行最廣的當然要屬《夢幻曲》,這首曲子常拿出來單獨演奏,並改編成各種樂器的獨奏與合奏,它的鏇律非常簡單,便於記憶,樂曲起伏迴轉,富於浪漫的幻想,有一種朦朧美妙的憧憬蘊含其中。
《童年情景》現在經常被當作兒童音樂作品介紹出來,而實際上它是為成人所寫,為了在成年人心中喚醒童年的美好純真感情,舒曼在樂曲里寄託了無盡的思慕與愛。

作品組成

全曲由13個標題性小曲組成:

(1)異國和異國的人們。這首鋼琴套曲是作者在法國所譜寫,所以標題為《異國和異國的人們》。平穩四分音符夾雜著不安分的附點節奏,而伴奏聲部卻是華爾茲的分解和弦,代表作者無法融入這浪漫的國度。

(2)奇怪的傳說。突變的節奏使樂曲顯得誇張活潑,仿佛古怪離奇的故事給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3)捉迷藏。上上下下飛快跳躍的頓音逼真地展現出孩子們你躲我藏、追逐遊戲的情景。

(4)孩子的請求,親切溫柔的鏇律充滿稚氣,並帶有祈求、幻想的情緒,最後結束在屬七和弦的七音上,形象地描繪了孩子提出請求期待答覆時的神情。

(5)心滿意足。歡快的鏇律音型在高低聲部輪番出現,內聲部固定的切分節奏、豐滿的和聲都微妙地刻畫了孩子得到所期望的東西後滿足幸福的心理。

(6)重要事件。誇張而單純的頓音、呆板的節奏,呈現出孩子一本正經的嚴肅面孔,令人發笑。

(7)夢幻曲。這是其中最精彩迷人的一首,常單獨演奏,還被改編為各種樂器的獨奏曲,並廣為流傳。樂曲節奏緩慢平穩鏇律起伏均勻,細膩動人,在豐滿溫和的和弦襯托下,滲透著夢境般靜謐甜美的詩意,把人們帶入夢幻境界。

(8)在壁爐旁。柔和舒展的鏇律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充滿融融之樂,和諧溫暖的家庭圖景。

(9)木馬遊戲。在持續音上奏出帶切分節奏的鏇律簡潔生動,使人聯想到前後晃動的木馬和木馬上興高采烈的小騎士。

(10)過分認真。跨小節的綿綿不斷的切人構成嚴肅單調的主題,恰當地描繪出孩子努力思索神情。

(11)驚嚇。平靜的主題交織著緊張的半音經過的弦,經音樂罩上一層恐怖色彩,刻畫了兒童聽到鬼怪故事後害怕驚恐而又好奇的心理。

(12)入眠。晃動的節奏型加上卡農手法的運用,形成了搖籃曲般溫和寧靜的氣氛,中間的轉調更增添了樂曲的夢幻色彩,最後平靜舒緩的音樂表明孩子已酣然入睡。

(13)詩人的話。這首終曲是以成人的口吻寫成,鏇律悠緩,蘊含著迷惘惆悵的心情,表達了作者對克拉拉的思念。與第一首形成呼應。

50部必知的音樂經典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語言,那些超越了時空、超越了民族的經典音樂已成為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那些曾經扣人心弦的鏇律至今仍舊在世問縈繞。音樂是思維著的聲音,聆聽歷史長河中那些音樂大師們的經典之作,我們的心靈將得到淨化,我們的靈魂將受到震撼,我們的人生將獲得至高無上的啟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