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弦上的詠嘆調》

《G弦上的詠嘆調》

本曲由小提琴與豎琴主奏,作於1879至1880年。作者在各樂章里加入古老的蘇格蘭民謠的鏇律,作成了由序奏和四個樂章組成的小提琴主奏、豎琴與管弦樂隊合奏的幻想曲。

基本信息

簡介

巴赫《g弦上的詠嘆調》巴赫《g弦上的詠嘆調》

《G弦上的詠嘆調(AirOnTheGString)》,又名為《G弦之歌》,此曲為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第三號管弦樂組曲》(OrchestralSuitesNo's1and3#09]OuvertureNo.3BWV1068inDmajor-Air)的第二樂章主題,充滿詩意的鏇律美,使此曲成為膾炙人口的通俗名曲。是巴赫代表作品之一。

背景

《g弦上的詠嘆調》《g弦上的詠嘆調》

原曲創作於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間。十九世紀德國的著名的小提琴威廉密(AugustWilhelmj,1845—1908)將這段主題改編為鋼琴伴奏的小提琴獨奏曲,由於主奏小提琴必須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鏇律,故此得名。巴赫的原曲沒有表情與速度記號,編曲者則指定“甚慢,極有表情”。類似低音弦的撥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長而莊重的鏇律(片段1)。全曲後半段出現的新鏇律產生了更豐富的變化,最後在靜似祈禱般的氣氛中結束。

傳說在宮廷舞會上,巴赫的大提琴被做了手腳,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斷裂了。當大家準備看巴赫出糗的時候,巴赫,僅僅只用了一根G弦,就即興演奏了一首《詠嘆調》,該曲子就是今天所說的《G弦上的詠嘆調》(《G弦之歌》)。

1830年,當孟德爾頌在鋼琴上把《G弦之歌》演奏給歌德聽時,歌德說:“開頭是這樣的華麗莊嚴,使人可以想像到一大群顯要人物沿著長長的樓梯魚貫而下。”歌德不愧是與魔鬼交換了靈魂的人,這音樂具有的“迤邐”和“沉著的華麗”使任何人都不能漠視它的存在。

也許歌德最清楚:“G弦上的詠嘆調就如永恆的和諧自身的對話,就如同上帝創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動。就好像沒有了耳、更沒有了眼、沒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們,因為我的內心這有一股律動,源源而出。”

賞析

巴赫寫了四部《管弦樂組曲》,以第三部《D大調第三組曲》流傳最廣。它由五首小曲組成,其中第二首叫《詠嘆調》。《G弦上的詠嘆調》就是根據它改編而成的。這首曲子原來是D大調4/4拍,二部曲式,後來德國小提琴家威廉密將其移為C大調,並限定只用一根G弦來演奏,增強了樂曲濃郁深沉的情調,深受大眾歡迎。音樂開始速度級緩。逐漸長音漸強,抒發了沉思冥想的心緒,又象在輕聲詠唱。第二段是在第一段的基礎上加以發展成的,沒有象一般二部曲式那樣在速度與性格上與第一段形成鮮明對比,而保持了原來意境,感情起浮較大,不斷向上推,使樂曲在曲調上委婉動聽。最後音樂在激情而富於自信的情感之中圓滿地結束。

影響

《G弦上的詠嘆調》,此曲為巴赫《第三號管弦樂組曲》的第二樂章主題,充滿詩意的鏇律美,使此曲成為膾炙人口的通俗名曲。

巴赫的原曲沒有表情與速度記號,編曲者則指定“甚慢,極有表情”。類似低音弦的撥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長而莊重的鏇律。全曲後半段出現的新鏇律產生了更豐富的變化,最後在靜似祈禱般的氣氛中結束。”

因為《G弦上的詠嘆調》曲調緩慢但是非常的優美,因此就有可能產生共振的效果,引出α波,對腦電波有著影響。所以我猜想《G弦上的詠嘆調》能影響人的記憶力和語言學習能力。

50部必知的音樂經典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語言,那些超越了時空、超越了民族的經典音樂已成為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那些曾經扣人心弦的鏇律至今仍舊在世問縈繞。音樂是思維著的聲音,聆聽歷史長河中那些音樂大師們的經典之作,我們的心靈將得到淨化,我們的靈魂將受到震撼,我們的人生將獲得至高無上的啟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