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松》

《聽松》

《聽松》是民間藝人阿炳原創的一首著名的傳統二胡曲,前人對此曲的演奏有許多創新。然而,像高揚把京劇的“急急風”作為開場,以京劇的打擊樂作為全曲貫徹始終的伴奏,卻前所未有。阿炳本人這樣解釋:“南宋時期,金兀朮為岳飛所敗,趴在無錫惠泉山下的聽松石上,俯聽宋朝追兵的聲音,故名《聽松》。”

基本信息

簡介

《聽松》《聽松》是民間藝人阿炳原創的一首著名的傳統二胡曲

樂曲通過松濤借物詠懷,在讚頌民族英雄岳飛軍威的同時,傾注了他剛直不阿的性格和堅定自信的意志,歌頌了中國人民青松般高潔的民族氣節,鋼鐵般堅強的鬥爭意志和戰勝敵人的英雄氣概。全曲氣魄豪邁,剛勁有力。二胡曲,又名《聽宋》。據說阿炳在抗日戰爭時期每逢演奏此曲之前必講一番南宋時期入侵者金兀朮敗逃的故事,以金兀朮的敗逃喻日寇的失敗,以岳飛的奮鬥精神預言中華民族的必然勝利。

在二胡曲中,《聽松》是獨樹一幟的珍品。楊蔭瀏先生在為《阿炳曲集》寫的樂曲中說明中說:“《聽松》可能也是阿炳自己的作品”。據《阿炳傳略》說,人們聽到阿炳演奏此曲的時候是在抗日戰爭時期。

阿炳自己的說法是“宋朝時候,金兀朮給岳飛打得走投無路,十分狼狽地跑到無錫惠泉山腳下,躺在原楹石上(註:無錫惠山有一塊平面的大石頭,人可以躺在上面,刻有“聽松”二字,此石至今猶在),心驚肉跳地傾聽宋朝兵馬有聲音,這曲便是描寫這個故事,所以又名《聽宋》”。音樂不可能描寫故事,這說法令人懷疑。介是,在抗日戰爭期間,阿炳“說新聞”以宣傳抗日的事跡卻是眾所周知的,凡是經過那一歷史時期的真正的中國人,應該有一致的體會,那時只要提起岳飛、文天祥史可法、梁紅玉、花木蘭、穆桂英等等人物,用不著提示這中“借古喻今”,就自然會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感情。阿炳的感受更不會例外,這音樂中的體驗與基說是與岳

《聽松》《聽松》是民間藝人阿炳原創的一首著名的傳統二胡曲
飛的故事有關,毋寧說是與抗日愛國情緒有關。

《阿炳曲集》中的記譜是五個部分,其中的是樂曲的主體,因而前面可以看作是兩個引,後面可以看作是兩個尾聲。原譜,我們稱之為引子I節奏自由,每分鐘約60拍。

引子I內部包含著兩個互為對比因素,一個因素是呼喊式的音調,這種高音區的同音反覆式的音調,完全是提高了嗓門喊口號的聲音,“沖呵”“殺呀”之類,這種音調,與《大刀進行曲》的“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鏇律特徵相類似的,甚至可以稱它為“怒吼”音調。另一個因素有人從造型角度說它是“風聲”,有人從表現角度說它是感慨式的“嘆息”,看來它是造型性與表現性的統一,兩種說法可以合起來參考。這兩個因素又輪流出現一次,引子I即行結束。

原譜,我們稱之為引子II,每分鐘約80拍。它也由兩個因素組成。因素1是小軍鼓的敲擊聲。每分鐘約80拍;

根據無錫許憶和同志提供的材料,阿炳自己曾說過,他把他在無錫街上聽到的“洋鼓號”用在二胡曲中了。《聽松》引子II下是使用“洋鼓洋號”音調的地方。請聽眾不要注意它的音高特徵,而專門注意一下它的節奏音調,它的顫音奏法(tr)就是細碎的節奏,這與小軍鼓的敲擊聲何其相似:

引子II的第二個因素就是號角式的音調,原來的所謂“洋號”的音調,人們都是聽得很熟的。阿炳的“洋鼓洋號:音調完全五聲音階化了,這就支除了它所謂”洋“味”,提示了中國人民國量、氣派和不可戰勝的精神面貌。原譜是全曲的主題部分,4/4拍,每分鐘約76拍-,邊演奏邊加快,高潮處達到每分鐘144拍。

特點

中國名曲中國名曲
1、大量使用邊疆切分節奏型。主要不是模擬風聲的鏇律型,而是強調大風搖撼樹幹所引起的反彈性的動感,一種運動的脈搏,給人以巨大群體堅韌不拔的感覺,氣勢磅礴;2、樂節內部用級進,樂節之間用大跳,構成一浪高過一浪的運動,起伏跌宕;3、號角聲與松濤渾然一體,依稀可辨;4、樂句之間融結緊密,沒有停頓,一氣呵成;5、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在高音區運動,採用向中音區短暫低伏再回高音區的方法,合高潮保持長時間力度不衰。

原譜,我們稱之為尾聲I,每分鐘120拍,它與引子II相對應,也由兩個因素構成,與引子II不同,因素I換成了大銅鼓的敲擊聲。原譜,我們稱之為尾聲II由尾聲I號角音調的延續,引回引子I的怒吼音調,並緊接轉為京劇鑼鼓《急急風》的密集型節奏型,再三次出現怒吼音調,在急急風的鑼鼓聲中結束。在京戲音樂中,急急風的鑼鼓通常用天戰鬥正酣或敗者逃走勝者追擊的場面,在這裡我們能夠聽到的追擊的腳步聲,難道我們不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把鬼子趕出境”的意境嗎?

在傳統的二胡音樂中,具有如此陽剛之美而又能在反映時代精神--愛國主義感情和民族色彩的和諧統一方面取得成功的作品,是十分罕見的,令人感到特別寶貴。

作者簡介

《聽松》華彥鈞小名阿炳
華彥鈞小名阿炳,生於1893年7月,卒於1950年12月,江蘇無錫人。二十多歲時,他患了眼疾,又死了父親,貧病交加,眼疾惡化,雙眼相繼失明,從此人家便叫他瞎子阿炳。阿炳從童年起就同他父親華雪梅學習音樂。華雪梅是一位道士,是當地道教音樂界所公認的技藝傑出的人材,阿炳的音樂修養最初主要的基礎出於道家音樂,而且是出於家傳。道家音樂,大部分是非宗教性的民間音樂,其中有許多是毫未改動的民歌曲調。阿炳雙目換明後得不到有錢的齋主的歡迎,只能離開道門,開始以賣唱為生。在無錫市里,一位戴著墨鏡,胸前背上掛著笙、笛、琵琶等樂器,手裡拉著胡琴,在街頭上行走的,這人便是阿炳。阿炳純粹靠演唱來維持生活,他從來沒有做過向人乞憐的樣子,他在黑暗、貧困中掙扎了幾十年,他對痛苦生活的感受,通過他的音樂反映出來,沒有因為生活艱難困苦而潦倒,庸俗,相反,他的音樂透露出一種來自人民底層的建康而深沉的氣息。阿炳用他的生命凝成了《二泉映月》等不朽作品。在解放後,當人民政府派人去關心他,去整理他的音樂作品時,他卻無法了願,突然吐血病故了。阿炳共留下《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等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等三首琵琶作品,其中《二泉映月》獲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獎。

評價

《二泉映月》和《聽松》都是阿炳的佳作,但其創作手法、音樂氣質、音樂格調卻各不相同。《二泉映月》是抒情性的細微刻劃,而《聽松》卻是富於戲劇性的豪放表達。前者是柔中帶剛的氣質,後者卻是剛中有柔的性格(當然它們都剛柔並濟,但卻各有其主導的方面)。如果說《二泉映月》是對人間不平的心酸傾訴,那么《聽松》便是從內心迸發出的一瀉千里的感情的潮水。如果說《二泉映月》是悲憤交集的音詩,那么《聽松》便是熱

《聽松》作者通過松濤借物詠懷,在讚頌民族英雄岳飛軍威的同時,傾注了他剛直不阿的性格和堅定自信的意志
血沸騰的雄壯戰歌。如果說前者是對現實生活的怨訴和探求,那么後者便是在嚴酷的現實面前,以戰鬥者的姿態對生活作出的有力的回答。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聽松》是當時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思想在藝術創作上的生動體現。

作者通過松濤借物詠懷,在讚頌民族英雄岳飛軍威的同時,傾注了他剛直不阿的性格和堅定自信的意志。樂曲氣魄豪邁,跌宕起伏,剛勁有力。

引子氣魄宏大,猶如呼嘯的松濤震盪山谷,氣勢宏偉,蒼勁有力,使人感受到一種堅毅不拔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第一段以微弱的顫音斷奏引出強有力的號角音調,具有強烈的時代戰鬥氣息。第二段則是樂曲的主體,始終貫穿第一段出現的號角音調,慢起漸快,力度從弱到強,在鏇律進行中大跳音程很多,節奏複雜多變,並連續使用切分音,因而音樂氣勢如奇峰兀立,蒼勁挺拔。表現了一種不可阻擋的氣概。第三段開始是間歇沉著的音型,然後是明朗雄健的樂句;尾聲快而有力,在類似鑼鼓“急急風”的節奏中結束全曲。

全曲短小精悍,氣勢浩大,層次分明,構思新穎,鏇律流暢,一氣呵成,速度和力度倏忽多變,具有戲劇性效果。在演奏上大多採用一字一弓,就是在極快速度的十六分音符時也字字清楚有力,因而樂曲氣勢豪放。阿炳在二胡上用的是老弦和中弦,聲音特別濃厚有力。在音樂格調上與《二泉映月》的細膩委婉截然不同。

二胡名曲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現,稱“奚琴",是北方的民間樂器。一般認為今之胡琴由奚琴發展而來,現已成為我國獨具魅力的拉弦樂器。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悽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