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勇誠

龍勇誠

龍勇誠是TNC(大自然保護協會, The Nature Conservancy))首席科學家,中國靈長類專家組組長、中國獸類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動物生態學會理事。2003至今,一直在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部工作,歷任老君山項目負責人、滇金絲猴全境保護項目負責人、雲南項目副主任、雲南項目代理主任、首席科學家。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龍勇誠,TNC(大自然保護協會,TheNatureConservancy))首席科學家,中國靈長類專家組組長、中國獸類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動物生態學會理事。

主要活動

在靈長類動物生態行為學和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護管理、研究方面具有全面而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先後在國內外科學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2003至今,一直在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部工作,歷任老君山項目負責人、滇金絲猴全境保護項目負責人、雲南項目副主任、雲南項目代理主任、首席科學家。

TNC簡介

大自然保護協會TheNatureConservancy(TNC)是從事生態環境保護的國際非盈利非政府組織,總部在美國華盛頓,是國際上最大的非營利性的自然環境保護組織之一。致力於在全球保護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陸地和水域,以維護自然環境、提升人類福祉。由於堅持採取合作而非對抗性的策略,以及用科學的原理和方法來指導保護行動,1951年成立以來,經過不懈努力,截止2012年TNC已躋身美國十大慈善機構行列,位居全球生態環境保護非盈利非政府民間組織前茅。

TNC雲南項目

背景介紹

自古,雲南
雲南老君山雲南老君山
就以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壯美的景色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在這片青藏高原至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高山挺立、峽谷縱橫。怒江、瀾滄江、金沙江,東西排列,形成了地球唯一的“三江併流”奇觀。巨大的海拔高差與複雜的地形,形成了集雄、奇、險、秀、幽為一體的丹霞地貌,孕育了豐富而獨特的生物多樣性。不過在這片土地上,貧困是一個普遍現象,並且低下的生產力和粗放的生產方式日益挑戰著自然的承載能力。2010年,滇西北地區15個縣市的人口總數達335.1萬人,比1998年淨增25.7萬人。這將給本已緊張的資源與環境容量帶來更大的壓力。
雖然這裡的人們一直有著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傳統,但隨著人口不斷增長和經濟高速發展,環境承載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們急需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既能保護雲南這片生物多樣性最密集、也最敏感最脆弱的區域,又能滿足山區人民發展的需求。

滇金絲猴保護

滇金絲猴簡介:是國家一級
滇金絲猴滇金絲猴
保護動物,也是中國特有的世界級珍稀瀕危動物。滇金絲猴還是為數不多的幾種完全分布於溫帶、海拔最高、生境最為嚴酷地區的靈長類之一。滇西北的崇山峻岭是它們的家園,這種以松蘿為食,從不侵擾人類的“害羞”精靈,守護著近四千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同時也維護著人類的生態安全——滇金絲猴與松蘿、原始森林間微妙的互生互克關係,完美地維繫著它們各自的生長與繁衍的需要。而繁茂的原始森林,是最重要的天然固碳固水、造氧機之一。
遺憾的是,目前滇金絲猴種群數量僅有2500餘只,它們的地理分布區還不到大熊貓的十分之一。現有的滇金絲猴野生種群除三群分布於西藏芒康縣外,其餘種群均分布於滇西北地區。而滇西北又是全國生物多樣性優先重點保護的17個“關鍵地區”,也是全球25個優先重點保護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這裡不僅是全球地理景觀類型、生態系統類型和生物物種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還是中國三大特有物種起源和分化的中心之一。滇金絲猴就是在這樣一塊特殊的地理區域上經過長期演化形成的。滇金絲猴存在的價值和生物多樣性價值無法用金錢衡量。因此,保護滇金絲猴及其棲息、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生態環境,實際上也保護了滇西北生物多樣性。

1.滇金絲猴保護
自2004年11月,TNC啟動了滇金絲猴全境保護項目(全境即滇金絲猴所有分布區),該項目旨在:與各級相關管理機構緊密合作,制定滇金絲猴物種保護戰略,實現全境保護行動的統一和有序,並針對直接威脅滇金絲猴種群繁育的因素實施近期保護行動。
具體包括:
建立可持續的合作夥伴關係;
加強各基層管理機構能力建設,並通過它們實施具體保護行動;
加強科研,減少保護工作的盲動性;
建立以地理信息為平台的信息綜合管理決策體系;
加大媒體宣傳力度,使滇金絲猴成為中國又一個“明星保護物種”;

2.社區保護地與社區可持續發展
在整個滇金絲猴分布區的居民中,居住著藏族、傈僳族、彝族、納西族、白族、普米族等多個少數民族。他們的收入主要來源於種植業、畜牧業和非木質林產品的採集(菌類等),由於交通不便和對自然資源利用的限制,人均純收入偏低。TNC的項目旨在幫助社區居民尋找替代生計,在提高他們生活水平的同時保護滇金絲猴的生境。
具體措施包括:
幫助每個保護地根據當地情況制定森林保護的村規民約;
提高村民公共資源管理的意識和能力;
協助村民制定大多數人都能夠參與並有激勵機制的巡護制度;
為提高巡護質量提供必要的技術培訓和裝備;
幫助啟動可持續的替代生計項目,提供必要支持;
根據制定的監測指標,對社區保護地進行定期的監測和管理成效評估;

3.公眾宣傳
無論是城市裡的普通市民,還是項目地的村民,普遍對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對生態保護的參與程度較低。TNC與從事環保教育的國際機構、當地政府、教育機構和社區合作,在項目區開展了一系列的環境教育活動。在麗江數字博物館,TNC不僅常年為遊客提供相關的旅遊資訊,同時也為大眾帶來三江併流世界遺產地的自然和人文知識,努力提升公眾的生態環保意識;TNC針對農村社區開展的“自豪”項目,激發了社區民眾對當地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的自豪感,增強了社區民眾對當地生態環境保護的參與,同時也可以更好地配合、支持TNC其他項目的開展。

成果:
目前,有40餘萬居民生活在滇金絲猴的棲息地周圍,他們的支持,是滇金絲猴保護成功的關鍵。通過TNC的資金支持和技能培訓,滇金絲猴棲息地的麗江老君山利苴村,香格里拉維西縣托落頂村,香格里拉德欽縣巴美村,已經成立了全部由當地村民組成的巡護隊,常年開展針對野生動物偷盜獵的巡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