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當歸人參湯

黃耆當歸人參湯來源《蘭室秘藏》卷,具有主治婦人經水暴崩不止,安心定志,鎮墜其驚,調和脾胃,大益元氣,補其血脈,令養其神的功效。

方劑名稱

黃耆當歸人參湯

藥物組成

黃連1分,生地黃3分,炒神曲5分,橘皮5分,桂枝5分,草豆蔻仁6分,黃耆1錢,人參1錢,麻黃(不去節)1錢,當歸身1錢5分,杏仁5個(另研如泥)。

處方來源

《蘭室秘藏》卷中。

方劑主治

婦人經水暴崩不止。

方劑功效

安心定志,鎮墜其驚,調和脾胃,大益元氣,補其血脈,令養其神。

臨床套用

經水暴崩不止:丁未仲冬,郭大方來說,其妻經水暴崩不止,先曾損身失血,自後1次縮一十日而來,今次不止,其人心窄,性急多驚,以予料之,必因心氣不足,飲食不節得之。大方曰:無。到彼診得掌中寒,脈沉細而緩,間而沉數,九竅微有不利,四肢無力,上喘氣短促,口鼻氣皆不調,果有心氣不足,脾胃虛弱之證,胃脘當心而痛,左肋下縮急有積,當臍有動氣,腹中鳴,下氣,大便難,虛證極多,不能盡錄,擬先治其本,余證可以皆去。安心定志,鎮墜其經,調和脾胃,大益元氣,補其血脈,今養其神。以大熱之劑去其冬寒凝在皮膚內;少加生地黃,去命門相火,不令四肢痿弱。與黃耆當歸人參湯,一服立止。其胃脘痛,乃胃上有客寒,與大熱藥草豆蔻丸15丸,白湯送下,其痛立止。再與肝之積藥除其積之根源而愈。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作2服。水2大盞半,煎麻黃令沸,去沫,煎至2盞,入諸藥同煎至1大盞,於已、午之間,食消盡服之。1服立止。

中藥方劑之黃耆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黃耆生地湯
黃耆散
黃蓍丸
黃蓍羌活飲
黃蓍酒
黃耆解肌湯
黃耆豆湯
黃耆貼
黃耆赤昆湯
黃耆酒
黃耆防風湯
黃耆鱉甲湯
黃耆鱉甲飲
黃耆白朮湯
黃耆白芷湯
黃耆益氣湯
黃耆竹葉湯
黃耆粥
黃耆糯米湯
黃耆紫草人參湯
黃耆羌活飲
黃耆芍藥湯
黃耆茯神湯
黃耆茵陳散
黃耆葛根湯
黃耆薤白湯
黃耆補中湯
黃耆補氣湯
黃耆大補腎湯
黃耆姜苓湯
黃耆平補湯
黃耆建中加當歸湯
黃耆當歸丸
黃耆托里散
黃耆搜風湯
黃耆木蘭散
黃耆束氣湯
黃耆汁
黃耆浸酒
黃耆煎
黃耆煮散
黃耆理中湯
黃耆五味子散
黃耆五味散
黃耆人參湯
黃耆人參牡蠣湯
黃耆六君子湯
黃耆內消湯
黃耆十味散
黃耆十四味丸
黃耆四君湯
黃耆四物湯
黃耆固真湯
黃耆地骨皮散
黃耆地黃丸
黃耆膏
黃耆補胃湯
黃耆芩術湯
黃耆當歸湯
黃蓍六一湯
黃耆十補湯
黃耆衛元湯
黃耆甘草湯
黃耆九物湯
黃耆補肺湯
黃耆茯苓湯
黃蓍湯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
黃耆柴胡湯
黃耆桂枝五物湯
黃耆六一湯
黃耆桃紅湯
黃耆內托散
黃耆飲
黃耆湯
黃耆建中湯
黃耆鱉甲散
黃耆當歸散
黃耆茯神散
黃耆益損湯
黃耆丸
黃耆補血湯
黃耆赤風湯
黃耆白朮散
黃耆柏子仁散
黃耆五味飲
黃耆茯苓散
黃耆肉桂柴胡酒煎湯
黃耆八珍湯
黃耆防風飲子
黃耆膏子煎丸
黃耆葛花丸
黃耆內托湯
黃耆當歸人參湯
黃耆除熱丸
黃耆煎散
黃耆白芷膏
黃耆牛膝散
黃耆必安丹
黃耆雞首煎
黃耆羌活丸
黃耆外托散
黃耆五兩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