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愚

魏大愚

魏大愚(1903-1959)字養拙,號石庵,祖籍湖北沔陽縣,世居南昌城。回族,信伊斯蘭教。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魏大愚(1903-1959)字養拙,號石庵,祖籍湖北沔陽縣,世居南昌城。回族,信伊斯蘭教。南昌城著名書畫家,出身熔銅工人家庭,從小酷愛書法,每天頭頂牛肉包子籠,在街上叫賣,一邊欣賞、摹習街旁大字招牌或廣告屏聯。用沙子自製沙盤,一有空隙,用錐畫沙不止。13歲時能代人寫春聯。後注意臨摹、研究碑帖。為求字骨勁、氣足、力強,長年累月堅持在腕部吊秤砣或懸沙袋,在手心握雞蛋。逐漸融會貫通諸體各家用筆之法、結體之妙、章法之奇、風韻之趣,享譽南昌城。從1926年開始,開業鬻書。抗戰期間,攜眷逃難到四川,因書法見長,先後被正中書局、中央圖書雜誌審委會、北碚天府煤礦等單位聘做文書科員、書寫員等工作。其間,結識書法家楊仲子,常求教甲骨文、石鼓文,切磋技藝。其治印技藝也有長足進步,所刻印譜文天祥《正氣歌》,全詩60句加上題目,刻61方印章,款式方圓、長扁、雜形兼有,或仿古如銅刀幣、石碑、古錢、瓦當、鐘鼎器皿形;有甲骨、鐘鼎、大篆、小篆、隸書、蟲書、魏碑、草書等字型。氣度恢宏,蒼古樸茂,章法取徑甚高,深得秦璽神韻。“文化大革命”期間毀於一炬。

其他信息

抗戰勝利後,他回到南昌,開辦耕硯齋屏聯店,鬻書為主,兼營字畫裝裱及金石刊刻。新中國成立後,曾當選為市政協委員,省、市少數民族協進會委員。晚年多為省、市政府機關、商店、電影院、餐廳、旅館寫大字招牌,墨跡宛如出自數人手筆。如為八一大橋書寫橋額碑文,取法漢碑,糅合《西嶽華山碑》,以形成侈張取勝之勢,書風古樸渾厚,寬博大方,字跡遒勁,陶冶百家,熔為一爐。金石界人士評其書法日:“北魏體可入神品,中小楷、行、隸書入妙品,篆書可入佳品,草書可入逸品。”

民國人物(三)

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成立於1912年的民主共和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