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行魯

余行魯

余行魯 (1903一1985) 祖籍南豐縣,生於南昌,江西近代經濟實業家。曾經擔任任江西工業協會理事長,南昌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市政協常委。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1)15歲時輟學進入本族開辦的義昌仁錢莊學徒。次年與其叔余建丞發生爭吵,往杭州尋找外祖父母。入杭州之江大學經濟系讀書,系統學習經濟學知識,形成“實業救國”的思想。

(2)1923年,父余典臣病故,留下約10萬銀元的遺產。是年由叔叔作主,將這筆財產先後開辦裕祥錢莊和頤大錢莊,後均因經營不善而關閉。此後,在叔叔余建丞開辦的裕仁錢莊做幫辦。

(3)1931年9月,在南昌創辦第一個擁有進口奶牛和進口消毒設備的奶牛場,取名“行行牧場”,日售牛奶約200磅,每磅價2角。守信譽,不摻假,潔淨衛生,按時送奶,一時訂戶大增,供不應求。

(4)1933年5月,余行魯邀集20萬銀元的股本,開辦久大鹽業公司江西分公司,試銷精鹽,改變人們食用粗鹽習慣。價廉物美,經營業績日顯,3年後,久大資本將近百萬元。以此款再投資開辦永利化學工業公司江西分公司,經營燒鹼和純鹼等,年營業額200萬銀元左右。

(5)抗戰爆發,南北交通中斷,兩公司被迫停業,財貨損失逾百萬元。

(6)1938年,將行行牧場轉移到贛州。發現贛州市民火柴奇缺,開辦贛州民生第二火柴廠,1941年年產量達6萬箱,1943年改名光大火柴廠,股本30萬銀元。

(7)從1942年先後開辦6家企業,加上光大火柴廠和獨資的行行牧場,總資本近150萬元,個人資本約30萬元。在當時頗為轟動,被《新贛南日報》稱為“贛南實業巨子”。

(8)1945年初,日軍進犯贛州,余行魯被迫將所屬企業轉遷寧都,財產損失大半。8月,將所屬7個合資企業交給別人管理,獨自率行行牧場的牛群、工人回到南昌。不久從英國、丹麥、荷蘭訂購純種奶牛十幾頭,發展雜交奶牛180餘頭,牧場工人增加到百餘人。

(9)1945~1950年,又開辦一批合資企業,恢復久大精鹽公司和永利化學品公司經銷處。

(10)從1946年起,任江西工業協會理事長。

(11)1951年,余行魯任南昌市工商聯合會常委、副主任。

(12)1954年任南昌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市政協常委。此後,所屬企業公私合營。行行牧場於1953年作價9000元賣給省農林廳,為省畜牧良種場前身。

(13)1956年,任南昌食品總廠副廠長。後退休閒居。

民國人物(三)

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成立於1912年的民主共和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