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努

鄒努

鄒努(1902-1927.9),江西省新幹縣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1908年6歲時入私塾接受啟蒙教育。1918年入新幹縣立國小學習。1922年夏,考入江西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2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時期,五·四”運動爆發後,與本縣進步同學,組織示威遊行,查禁焚毀日貨。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鄒努(1903~1927),字玉書,號勉民,吉安市新幹縣潭丘中洲村人。大革命時期江西學生運動傑出領導人。1922年夏考入江西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校閱讀進步書刊,參加了江西革命團體“改造社”。1923年1月與趙醒儂等人共同發起成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和“民權運動大同盟”。1924年1月任國民黨臨時江西省黨部青年部長,負責青年和學生運動。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秋,回到新乾,建立了新幹縣第一個團支部,任支部書記。9月回到南昌,當選為省學聯主席,負責編輯《江西青年》、《南昌學生》等進步刊物。1925年3月任南昌團地委學生部長。積極組織反帝愛國的學生運動。1927年初在江西省黨組織的領導下,《紅燈》雜誌復刊。是《紅燈》編輯和主要撰稿人之一,他常用“雷特女士”的筆名寫稿,揭露反動派,喚起民眾。大革命失敗後,奉黨組織派遣,赴河南省委任團委書記。1927年9月下旬被反動派逮捕,並秘密地集體槍殺於河南省信陽地區武勝關。

大革命時期

1924年3月當選為國民黨江西省黨部委員,任青年部部長兼國民黨南昌市黨部訓練員。7月回鄉組織新幹縣暑期學生補習班。發展進步青年參加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8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新乾支部成立,任支部書記。9月返南昌參加江西省學生聯合會、南昌學生聯合會的改組工作,當選江西省學生聯合會主席。12月任江西青年學會總會主席,負責編輯和出版《江西青年》、《南昌學生》等進步刊物。

1925年3月任共青團南昌地委學生部部長。“五·卅”慘案發生後,參與組織“滬案交涉江西後援會”,並親率仇貨檢查團,查繳洋貨。7月13日被軍閥政府逮捕,經各界營救,8月13日出獄。

後歷任江西省學生總會主席、共青團南昌地委學生部主任、中共江西省立第一師範支部書記、中共江西省學生聯合會支部書記,並為共青團江西區委機關刊物《紅燈》周刊的主要投稿人。

1927年2月,為南昌市民大會主要領導人之一,組織各界民眾參加反“AB”團鬥爭,後參與領導南昌“四·二”暴動,摧毀了AB團組織。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被朱培德“禮送”武漢。7月出席全國第九次學生代表大會,為大會主席團成員和決議起草委員會主席,當選為全國學聯常務執行委員兼宣傳部部長。月底回南昌,參加南昌起義的宣傳工作。

土地革命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9月調任共青團河南省委書記。月底在開封被捕,旋於南陽武勝關遇難,犧牲時25歲。

人物事跡

1926年5月20日,江西省學生總會成立,鄒努當選為主席,會上通過了鄒努起草的宣言和維護學生利益、開展反帝運動、幫助工農運動、開展平民教育等多項決議。他為青年學生請來郭沫若、李富春、林祖涵等人作專題報告;請蔡暢為小學生演講、講故事、唱法國歌曲。鄒努還主持了南昌全市百餘個團體數萬人的民眾大會,發表了長達兩小時的反帝反軍閥的報告,在江西學生界影響很大。

1926年11月,北伐軍進攻江西取得勝利,宣告北洋軍閥在江西反動統治的結束。1927年1月,中共江西區委正式成立,南昌市的基層黨組均為江西區委直接領導,鄒努任中共江西省立第一師範支部書記。1月14日,鄒努在全市各界反英示威大會上發表演說。17,日他主持召開了全市各團體代表的聯席會議,部署了列寧逝世3周年紀念活動。18日,他擔任聲援上海人民反英運動聯席會議主席,親自草擬了會議決議。25日,他帶領南昌市慰勞軍士委員會的同志,赴武漢慰問北伐軍將士。這一系列的工作,對發動民眾,推進革命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大革命失敗的危急關頭,鄒努機智巧妙果斷地開展對敵鬥爭。此時,他用“雷特”、“雷特女士”等筆名在《紅燈》、《江西青年》等刊物上發表了《白色恐怖與赤禍蔓延》、《一年容易又春風》、《為南昌學生進一言》、《戴季陶》、《如我是鯨》等幾十篇文章,喚醒革命者認清當前的嚴峻形勢。他在《赤的五四精神復活起來》一文中大聲疾呼:“中國革命到一個很嚴重的很危險的時期,除了武漢新都以外,全中國是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到了很嚴重很危險的時期,我們應該怎樣?我們要認清日本帝國主義對待中國民眾政策比以前更毒辣;我們要認清蔣介石是日本帝國主義者養的新走狗;我們要認清工農武裝是今日最迫切之口號。”

1927年2月,方誌敏和鄒努等領導召開的南昌市民大會,開始了反“AB團”的鬥爭。4月1日晚,省總工會、省農協、省學聯和軍官教導團的代表在市總工會舉行緊急會議,決定舉行大規模的示威遊行。鄒努代表省學聯參加了這次會議。2日上午,鄒努主持了控訴“AB團”罪惡大會。會後,工人糾察隊、農民自衛隊、學生和軍官教導團的便衣武裝,在鄒努等人的帶領下,沖向“AB團”非法黨部,先後抓獲“AB團”首要分子羅時實、巫啟聖、程天放等人。反“AB團”鬥爭取得完全的勝利。

隨著全國革命形勢惡化,江西革命形勢也產生變化。6月5日,朱培德下令釋放程天放等“AB團”首要分子,停止工農運動,以“禮送共產黨員出境”的名義,將鄒努、姜鐵英等21人驅逐出境。

此時,全國第九次學生代表大會正在武漢召開,鄒努代表江西學生參加了會議,並當選為全國學聯常委。他在會上作了發言,號召青年們:“血鐘響聲悲切,赤潮湧波光裂,鮮紅的血花遍地灑,投筆從戎救中華。”會後,組織上決定派鄒努赴馮玉祥部開展軍隊的政治思想工作。

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後,鄒努於7月下旬回到江西,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之後,他受黨組織派遣擔任河南省團委書記。不久,河南黨組織遭到破壞,鄒努被捕,9月下旬,被秘密殺害於湖北和河南交界處的武勝關。時年25歲

民國人物(三)

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成立於1912年的民主共和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