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結核

骨關節結核

骨關節結核(Tuberculosis of bone and joint)結核菌經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人體,形成原發灶,結核菌在原發灶進入淋巴血行播散到全身各臟器,特別是網狀內皮系統包括骨關節,多數播散灶被吞噬細胞所消滅,而極少數播散早潛伏下來,一旦人體抵抗力降低,潛伏感染灶中的結核菌繁殖,突破包圍的組織而發病。

基本信息

疾病簡介

骨關節結核骨關節結核
發病以青少年最多,一般為單發,常發生在脊椎,其次為膝、髖及肘關節等。發病緩慢,可有下午低熱,患處疼痛、壓痛、叩痛及肌肉痙攣,關節活動受限。稍晚期形成不紅、不熱膿腫,稱為寒性膿腫;破潰以後,形成竇道,繼發混合感染可出現關節強直。病變活動期血沉增快,白細胞分類中,淋巴球增高;膿液中可能找到結核桿菌,病理檢查有助於確診。X射線檢查可見骨質疏鬆及骨質破壞,椎間隙或關節間隙狹窄及膿腫陰影。治療的關鍵是早期診治,包括休息及局部制動,增加營養及套用抗結核藥物,膿腫穿刺排膿並注入抗結核藥物;必要時行病灶清除術、關節切除術、關節固定術及脊椎融合術。

骨關節結核是由於患者得了肺結核或腸結核後結核桿菌通過原發病灶形成細菌栓子,經血液循環到達骨關節的血運豐富的部位,如骨幹的乾骺端、脊椎等部位。少數病例並無原發病灶,而是結核桿菌感染人體後直接進入骨關節、脊椎等部位。進入骨關節部位的細菌栓子,在健康人體中依靠正常的抗體抵抗力可將其消滅。而在機體免疫力低下或存在營養不良、過度勞累等不良因素時,進入骨關節、脊椎等部位的結核桿菌可以迅速繁殖,並產生一系列的病理反應,最終將正常的骨組織侵蝕破壞。骨與關節結核是常見病,多繼發於肺或腸結核,結核桿菌由原發病灶經血液侵入關節或骨骼,當機體抵抗力較強時,病菌被控制或消滅;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可繁殖形成病灶,並出現臨床症狀。一般病程緩慢,偶有急性發作。骨與關節結核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檢查時應注意有無呼吸系、消化系及淋巴腺等結核;治療上必須注意全身與局部兩方面情況。

骨與關節結核在兒童與青少年發病率最高,但成人也可發生。發生在脊柱的約占50%,負重關節如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也較多,上肢如肩、肘和腕關節較少。

疾病檢查

結核菌素實驗X線攝影、結合病史

影像特徵

骨關節結核骨關節結核
(一)骨質破壞 

骨質破壞一旦形成時,須仔細觀察,有骨小梁模糊,似磨砂玻璃樣的感覺,繼之發展,呈現出骨質缺損。其缺損區為局限性,邊緣相對清晰,發展到一定程度,可有硬化,是為局限性結核病灶的特點,再繼續以彌散性破壞加劇,易向髓腔拓展而形成結核性骨髓炎。骨質破壞易發生於骨骺及乾骺,可在骨質中央部分亦可在邊緣部分,形成缺損,往往骨骺及乾骺同時破壞,形成不受骺板限制的統一破壞區。

關節骨質破壞,從兩側邊緣開始,中央的關節板面較輕,是結核的特點。但在膝關節、肩關節中央部分亦可破壞,因緊密相接的軟骨較少。關節骨質破壞上下相對應的關節板面同時受累。但這種接觸面骨質破壞也不一定是為結核所獨有。

邊緣性局限性破壞在有些部位具有典型的特異性,如肩關節結核的肱骨頭呈現類圓形穿鑿樣改變。膝關節結核在脛骨上端關節板面兩側呈現小的穿鑿樣改變,恥骨結核在恥骨聯合或恥骨板呈現類囊狀或不規則的破壞。

常在骨端內或乾骺端內見到,中央性破壞可形成囊狀,它是破壞發展至一定階段的表現,亦可在短骨及塊狀骨見到,甚至在骶骨上顯示囊狀破壞區。死骨的形成一般較多見的為細小的沙礫樣死骨,常在松骨破壞區發現,如骨骺內,乾骺內。髕骨結核亦常出現死骨,血供豐富的地方不易見死骨,如骨幹結核、髂骨結核。有時在上下相對應的關節面都有死骨,常稱之為接觸性死骨。在膝關節內時有發生。如繼發其他菌感染時,形成的較大死骨不是結核本身的體現,這在臨床上具有一定的治療意義。

(二)骨形改變 

管狀長骨的破壞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膨脹變形,脊椎的椎體結核、椎體坍塌可呈楔狀變形,椎體上下之間相互嵌入出現駝背或龜背畸形等。

(三)關節改變 

關節軟骨被破壞可使關節間隙狹窄,軟骨破壞後不會再生,狹窄發生後會長期存在。脊椎椎間盤破壞不能再生,如破壞明顯,椎間隙永久性消失。

診斷要點

1.有結核病接觸史,或有結核病原發病灶。

2.脊柱結核多呈放射性疼痛,僵直,畸形,或出現脊柱壓迫征。局部壓痛或叩擊痛,拾物試驗陽性有診斷意義。髖、膝關節結核可見跛行,間歇性腿痛或關節腫脹,活動受限。

3.起病緩慢,可先有低熱,乏力,厭食,全身不適等結核中毒症狀。

4.貧血,血白細胞輕度上升,血沉加快。PPD或OT試驗陽性。

5.膿腫液或關節腔穿刺液塗片、培養,PPD-IgG、PCR-TB-DNA陽性有助於診斷。

6.X線檢查可見關節間隙變窄,以及骨質疏鬆、破壞等病變。

疾病治療

關鍵是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治療的目的是要求增加全身抵抗力﹐消除局部病灶﹐縮短療程﹐減少殘疾﹐防止併發症﹐爭取早日康復。在方法上﹐要求全身療法與局部療法相結合﹐非手術療法與手術療法相結合。

全身療法

包括休息營養療法及抗結核藥物。充足的營養是增加抵抗力的基本條件。合宜的營養在於良好的食慾及膳食的配調得當。最好選擇多種食品﹐注意烹調﹐多換花樣﹐以刺激食慾。常用的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鏈黴素﹑對氨基水楊酸﹑乙胺丁醇﹑卡那黴素﹑利福平﹑及比嗪醯胺等。為了避免耐藥菌株產生﹐通常聯合套用2種或3種藥物﹐以3個月為一療程﹐各種藥物可交替使用。一般套用藥一年以上。

局部治療

包括局部制動﹐膿腫穿刺﹑局部注射藥物﹑病灶清除術﹑關節融合術﹑截骨術及關節成形術等。

1、局部制動。包括牽引療法﹑夾板或石膏繃帶制動。制動可減少病區活動﹐免除負重﹐緩解疼痛﹐有利於修復。牽引還可以糾正攣縮畸形及緩解痙攣。有的攣縮畸形也可以用石膏管型加楔矯正。制動的肢體位置最好保持在功能位。所謂功能位就是肢體套用最好及最多的體位﹐通常上肢保持在舉杯欲飲水位。下肢保持在站立時“稍息”位。

2、膿腫的處理。小的膿腫可以自然吸收或鈣化而沉著於結締組織中﹐但需相當長的期間﹐甚至十幾年以上﹐抗結核藥物往往對膿腫內的結核菌不起作用。因此﹐較大的膿腫應及早行排膿術。排膿的方法有穿刺排膿及切開排膿2種方式。穿刺排膿時應當從膿腫範圍以外的健康皮膚進針﹐在皮下斜行一段﹐然後刺入膿腫﹐這樣可防止穿刺後形成竇道。切開排膿往往與病灶清除術同時進行。

3、病灶清除術。在抗結核藥物配合下﹐通過不同的手術途徑顯露病灶﹐徹底清除膿液﹑乾酪樣物質﹑死骨﹑肉芽組織及壞死的組織﹐這種手術適用於任何部位有明顯死骨﹐較大的膿腫或經久不愈的竇道。也用於非手術治療未能控制的單純骨結核或滑膜結核﹐以及脊椎結核合併截癱者。這種手術不適於全身衰弱及全身廣泛的多發性結核﹐以及伴有心臟﹑腎臟疾患的病人。也不適於急性活動期的骨關節結核。此外﹐老年及幼兒也應慎重使用。

4、關節融合術﹑脊椎融合術﹑關節切除術或關節成形術﹐以及截骨術。關節融合術用於全關節結核破壞嚴重者﹐方法是切除病灶並將關節的兩端骨組織固定在一起。形成骨性強直癒合﹐這種手術常用於成人的全關節結核﹐脊椎融合術可在病灶清除術時﹐同時行病椎間植骨術﹔也可在病變靜止期﹐從後方將病椎及上下相鄰的一兩節脊椎的棘突及椎板間融合在一起﹐關節切除術是切除患病的關節﹐常用於肘關節﹐可保留屈伸功能﹐但是不十分穩定。關節成形術僅用於病變靜止期﹐很少套用。

飲食禁忌

維生素和無機鹽對結核病康復促進作用很大。其中維生素A,有增強身體抗病能力的作用;維生素B和C可提高體內各代謝過程,增進食慾,健全肺和血管等組織功能;如有反覆咯血的病人,還應增加鐵質供應,多吃綠葉蔬菜、水果以及雜糧,可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骨關節結核病人還可多吃海產品,如紫菜,深海魚,對蝦等。海洋生物的營養價值很高。檢測發現,每百克蝦肉含蛋白質20.6克,還含有脂肪、灰分和鈣、磷、鐵、維生素及核黃素等成分,肌體亦含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故它是名貴佳肴外還具有補腎壯陽、滋陰健骨和鎮靜等功能,用它可治療手足抽搐皮膚潰瘍水痘筋骨疼痛骨結核等多種疾病。

骨關節結核病人的食慾特別不好,為增加食慾,可在烹調上下功夫,做到品種多樣化,色、香、味、形好。有條件的除每日三次正餐外,可另加兩次點心。應忌食刺激性食物及辛燥生痰之食物。因結核病是一種消耗性疾病,在藥治和飲食調治並用的同時,還應注意充分休息及適當的戶外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