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疼痛

筋骨疼痛

筋骨疼痛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病症。筋骨痛這老年人常有的毛病,卻像傳染病一樣中青年人群中蔓延。在電腦前坐了一整天,脖子痛;空調房裡待久了,腰痛;滑鼠用多了,手腕痛;偶爾游游泳,肩膀痛;爬山歸來,膝蓋痛……人未老,為何“筋骨”先衰?專家指出,缺乏運動、不正確的姿勢,以及運動損傷是導致許多年輕人全身“筋骨痛”的主要原因。

基本信息

總論

筋骨疼痛之證,古人雖有五痹之名,痹者主疼,故治痹之方,備而且精,倘能認準證候,屬痹證,用五痹之方,投之無不立見神效。只因五痹外疼痛證,比五痹更多。有氣虛不運之疼,有血虛不能養筋之疼,有傷寒溫疫初得之酸疼,有花柳毒、楊梅入骨之疼,有年老腎虧之疼,有少年受勞苦太甚,及至中年之疼,有跌打損傷之疼。夫筋骨之疼,不勝枚舉。又有內傷之疼,外感之疼,有不內外傷之疼。氣血雙虧,勞苦過度,此內傷之疼也,傷寒溫疫初得,此外感之疼也,跌打損傷,此不內外傷之疼也。證既不同,治法各異,認清病證,治有何難。惟證候不明,張冠李戴,朱紫混淆,亂試針灸,妄投藥餌,輕者變重,重者致死,過後悔悟,已成覆水難收。孫真人云:“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東垣云:“醫者意也,神明精巧,存乎其人。”醫之一道,能熟此數語,亦可運用無窮矣。

形成病因

近年來筋骨痛這老年人常有的毛病,卻像傳染病一樣中青年人群中蔓延。在電腦前坐了一整天,脖子痛;空調房裡待久了,腰痛;滑鼠用多了,手腕痛;偶爾游游泳,肩膀痛;爬山歸來,膝蓋痛……人未老,為何“筋骨”先衰?專家指出,缺乏運動、不正確的姿勢,以及運動損傷是導致許多年輕人全身“筋骨痛”的主要原因。 

而全身肌肉關節也受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侵襲、或外傷、慢性勞損,透皮入骨致病而形成“六毒”,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骨毒”。“骨毒”長期存在於骨與骨膜之上形成“宿毒”。宿毒使得骨及關節周圍軟織反覆充血、水腫、粘連、攣縮,從而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產生大量酸性物質刺激血管,損害肌肉組織,表現為肌肉筋骨關節酸痛,麻木、腫脹,甚至紅腫變形,重者會造成關節骨質的破壞,關節變形,生活不能自理。筋骨疼痛是風濕骨病臨床重要的表現形式,要著重處理。

治療方法

《四部經典》及《大藏經》關於風濕骨病如下的記錄寒濕三七雜合稱為痹,因為風濕病大多及關節而引起弊端,所以風濕一詞沿用至今,在現代醫學概念中風濕病是風濕性疾病的簡稱,泛指影響骨骼、關節、肌肉及其周圍軟組織,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經等一大組疾病。

根據《四部經典》記錄成藥有方名:骨王葫蘆貼。

配方:藏紅花10g三七100g透骨草250g烏梢蛇150g獨一味100g制川烏100g麝香2g海馬100g藏當歸100g冰片10g

生產工藝:將藥材幹燥、粉碎,過24小時磨成粗粉,加67度青稞烈酒炮製3個月即可。

用法:外用,將泡製好的藥水直接塗於患處。

主治功效:骨質增生、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頸椎病、肩周炎、等引起的頸、肩、腰腿、關節筋骨酸痛、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具有促進康復的功效。

食療方法

十全大補湯

黨參12克,白朮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當歸身10克,炙黃芪15克,白芍10克,熟地12克,川芎10克,川羌活10克,千年健10克,鑽地風10克,桂枝10克,秦艽10克,麻黃6克,炮乾薑6克,川杜仲10克,川木瓜6克,陳皮6克,附子6克,地龍10克,水煎服。

知柏地黃湯

熟地30克,山藥24克,茯苓18克,山萸肉12克,丹皮12克,澤瀉10克,知母12克,黃柏10克,玄參18克,龜板12克,夏枯草15克,當歸12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乳香10克,水煎服。

偏方治療

1.成分:獨頭蒜1碗,黃蜂巢大者1個(小者3~4個)燒灰,百草霜5克。

用法:疾病共搗敷患處,忌生冷葷腥。

2.成分:疾病雞血藤膠250克(或雞血藤片400克)、醉酒1000毫升。

用法:疾病置於瓶中浸之,密封。經7日後開取,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溫飲1~2杯。

3.成分:疾病木瓜、白酒各適量。

用法:疾病酒水各半煮爛搗膏,趁熱敷於患處,冷則換,每日1次

4.成分:疾病松節36克,黃酒1000毫升。

用法:疾病浸泡2周,隨量飲,不拘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