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下村

馬下村

馬下村是中國的一個村莊的名稱,在中國的一些地區有以它為名稱的村莊。本詞條介紹了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馬下村和江西省資溪縣烏石鎮桐埠村馬下村這兩個村莊。

基本信息

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馬下村

馬下村位於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東部,距城關26公里,東與荷洋村接壤;西連白坑;南接日山村;北毗後樓洋頭山自然村。村落面積3.3平方公里,現全村人口達1136人,236戶,轄內有6個自然村:馬下(馬厚)、對面嶺、步兜樓、東嶺、岔門頭、馬頭山,有7個村民小組。

馬下村馬下村

馬下村舊屬福安縣管轄,舊稱福建福安縣“界東里二三都一圖馬下村”,(今福建福安市城陽城陽鄉馬下村)。馬下村始祖楊侃公於明朝永樂十二年(1414年),自福安縣甘棠大留(今福安市賽岐開發區大留村)遷徒馬下村,定居繁衍,至今已有593年。馬下村歷史上出現文化名人有清康熙年間楊拱撥貢,清乾隆年間楊恩貢等人。

馬下村現留有明代建築一座:楊氏宗祠始建於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規模較大,雄偉壯觀,至今已有382餘年。還有清代古民居15多座。村落中祠堂、古井、廟、古巷與民瑤、山歌、廟會交融出村落獨特的魅力。此外,還有現代建設的馬下水庫,水壩高24多米,尤其在水庫周圍的清山水秀,景色非常壯觀。

江西省資溪縣烏石鎮桐埠村馬下村

江西省資溪縣烏石鎮桐埠村馬下村小組,“綠色大寫真”在這裡一展雄風:入村一條6米寬的主幹道和入戶15條2米寬分支道全被硬化綠化,沿主幹道兩旁延伸而建的20多棟新樓房布有花木和流水,整個村莊四周今年各戶大規模新造的荷樹、桂花樹、樟樹、杉木、毛竹、柑橘等生態經濟林種,把馬下村包裝成綠情畫意的新農村。近年來,馬下村不等不靠不要,自發投資投勞,堅持造林綠化,實現了以林促富建設新農村的目標。

馬下村是資溪縣最偏遠的村莊,也是與邊界南城縣龍湖鎮小竹村接壤管好資源不易的地方,全村58戶人家,人均林地60多畝。長期以來,該村民眾堅信有山有林就有好日子,在管好自家山、看好自家林和有序開發利用資源中,該村呈現森林資源多、木竹賣價好和收入年年漲的景象。2006年村里進行林業產權制度改革,林權到戶,稅費減輕,加之放活經營,好政策更激發了村民改善居住環境,結合新農村建設,各戶加大綠色投入。今春,在開展改路、改水、改廁、改房的同時,一方面,將不適宜的空心房拆除,騰出空地栽種景觀花木,達到林入村中、景入庭院。另一方面,依靠自己的力量,購買樹苗,請行家規劃山場,各戶舉家上山,將村莊四周的宜林地,爭相營造生態經濟林,為實現環境更好、生活更寬裕夯實基礎。據統計,造林面積多的人家突破200畝,少的也有10畝以上,且添綠面積和質量創歷史新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