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陶長公主

館陶長公主,名劉嫖,歷經西漢文景武三朝。她是漢文帝有史料記載的兩個女兒之一,竇皇后的唯一的親生女兒,漢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同時也是漢武帝的姑母兼岳母。劉嫖的封邑在館陶縣,所以稱館陶公主,於漢文帝三年(前177年)嫁給世襲堂邑侯(食邑1800戶)陳午為妻,故《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又稱其堂邑大長公主。漢文帝即位時封長女劉嫖為長公主;漢武帝時,尊稱竇太主。

文帝時期

劉嫖的父親漢文帝劉恆登基數月後,立長子劉啟(漢景帝)為太子,劉啟之母竇姬為皇后,長女劉嫖為長公主。劉嫖食邑所在地在館陶,位於現今的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
漢文帝三年,劉嫖下嫁剛襲侯的、漢功臣表上位列第86位的堂邑侯陳午
陳午是陳嬰的孫子。秦末,陳嬰家族是安徽省東陽縣望族,陳嬰是一個小文吏。陳勝吳廣揭竿起義時,東陽縣的起義軍們看陳嬰家族有聲望,請他來當首領。陳嬰的母親是一個有點見識的女人,對陳嬰說:自從我嫁到你家後,就沒有聽說你家祖上有高位貴人,現今突然得到這么大的聲望,恐怕不祥。你還不如跟隨哪一個人做事好,事情成功了,能得賞賜,失敗了,你也不是領頭的,禍害也不大。陳嬰聽了母親的建議,投靠到項梁門下。後來項梁兵敗,陳嬰又投靠劉邦。當時堂邑侯封邑僅600戶,因陳嬰當過楚國丞相,堂邑侯封邑增加到1800戶。
陳午和館陶有記載的子女有三個,長子陳須(又稱陳季須),次子陳蟜(音同嬌),女兒是漢武帝第一任皇后陳後,志怪小說《漢武故事》稱其小名為阿嬌,後世習慣以“陳阿嬌”稱呼陳後,這個沒有問題,但現在有人稱陳後大名為“陳嬌”,其實是穿越小說中,附身陳阿嬌的女主本名,所以陳嬌之名,是錯誤的。
司馬遷史記·外戚世家》:孝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長男最長,立為太子。立竇姬為皇后,女嫖為長公主

景帝時期

主動求親

竇太后一共有一女二子。按照漢朝的國家體制,幼子梁王劉武必須去封國居住,不得長留京城。竇太后早年失明,長子漢景帝劉啟忙於政務,愛子劉武又遠在梁國,身邊最是親近者即館陶長公主。館陶是景帝的同胞姐姐,又常給景帝進獻美女,是以景帝對姐姐也是十分好。館陶長公主倚仗母親的寵愛和弟弟的縱容,出入宮闈,為自己和陳家謀求權利和金錢。
公元前153年(景帝前元四年),由於沒有嫡子,景帝最初遵照‘立長’的傳統立自己的庶長子劉榮為太子。館陶希望自己的女兒陳阿嬌能成為皇后,就想把女兒許給太子劉榮。不料劉榮生母栗姬因厭惡館陶屢次給景帝進獻美女而拒絕這樁婚事。館陶十分惱火,轉而來討好景帝的另一位寵妾王娡王夫人,要把女兒許配給她的兒子、當時四歲(古代按虛歲計算)的膠東王劉徹。劉徹因為自幼聰慧,又有夢日入懷的傳奇出生,深得景帝寵愛,四歲就立為王,可見是一隻潛力股。而他的諸位兄長,除了栗姬的三個兒子,其餘要么生母地位低下,要么自身身體或者德行或多或少有些毛病,於是館陶把賭注全都押在了小劉徹的身上。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是館陶主動求親。同時定親的,還有館陶的次子隆慮侯陳蟜和王夫人的小女兒隆慮公主
正史(《史記·外戚世家》)有云:“長公主嫖有女欲與太子為妃,栗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得貴幸,栗姬日怨怒,謝長主,不許。長主欲與王夫人,王夫人許之。”
志怪小說《漢武故事》的“金屋藏嬌”有云:“長主大悅,乃苦要上,遂成婚焉”,且在之前,可能是因為兩人年紀相差太大,館陶第一次向景帝提出讓劉徹娶陳後的時候,景帝不允許。“長公主更欲與王夫人男婚,上未許”。由此可見,館陶為了讓自己的女兒做皇后真是煞費苦心。

年齡推斷

陳後身為長公主劉嫖之女,為什麼景帝一開始並不贊成這樁婚事呢?究其原因,怕是和陳後與劉徹的年齡差距有關。
首先,栗姬推拒婚事,不是因為陳後和劉榮的年齡差距,而是因為她惱怒劉嫖屢次給景帝進獻美女。(《史記·外戚世家》長公嫖有女,欲予為妃。栗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景帝得貴幸皆過栗姬栗姬日怨怒謝長公主不許
公元前153年,劉榮和劉徹在同一天,一個被立為太子,一個被立為膠東王。時年劉徹(生於公元前156年)虛四歲。
公元前154年,劉徹虛歲三歲的時候,景帝五子江都王劉非十五歲(《史記·五宗世家》:江都易王非,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為汝南王。吳楚反時非年十五,有材力,上書願擊吳),劉非和景帝四子劉餘同母,景帝長子劉榮、次子德、三子閼於同母,按最極端的算,此時的劉榮至少也是十八歲了,第二年(公元前153年)劉榮被立為太子,至少也十九歲,是個成年男子了。這還是在兩個母親一年生一個皇子一口氣生了五個皇子的前提下。按通常的生育間隔時間,劉榮大約已是二十好幾的人了。
即使是後來,年紀相差並不大的幼年的漢昭帝和上官皇后聯姻,霍光都曾以上官皇后尚幼而推拒婚事。如果陳後和劉徹年紀相仿,讓一個已經成年的太子等待太子妃十年左右才可以孕育嫡子簡直是個笑話。
所以陳後此時至少十二三歲劉嫖才能為她向栗姬說親。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景帝對陳後與劉徹的聯姻不贊成。

廢黜太子

志怪小說《漢武故事》根據這段史實講述了一個美好的故事:長公主嫖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不?”膠東王曰:“欲得婦。”長主指左右長御百人,皆雲不用。末指其女問曰:“阿嬌好不?”於是乃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長主大悅;乃苦要上,遂成婚焉。是時皇后無子,立栗姬子為太子。皇后既廢,栗姬次應立;而長主伺其短,輒微白之。
這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由來。但小說畢竟是小說,其實王娡和館陶定下了兩樁婚事,另一樁婚事是後來的館陶之子隆慮侯陳蹻和王娡小女兒隆慮公主的聯姻,這兩樁婚事的背後,有兩個母親鮮明的政治考慮。而兩樁婚事的當事人的意願,自然不在母親們的考慮範圍內。
為了讓女兒成為一國之母,也為了報復栗姬,館陶轉而全面支持劉徹,經常說栗姬的壞話,謊稱栗姬指使侍者在得寵的的背後吐口水的方式施行“媚道”(《史記》:(館陶)日讒栗姬短於景帝曰:“栗姬與諸貴夫人幸姬會,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挾邪媚道。”)。 在漢代之前,“祝唾其背”一直是一種簡單易行的詛咒方式,是巫蠱之術的一種,而當時的人對巫蠱之術深信不疑。景帝聽了館陶的話,對栗姬愈發厭惡。
在立太子兩年後,景帝的薄皇后因“無子無寵”被廢。四個月後,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春正月,王娡暗中派人催促大臣奏請立栗姬為皇后。一次朝會上大行官奏道“子以母貴,母以子貴”,請封太子母親栗姬為皇后。景帝非常生氣,竟論罪處死了大行官,並廢了太子,改封他為臨江王。栗姬由此完全失寵,不能再見到景帝,最終憂鬱而死。同年四月,皇帝正式冊封王娡為皇后,劉徹立為太子。

武帝時期

欲殺衛青,衛家顯貴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去世後,劉徹即皇帝位,後世稱漢武帝,立其太子妃陳氏為皇后。
館陶和陳皇后自恃為輔立武帝有功,驕橫跋扈。武帝即位初期,與竇太后政見不合,加上陳氏沒有生育,朝堂上有了江山社稷後繼無人的擔憂。朝臣開始有廢武帝的言論。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春,漢武帝在霸上祭掃後來到平陽侯家中,與姐姐平陽公主一起飲酒的時候,一眼看中了平陽家的謳者(歌女衛子夫。衛子夫入宮一年多都不得見武帝一面,後來有一次武帝親自挑選宮女出宮回家,衛子夫終於見到武帝,哭求出宮,武帝憐惜,衛子夫才再次受到寵幸。
衛子夫有了身孕,引起了陳皇后的嫉妒。館陶大長公主為了給女兒出氣,意圖謀害衛子夫的弟弟、未來的抗匈名將衛青。好在衛青的好友騎郎公孫敖聯合一幫壯士去把衛青救出來。試想,如果沒有公孫敖救下衛青,那么我們七出匈奴無敗績,橫掃大漠,為西漢皇朝乃至漢民族挺立千年立下赫赫戰功的民族大英雄就這么毀在了館陶的一己私利上面。衛青被救回來後,衛子夫及衛青全家都得到了武帝劉徹的賞賜,衛家開始顯貴。
漢·班固漢書·外戚傳》:(衛子夫)入宮歲余,不復見幸。後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之,子夫得見,涕泣請出。上憐之,復幸。
漢·班固《漢書·衛青霍去病傳》:大長公主聞衛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時給事建章,未知名。大長公主執囚青,欲殺之。其友騎郎公孫敖與壯士往篡之,故得不死。上聞,乃召青為建章監,侍中。及母昆弟貴,賞賜數日間累千金。君孺為太僕公孫賀妻。少兒故與陳掌通,上召貴掌。公孫敖由此益顯。子夫為夫人。青為太中大夫

祠祭祝詛,陳後被廢

陳皇后越來越受到冷落,最後求助於巫蠱。並將女巫楚服請到宮中。
所謂巫蠱,是古代一種信仰民俗。即用以加害仇敵的巫術。起源於遠古,包括詛咒、射偶人(偶人厭勝)和毒蠱等。詛咒在原始社會已很盛行,古人認為以言語詛咒能使仇敵個人或敵國受到禍害。《左傳.隱公十一年》記載,鄭伯伐許潁考叔被本國大夫公孫閼(子都)用暗箭射死。戰爭結束後,鄭伯為懲治射潁考叔的兇手,命軍隊出貑(公豬)及犬、雞,詛而射之。傳世之《祖楚文》,據考為秦惠王詛咒楚懷王的告神之辭。漢代,詛咒術十分盛行,故法律規定對詛咒者處以死刑。射偶人是用木、土或紙做成仇家偶像,暗藏於某處,每日詛咒之,或用箭射之,用針刺之,認為如此可使仇人得病身亡。
古人迷信,對巫蠱的威力深信不疑,施行巫蠱是很惡毒的罪。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陳後行巫蠱的事情敗露後,武帝大怒,將楚服梟首於市,連誅者三百餘人,廢了陳後,並將其趕出長安,讓她住在館陶為了討好武帝送給他的長門宮,完全掃回娘家。
這對於堂邑陳氏是非常嚴厲的警告,因為在陳皇后之前,漢朝的廢后沒有趕出長安的,仍舊居住在長安冷宮之中。史記漢書皆無記載陳後遷居長門後的待遇與之前的廢后有何不同,最先提到此事的是志怪小說漢武故事》:上聞,窮治侍御巫與後諸妖蠱咒咀女而男淫皆伏事廢皇后,處長門宮後雖廢,供養如法,長門無異其宮也
這一說法後來在北宋時被《資治通鑑》修改後採用。司馬光把“長門無異其宮”改成了“長門無異上宮”,“上宮”指美人居住之所。泛指皇宮後宮。聯繫前一句“供奉如法”,可以看到司馬光對陳後待遇的見解。
“如法”,是契合於法理的意思。司馬光認為,陳後被廢雖然已被趕出長安城依然享有“廢后”這一身份的吃穿用度、規格待遇和被廢后仍然居住宮裡的惠帝張後和景帝薄後一樣才叫契合於法理。現在有些網文稱陳後被廢后依然享受皇后待遇,卻不去查證漢代“皇后待遇(比如皇后食邑四十縣,武帝怎么可能再拿四十縣出來供奉廢后)”到底有哪些,有沒有去理解“如法”二字的含義(陳後如果享受超越其等級的待遇,就是逾法而不是如法)。陳後之後,西漢皇帝開始效仿武帝,將廢后遷出長安城另擇宮殿居住。
司馬光《資治通鑑》:女巫楚服等教陳皇后祠祭厭勝,挾婦人媚道;事覺,上使御史張湯窮治之。湯深竟黨與,相連及誅者三百餘人,楚服梟首於市。乙巳,賜皇后冊,收其璽綬,罷退,居長門宮。竇太主慚懼,稽顙謝上。上曰:“皇后所為不軌於大義,不得不廢。主當信道以自尉,勿受妄言以生嫌懼。後雖廢,供奉如法,長門無異上宮也。”
館陶既羞且愧,又害怕武帝繼續追究會連累到陳家和自己,於是專程向武帝請罪。武帝寬慰姑母,向她保證巫蠱事件不會影響到館陶自身,而且廢后雖然被趕出長安宮,但是將依照對待廢后的禮法供奉。
由於陳後行巫蠱一事是她自己指使女巫所為,館陶和陳家並不知情,所以並未受牽連。
後來館陶長公主向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抱怨說:如果不是我,你的弟弟也不能立為皇帝,現在居然廢了我的女兒,這不是忘本么?平陽公主告訴她:你的女兒不能生育,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啊。

私通董君,越禮之始

此時不得不說一下長門宮的來歷和主人翁的軼事。其典故出於《漢書·東方朔傳》。陳皇后失位後第二年,館陶公主的丈夫陳午過世。館陶有個面首名叫董偃。雖然漢書稱董偃是在陳午過世後才到館陶身邊,但陳後被廢所居的長門宮,正是董偃勸館陶送給漢武帝的,由此可知,陳午在世時,董偃已經得寵了。
董偃和母親靠賣珠維持生計,十三歲時便跟隨母親出入館陶家。館陶見了俊美的董偃,說:“我替你母親撫養你吧。”於是就把他留在自己的府中,長到十八歲時,出去的時候坐的是高頭大馬,晚上與公主同寢。董偃相貌英俊,為人瀟灑,性格溫和。貴族、王公、大臣因為公主的原因,都願意和他結交。稱呼他為“董君”。館陶為董偃日出千金,及其寵愛。
但是,按漢律,男下人私通女主人是重罪。安陵人袁叔是董偃最要好的朋友,他對董偃說:“您暗地裡侍奉公主,隨時都有可能被皇上處罰,您打算就這樣若無其事地過下去嗎?”董偃惶恐地說:“其實我心裡也很害怕,但一直想不出好的辦法來。”
袁叔說:“城廟路遠沒有住宿的地方,再加上雜草叢生還要靠民力整治,您何不告訴竇太主讓她把長門園獻出來,這個地方皇上一直想要得到。要是這樣做了,皇上知道了此計是您籌劃的,那么您就可以安枕無憂,以後也就不用再擔心了。要是您沒有這樣做,皇上就會提出請求,那時對您又會怎樣看待呢?”(《漢書·東方朔傳》:爰叔曰:“顧城廟遠無宿宮又有萩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獻長門園此上所欲也如是,上知計出於足下也安枕而臥,長無慘怛之憂久之不然,上且請之,於足下何如?”)
於是董偃去見竇太主,把這件事告訴了她,竇太主馬上奏報皇上,決定把長門園獻出來。皇上非常高興,把竇太主的長門園改名為長門宮,董偃也安然無恙。
有一次漢武帝親自到公主府中,公主拜謝,寒暄已畢,還沒有坐定,漢武帝就問姑母:“我想拜見一下主人翁。”(《漢書·東方朔傳》:上曰:“願謁主人翁。”)公主聽了,趕緊下殿,去掉耳環首飾,伏地請罪。她說:“我行為無狀,辜負了陛下的厚望,該當死罪。陛下沒有把我抓起來交給有司審問,已經很寬大了。死罪!死罪!”漢武帝讓她起來。公主趕緊收拾好簪環,到東廂房把董偃引出來,一起磕頭請罪。漢武帝並沒有怪罪董偃,還賞賜給董偃衣服、帽子。公主擺筵,請漢武帝入席,親自為皇帝奉食進觴。當時,董偃見皇帝不自呼己名,而自稱為“主人翁”。漢武帝聽了大笑,飲宴甚歡。宴罷,董偃貴寵之名,天下皆知。
一天,武帝在宣室設酒宴款待竇太主和董偃。當他們要進入宣室時,東方朔執戟上前阻攔,對武帝說:“董偃有三個罪名可殺:他以臣下的身份,私侍公主,這是第一條死罪。敗壞男女風化,搞亂婚姻禮制,有傷先王的制度,這是罪二;陛下正當壯盛之年,須積思放六經,留心於王事,追慕唐虞的政治,仰敬三代的教化,而董偃卻不知依經書勸學,反而以靡麗為重,奢侈為稱,盡狗馬之樂,極耳目之欲,行邪枉之道,徑淫辟之路,這是國家之大賊,社會之大害,這是他第三條死罪。”
武帝聽後,默不作聲,過一會說:“我已經擺好酒宴,下次再改吧!”
東方朔說:“不可以。宣室是先王的正殿,不是議論正當的國事,不能進去!正是這樣,淫亂的事情才漸漸消除下去。不要弄到這樣的境地:豎貂教桓公淫亂,後來終究和易牙一同為患;慶父縊死於莒國,魯國方得安寧;管蔡誅滅了,同室方得治安。”
武帝聽罷便下詔停擺酒宴於宣室,改擺在北宮。讓董偃從東司馬門進去,後又把它改稱東交門。賞賜給東方朔黃金三十斤。從此,董偃逐漸失去了寵愛,三十歲就去世了。過了幾年,館陶也去世,董偃與她一起合葬在霸陵。館陶和董偃也被認為是往後公主貴人做越禮之事的開始。(《漢書·東方朔傳》:公主貴人多逾禮制,自董偃始。)

子女後事

館陶的丈夫陳午在女兒被廢至長門宮的第二年去世,諡號夷。長子陳須繼承了堂邑侯之位。
數年後的元鼎元年(公元前116 年),館陶去世,陳須因在母親服喪期間淫亂,且與兄弟爭財,當死,自殺,堂邑侯爵位自此國除。次子隆慮侯陳蟜因在母親服喪期內犯“禽獸行亂倫)”之罪,當死,自殺,隆慮侯國除。
女兒陳後被廢后死於長門宮,相關的史料連其死於何年都未記錄,含糊的以“(堂邑侯隆慮侯國除)後數年,廢后乃薨”蓋過去。館陶和陳午的二男一女,兒子淫亂爭財,女兒行巫蠱詛咒,可見館陶此人並不專注於教育兒女,只顧自己享樂,造成了陳家後來國除的命運。

相關史料

司馬遷《史記·外戚世家》:
長公主嫖有女,欲予為妃。栗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景帝,得貴幸,皆過栗姬,栗姬日怨怒,謝長公主,不許。長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許之。長公主怒,而日讒栗姬短於景帝曰:“栗姬與諸貴夫人幸姬會,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挾邪媚道。”景帝以故望之。景帝嘗體不安,心不樂,屬諸子為王者於栗姬,曰:“百歲後,善視之。”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恚,心嗛之而未發也。長公主日譽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賢之,又有曩者所夢日符,計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陰使人趣大臣立栗姬為皇后。大行奏事畢,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后。”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誅大行,而廢太子為臨江王。栗姬愈恚恨,不得見,以憂死。卒立王夫人為皇后,其男為太子,封皇后兄信為蓋侯。
班固《漢書·外戚傳》:
長公主嫖有女,欲與太子為妃,栗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得貴幸,栗姬日怨怒,謝長主,不許。長主欲與王夫人,王夫人許之。會薄皇后廢,長公主日譖栗姬短。景帝嘗屬諸姬子,曰:“吾百歲後,善視之。”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心銜之而未發也。長公主日譽王夫子男之美,帝亦自賢之。又耳曩者所夢日符,計未有所定。王夫人又陰使人趣大臣立栗姬為皇后。大行奏事,文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號宜為皇后。”帝怒曰:“是乃所當言邪!”遂案誅大行,而廢太子為臨江王。栗姬愈恚,不得見,以憂死。卒立王夫人為皇后,男為太子。封皇后兄信為蓋侯。
司馬遷《史記·外戚世家》:
上之得為嗣,大長公主有力焉,以故陳皇后驕貴。聞衛子夫大幸,恚,幾死者數矣。上愈怒。陳皇后挾婦人媚道,其事頗覺,於是廢陳皇后,而立衛子夫為皇后。
班固《漢書·外戚傳》:
初,武帝得立為太子,長主有力,取主女為妃。及帝即位,立為皇后,擅寵驕貴,十餘年而無子,聞衛子夫得幸,幾死者數焉。上愈怒。後又挾婦人媚道,頗覺。元光五年,上遂窮治之,女子楚服等坐為皇后巫蠱祠祭祝詛大逆無道,相連及誅者三百餘人,楚服梟首於市。使有司賜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班固《漢書·東方朔傳》:
初,帝姑館陶公主號竇太主,堂邑侯陳午尚之。午死,主寡居,年五十餘矣,近幸董偃。始偃與母以賣珠為事,偃年十三,隨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主召見,曰;「吾為母養之。」因留第中,教書計相馬御射,頗讀傳記。至年十八而冠,出則執轡,入則侍內。為人溫柔愛人,以主故,諸公接之,名稱城中,號曰董君。主因推令散財交士,令中府曰:「董君所發,一日金滿百斤,錢滿百萬,帛滿千匹,乃白之。」安陵爰叔者,爰盎兄子也,與偃善,謂偃曰:「足下私侍漢主,挾不測之罪,將欲安處乎?」偃懼曰:「憂之久矣,不知所以。」爰叔曰:「顧城廟遠無宿宮,又有萩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獻長門園?此上所欲也。如是,上知計出於足下也,則安枕而臥,長無慘怛之憂。久之不然,上且請之,於足下何如?」偃頓首曰:「敬奉教。」入言之主,主立奏書獻之。上大說,更名竇大主園為長門宮。主大喜,使偃以黃金百斤為爰叔壽。
叔因是為董君畫求見上之策,令主稱疾不朝。上往臨疾,問所欲,主辭謝曰:「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遺德,奉朝請之禮,備臣妾之儀,列為公主,賞賜邑入,隆天重地,死無以塞責。一日卒有不勝灑掃之職,先狗馬填溝壑,竊有所恨,不勝大願,願陛下時忘萬事,養精游神,從中掖庭回輿,枉路臨妾山林,得獻觴上壽,娛樂左右。如是而死,何恨之有!」上曰:「主何憂?幸得愈。恐群臣從官多,大為主費。」上還,有頃,主疾愈,起謁,上以錢千萬從主飲。後數日,上臨山林,主自執宰敝膝,道入登階就坐。坐未定,上曰:「願謁主人翁。」主乃下殿,去簪珥,徒跣頓首謝曰:「妾無狀,負陛下,身當伏誅。陛下不致之法,頓首死罪。」有詔謝。主簪履起,之東廂自引董君。董君綠韝傅幘,隨主前,伏殿下。主乃贊:「館陶公主胞人臣偃昧死再拜謁。」因叩頭謝,上為之起。有詔賜衣冠上。偃起,走就衣冠。主自奉食進觴。當是時,董君見尊不名,稱為「主人翁」,飲大歡樂。主乃請賜將軍、列侯、從官金錢雜繒各有數。於是董君貴寵,天下莫不聞。郡國狗馬蹴鞠劍客輻湊董氏。常從遊戲北宮,馳逐平樂,觀雞鞠之會,角狗馬之足,上大歡樂之。於是上為竇太主置酒宣室,使謁者引內董君。
是時,朔陛戟殿下,辟戟而前曰:「董偃有斬罪三,安得入乎?」上曰:「何謂也?」朔曰:「偃以人臣私侍公主,其罪一也。敗男女之化,而亂婚姻之禮,傷王制,其罪二也。」陛下富於春秋,方積思於《六經》,留神於王事,馳騖於唐、虞,折節於三代,偃不遵經勸學,反以靡麗為右,奢侈為務,盡狗馬之樂,極耳目之欲,行邪枉之道,徑淫辟之路,是乃國家之大賊,人主之大蜮。偃為淫首,其罪三也。昔伯姬燔而諸侯憚,奈何乎陛下?」上默然不應良久,曰:「吾業以設飲,後而自改。」朔曰:「不可。夫宣室者,先帝之正處也,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故淫亂之漸,其變為篡,是以豎貂為淫而易牙作患,慶父死而魯國全,管、蔡誅而周室安。」上曰:「善。」有詔止,更置酒北宮,引董君從東司馬門。東司馬門更名東交門。賜朔黃金三十斤。董君之寵由是日衰,至年三十而終。後數歲,竇太主卒,與董君會葬於霸陵。是後,公主貴人多逾禮制,自董偃始。
司馬遷《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元鼎元年,侯須坐母長公主卒,未除服奸,兄弟爭財,當死,自殺,國除。
司馬遷《史記·惠景間候者表》:元鼎元年,侯蟜坐母長公主薨未除服,奸,禽獸行,當死,自殺,國除。
班固《漢書·外戚傳》:明年,堂邑侯午薨,主男須嗣侯。主寡居,私近董偃。十餘年,主薨。須坐淫亂,兄弟爭財,當死,自殺,國除。後數年,廢后乃薨,葬霸陵郎官亭東。

歷史評價

劉嫖熱衷權勢,西漢的歷史舞台上,與她的名字相關聯的,是留名千古的漢武帝劉徹、景帝皇后王娡、武帝皇后陳氏、武帝皇后衛子夫。也因為她的一己之私,日後威名赫赫的大司馬大將軍衛青首次出現在眾人眼前。 這個活的肆意妄為的公主,並不是個人們心目中的好女人、好妻子、好母親。她貪圖權勢而和王娡結盟,誣陷栗姬行媚道,把千古一帝的漢武帝推上皇帝寶座;給了自己女兒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卻忘了給女兒與之相匹配的性格和頭腦;在丈夫在世時與年少英俊的男子出雙入對;女兒被廢,丈夫去世後依然不忘享樂直到終年。但她確實是一個無意間為中國歷史塗了一筆重彩的公主。金屋藏嬌的野史故事,她與董偃“主人翁”的典故,流傳至今,更被人們津津樂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