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服

楚服

楚服,漢武帝時期女巫。正史中,楚服為陳皇后行巫蠱事,建立神祠祭祀詛咒,定罪大逆無道,被梟首於市。在記錄了“金屋藏嬌”的志怪小說《漢武故事》中,楚服與陳皇后“女而男淫”,“寢居”“相愛”。楚服不但為陳嬌舉行巫祭之禮,還把自己打扮成男子模樣與陳嬌同吃共寢。陳皇后挾婦人媚道,其事頗覺,於是廢陳皇后,索隱曰按:漢書雲「女子 楚服等坐為皇后咒詛,大逆無道,相連誅者三百人」,乃廢后居長門宮。陳氏對武帝本無情愛,加之不能生育,為防止像景帝薄皇后一樣無子被廢,便行巫蠱事。

楚服簡介

在西漢武帝時期,陳阿嬌與楚服合謀巫蠱【野史有載】,陳後寵衰後,二人“為女而男淫”,大搞 對食之事。(武帝時, 陳皇后寵衰,使女巫著男子衣冠巾幘,與後寢居,相愛若夫婦。上聞窮治,為女而男淫, 廢后處 長門宮——明 沈德符《野獲編內監対食》)《漢武故事》里提到: 女巫 楚服,自言有術能令上意回。晝夜祭祀,合藥服之。巫著男子衣冠幀帶,素與皇后寢居,相愛若夫婦。上聞,窮治侍御巫與後.諸妖蠱咒咀,女而男淫,皆伏事。

《史記》中提到 楚服,正面提及 陳阿嬌與 楚服的事,說是 陳皇后“挾婦人 媚道”, 元光五年,上遂窮治之,女子楚服等坐為皇后 巫蠱祠祭 祝詛, 大逆無道,相連及誅者三百餘人。楚服 梟首於市。使有司賜 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 長門宮。”

按照這樣的說法, 楚服是 梟首而死。

陳皇后是 館陶公主的女兒,她和漢武帝劉徹是娃娃親,做了十幾年的皇后,

後來漢武帝寵幸衛子夫,失寵的 陳阿嬌無計可施,於是她轉而乞靈於巫術。在眾多巫師中她選中了女巫 楚服,希望能夠藉助神靈的力量挽回丈夫的愛情。——楚服的巫術水平多高,事實俱在不用多說,但是她誘惑人心的本事肯定比她的巫術高出一大截。楚服不但為陳嬌舉行巫祭之禮,還把自己打扮成男子模樣與陳嬌同吃共寢。陷於絕望的陳嬌對她言聽計從,將她看成了自己各方面的撫慰和依靠。剛開始她倒還知道掩人耳目,但日子長了,她越來越離不開楚服,而得意忘形楚服和女徒弟們更忘了皇宮是什麼地界,一天天肆無忌憚起來。

陳嬌的變化是那么明顯,就連很少接近她的劉徹最後都感覺到了。於是東窗事發。

元光五年(公元前一三○),漢武帝劉徹對女巫事件最後發作,他將這案子交給著名的酷吏張湯辦理,而且下令要窮究到底。

這時,陳嬌的外祖母竇太皇太后已去世五年, 館陶長公主失勢已久,局面已今時不同往日。張湯的追查雷厲風行,很快就有了結果。

楚服被定下“為皇后巫蠱祠祭祝詛,大逆無道”的罪名,而輾轉牽連的小巫、以及皇后宮中知情不知情的宦官宮女三百餘人,一起被當街斬首。

《史記·外戚列傳》

初,上為太子時,娶長公主女為妃。立為帝,妃立為皇后,姓陳氏,索隱曰 漢武故事雲「後名阿嬌」即長公主嫖女也。曾祖父嬰,堂邑侯,傳至父午,尚長公主,生後。無子。上之得為嗣, 大長公主有力焉,以故陳皇后 驕貴。聞衛子夫大幸,恚,幾死者數矣。上愈怒。陳皇后挾婦人媚道,其事頗覺,於是廢陳皇后,索隱曰按:漢書雲「女子 楚服等坐為皇后咒詛,大逆無道,相連誅者三百人」,乃廢后居長門宮。故司馬相如賦雲「陳皇后別在長門宮,怨悶悲思,奉黃金百斤為相如取酒,乃為作頌以奏,皇后復親幸」。作頌信有之也,復親幸之恐非實也。而立衛子夫為皇后。

陳皇后母 大長公主,景帝姊也,數讓武帝姊平陽公主曰:「帝非我不得立,已而棄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平陽公主曰:「 用無子故廢耳。」陳皇后求子,與醫錢凡九千萬,然竟無子。

《史記·外戚傳上》

要陷害陳後一個人不難,難的是除了陷害陳後以外還要再陷害三百多個人,而且要保證這三百多個人里沒有一個人懷疑反咬到子夫身上,後世史家也沒有質疑。

如此強大的手段,至少要混到皇太后那個級別才可能做到

初,武帝得立為太子,長主有力,取主女為妃。及帝即位,立為皇后,擅寵 驕貴,十餘年而無子,聞衛子夫得幸,幾死者數焉。上愈怒。後又挾婦人媚道,頗覺。「皇后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明年,堂邑侯午薨,主男須嗣侯。主寡居,私近董偃。十餘年,主薨。須坐**,兄弟爭財,當死,自殺,國除。後數年,廢后乃薨,葬霸陵郎官亭東。

巫蠱分析

班固對陳皇后行巫蠱事的記載詳實,證據充分。

陳皇后先是媚道敗露。武帝徹查後發現楚服是為皇后行事的女巫,具體施術行為是“祠祭祝詛”,即建立“神祠”對邪神祭祀,進而詛咒。罪名是“大逆無道”。

這個罪名說明楚服為陳皇后詛咒的是漢武帝本人,只有危害皇權,才會被定罪與謀反同罪的“大逆無道”,並且有三百多人牽連被殺。若只是詛咒普通妃嬪,罪不至此。

有人認為陳氏被廢是衛子夫的陷害,但衛子夫此時並無陷害她的動機。因為此時衛子夫只生了三個女兒,並沒有生出兒子,衛子夫的兒子是在陳氏被廢半年後才懷胎在身。此時衛子夫不能保證沒了陳皇后,就不會有其他女人先為皇帝生下兒子;也不能保證她會第一個生出兒子;更不能保證陳氏被廢,她憑藉三個女兒就能上位封后。

再者,陳氏行巫蠱被廢,有三百多人牽連被殺。如果是衛子夫為之,在元光五年衛青還未出征、衛氏外戚沒有興盛的時候,她沒有後台,如何能做到讓這三百多人不反咬、不供出她自己?如何能做到讓滿朝文武、後世史家都不質疑?

陳氏行巫蠱,人證物證俱在,建立神祠來祭祀詛咒——“祠祭祝詛”,可不像埋偶人那樣容易被陷害,衛子夫如何能在陳氏的宮殿內建立一座神祠來陷害她?如何能讓楚服祭祀祝詛?

可見此種陰謀論的荒唐可笑。

陳氏行巫蠱,證據確鑿。她指示女巫詛咒的是漢武帝本人,女巫才會被定罪“大逆無道”。若說動機,此時漢武帝無子,若被詛咒而死,陳氏就是皇太后,仍可指定下一任皇帝而繼續享富貴。

並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武帝舅父田蚡甚至在建元二年淮南王劉安來朝後就與其言【“方今上無太子,大王親高皇帝孫,行仁義,天下莫不聞。即宮車一日晏駕,非大王當誰立者!”】淮南王聽聞大喜,厚贈田蚡金銀錢財物品,暗中結交賓客,安撫百姓,謀劃叛逆之事。其時武帝未滿十八歲,何來晏駕之說,武帝無子則國無本,滋生他人謀逆的野心。田蚡言武帝晏駕是假,淮南王謀逆是真。

何況到了元光五年,已經過去十年,武帝仍然無子,他人準備在武帝崩後即位的可能性和野心仍然存在。陳氏或許就是抱著這個想法,就勢而為,推波助瀾地詛咒了自己的丈夫。

陳氏本人在立後之後因為母親的”有力“,“以故陳皇后驕貴”,可見她的“驕貴”並非情愛,而是仗著母親的扶立之功。驕貴在當時並不是好言行,文帝竇皇后的兄弟正是因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從此成為謙遜禮讓的君子,不敢倚仗他們的尊貴對人驕橫傲慢。《史記 外戚世家》【竇長君、少君由此為退讓君子,不敢以尊貴驕人。】殊不知就是現在,謙遜有禮也是良好品格的象徵。陳皇后的“驕貴”,著實令人不屑。而陳皇后得聞衛子夫得幸後”恚,幾死者數焉“的尋死覓活行為更是說明她並無大家閨秀之風。

陳氏對武帝本無情愛,加之不能生育,為防止像景帝薄皇后一樣無子被廢,便行巫蠱事。

陳氏廢處長門

陳氏廢處長門,是第一任被趕出長安的廢后。自她之後,廢后出長安成了漢家制度,孝宣霍皇后、孝成許皇后皆廢處在長安城外的離宮別館。陳氏所處的長門宮,也是其母為了討好武帝所獻的私人園林,遠在長安城外。廢出長安、趕回娘家,是武帝對堂邑陳氏的嚴厲警告。

或許就是因為武帝對於陳氏詛咒他的反感厭惡,在漢書中也無記載陳氏何時去世,而其他廢后皆有記載。《漢書》只在記錄她的父母病故、兄弟陳須、陳蟜在母喪期間爭財產、禽獸行而獲罪自殺後,以一句年份模糊的【後數年,廢后乃薨】而草草結尾。亦或是因為父母兄弟皆亡,陳氏成了孤家寡人,無人照拂,故何時去世也無人得知。

陳氏薨後,與前兩位廢后一樣就地下葬。陳氏葬在長門宮附近,霸陵邑境內的郎官亭東側。並非陪葬霸陵。

《大漢賢后衛子夫》楚服《大漢賢后衛子夫》楚服

其他注釋

其他解釋為: 楚人的服裝, 漢服的一種。漢朝的服裝就是直接照搬楚服。《戰國策·秦策五》:“ 異人至, 不韋使楚服而見。王后悅其狀。” 鮑彪註:“以 王后楚人,故服楚制以說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