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服

釋義:(1).謂祥祭之服。古代喪祭,父母死後周年的祭禮,稱小祥;兩周年後的祭禮,稱大祥。(2).脫去喪服。謂不再守孝。

關鍵字

除服

具體解說

亦稱“除喪”、“脫服”。俗稱“脫孝”。古代喪禮儀式之一。即除去喪禮之服。親族中,按五服制度,各人所服及服期不同,除服時間亦先後不一。服斬衰者(孝子、子婦、承重孫等),除服最遲,須待二十七月禫祭時除去。除服後,素服終月,始改常服。《禮記.喪服小記》:“故期而祭,禮也;期而除喪,道也。”《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葬畢,皆除服。”《宋史.禮志二八》:“孝宗居憂,再定三年之制。其服:布冠、直領大袖衫、布裙、首緻、腰緻、竹杖。小祥不易服。大祥禮畢,始去杖、去緻。禫祭畢,始服素紗軟腳幞頭、白袍、黑銀帶......二十五月而除。三年之內,禁中常服布巾、布衫、布背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