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陰生津

養陰生津

養陰又稱"滋陰"、"育陰"、"補陰"或"益陰",是治療陰虛證的方法。生津亦稱養津(精)液。

基本信息

簡介

養陰生津是溫病治療基本大法,在溫病的十大治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隨著對養陰生津的臨床及實驗研究的深入,對其機理的逐漸認識和提高,這一理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食物

養陰生津食物有:小米、麥粉及各種雜糧和豆製品;牛奶、雞蛋、瘦肉、魚肉等;蔬菜.特別是蘋果、甘蔗、香蕉、葡萄、山楂等.“秋分”過後,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氣候。因此,秋日宜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泥鰍、鰣魚、白鴨肉、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鮮山藥、白木耳、廣柑、白果、梨、紅棗、蓮子、甘蔗等食物都能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而早餐推薦喝粥,有利於和中益胃生津。一般適合秋天喝的粥有百合紅棗糯米粥(滋陰養胃),百合蓮子粥(潤肺益腎),百合杏仁粥(祛痰止咳),鮮生地汁粥(涼血潤燥),扁豆粥(健脾和中),生薑粥(禦寒止嘔),胡桃粥(潤肌防燥),松仁粥(潤肺益腸),菊花粥(明目養神),山藥粥(健脾固腸)。

類別

1 養陰補不足

溫病的主要病理變化之一,是陰液的耗傷,這是由溫病的性質所決定的。有學者運用電子計算機對22部有代表性的溫病專著進行了方證分析,在對古代溫病2158個方證分析中發現,溫病最為多見的十大症狀依次是:發熱、口乾渴、有汗、脈數、譫語、惡寒、頭痛、煩躁、發斑和神識不清。其中以發熱、口乾渴和有汗三大症狀出現頻率最高,與其他症狀出現的頻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而口乾渴的病機無疑是外感發熱耗傷津液的結果〔1〕。造成陰液耗傷的原因最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熱邪傷津,如葉天士所說:“熱邪不燥胃津,必耗腎液。”二是失治誤治,如吳鞠通所說:“溫病誤表,津液被劫,……熱邪久羈,吸爍真陰;或因誤表,或因妄攻。”三是素體陰虛,如葉天士所說:“初病即舌乾。”〔2〕針對陰液耗傷這一病理變化,就必須採用“實其陰以補其不足”(《靈樞.熱病》)的養陰生津法來補充陰液的不足。按此理論,養陰生津法應貫穿整個溫熱性疾病的治療過程中。銀翹散中的蘆根,清營湯中的生地黃、玄參、麥冬,犀角地黃湯中的生地黃以及加減復脈湯中的生地黃、阿膠、麥冬、白芍等,都是養陰生津之品,都起到補充陰液不足的作用。有論述認為,滋陰法在溫病治療中能起到兩種作用:一是預防,二是治病。雖因溫病種類不同及發病階段不同,但在治療中都貫穿著既要祛邪,又要固護津液,不使邪去陰傷的原則,起到了對疾病既要治療又要防變的作用。對溫病治療使用滋陰法的機會甚多,其目的不在於滋養陰血,而在於生津養液,這與現代醫學重視機體失水和丟失電解質而採用補液方法具有相同的意義〔3〕。此法實際就是預防、調節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的理論及方法,是通過調動、調整人體對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的調節和代償能力,而達到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的目的。與現代醫學的液體療法比較,中醫學的養陰生津療法確有其獨到之處〔4〕。

2 養陰以制火

津液屬陰,溫邪屬陽。無論是在溫病的初期、中期,還是末期,都存在著陰陽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鬥爭。熱邪的亢盛最易灼爍陰液,造成陰液的虧虛,陰虛陽更旺,更助熱勢,而使邪毒更盛,形成惡性循環,甚至導致“亡陰”,這是“陽盛則陰病”的病理變化,過亢之陽必然導致陰液的虧虛。吳鞠通說:“熱病有餘於火,不足於水,惟以滋水瀉火為急務”,而養陰生津就是以補不足之水,來制過亢之陽。

臨床上廣為運用的甘寒生津之沙參麥冬湯、益胃湯,鹹寒滋液的加減復脈湯,以及甘鹹合用的增液湯都具有滋陰降火的作用,正如吳鞠通所說“以補陰之品為退熱之用”。現代研究證實,養陰生津藥物能夠中和、對抗、抑制多種致病微生物所產生的致熱原,從而起到制火的作用。有論述認為,保津養陰之機理,總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對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直接和間接的清除,二是對機體功能代謝的調整和對損傷組織的修復。其具體的作用機理,可能是多方面的,而且是作用於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不同階段和多個環節〔5〕。養陰生津藥物能調節和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與一般的補液有明顯的不同。動物實驗表明:清熱養陰方對小白鼠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有增強作用,並有增強小白鼠血清抗體產生的作用。這是某些重症感染或長期發熱不退難以治癒的病例,經用養陰清熱治療之所以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所在〔1〕。

3 養陰以透邪

伏氣溫病初起因陰液不足而內伏之熱不能透達。葉天士在《三時伏氣外感篇》中說:“春溫一證,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內伏,藏於少陰。”其“冬令收藏未固”說明腎精先虛。柳寶詒說:“嘗讀喻嘉言《尚論後篇》少陰溫病,凡正虛不能托邪者,必用麻附細辛湯以溫經托邪,其用意仍不免偏於傷寒一面,但寒傷人之陽,溫病爍人之陰,而其為正虛邪實則一也。仲景既立助陽托邪之法以治傷寒,從對面推想,豈不可用助陰托邪之法以治溫病乎?”“伏溫發於少陰,在腎臟先虛之人,不能托邪外達”。故提出“養陰托邪”,臨證常用鮮生地黃、玄參與豆豉、薄荷配伍養陰托邪。伏氣溫病陰精的先虧,加之病變過程中,里熱熾盛,陰液更易耗損,採用養陰生津法,有助於里熱的外透。所以在春溫病的辨證治療中,以玄參、生地黃、麥冬、蘆根、天花粉等為主的養陰透邪藥貫穿始終。在流行性出血熱的治療過程中,更充分地體現了養陰透邪的思想。有學者認為,對流行性出血熱的治療,養陰生津法必須堅持早用、重用,貫穿全程。發熱期解毒養陰,低血壓休克期大劑量養陰生津,少尿期滋陰泄邪,多尿期滋陰生津,恢復期養陰益氣〔6、7〕,都重用了玄參、生地黃、麥冬等。而在發熱期即投滋陰生津之品的患者,在渡過低血壓休克和少尿期的危重時間縮短,變證險證也相應減少。養陰生津藥在此類疾病中的運用,充分地體現了養陰透邪的思想。

4 養陰以祛瘀

溫病熱瘀證是多因素多環節病理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陰傷在溫病熱瘀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8〕。血熱熾盛,一方面煎熬脈內陰血,脈外之津液滲注於脈中,以補償脈內血液不足,與此同時,由於脈外之津液大量滲注於脈內,而使脈外津液虧乏。另一方面,邪熱的熾盛可直接地損耗脈外之津液,使得津液耗傷加重〔9〕。血中津液虧乏,血液遂變粘稠,流速減緩,進而造成瘀血內停。當此之時,如深入血分之熱邪與新形成之瘀血相互搏結,即可在一定的部位出現相應的瘀熱互結見證〔10〕。陰傷與溫病熱瘀證的形成密切相關,邪熱傷陰是導致溫病熱瘀的主要因素,陰傷導致脈道涸澀則是溫病熱瘀證的重要病理〔8〕。

根據“津血同源”的理論,生理上津與血相互資生,相互為用,病理上又相互影響。所以治療上有“養血可生津,保津即保血”的說法,養陰生津方藥對溫病熱瘀證有著明顯的治療作用。實驗研究表明:消散熱瘀作用的主要是養陰生津法,而化瘀法則起著輔助作用。熱瘀證存在著陰虛的病理變化,養陰生津法能針對熱瘀證陰虛的病理變化,發揮其增水行血、消散凝聚等效應,達到養陰以消除熱瘀的治療效果〔8〕。這一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溫病熱瘀證的病理本質,為臨床採用養陰生津法治療熱瘀證奠定了基礎。

5 養陰以斂陽根據陰陽互根的理論,陰和陽兩者是相互依存的,陰陽兩方各以對方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條件,任何一方均不能脫離對立著的另一方而單獨存在。“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孤陰不生,獨陽不長”(《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溫病脫證是由於邪盛正虛,或因汗、下太過,引起陰液驟損導致亡陽氣脫的危候。陰液的驟損是最初的病理變化,隨著此病理變化,而產生元氣的耗損,導致“氣隨液脫”。津氣的暴脫,使得陽無以依存,形成了亡陽氣脫證。針對陰液耗竭,吳鞠通說:“耗之盡則陽無以戀,必氣絕而死矣”。有論述認為,脫證的病理基礎,主要是津氣急劇耗傷,影響心主血脈的功能,氣血運行嚴重障礙,臟腑組織缺乏氣血津液的溫煦濡養,功能活動極端低下,氣化作用異常紊亂,以致陰陽不能相互維繫,陰失其守,陽不能固〔11〕。

針對脫證的病理變化,採用養陰生津,補陰以斂陽,使得“陰復則陽留”。臨床見到,汗出不止,煩躁不安,面色潮紅,喘喝欲脫,脈象細數甚或散大,舌乾紅者,為陰液耗竭之象。

臨床運用的生脈散,益氣斂陰固脫,可防止由陰竭而引起“亡陽”。生脈散針劑,被廣泛用於感染性休克的搶救,並取得良好的效果,充分地體現了養陰斂陽的理論思想。

綜上所述,養陰生津法在溫病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隨著中西醫理論的相互滲透,相互貫通,相互結合,其研究將會更加深入和提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