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濡

拼音

xùrú 

注音

ㄒㄩˋㄖㄨˊ

引證解釋

溫和;惠愛。明張居正《吳鏡川暨淑人合葬墓志銘》:“與鄉人處,恂恂煦濡,不為崖異。”清馮桂芬《祭蒲城相國文》:“秋典所及,春風與俱,道在平反,非止煦濡。”王闓運《王兵備》詩序:“若其艱危,煦濡相從。”參見“煦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