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是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師範專科學校,位於素有“隴上江南”美譽的甘肅省成縣,氣候溫潤,物產豐富,名勝古蹟眾多,自然風光秀麗。學校創辦於1937年,原名為“甘肅省成縣師範學校”;2001年與甘肅省禮縣師範學校合併,更名為“隴南師範學校”;2003年,經教育部批准,改建為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13年12月,隴南市農業技術學校與成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併入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至2017年12月,學校占地面積1036畝,校舍建築總面積27.7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4.46億元,共有教職工582人,普通全日制在校生6133人;開辦36個專科專業。先後獲得過體育工作先進單位、隴南地區先進單位、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隴南師專,位於甘肅省成縣隴南大道。

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建有設備齊全的教學樓、綜合科技樓、行政辦公樓、圖書館、學生公寓、學生食堂、教工住宅樓、標準田徑運動場等配套教學基礎設施和1所附設實驗學校,擁有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實驗室、閉路電視教學系統和校園網路。至2017年12月,學校占地面積1036畝,校舍建築總面積27.7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4.46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9697.11萬元,館藏圖書65萬餘冊;共有教職工582人,普通全日制在校生6133人;開設14個教學單位,開辦36個專科專業。學校歷經布局調整、資源整合,具備了較強的辦學實力和較高的辦學水平,以轉變教育觀念為先導,以加速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制度創新為動力,以服務區域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為根本宗旨,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辦學思想

學校將立足隴南,面向全省,服務全省基礎教育事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以專科教育為主體,適度發展高等繼續教育,創造條件發展本科教育;以師範教育為主,適當發展非師範類的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基礎紮實、專長突出、實踐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敬業奉獻的高素質初等教育師資和實用技術型人才,逐步形成具有區位辦學優勢和特色、以師範教育為主、高等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歷史沿革

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位於素有“隴上江南”美譽的甘肅省成縣

學校始建於1937年,原名成縣師範學校;

1994年,成縣職業技術學校、成縣人才培訓中心、成縣教師進修學校合併組建成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2001年4月與原禮縣師範學校合併,更名為隴南師範學校;
2003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師範專科學校;2013年,隴南農校和成縣職業中專整體併入隴南師專;2014年學校成為承擔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畫改革項目的全國唯一專科學校;2015年學校加掛隴南電子商務職業學院牌子;
69年來,學校已為社會培養了3萬餘名合格的中國小教師和其他各類人才。

機構分布

學校內設14個處室職能部門:黨委組織部、宣傳部、工會團委、辦公室、學生處、教務處、後勤處、財務處、信息技術教育中心、圖書館、保衛處等。

院系專業

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院系
文學與傳媒學院、 數信學院 、學前教育學院、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電子商務學院 、農林技術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 、外國語學院、 體育與健康學院 、美術與設計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初等教育學院。教學專業
設有語文教育、英語教育、學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數學教育、物理教育、化學教育、現代教育技術、生物教育、歷史教育、地理教育、初等教育、音樂教育、美術教育、體育教育等15個教育類專科專業。
有計算機套用技術、文秘、旅遊管理等3個非教育類專科專業。
有語文教育、數學教育、英語教育、音樂教育、美術教育、初等教育等6個成人教育類專科專業。

師資力量

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截至2016年6月,學校共有教職工582人,其中專任教師375人。教授15人、副教授113人,講師166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189人,特聘教授6人,客座教授39人。擁有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高校教學團隊1個。
省級高校教學名師:蔡福全、蔡福全、 蒲向明。

省高校教學團隊:美術教育教學團隊(負責人:宋濤)

教學建設:根據2016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精品課程3項。

中央財政專項支持建設專業:學前教育(2011)。
省級特色專業:語文教育、學前教育 。

省級精品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隴南金石題壁文化、古代文學。

特色專業

數學系

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數學系全體教師
隴南師專數學系是全校建系最早、規模最大的教學系之一,設有三年制數學教育、國小教育(數學與科學方向)兩個普通專科專業以及三二分段國小教育專業理科方向(數學)大專班。現有全日制師範教育專業學生600餘人(2008年統計)。設有分析、代數與幾何、套用數學、高等數學、數學教育5個教研室,有專任教師27人,其中副教授9人,講師9人,省地級骨幹教師2人,市級優秀教師3人,有6人已獲得教育碩士學位,3人正在攻讀碩士學位,另聘有客座教授7人。隴南師專數學系始終把教學質量放在首位,在課程設定上,數學教育專業開設了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 常微分方程、機率與數理統計、數論初步、現代數學概論、數學教育學等專業基礎課和教育學、心理學、中學數學教學論、現代教育技術、教育教學研究方法等教育類課程以及數學建模、離散數學、教學管理、班級管理、學校管理學、數學教學論、數學學習論、數學方法論等10餘門專業選修課。國小教育專業開設了基礎心理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學生心理輔導、現代教育制度與思想、課程與教學論、班級管理、教育研究方法基礎、現代教育技術、社會科學基礎、音樂、美術、教師口語、書寫、少年兒童健康教育、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設計等國小教育專業課程,以及高等數學基礎、現代數學概論、數學實踐與科學實驗、科學技術與社會、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熱口資源與環境、國小數學科學教學與研究等專業方向課程。數學除了加強基礎理論教學外,同時注重實踐性教學環節和教學技能的培養。提倡以教研促教學,十分重視教學研究,先後在國家級、省級正式刊物上發表教學論文20餘篇。有兩人參加中英/甘肅基礎教育項目課程小組,並參與《教育公平》、《國小數學教學策略》、《中學數學教學策略》等課程的教材編寫和師資培訓工作。數學系非常重視對外學術交流,曾先後邀請王仲春(西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丁傳松(西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孫名符(西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仲奎(西北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馬振民(西北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碩士生導師)、呂世虎(西北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如雲(西北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定強(西北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碩士生導師)、楊汝誠(天水師範學院數學系教授、隴南師專數學系常年客座教授),楊永葆(西北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侯維民(天水師範學院數學系教授),何萬生(天水師範學院數學系教授)等10餘人來講學,通過增進對外聯繫以提高學術水平,促進教學改革和學科發展。
專業介紹本專業2003年4月經省教育廳批准設定,2003年9月開始招生,專業代碼為660202。

培養目標

隴南師專數學系,設有全日制高中起點三年制數學教育專業,培養全日制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師。

課程設定

數學教育專業開設了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機率與數理統計、離散數學、數學建模、常微分方程、普通物理、計算機基礎知識與Visual Basic程式設計、中學數學教學論、初等代數研究、初等幾何研究等學科基礎課,教育學、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教育教學研究方法等教育類課程,音樂、美術、教師口語、書寫等教師職業技能類課程,教學實踐、見習、實習等實踐類課程,以及教學管理、班級管理、學校管理學、數學學習論、數學方法論等10餘門專業選修課。

師資介紹

師資結構

現有專職教師25人。其中碩士7人,在讀碩士研究生3人,占40%,研究生學歷教師比例迅速增加。職稱結構為:副教授11人,占44%;講師6人,占24%。年齡結構為:50歲以上1人,占4%;36—49歲11人,占44%;35歲以下13人,占52%。學科教研室分布:數學分析教研室7人,代數與幾何教研室7人,初等數學教研室5人,套用數學與公共課教研室6人。

兼職教授

從2004年9月起,長年聘任原西北師大和天水師院2位《數學分析》和《高等代數》省級精品課主講教授作為數學系兼職教授。

教師在職培訓

採用“他培”和“自培”相結合的措施,使教師儘快勝任專科階段的教學任務。“他培”又分為:“派出去”和“請進來”。“派出去”――即由隴南市教育處統一組織,派往國內知名大學深造。“請進來”――即將知名教授專家請到數學系,對廣大師生面授機宜;數學系在2004年暑期成功地舉辦隴南師專三學期制試點,聘請西北師大和天水師院6位知名教授專家任課、辦講座、專題交流、聽評數學系教師講課, 廣大師生受益匪淺;由兩位長期兼職教授全面深入地指導全校數學課的教學;請省內知名專家作學術報告等。“自培”即校本培訓:數學系積極組織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如聽課評課、學科討論班等形式的教研活動,學校也採取各種有力措施,鼓勵教師自己的教育科研。這些措施的實施,為隴南師專數學系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培養效果

基礎知識紮實。參加全國計算機(一、二級)考試,03級累積過關率78.2%,04級累積過關率73.5%,05級目前過關率已達88.9%,06級目前過關率已達76.3 %。參加全國英語套用能力AB級考試,03級累積過關率65%,04級累積過關率80.3%,05級目前過關率已達63%,06級目前過關率已達76%,07級目前過關率已達57.8%。本專業學生參加歷年普通高校專升本考試,取得了較好成績。 2006年共考取16名,其中西北師大5名(有4人分別名列專業成績第1,4,5,6名),天水師院9名,隴東學院1名,河西學院1名;2007年共考取13名,其中西北師大3名(專業成績最好名次為第3名),天水師院9名,河西學院1名。錄取人數分別占數學教育專業03、04級學生總數的14%、8%。

基本技能過硬。師範性突出,學生從進校起,就苦練教師職業技能。本專業學生語言表達、文字圖形表達、美育與藝體活動等技能較強,在校內考核過關率較高,參加全國國語等級考試過“二乙”以上者,03級達91%,04級達93%,05級目前已達89.5%,06級目前已達82%。校內考核過關率較高,三筆字過關率,03級達90.2%,04級累積達94.8 %,05級達93.2%,06級學生目前達86.7%。課堂教學技能方面,通過教學設計、講課、說課訓練,進行反思性實踐,由老師指導,分小組進行試講、試說、考核過關,並在實習中得到強化、檢驗、反思和更正。

基本能力強、素質高。通過規範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數學教育專業畢業生具備了較強的從事數學教學工作的能力、收集信息能力、自學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教學科研能力。實習中,數學教育專業03、04、05級學生從事數學教學工作的能力受到實習學校師生的肯定。通過畢業論文的撰寫,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教學科研能力。隴南師專數學系校友遍布全省,遠走全國,畢業後有十多人考上了蘭州大學、西北師大等院校的碩士研究生,有幾名已經博士後出站,一名為天津大學數學系的博士生導師。

學術研究

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科研平台
據2016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隴南初等教育研究中心、隴南文史研究中心、隴南民間藝術研究中心、隴南方言(民俗)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
科研成果

根據2015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教師發表學術論文1600餘篇,出版專著20餘部,獲得各類科研項目100餘項。

2010年11月,學校5項科研課題通過省級鑑定,其中2項獲優秀等級。
2014年3月,學校獲隴南首屆社科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
2005-2014年5月,學校美術與設計學院教師在各類省級以上學術刊物共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其中在《美術研究》、《敦煌研究》、《民族文學研究》、《中國書法》、《紅樓夢學刊》、《考古與文物》、《裝飾》、《民族藝術研究》、《雕塑》、《美術與設計》等國家權威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在《藝術教育》、《中國美術教育》、《中國書畫》等國家級藝術類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獲省社科二等獎1項,隴南市社科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省高校社科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教育部項目各1項,省級科研課題3項,市級科研項目1項;出版《隴南金石研究》、《隴南民間美術研究》、《劉知白山水畫研究》、《回歸傳統進程中的當代中國畫創作研究》、《墨語文心:中國山水畫的文脈》、《隴南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服飾卷》等學術專著6部。截至2014年9月,學校農林技術學院承擔省廳科研項目5項,近五年教師累計發表論文194篇,其中SCI6篇、EI1篇、核心期刊57篇,獲得發明專利1項。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6年6月,學校圖書館館藏圖書59.8萬冊,電子圖書5.8萬冊,中外文期刊1000多種,擁有CNKI期刊資料庫
學術資源
甘肅高師學報》(雙月刊)創刊於1996年,由蘭州城市學院甘肅民族師範學院定西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主辦。主要欄目有鄧小平理論、哲學與哲學史研究、美學研究、中外文學研究、經濟研究、語言與邏輯、歷史學、民俗研究。

隴南文化研究》是由學校“隴南文史研究中心”和“隴南民間藝術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創刊於2014年6月,發表有關隴南的史地、語言文學、美術書法、音樂舞蹈、學術評論、民俗民藝方面的學術論文。

隴南師專學報》是學校內部刊物,主要刊登各學科(專業)論文、高校管理研究論文、精品(重點)課程建設論文、實驗室建設論文、圖書情報研究論文、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各類研究文章,涉及隴南文史研究、文學藝術研究、自然科學與套用技術研究等欄目,其中隴南文史研究是特色欄目。

招生就業

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招生工作處,是學校的行政職能部門,全面負責學校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工作。處室自成立以來,全體工作人員以“敬業、高效、優質服務”為宗旨,克服各種困難、兢兢業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已把處室建設成為學校的先進單位、師生的服務部門、社會的信賴視窗。隴南師專招生就業處經常與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進行交流,深入學校調查基層對人才的需求,對本校畢業生質量進行跟蹤調查。畢業生初次就業情況良好,就業率達91%以上。

校園文化

校徽
校徽校徽
隴南師專綠色行動志願者組織,簡稱:“綠色行動”(英文名“GreenAction”)。社團標誌:一個紅色的心上,有一個鴿子形的手,手中托著一片綠葉。其中紅色的心上那個“手”是青年志願者標誌,“手”中托著的綠葉,代表綠色行動的每一個志願者用一顆火熱的心和一雙勤勞的雙手,托起綠色的夢想,讓世界上處處充滿綠色。校訓養正育德、博學新民 。
養正育德:出自《周易·蒙卦》。周易之蒙卦是講教育的一卦,其卦辭曰:“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用蒙卦的卦象來比擬人文教化的開始,成為聖人“蒙以養正”的理念。
博學新民:出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意為廣泛地學習各種知識,詳盡地探索事物之原理,謹慎思考,辨別事物的真相,一旦獲得真理就去堅決地實踐它。大學教育的根本是顯明其先天固有的善良德性,在自明其德之後,又當推以及人,達到修己立人,更新民眾,化民成俗,改良社會風氣,使整個社會達到“至善”的理想境界。這是中國古代大學教育的理念。

歷任領導

1、首任黨委書記、校長:武勤儉
領導班子領導班子
2、現任領導班子
黨委書記:司躍寧

校長:劉先春

黨委副書記、紀檢書記:王瑩成

副校長:孔慶庭

副校長:張建輝

副校長:任永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