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橋驛兵變

陳橋驛兵變

陳橋驛兵變是在公元960年2月3日發生的,擁戴趙匡胤為皇帝的,目的在於取代後周的軍事政變。該兵變最後導致了後周的滅亡和宋朝的建立。

基本信息

簡介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從“安史之亂”到陳橋驛兵變二百零五年間,中原藩鎮割據,互相攻戰,朝代更替不休,國無寧日經濟凋弊,人民飽嘗了戰亂的苦難,國家統一,發展生產,安居樂業,已成了人心所向,眾望所歸,這一歷史使命擺在面前,待人承擔,後周名將趙匡胤,英勇善戰,軍功卓著,深受周世宗器重和將士的擁戴。公元959年,周世宗駕崩,年僅七歲的太子柴宗訓繼位,皇帝年幼,擔不起歷史重任,將士擁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作天子,於公元960年在這裡“黃袍加身”,做了大宋的開國皇帝,順應了歷史的發展。
後周顯德七年(西元960年),宮廷正在歡慶新年,忽接北方緊急軍情,契丹與北漢入侵,宰相范質、王溥倉率中不辯真偽,即命禁軍大將趙匡胤率軍出征。出軍之日,軍校苗訓,號知天文,利用天文中的“假日”現象,說什麼天上二日磨盪,乃改朝換代之象,鼓動軍心思變。出軍第一天晚上,大軍駐於陳橋驛站,趙匡胤的親兵親將們鼓譟而起,要求擁立新天子,然後出征。時為掌書記的趙普,足智多謀,向諸說明“興王易姓,雖雲天命,實系人心”的道理,要求他們嚴明軍紀,安定人心,長保富貴,取得將兵們的同意和支援。駐軍陳橋的第二天早晨,參與擁立新天子的將領們,拿一件象徵皇帝即位時用的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趙匡胤向將兵宣布。要使這次政變成功。必須吸取以往兵變中大肆殺人的歷史教訓,安撫後周君臣,減少阻力,爭取和平手段解決政權移交的問題,將兵唯唯聽命。 一切按照趙匡胤的布置行事,回師東京,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孤立了後周,爭取了民心。
陳橋驛,位於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東南部。現存有房屋四座,當年系戰馬或驛馬的老槐樹一棵,歷經千年,樹已枯死,當地文物部門對其進行了化學處理,以免風化折斷。目前,陳橋驛已被河南省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橋始建於五代,後晉時已有其村,相傳,有一小橋失修,陳姓捐資修復,故名陳橋。後周時,設驛站,名陳橋驛。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舉行兵變,"黃袍加身",開創了宋朝,史稱北宋,定都開封。陳橋列為宋史卷首,遂永載史冊,名揚中外。北宋京城開封曾設"陳橋門"。陳橋成為北通燕趙的咽喉。從開封向北,有兩條重要道路,一條是開封、陳橋、長垣、澶州、大名、河間至雄州,謂之東路;一條是開封、陳橋、滑州、相州、洛州、深州至雄州,謂之西路,均可達到遼國的南京(今北京)。由此可知陳橋是東西兩路的匯合點,宋遼政治、軍事頻繁交往的必由之路。當時,陳橋驛擔負著北宋朝廷大量的 政令、軍事情報傳遞任務及負責迎送和安排過往官員的住宿。隨著往來客人日益增多,促進了該鎮商業貿易的發展,市場貿易日趨興旺。崇文四年(1105年)宋徽宗下詔,改驛站為"顯烈觀",以紀念祖宗的功業。金、元、明、清四代,開封地位有了較大的變化,但陳橋作為七朝古都開封]匕郊第一個商貿基地,始終保持著原來的格局,金代祥符縣(今封丘縣一帶)只有三個鎮,而陳橋居其中之一。明代的開封府,南有朱仙鎮,北有陳橋鎮。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祥符縣的縣丞就駐在陳橋鎮。清末、民國初年,陳橋還保持著原來的風貌,有城牆四門,分南北道、東西司,官府衙門,冀魯豫三省河台,廟宇林立,有七十二座廟之稱。陳橋渡口往來商賈雲集,渡口碼頭鹽垛及其它商品堆積如山,陳橋鎮商號、·店鋪、手工作坊到處皆是,客棧燈火輝煌,通宵達旦,客人往來不絕。後來,由於軍閥割據,戰亂不休,特別是日寇侵華之後,黃河改道,戰爭破壞,民不聊生,陳橋鎮遂趨向蕭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