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宋史》全書有本紀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傳255卷,總計496卷,約500萬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

基本信息

編撰背景

宋史宋史
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詔修宋史,因體例未定而未能成書。元順帝至正三年(1343)三月,下令修遼、金、宋三史,到五年十月,歷時僅兩年半,即修成《宋史》。《宋史》由丞相脫脫掛名任都總裁,帖睦爾達世、賀惟一、張起岩、歐陽玄、李好文、王沂和楊宗瑞等七人任總裁,史官有斡玉倫徒泰不華杜秉彝宋褧王思誠、乾文傳、汪澤民、張瑾、麥文貴貢師道李齊、余闕、劉聞、賈魯、馮福可、趙中、陳祖仁、王儀、余貞、譚慥、張翥、吳當和危素等二十三人,絕大多數為漢族文人。《宋史》即是由總裁與史官三十人集體編撰,而總裁的作用尤為重要,如歐陽玄、張起岩、李好文等,都頗有名望。

編纂過程

最早為至正刊本,次為成化朱英重刊本。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詔修宋史,但因體例、年號不一而未成。元順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遼、金、宋三史。鐵木兒塔識、賀惟一、張起巖、歐陽玄等七人任總裁官,還有史官斡玉倫徒、泰不華、於文傳、貢師道、余闕、賈魯、危素等23人,脫脫於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辭職,中書右丞相阿魯圖繼任,阿魯圖雖名為都總裁,但不諳漢字。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書,只用了兩年半的時間。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全書《本紀》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傳》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國二十四史中最龐大的一部史書。《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歷、地理、河渠、禮、樂、儀衛、輿服、選舉、職官、食貨、兵、刑、藝文),約占全書三分之一,僅次於《列傳》,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獨一無二的,《職官志》詳細地記述了宋朝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僚機構的組織情況,《食貨志》、《兵志》亦編得好,敘述之詳,為二十四史中所僅見。《食貨志》十四卷,相當於《舊唐書·食貨志》的七倍。根據宋朝的情況,《宋史》還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為蔡京、黃潛善、秦檜、張邦昌、劉豫等所作的傳記;另有《道學》四卷,為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等道學人物所作的傳記。

目錄

本紀

宋史部分展示宋史部分展示
卷一 本紀第一太祖一
卷二 本紀第二太祖二
卷三本紀第三太祖三
卷四本紀第四太宗一
卷五本紀第五太宗二
卷六本紀第六真宗一
卷七本紀第七真宗二
卷八本紀第八真宗三
卷九本紀第九仁宗一
卷十本紀第十仁宗二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仁宗三
卷十二 本紀第十二仁宗四
卷十三 本紀第十三英宗
卷十四 本紀第十四神宗一
卷十五 本紀第十五神宗二
卷十六 本紀第十六神宗三
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哲宗一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哲宗二
卷十九 本紀第十九徽宗一
卷二十 本紀第二十徽宗二
卷二十一 本紀第二十一徽宗三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徽宗四
卷二十三 本紀第二十三欽宗
卷二十四 本紀第二十四高宗一
卷二十五 本紀第二十五高宗二
卷二十六 本紀第二十六高宗三
卷二十七 本紀第二十七高宗四
卷二十八 本紀第二十八高宗五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高宗六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高宗七
卷三十一 本紀第三十一高宗八
卷三十二 本紀第三十二高宗九
卷三十三 本紀第三十三孝宗一
卷三十四 本紀第三十四孝宗二
卷三十五 本紀第三十五孝宗三
卷三十六 本紀第三十六光宗
卷三十七 本紀第三十七寧宗一
卷三十八 本紀第三十八寧宗二
卷三十九 本紀第三十九寧宗三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寧宗四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理宗一
卷四十二 本紀第四十二理宗二
卷四十三 本紀第四十三理宗三
卷四十四 本紀第四十四理宗四
卷四十五 本紀第四十五理宗五
卷四十六 本紀第四十六度宗
卷四十七 本紀第四十七瀛國公二王

宋史宋史
卷四十八 志第一天文一儀象極度黃赤道中星土圭
卷四十九 志第二天文二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卷五十志第三天文三二十八舍上
卷五十一 志第四天文四二十八舍下
卷五十二 志第五天文五七曜景星彗孛客星流星妖星星變雲氣日食日變日煇氣月食月變月煇氣
卷五十三 志第六天文六月犯五緯月犯列舍上
卷五十四 志第七天文七月犯列舍下
卷五十五 志第八天文八五緯犯列舍
卷五十六 志第九天文九歲星晝見太白晝見經天五緯相犯老人星景星彗星客星
卷五十七 志第十天文十流隕一
卷五十八 志第十一天文十一流隕二
卷五十九 志第十二天文十二流隕三
卷六十志第十三天文十三流隕四
卷六十一 志第十四五行一上
卷六十二 志第十五五行一下
卷六十三 志第十六五行二上
卷六十四 志第十七五行二下
卷六十五 志第十八五行三
卷六十六 志第十九五行四
卷六十七 志第二十五行五
卷六十八 志第二十一律歷一
卷六十九 志第二十二律歷二
卷七十志第二十三律歷三
卷七十一 志第二十四律歷四
卷七十二 志第二十五律歷五
卷七十三 志第二十六律歷六
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七律歷七
卷七十五 志第二十八律歷八
卷七十六 志第二十九律歷九
卷七十七 志第三十律歷十
卷七十八 志第三十一律歷十一
卷七十九 志第三十二律歷十二
卷八十志第三十三律歷十三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律歷十四
卷八十二 志第三十五律歷十五
卷八十三 志第三十六律歷十六
卷八十四 志第三十七略
卷八十五 志第三十八地理一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地理二
卷八十七 志第四十地理三
卷八十八 志第四十一地理四
卷八十九 志第四十二地理五
卷九十志第四十三地理六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河渠一
卷九十二 志第四十五河渠二
卷九十三 志第四十六河渠三
卷九十四 志第四十七河渠四
卷九十五 志第四十八河渠五
卷九十六 志第四十九河渠六
卷九十七 志第五十河渠七
卷九十八 志第五十一禮一
卷九十九 志第五十二禮二吉禮二
卷一百志第五十三禮三吉禮三
卷一百零一志第五十四禮四吉禮四
卷一百零二志第五十五禮五吉禮五
卷一百零三 志第五十六禮六吉禮六
卷一百零四 志第五十七禮七吉禮七
卷一百零五 志第五十八禮八吉禮八
卷一百零六 志第五十九禮九吉禮九
卷一百零七 志第六十禮十吉禮十
卷一百零八 志第六十一禮十一吉禮十一
卷一百零九 志第六十二禮十二吉禮十二
卷一百一十 志第六十三禮十三嘉禮一
卷一百一十一 志第六十四禮十四嘉禮二
卷一百一十二 志第六十五禮十五嘉禮三
卷一百一十三 志第六十六禮十六嘉禮四
卷一百一十四 志第六十七禮十七嘉禮五
卷一百一十五 志第六十八禮十八嘉禮六
卷一百一十六 志第六十九禮十九賓禮一
卷一百一十七 志第七十禮二十賓禮二
卷一百一十八 志第七十一禮二十一賓禮三
卷一百一十九 志第七十二禮二十二賓禮四
卷一百二十志第七十三禮二十三賓禮五附錄
卷一百二十一 志第七十五禮二十五凶禮一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四禮二十四軍禮
卷一百二十三 志第七十六禮二十六凶禮二
卷一百二十四 志第七十七禮二十七凶禮三
卷一百二十五 志第七十八禮二十八凶禮四
卷一百二十六 志第七十九樂一
卷一百二十七 志第八十樂二
卷一百二十八 志第八十一樂三
卷一百二十九 志第八十二樂四
卷一百三十志第八十三樂五
卷一百三十一 志第八十四樂六
卷一百三十二 志第八十五樂七樂章一
卷一百三十三 志第八十六樂八樂章二
卷一百三十四 志第八十七樂九樂章三
卷一百三十五 志第八十八樂十樂章四
卷一百三十六 志第八十九樂十一樂章五
卷一百三十七 樂志第九十樂十二樂章六
卷一百三十八 志第九十一樂十三樂章七
卷一百三十九 志第九十二樂十四樂章八
卷一百四十志第九十三樂十五鼓吹上
卷一百四十一 志第九十四樂十六鼓吹下
卷一百四十二 志第九十五樂十七
卷一百四十三 志第九十六儀衛一
卷一百四十四 志第九十七儀衛二
卷一百四十五 志第九十八儀衛三
卷一百四十六 志第九十九儀衛四
卷一百四十七 志第一百儀衛五
卷一百四十八 志第一百一儀衛六
卷一百四十九 志第一百二輿服一
卷一百五十志第一百三輿服二
卷一百五十一 志第一百四輿服三
卷一百五十二 志第一百五輿服四
卷一百五十三 志第一百六輿服五
卷一百五十四 志第一百七輿服六
卷一百五十五 志第一百八選舉一科目上
卷一百五十六 志第一百九選舉二科目下
卷一百五十七 志第一百十選舉三學校試律學等
卷一百五十八 志第一百十一選舉四銓法上
卷一百五十九 志第一百十二選舉五銓法下
卷一百六十志第一百一十三選舉六保任考課
卷一百六十一 志第一百一十四職官一
卷一百六十二 志第一百一十五職官二
卷一百六十三 志第一百一十六職官三
卷一百六十四 志第一百一十七職官四
卷一百六十五 志第一百一十八職官五
卷一百六十六 第一百一十九職官六
卷一百六十七 第一百二十職官七
卷一百六十八 志第一百二十一職官八合班之制
卷一百六十九 志第一百二十二職官九敘遷之制
卷一百七十志第一百二十三職官十雜制
卷一百七十一 志第一百二十四職官十一奉祿制上
卷一百七十二 志第一百二十五職官十二奉祿制下
卷一百七十三 志第一百二十六食貨上一農田
卷一百七十四 志第一百二十七食貨上二方田賦稅
卷一百七十五 志第一百二十八食貨上三布帛和糴漕運
卷一百七十六 志第一百二十九食貨上四屯田常平義倉
卷一百七十七 志第一百三十食貨上五役法上賑恤
卷一百七十八 志第一百三十一食貨上六役法下
卷一百七十九 志第一百三十二食貨下一會計
卷一百八十志第一百三十三食貨下二錢幣
卷一百八十一 志第一百三十四食貨下三會子鹽上
卷一百八十二 志第一百三十五食貨下四鹽中
卷一百八十三 志第一百三十六食貨下五鹽下茶上
卷一百八十四 志第一百三十七食貨下六茶下
卷一百八十五 志第一百三十八食貨下七酒阬冶礬香附
卷一百八十六 志第一百三十九食貨下八商稅市易均輸互市舶法
卷一百八十七 志第一百四十兵一禁軍上
卷一百八十八 志第一百四十一兵二禁軍下
卷一百八十九 志第一百四十二兵三廂兵
卷一百九十志第一百四十三兵四鄉兵一
卷一百九十一 志第一百四十四兵五鄉兵二
卷一百九十二 志第一百四十五兵六鄉兵三
卷一百九十三 志第一百四十六兵七召募之制
卷一百九十四 志第一百四十七兵八
卷一百九十五 志第一百四十八兵九
卷一百九十六 志第一百四十九兵十
卷一百九十七 志第一百五十兵十一
卷一百九十八 志第一百五十一兵十二
卷一百九十九 志第一百五十二刑法一
卷二百志第一百五十三刑法二
卷二百零一志第一百五十四刑法三
卷二百零二志第一百五十五藝文一
卷二百零三 志第一百五十六藝文二
卷二百零四 志第一百五十七藝文三
卷二百零五 志第一百五十八藝文四
卷二百零六 志第一百五十九藝文五
卷二百零七 志第一百六十藝文六
卷二百零八 志第一百六十一藝文七
卷二百零九 志第一百六十二藝文八

宋史宋史
卷二百一十 表第一
卷二百一十一 表第二
卷二百一十二 表第三
卷二百一十三 表第四
卷二百一十四 表第五
卷二百一十五 表第六
卷二百一十六 表第七
卷二百一十七 表第八
卷二百一十八 表第九
卷二百一十九 表第十
卷二百二十表第十一
卷二百二十一 表第十二
卷二百二十二 表第十三
卷二百二十三 表第十四
卷二百二十四 表第十五
卷二百二十五 表第十六
卷二百二十六 表第十七
卷二百二十七 表第十八
卷二百二十八 表第十九
卷二百二十九 表第二十
卷二百三十表第二十一
卷二百三十一 表第二十二
卷二百三十二 表第二十三
卷二百三十三 表第二十四
卷二百三十四 表第二十五
卷二百三十五 表第二十六
卷二百三十六 表第二十七
卷二百三十七 表第二十八
卷二百三十八 表第二十九
卷二百三十九 表第三十
卷二百四十表第三十一
卷二百四十一 表第三十二

列傳

卷二百四十二 列傳第一后妃上
卷二百四十三 列傳第二后妃下
卷二百四十四 列傳第三宗室一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四宗室二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宗室三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宗室四
卷二百四十八 列傳第七公主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八范質王溥魏仁浦孫昭亮
卷二百五十列傳第九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韓重斌
卷二百五十一 列傳第十韓令坤慕容延釗符彥卿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十一王景王晏郭從義李洪信義(弟洪義)武行德楊承信侯章
卷二百五十三 列傳第十二折德扆馮繼業王承美李繼周孫行友
卷二百五十四 列傳第十三侯益孫延廣張從恩扈彥珂薛懷讓趙贊李繼勛藥元福趙晁
卷二百五十五 列傳第十四郭崇楊廷璋宋偓向拱王彥超張永德王全斌康延澤王繼濤
卷二百五十六 列傳第十五趙普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吳廷祚李崇矩王仁贍楚昭輔李處耘
卷二百五十八 列傳第十七曹彬潘美李超
卷二百五十九 列傳第十八張美郭守文尹崇珂劉廷讓袁繼忠崔彥進張廷翰皇甫繼明張瓊
卷二百六十列傳第十九曹翰楊信党進李漢瓊劉遇李懷忠米信田重進劉廷翰崔翰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李瓊郭瓊陳承昭李萬超白重贊王仁鎬陳思讓孫若拙焦繼勛劉重進袁彥祁廷訓張鐸李萬全田景鹹
卷二百六十二 列傳第二十一李谷昝居潤竇貞固李濤孫仲容王易簡趙上交張錫張鑄邊歸讜劉溫叟劉濤邊光范劉載程羽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張昭竇儀呂餘慶劉熙古石熙載李穆
卷二百六十四 列傳第二十三薛居正沈倫盧多遜宋琪宋雄
卷二百六十五 列傳第二十四李昉宗諤孫昭述等呂蒙正張齊賢賈黃中
卷二百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五錢若水蘇易簡郭贄李至辛仲甫王沔溫仲舒王化基
卷二百六十七 列傳第二十六張宏趙昌言陳恕魏羽
卷二百六十八 列傳第二十七柴禹錫張遜楊守一趙鎔周瑩王繼英王顯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二十八陶谷扈蒙王著王祐子旭孫質楊昭儉魚崇諒張澹高錫從
卷二百七十列傳第二十九顏衎劇可久趙逢蘇曉高防馮瓚邊珝王明許仲宣楊克讓段思恭
卷二百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馬令琮杜漢徽張廷翰吳虔裕蔡審廷周廣張勛石曦張藏英陸萬友
卷二百七十二 列傳第三十一楊業王貴荊罕儒曹光實張暉司超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李進卿子延渥楊美何繼筠李漢超子守恩郭進牛思進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三王贊張保續趙玭盧懷忠王繼勛丁德裕張延通梁迥史珪田欽祚
卷二百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四劉福安守忠孔守正譚延美元達常思德尹繼倫薛超丁罕趙瑫
卷二百七十六 列傳第三十五劉保勛滕中正劉蟠孔承恭宋璫袁廓樊知古郭載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張鑒姚坦索湘宋太初盧之翰鄭文寶王子輿劉綜卞袞許驤裴莊
卷二百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七馬全義雷德驤王超
卷二百七十九 列傳第三十八王繼忠傅潛張昭允附戴興王漢忠王能張凝魏能陳興許均張進李重貴呼延贊劉用耿全斌周仁美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田紹斌王榮楊瓊錢守俊徐興王杲李重誨白守素張思鈞李琪王延范
卷二百八十一 列傳第四十呂端畢士安寇準
卷二百八十二 列傳第四十一李沆王旦向敏中
卷二百八十三 列傳第四十二王欽若林特附丁謂夏竦
卷二百八十四 列傳第四十三陳堯佐宋庠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陳執中劉沆馮拯賈昌朝梁適
卷二百八十六 列傳第四十五魯宗道薛奎王曙蔡齊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楊礪宋湜王嗣宗李昌齡趙安仁陳彭年
卷二百八十八 傳第四十七任中正周起程琳姜遵范雍趙稹任布高若訥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高瓊范廷召葛霸
卷二百九十列傳第四十九曹利用張耆楊崇勛夏守恩狄青張玉
卷二百九十一 列傳第五十吳育宋綬李若谷王博文王鬷
卷二百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一李諮程戡夏侯嶠盛度丁度張觀鄭戩明鎬王堯臣孫抃田況
卷二百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二田錫王禹偁張詠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五十三掌禹錫蘇紳王洙柳植聶冠卿馮元趙師民張錫張揆楊安國
卷二百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四尹洙孫甫謝絳子景溫葉清臣楊察
卷二百九十六 列傳第五十五韓丕師頏張茂直梁顥楊徽之楊澈呂文仲王著呂祐之
卷二百九十七 列傳第五十六孔道輔鞠詠劉隨曹修古郭勸段少連
卷二百九十八 列傳第五十七彭乘嵇穎梅摯司馬池李及燕肅蔣堂劉夔馬亮陳希亮
卷二百九十九 列傳第五十八狄棐子遵度郎簡孫祖德張若谷石揚休祖士衡李垂張洞李仕衡
卷三百列傳第五十九楊偕王沿杜杞楊畋周湛徐的姚仲孫陳太素馬尋杜曾
卷三百零一列傳第六十邊肅梅詢馬元方薛田寇瑊楊日嚴李行簡章頻陳琰李宥
卷三百零二列傳第六十一王臻魚周詢賈黯李京吳鼎臣附呂景初馬遵附吳及范師道
卷三百零三列傳第六十二張昷之魏瓘滕宗諒劉越附李防趙湘唐肅
卷三百零四 列傳第六十三周渭梁鼎范正辭子諷劉師道王濟方偕曹穎叔劉元瑜楊告趙及
卷三百零五 列傳第六十四楊億晁迥劉筠薛映
卷三百零六 列傳第六十五謝泌朱台符戚綸張去華樂黃目柴成務
卷三百零七 列傳第六十六喬維岳王陟附張雍董儼魏廷式盧琰宋摶凌策楊覃陳世卿
卷三百零八 列傳第六十七上官正盧斌周審玉裴濟李繼宣張旦張煦張佶
卷三百零九 列傳第六十八王延德常延信程德玄王延德魏震張質楊允恭秦羲謝德權閻日新
卷三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九李迪王曾弟張知白杜衍
卷三百一十一 列傳第七十晏殊龐籍孫恭孫王隨章得象呂夷簡張士遜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韓琦曾公亮陳昇之吳充王珪
卷三百一十三 列傳第七十二富弼文彥博
卷三百一十四 列傳第七十三范仲淹范純仁
卷三百一十五 列傳第七十四韓億韓絳韓維韓縝
卷三百一十六 列傳第七十五包拯吳奎趙抃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邵亢馮京錢惟演
卷三百一十八 列傳第七十七張方平王拱辰
卷三百一十九 列傳第七十八歐陽修劉敞 曾鞏
卷三百二十 列傳第七十九蔡襄呂溱王素余靖彭思永張存
卷三百二十一 列傳第八十鄭獬陳襄錢公輔孫洙豐稷呂誨劉述劉琦錢顗鄭俠
卷三百二十二 列傳第八十一何郯吳中復從孫擇仁陳薦王獵孫思恭周孟陽齊恢楊繪劉庠朱京
卷三百二十三 列傳第八十二蔚昭敏高化周美閻守恭孟元劉謙趙振張忠范恪馬懷德安俊
卷三百二十四 列傳第八十三石普張孜許懷德李允則張亢劉文質趙滋
卷三百二十五 列傳第八十四劉平郭遵任福王珪武英桑懌耿傅王仲寶
卷三百二十六 列傳第八十五景泰王信蔣偕張忠郭恩張岊張君平史方盧鑒李渭王果郭諮
卷三百二十七 列傳第八十六王安石唐坰附王安禮王安國
卷三百二十八 列卷第八十七李清臣安燾張璪蒲宗孟黃履蔡挺王韶薛向章楶
卷三百二十九 列傳第八十八常秩鄧綰李定蹇周輔徐鐸王廣淵王子韶何正臣陳繹
卷三百三十列傳第八十九任顓李參郭申錫傅求張景憲竇卞張瑰孫瑜許遵
卷三百三十一 列傳第九十孫長卿周沆李中師羅拯馬仲甫王居卿孫構張詵蘇寀馬從先
卷三百三十二 列傳第九十一滕元發李師中陸詵趙禼孫路游師雄穆衍
卷三百三十三 列傳第九十二楊佐李兌沈立張掞張燾俞充劉瑾閻詢葛宮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徐禧李稷附高永能沈起劉彝熊本蕭注陶弼林廣
卷三百三十五 列傳第九十四種世衡師道師中
卷三百三十六 列傳第九十五司馬光呂公著
卷三百三十七 列傳第九十六范鎮
卷三百三十八 列傳第九十七蘇軾
卷三百三十九 列傳第九十八蘇轍
卷三百四十列傳第九十九呂大防劉摯蘇頌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王存孫固趙瞻傅堯俞
卷三百四十二 列傳第一百一梁燾王岩叟鄭雍孫永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元絳許將鄧潤甫林希蔣之奇陸佃吳居厚溫益
卷三百四十四 列傳第一百三孫覺弟覽李常孔文仲弟武仲平仲李周鮮于侁顧臨李之純
卷三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四劉安世鄒浩田晝王回曾誕附陳瓘任伯雨
卷三百四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陳次升陳師錫彭汝礪呂陶張庭堅龔夬孫諤
卷三百四十七 列傳第一百六孫鼛吳時李昭鑫饈禮王漢之黃廉朱服張舜民盛陶章衡
卷三百四十八 列傳第一百七傅楫沈畸蕭服附徐勣張汝明黃葆光石公弼張克公附毛注洪彥升
卷三百四十九 列傳第一百八郝質賈逵竇舜卿劉昌祚盧政燕達姚兕楊燧劉舜卿
卷三百五十列傳第一百九苗授王君萬
卷三百五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趙挺之張商英劉正夫何執中鄭居中張康國朱諤劉逵林攄
卷三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唐恪李邦彥余深薛昂吳敏王安中王襄趙野曹輔耿南仲
卷三百五十三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何栗孫傅陳過庭張叔夜聶昌張閣張近鄭僅宇文昌齡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沈銖路昌衡謝文瓘陸蘊黃寔姚祐樓異沈積中李伯宗汪澥
卷三百五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賈易董敦逸上官均來之邵葉濤楊畏崔台符楊汲呂嘉問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劉拯錢遹石豫左膚附許敦仁吳執中吳材劉昺宋喬年
卷三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何灌李熙靖王雲譚世勣梅執禮程振劉延慶
卷三百五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七李綱上
卷三百五十九 列傳第一百一十八李綱下
卷三百六十列傳第一百一十九宗澤趙鼎
卷三百六十一 列傳第一百二十張浚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朱勝非呂頤浩范宗尹范致虛呂好問
卷三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李光許翰許景衡張愨張所陳禾蔣猷
卷三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韓世忠
卷三百六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岳飛
卷三百六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劉錡吳玠吳璘
卷三百六十七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李顯忠楊存中郭浩楊政
卷三百六十八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王德王彥魏勝張憲楊再興牛皋胡閎休
卷三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張俊張宗顏劉光世王淵解元曲端
卷三百七十列傳第一百二十九王友直李寶成閔趙密劉子羽呂祉胡世將鄭剛中
卷三百七十一 列傳第一百三十白時中徐處仁馮澥王倫宇文虛中湯思退
卷三百七十二 列傳第一百三十一朱倬王綸尹穡王之望徐俯沈與求翟汝文王庶辛炳
卷三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二朱弁鄭望之張邵洪皓
卷三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張九成胡銓廖剛李迨趙開
卷三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鄧肅李邴滕康張守富直柔馮康國
卷三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常同張致遠薛徽言陳淵魏矼潘良貴呂本中
卷三百七十七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向子諲陳規季陵盧知原陳桷李璆李朴王庠王衣
卷三百七十八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衛膚敏劉珏胡舜陟沈晦劉一止胡交修綦崇禮
卷三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章誼韓肖胄陳公輔胡松年曹勛李稙韓公裔
卷三百八十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何鑄王次翁范同楊願樓炤勾龍如淵薛弼羅汝楫
卷三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四十范如圭吳表臣王居正晏敦復黃龜年程瑀張闡洪擬趙逵
卷三百八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張燾黃中孫道夫曾幾李彌遜
卷三百八十三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陳俊卿虞允文辛次膺
卷三百八十四 列傳第一百四十三陳康伯梁克家汪澈葉義問蔣芾葉顒葉衡
卷三百八十五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葛邲錢端禮魏杞周葵施師點蕭燧龔茂良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劉珙王蘭黃祖舜王大寶金安節王剛中李彥穎范成大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黃洽汪應辰王十朋吳芾陳良翰杜莘老
卷三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周執羔王希呂陳良祐李浩陳橐胡沂唐文若李燾
卷三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尤袤謝諤顏師魯袁樞李椿劉儀鳳張孝祥
卷三百九十列傳第一百四十九李衡王自中家願張綱張大經蔡洸莫蒙周淙劉章沈作賓
卷三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五十周必大留正胡晉臣
卷三百九十二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趙汝愚
卷三百九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二彭龜年黃裳羅點黃度周南附林大中陳騤黃黼詹體仁
卷三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五十三胡紘何澹林栗高文虎陳自強鄭丙京鏜謝深甫許及之梁汝嘉
卷三百九十五 列傳第一百五十四樓鑰李大性任希夷徐應龍莊夏王阮王質陸遊方信孺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史浩王淮趙雄權邦彥程松陳謙張岩
卷三百九十七 列傳第一百五十六徐誼吳獵項安世薛叔似劉甲楊輔劉光祖
卷三百九十八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餘端禮李璧丘倪思宇文紹節李蘩
卷三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八鄭王庭秀附仇悆高登婁寅亮宋汝為
卷四百列傳第一百五十九王信汪大猷袁燮吳柔勝游仲鴻李祥王介宋德之楊大全
卷四百零一 列傳第一百六十辛棄疾何異劉宰劉龠柴中行李孟傳
卷四百零二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陳敏張詔畢再遇安丙楊巨源李好義
卷四百零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趙方賈涉扈再興孟宗政張威
卷四百零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三汪若海張運柳約李舜臣孫逢吉章穎商飛卿劉穎徐邦憲
卷四百零五 列傳第一百六十四李宗勉袁甫劉黻王居安
卷四百零六 列傳第一百六十五崔與之洪咨夔許奕陳居仁劉漢弼
卷四百零七 列傳第一百六十六杜范楊簡錢時附張虙呂午
卷四百零八 列傳第一百六十七吳昌裔汪綱陳宓王霆
卷四百零九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高定張忠恕唐璘
卷四百一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九婁機沈煥舒璘附曹彥約范應鈴徐經孫
卷四百一十一 列傳第一百七十湯璹蔣重珍牟子才朱貔孫歐陽守道
卷四百一十二 列傳第一百七十一孟珙杜杲子庶王登楊掞張惟孝陳鹹
卷四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二趙汝談趙汝讜趙希趙彥吶趙善湘趙與歡趙必願
卷四百一十四 列傳第一百七十三史彌遠鄭清之史嵩之董槐葉夢鼎馬廷鸞
卷四百一十五 列傳第一百七十四傅伯成葛洪曾三復黃疇若袁韶危稹程公許羅必元王遂
卷四百一十六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吳淵余玠汪立信向士璧胡穎冷應澄曹叔遠王萬馬光祖
卷四百一十七 列傳第一百七十六喬行簡范鍾游似趙葵謝方叔
卷四百一十八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吳潛程元鳳江萬里王龠章鑒陳宜中文天祥
卷四百一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宣繒薛極陳貴誼曾從龍鄭性之李鳴復鄒應龍余天錫
卷四百二十列傳第一百七十九王伯大鄭寀應亻繇徐清叟李曾伯王野蔡抗張磻
卷四百二十一 列傳第一百八十楊棟姚希得包恢常挺陳宗禮常家鉉翁李庭芝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林勛劉才邵許忻應孟明曾三聘徐僑度正程珌
卷四百二十三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吳泳徐范李韶王邁史彌鞏陳塤
卷四百二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三陸持之徐鹿卿趙逢龍趙汝騰孫夢觀洪天錫黃師雍徐元傑
卷四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八十四劉應龍潘牥洪芹趙景緯馮去非徐霖徐宗仁危昭德
卷四百二十六 列傳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卷四百二十七 列傳第一百八十六道學一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
卷四百二十八 列傳第一百八十七道學二程氏門人
卷四百二十九 列傳第一百八十八道學三朱熹張栻
卷四百三十列傳第一百八十九道學四朱氏門人
卷四百三十一 列傳第一百九十儒林一
卷四百三十二 列傳第一百九十一儒林二
卷四百三十三 列傳第一百九十二儒林三
卷四百三十四 列傳第一百九十三儒林四
卷四百三十五 列傳第一百九十四儒林五
卷四百三十六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儒林六
卷四百三十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六儒林七
卷四百三十八 列傳第一百九十七儒林八
卷四百三十九 列傳第一百九十八文苑一
卷四百四十列傳第一百九十九文苑二
卷四百四十一 列傳第二百文苑三
卷四百四十二 列傳第二百一文苑四
卷四百四十三 列傳第二百二文苑五
卷四百四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文苑六
卷四百四十五 列傳第二百四文苑七
卷四百四十六 列傳第二百五忠義一
卷四百四十七 列傳第二百六忠義二
卷四百四十八 列傳第二百七忠義三
卷四百四十九 列傳第二百八忠義四
卷四百五十列傳第二百九忠義五
卷四百五十一 列傳第二百一十忠義六
卷四百五十二 列傳第二百一十一忠義七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忠義八
卷四百五十四 列傳第二百一十三忠義九
卷四百五十五 列傳第二百一十四忠義十
卷四百五十六 列傳第二百一十五孝義
卷四百五十七 列傳第二百一十六隱逸上
卷四百五十八 列傳第二百一十七隱逸中
卷四百五十九 列傳第二百一十八隱逸下
卷四百六十列傳第二百一十九列女
卷四百六十一 列傳第二百二十方技上
卷四百六十二 列傳第二百二十一方技下
卷四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百二十二外戚上
卷四百六十四 列傳第二百二十三外戚中
卷四百六十五 列傳第二百二十四外戚下
卷四百六十六 列傳第二百二十五宦者一
卷四百六十七 列傳第二百二十六宦者二
卷四百六十八 列傳第二百二十七宦者三
卷四百六十九 列傳第二百二十八宦者四
卷四百七十 列傳第二百二十九佞幸
卷四百七十一 列傳第二百三十奸臣一蔡確邢恕呂惠卿章惇曾布安惇
卷四百七十二 列傳第二百三十一奸臣二蔡京趙良嗣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奸臣三黃潛善汪伯彥秦檜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奸臣四万俟禼韓侂胄丁大全賈似道
卷四百七十五 列傳第二百三十四叛臣上張邦昌劉豫苗傅杜充吳曦
卷四百七十六 列傳第二百三十五叛臣中李全上
卷四百七十七 列傳第二百三十六叛臣下李全下
卷四百七十八 列傳第二百三十七世家一南唐李氏
卷四百七十九 列傳第二百三十八世家二西蜀孟氏
卷四百八十列傳第二百三十九世家三吳越錢氏
卷四百八十一 列傳第二百四十世家四南漢劉氏
卷四百八十二 列傳第二百四十一世家五北漢劉氏
卷四百八十三 列傳第二百四十二世家六湖南周氏荊南高氏
卷四百八十四 列傳第二百四十三周三臣韓通李筠李重進
卷四百八十五 列傳第二百四十四外國一夏國上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外國二夏國下
卷四百八十七 列傳第二百四十六外國三高麗
卷四百八十八 列傳第二百四十七外國四交阯大理
卷四百八十九 列傳第二百四十八外國五占城真臘蒲甘邈黎三佛齊闍婆勃泥注輦丹眉
卷四百九十列傳第二百四十九外國六天竺于闐高昌回鶻大食層檀龜茲沙州拂菻
卷四百九十一 列傳第二百五十外國七流求國定安國渤海國日本國党項
卷四百九十二 列傳第二百五十一外國八吐蕃
卷四百九十三 列傳第二百五十二蠻夷一
卷四百九十四 列傳第二百五十三蠻夷二
卷四百九十五 列傳第二百五十四蠻夷三
卷四百九十六 列傳第二百五十五蠻夷四

不同版本

宋史-不同版本宋史-不同版本
主要有下列幾種:
公元1346年(元至正六年)杭州路刻印的至正本;
公元1480年(明成化十六年)的成化本(朱英在廣州按元刻本的抄本刻印,後來的版本大都以此為底本):
明嘉靖南京國子監本(南監本):
明萬曆北京國子監本(北監本);
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本(殿本);
清光緒元年浙江書局本(局本);
1934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百衲本(1958年縮印本個別卷帙有抽換)。由於百衲本是用至正本和明成化本配補影印而成,又同殿本作了對校,修補和改正了某些錯字,是一個較好的版本。
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是以百衲本為工作本,同時吸收葉渭清《元槧宋史校記》和張元濟《宋史校勘記》稿本的成果,參校了殿本和局本,是如今較好的版本。但中華書局校點本中亦有不少錯誤,故百衲本仍不可廢。

考訂著作

宋史偶識3卷(明秀水項夢原)明刊本
宋史記250卷(明王維儉)北京圖書館藏抄本
宋史記凡例(明王維儉)同治1年溪山書屋刊本
宋史稿170卷(清陳黃中)未見傳本
宋史札記(清李慈銘)二十五史三編第7冊第935-949頁
宋史地理志考異1卷(近人聶崇岐)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冊據稿本
宋史藝文志補1卷(清盧文弨)群書拾補本八史經籍志本金陵叢刻本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叢書集成第11冊
宋史藝文志(清朱文藻)清吟閣書目有抄本16冊
宋史藝文志宋史新編藝文志歧異表(上海書報合作社編)中國歷代藝文志本
宋史宰相表2卷(清趙曉榮)見江蘇采輯書目
宋大臣年表2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據稿本
宋中興三公年表1卷(宋失名)藕香零拾本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藕香零拾刻永樂大典本
宋史方鎮年表1卷(近人吳廷燮)景杜堂鉛印本
北宋經撫年表2卷(近人吳廷燮)景杜堂鉛印本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據稿本分5卷
南宋制撫年表2卷(近人吳廷燮)景杜堂鉛印本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
宋史孝宗紀補脫1卷(清盧文弨)群書拾補本脫文已見百衲本宋史
宋史李重進列傳傳注1卷()黃氏逸書考附刊本二十四史訂補第12冊第269-273頁
宋史忠義傳王稟補傳(近人王國維)學術叢編二集本觀堂集林卷22二十四史訂補第12冊第261-269頁
廣倉學社叢書本
宋人世系考2卷(清勞格)讀書雜識卷9-10
宋史翼40卷(清陸心源)潛園叢書本二十五史三編第7冊第479-934頁
宋史外國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編第7冊第950-963頁
宋史夏國傳集注14卷系表1卷(近人羅福萇撰今人羅福頤補)1937年石印本
西夏藝文志1卷(近人王仁俊)西夏文綴附刊本二十五史補編第6冊
西夏志略二十四史訂補第12冊第273-375頁
西夏紀(戴錫章)二十四史訂補第12冊第375-697頁
西夏書事42卷(清吳廣成)二十四史訂補第12-13冊民國印本

作者簡介

脫脫

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脫脫幼養於伯顏家,從浦江吳直方學。元朝元統二年(1334年),脫脫任同知宣政院事,遷中政使、同知樞密院事、御史大夫、中書右丞相。當時伯顏為中書右丞相,權傾朝野,向為元順帝所忌,脫脫恐受其累,與順帝密謀逼退伯顏。至正一年(1341年)脫脫為相,大改伯顏舊政,復科舉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至正四年(即1344年),脫脫因病辭職,到至正九年(即1349年)復出為相,發行新鈔票“至正交鈔”,並派賈魯治理黃河,成績斐然卓著,贏得水患災民的民心,上賜號答剌罕(意謂:自在),被讚譽為“賢相”。至正十二年(1352年)九月,脫脫親率大軍鎮壓鎮壓徐州芝麻李紅巾軍起義,執意屠城,軍事成就卓著,功封太師。至正十四年(1354年),脫脫被派往討伐高郵(今屬江蘇)張士誠起義軍,正酣戰即將攻陷士誠之際,為朝中彈劾,功虧一簣。事因皇太子不滿“未授冊寶之禮”,而支持康里人哈麻彈劾脫脫,致使脫脫於至正十五年(1355年),革職流放雲南,後被中書平章政事哈麻假傳元順帝詔令自盡。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復官。脫脫的死使得他殫精竭慮修補元王朝統治的堤壩付諸東流,也成為元王朝走向崩潰滅亡的轉折點。

阿魯圖

阿爾拉·阿魯圖,(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兒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
元順帝(元惠宗)孛兒只斤·妥歡貼睦爾執政時期,中書右丞相蔑里乞·脫脫於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農曆5月因病辭職,由阿爾拉·阿魯圖繼任中書右丞相。
阿爾拉·阿魯圖繼脫脫之後,主持了纂修遼、金、宋三史,頒《至正條格》等工作,特別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爾拉·阿魯圖主持的。
雖然在參與修纂《宋史》的人之中,阿爾拉·阿魯圖名為都總裁,但他素不識漢字,因而並沒有參與實際編修,但他在財政、管理、史料提供上給予了莫大支持,因此在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農曆10月,三史皆修成,中書右丞相阿魯圖奏進。《宋史》在三史中雖然是最後完成,但只歷時兩年半。
阿爾拉·阿魯圖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時間上是相當倉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儘管如此,《宋史》仍為極其重要的史書,為二十四史之一,至今仍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這一方面,阿爾拉·阿魯圖功不可沒。

其他

宋史宋史
《宋史》由丞相脫脫掛名任都總裁,帖睦爾達世、賀惟一、張起岩、歐陽玄、李好文、王沂和楊宗瑞等七人任總裁,史官有斡玉倫徒、泰不華、杜秉彝、趙普、宋褧、王思誠、乾文傳、汪澤民、張瑾、麥文貴、貢師道、李齊、余闕、劉聞、賈魯、馮福可、趙中、陳祖仁、王儀、余貞、譚慥、張翥、吳當和危素等二十三人,絕大多數為漢族文人。《宋史》即是由總裁與史官三十人集體編撰,而總裁的作用尤為重要,如歐陽玄、張起岩、李好文等,都頗有名望。歷代有重修宋史者。

特點

《宋史》的特點是史料豐富,敘事詳盡。兩宋時期,經濟繁榮,文化學術活躍,雕版印刷盛行,編寫的史書,便於刊布流傳。科舉制的發展,形成龐大的文官群,他們的俸祿優厚,有很好的條件著述。加之統治者重視修撰本朝史,更促成宋代史學的發達。修撰本朝史的工作,在北宋前期由崇文院承擔;王安石變法改革官制後,主要由秘書省負責。官修的當代史有記載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記載宰相、執政議事及與皇帝問對的時政記,根據起居注、時政記等按月日編的日曆,詳細記載典章制度的會要,還有編年體的“實錄”和紀傳體的“國史”。元末修撰的這部宋史,是元人利用舊有宋朝國史編撰而成,基本上保存了宋朝國史的原貌。宋史對於宋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族關係、宋史典章制度以及活動在這一歷史時期的許多人物都做了較為詳盡的記載,是研究兩宋三百多年歷史的基本史料。例如,從食貨志中,不僅可以看到兩宋社會經濟發展的概況和我國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經濟聯擊的加強,還可以看到勞動人民創造的超越往代的巨大物質財富和他們所遭受的殘酷剝削。天文志、律曆志、五行志等,保存了許多天文氣象資料、科學數據以及關於地震等自然災害的豐富史料。除官修的當代史外,私家撰述的歷史著作也不少,像南宋初年史學家李燾編撰的《續資治通鑑長編》,專記北宋一代史實;南宋孝宗時的史學家徐夢莘修撰的《三朝北盟會編》,專記徽宗、欽宗、高宗三朝與金和戰的關係。因此元朝修《宋史》時,擁有足夠的資料。以志來說,《宋史》共十五志,一百六十二卷,約占全書三分之一篇幅,僅次於列傳。其例目之多,分量之大,也是二十五史所僅見。其中的《職官志》,詳細地記述了宋朝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僚機構的組織情況,還包括職官的食邑、蔭補、俸祿等,從中可以看出宋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此外,《地理志》、《職官志》、《食貨志》、《兵志》編得也比較好。《宋史》的志書基本上能反映當時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各方面的情況。

《宋史》的體例完備,融會貫通了以往紀傳體史書所有體例,紀、傳、表、志俱全,而且有所創新。如外國和變夷分別列傳,這就分清了國內的民族和國外的鄰邦的界限。《宋史》的列傳比前代史書都豐富,共收入兩千多人。“五代史”中未列傳的重要人物,如韓通,《宋史》把他和為擁周反宋的李筠、李重進一同列入《周三臣傳》里,既彌補了“五代史”的不足,又反映了韓通等三人的歷史作用,這種處理是十分恰當的。

缺點

《宋史》是在原宋《國史》的基礎上刪削而成的。兩宋時期,史官組織完備,雕版印刷術廣泛套用,書籍流傳和保存都較為便利,積累了大量史料。這就為元修《宋史》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但是由於《宋史》修撰者匆匆急就,在史料的裁剪、史實的考訂、文字的修飾、全書體例等方面存在不少缺點,如一人兩傳,無傳而說有傳,一事數見,有目無文,紀與傳,傳與傳,表與傳,傳文與傳論之間互相牴牾等,這使它在二十五史中有繁蕪雜亂之稱。

《宋史》的最大缺點是比較粗糙。由於成書時間短,只用了兩年零七個月,而且時值元朝瀕臨崩潰的前夕,因此編纂得比較草率。編寫中對史料缺乏認真鑑別考訂,資料也沒有精心裁剪;書的結構比較混亂,編排失當,從整體來看,北宋詳而南宋略,如《文苑傳》里,北宋文人達八十一名,而南宋僅有十一名;《循吏傳》里,南宋竟無一人。此外,寧宗以後的史實多缺而不載。列傳雖然占的篇幅很大,入傳的人物有兩千八百多人,但缺漏的人物仍然不少。如南宋後期抵抗蒙古軍守合州有功的王堅,其英勇程度,不減唐朝的張巡守睢陽,但在《宋史》中卻無專傳,其事跡只散見於《宋史》、《元史》的本紀和列傳中。又如生祭文天祥的王炎午,終身面不向北的鄭思肖,愛國詩人劉克莊等,也都沒有列傳。有的還出現一人兩傳的現象,如《宋史》列傳一百一十六有《李熙靖傳》,二百十二又有《李熙靖傳》。還有列傳的編排不以時間為序,造成了前後順序的混亂。

《宋史》的缺點也很明顯:①由於成書十分倉促,元朝史官對極為豐富的宋史資料,並未認真加工、整理與修訂,而是採用省力的辦法,逕自將比較簡略的宋朝各代紀傳體國史、《文獻通考》等,拼湊成書。《宋史》蕪雜粗糙,錯訛與疏略極多,其本紀、志、列傳之間,各列傳之間往往互相牴牾。《宋史》的很多錯誤與混亂,其實是對宋朝官史沿訛襲謬的結果。②元人掌握的南宋各種官史資料,其實比北宋更加豐富。但因宋寧宗趙擴以前的中興四朝國史較略,而自宋理宗以後,宋人來不及編纂國史,元朝史官又未對南宋的日曆、實錄之類認真搜采與整理,故《宋史》的記述反而詳於北宋,略於南宋。③元人修史時,對宋朝官史中有關宋元戰爭的記錄,也多所刪削,隱諱不少蒙古軍失利的史實。如《杜杲傳》中刪削了蒙古軍在安豐軍與廬州戰敗的記錄。抗元名將王堅在《宋史》中無傳。④《宋史》否定王安石變法、尊崇道學,將變法派呂惠卿、曾布、章惇等人列入奸臣傳,南宋權臣韓侂胄也列入奸臣傳,而權奸史彌遠禍國殃民,卻未列入奸臣傳。這也反映了元朝史官的史識低下。

優點

《宋史》尊奉道學(理學)的思想傾向很明顯。在《儒林傳》之前,首創《道學傳》,記載了兩宋的道學家,如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邵雍、朱熹等,突出了道學的地位。再有忠義、孝義、列女三傳也都是宣揚道學思想的。其中《忠義傳》里的人物竟有二百七十八人之多。這些內容雖旨在宣揚封建的倫理道德,但為後世研究理學,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宋史》儘管疏漏較多,但仍保存了不少已失散的原始資料,是了解和研究兩宋歷史的重要史書。明清以來,不少人對《宋史》加以糾正或補充。成書的有明朝柯維騏的《宋史新編》二百卷,合宋、遼、金史為一編,以宋為正統。《宋史新編》訂正了《宋史》的一些錯誤,但史料的豐富遠不及《宋史》。清末陸心源的《宋史翼》四十卷,增補《宋史》列傳七百八十餘人,附傳六十四人。

儘管《宋史》存在不少缺點,但是它卷帙浩繁,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敘事詳盡,就史料的學術價值而言詳勝於略。同時《宋史》的主要材料是宋代的國史、實錄、日曆等書,這些史籍現在幾乎全部佚失了,而《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和私家史料最有系統的一部書。

主要版本

宋史的版本,主要有下列幾種:公元1346年(元至正六年)杭州路刻印的至正本;公元1480年(明成化十六年)的成化本(朱英在廣州按元刻本的抄本刻印,後來的版本大都以此為底本):明嘉靖南京國子監本(南監本):明萬曆北京國子監本(北監本);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本(殿本);清光緒元年浙江書局本(局本);1934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百衲本(1958年縮印本個別卷帙有抽換)。由於百衲本是用至正本和明成化本配補影印而成,又同殿本作了對校,修補和改正了某些錯字,是一個較好的版本。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是以百衲本為工作本,同時吸收葉渭清元槧宋史校記》和張元濟《宋史校勘記》稿本的成果,參校了殿本和局本,是目前較好的版本。但中華書局校點本中亦有不少錯誤,故百衲本仍不可廢。

史學價值

《宋史》的主要史料來源是宋代的國史、實錄、日曆等宋朝史官的原始記述,而這些史籍如今幾乎全部佚失了,在其他書中雖然也有引用,但取捨、詳略各不相同,加上在記載宋朝歷史的各種文獻中,只有《宋史》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了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狀況,內容廣泛而豐富,史料價值相當高。
史家普遍認為,《宋史》是保存宋朝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統全面的一部史書,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要想了解宋朝歷史便不可能脫離《宋史》,後世眾多的修訂之作,雖然確實各有其長處,但卻不能取而代之或者與之並行於世。
宋代文治、武功略遜漢唐,然經濟的發達、文化的昌明、思想的繁榮則遠超漢唐,近代大史學家陳寅恪認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經數千年之演變,造極於天水一朝。而要了解這一光輝燦爛的時代,《宋史》將是一部很好的入門參考書。

文學比較

《宋史》和《金史》都是由元朝史官編寫的,都是官修正史。然而,《宋史》和《金史》兩書中的一些記述,尤其是關於宋金之間戰事的記載,卻有不少差異。
《宋史》的編者以南宋遺民為主,《金史》的編撰者則以金國遺民為主,但是遼、金、宋三史的審核權及最終決定權則掌握在蒙古史官手中。
《宋史》便是元朝史官在宋代官修史書的基礎上稍加排次整理修訂而成,《金史》則基本來源於原金朝史官所撰寫的金國的國史、實錄、日曆。
在對待宋金兩國以及《宋史》、《金史》中與宋金戰事相關的描述上,元朝史官的態度是中立的,基本上不存在厚此薄彼的問題,而且在保留宋朝史官記載和金國史官記述的同時,在人物傳記的結尾加入了作為局外人的元朝史官的客觀評判。所以,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同樣是元朝中央政府組織史官編撰的官修正史,關於宋金戰事的某些記載,《宋史》和《金史》卻存在一些差異。
《宋史》缺少前期整理,而後期修撰時間又相當倉促。故《宋史》修撰者面對數量龐大、毫無整理的原始史料,匆匆急就,致使《宋史》在史料的裁剪、編次、修飾、檢校,以及文字的修飾、全書體例等方面相當粗糙。儘管存在一些問題,但《宋史》卻是保存宋代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統全面的一部史書,因而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關於這些,以往的史家早已指出。
《金史》不提蒙古對金國的威脅,也不提劉豫的偽齊政權,而關於宋金兩國在1140年前後發生的諸多戰役的記載,更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
《金史》記事經常避重就輕、為尊者諱,甚至刻意地隱瞞金國軍隊的敗績,片面地誇大金將的戰績,這些在《金史》卷七七《宗弼傳》關於1140年宋金戰事的描述中有很明顯的體現。

影響

歷代屢有重修宋史之議。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王洙完成《宋史質》100卷,嘉靖三十四年柯維祺編有《宋史新編》200卷,王惟儉有《宋史記》250卷。清代陳黃中編《宋史稿》219卷、陸心源編《宋史翼》40卷,朝鮮的李算也編了一部148卷的《宋史筌》。這些改訂之作,雖然改進了《宋史》的某些缺點,但沒有一部能夠取代《宋史》。
乾隆末年,邵晉涵發憤重修《宋史》,錢大昕、章學誠曾參與制定體例,邵先撰《南都事略》,然後再修《宋史》,惜書未竟而卒。

相關圖書

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祖
王立群著王立群著
簡介:《宋太祖》:宋朝一直是被我們誤解與低估的朝代。事實上,有宋一代,創造了絕不輸於漢唐的文明。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將唐宗宋祖並稱,但與唐太宗相比,長期以來,宋太祖並沒有受到世人足夠的重視與關注,他所開創的大宋王朝也一直被誤解與低估。《王立群讀之宋太祖(上下)》一書作者在全面掌握和充分吃透史料的基礎上,以人物、事件為中心,用富有文采而感性的文字,幽默而睿智的語言,細緻描繪大宋開國前後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舉凡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斧聲燭影、金匱之盟、太祖誓碑等宋初歷史事件的始末和真相,宋太祖趙匡胤、南唐後主李煜、後蜀皇帝孟昶、大小周后、花蕊夫人等著名歷史人物跌宕多姿的人生歷程和精彩故事皆娓娓道來。對宋太祖一生功過及大宋王朝的歷史地位也做了合乎學理、執論允當的辨析和總結。
提到宋朝,除了宋詞,恐怕大家最先想到的便是“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異族並起”以及民間戲文里流傳甚廣的楊家將演義、水滸一百單八將諸如此類。長久以來,宋朝一直是被我們誤解與低估的朝代。事實上,有宋一代,創造了絕不輸於漢唐的文明。無論是經濟水平還是藝術水準,在中國古代史上都達到了一個高峰,陳寅恪認為:“華夏民族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此外,尤其為人稱道的是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真正實現文職政府的時代,號稱“與士大夫治天下”,宋代皇帝的仁慈和開明在歷朝歷代中是絕無僅有的。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宋代的繁榮與文明呢?為什麼宋朝的政府組織架構跟歷朝歷代迥然不同呢?長期以來,宋太宗趙光義並沒有受到世人足夠的重視與關注,他本人更因為“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等長期遭人詆毀和非議。然而,真正的歷史並不會因為後人的漠視與誤解而消退她本來的繁華。趙光義作為大宋的第二位皇帝,繼承長兄大業,勵精圖治,為宋代的穩定、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改革精神的皇帝。他的一生,是奮鬥與變革的一生,也是毀譽參半的一生。《宋太宗》將為大家揭示這位自詡與周公相提並論的一代帝王奮鬥的心路歷程、統一歷程、改革歷程。《宋太宗》採取傳記特點和歷史評論相結合的寫作方式,講解趙光義“大興科舉”和“提倡文治”等一系列歷史事件,以大眾視角關照和解讀歷史,寄託了知名學者王立群先生的個人生活體驗和強烈的愛憎情感。

二十四史

序號書名記載年代成書年代作者體例卷數
1史記始於黃帝,止於漢武帝元狩元年西漢司馬遷紀傳體130
2漢書始於漢高祖六年,止於王莽地皇四年東漢班固紀傳體100
3後漢書始於劉秀起兵推翻王莽,止於漢獻帝禪位於曹丕南朝宋范曄紀傳體120
4三國志始於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止於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晉陳壽紀傳體65
5晉書始於司馬懿,止於晉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房玄齡紀傳體130
6宋書始於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於宋順帝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南朝梁沈約紀傳體100
7南齊書始於齊高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止於齊和帝中興2年(公元520年南朝梁蕭子顯紀傳體59
8梁書始於梁武帝蕭衍稱帝(公元502年),止於陳霸先滅梁(公元557年姚思廉紀傳體56
9陳書始於陳武帝陳霸先即位,止於陳後主陳叔寶亡國前後三十三年間姚思廉紀傳體36
10魏書始於公元四世紀末,止於六世紀中葉北齊魏收紀傳體114
11北齊書始於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止於北齊亡國李百藥紀傳體50
12周書始於北周宇文氏建立周朝(公元557年),止於公元581年令狐德棻紀傳體50
13隋書始於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止於隋恭帝義寧二年(公元618年魏徵紀傳體85
14南史始於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於陳禎明三年(公元589年李延壽紀傳體80
15北史始於北魏登國元年(公元386年),止於隋義寧二年(公元618年李延壽紀傳體100
16舊唐書始於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止於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後晉劉昫紀傳體200
17新唐書始於太原起兵歐陽修宋祁紀傳體225
18舊五代史始於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止於周世宗顯德七年(公元960年北宋滅後周薛居正紀傳體150
19新五代史始於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止於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歐陽修紀傳體74
20宋史始於趙匡胤建宋脫脫紀傳體496
21遼史始於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公元907年),止於天祚帝耶律延禧遼朝歷史(公元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遼歷史脫脫紀傳體116
22金史始於女真族的興起,止於金朝滅亡脫脫紀傳體135
23元史始於從蒙古族興起,止於元朝滅亡宋濂紀傳體210
24明史始於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止於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廷玉紀傳體332
相關新元史止於北元昭宗宣光八年(1378年)民國柯劭忞紀傳體257
相關清史稿始於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1616年),止於清朝滅亡(1911年民國趙爾巽紀傳體52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