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不華

泰不華

泰不華(1304年-1352年),字兼善,伯牙吾台氏,本名達普化。台州(今浙江臨海)人。泰不華能作詩,與薩都剌齊名。顧嗣立在《寒廳詩話》中說:“元時蒙古、色目子弟,盡為橫經,涵養既深,異才輩出。貫酸齋、馬石田、開綺麗清新之派,而薩經歷大暢其風,清而不佻,麗而不縟,於虞、楊、范、揭外,別開生面。於是雅正卿、馬易之、達兼善(即泰不華)、余廷心諸公,並逞才華,新聲艷體,競傳才子,異代所元也。”。著有《顧北集》,收詩二十四首。潘是仁輯《宋元詩》收《泰顧北集》。

簡介

泰不華泰不華
【泰不華】(1304-1352),字兼善,原名達普化元文宗賜名泰不華,先世居白野山,隨父定居臨海。十七歲,江浙鄉試第一名。至治元年(1321),賜進士及第,授集賢殿修撰,累遷至禮部侍郎。至正元年(1341),出任紹興路總管。廢官牛租,令民實報田畝以均賦役,頗能興利除弊。繼入史館,參修宋、遼、金史,書成,升禮部尚書兼會同館事。黃河決口,泰不華受命治理黃河,建議置撩清夫,以鐵掃撼盪泥沙,使隨潮入海,未實現。至正八年(1348),黃岩方國珍起兵。十一年,泰不華任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十二年,遷台州路達魯花赤,與方國珍戰,陣亡。著有《顧北集》,又重編《復古編》,考訂訛字。善篆隸,學徐鉉,又稍變其法,自成一家。

相關

元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