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

陳康[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

陳康(1911~2002)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原中國共產黨雲南省委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原昆明軍區代司令員、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原名陳五和,1910年2月28日出生於湖北省廣濟縣(今武穴市,歸黃岡市管轄)花橋鎮陳閘下垸。1930年6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屆中央委員。1955年9月他被授予中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2年5月23日零時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基本信息

陳康陳康
陳康(1911-2002),原名陳五和,湖北省廣濟縣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傑出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生平概況

陳康,湖北省廣濟縣人。一九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軍第十師二十九團班長、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營長,二七四團副團長,紅九軍第二十七師八十團團長,紅三十一軍第九十一師二七六團團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補充營營長,軍部訓練隊隊長,八路軍一二九師隨營學校副營長兼主任教員,三八六旅七七二團團長,太岳軍區第四軍分區副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十三旅旅長,第二野戰軍十三軍副軍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兵團軍長,昆明軍區副司令員兼雲南省軍區司令員,昆明軍區代司令員,中共雲南省委書記,蘭州軍區副司令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屆中央委員。

大事年表

(圖)陳康陳康

1911年4月,陳康出生在花橋陳閘下垸的一個農民之家。

1930年6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紅15軍45大隊戰士、紅4軍10師29團7連班長、排長。

193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2年12月任紅73師28團9連政治指導員。

1934年8月任紅73師274團2營營長。

1935年4月任274團副團長。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一至四次反“圍剿”和長征。

1935年8月任紅9軍75團副團長,12月任紅9軍第27師80團團長。

1936年4月為川西紅軍大學學員。

1936年7月任紅31軍第91師276團團長。

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參加了雙橋鎮、黃安、商潢、廣元、義龍、劍門關、千佛山、團房良、黑水等重要戰役戰鬥。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9月起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員,新四軍補充營營長。

1938年2月任新四軍軍部政治部訓練隊隊長。

1939年1月任八路軍第129師隨營學校副營長兼主任教員。

1940年10月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17團副團長。

1941年10月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17團團長。

1942年5月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772團團長。

1942年7月任豫晉聯防區第3軍分區司令員。

1945年2月任太岳軍區第4軍分區副司令員、司令員。

率部參加了百團大戰和抗日革命根據地的反“掃蕩”鬥爭。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0月任晉冀魯豫軍區第4縱隊13旅旅長。

1949年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13軍副軍長。

參加了臨汾、晉南、豫西、同蒲、洛陽鄭州南昌、淮海、渡江、廣東廣西、滇南等戰役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10月30日至1956年5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4兵團第13軍軍長。

1956年5月至1957年8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軍區副司令員、軍區黨委常委、副書記,1957年9月27日1960年11月20日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軍區副司令員、軍區黨委常委、副書記兼雲南省軍區司令員,1959年9月兼任中共雲南省委常委。

1960年11月至1975年5月復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軍區副司令員,中共雲南省委書記處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軍區代司令員,1968年8月至1975年8月任雲南省革委會副主任。

1971年6月至1975年5月任中共雲南省委書記。

1977年12月至1981年1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副司令員。

1978年5月兼軍區黨委常委。

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屆中央委員。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002年5月23日零時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戎馬生涯

(圖)陳康在陽城陳康在陽城

投身革命

1911年4月,陳康出生在花橋陳閘下垸的一個農民之家。陳康兄妹8人,排行老五,渾名五和。陳康回鄉探親時鄉親們仍這樣親切的稱呼這位年邁的將軍。1925年,生活在蘇區的14歲的陳康雖懵懵懂懂,但在耳濡目染中對有著傳奇色彩的紅軍充滿了嚮往之情。在大人們的指點下,陳康拉起了村裡的第一支赤衛隊,綁上綠綁腿,背上綠書包,扛上長梭鏢,風風光光地擔負起周圍蘇區的治安任務,等待著參加紅軍的那一天。

這一天終於等來了。1930年6月,彭德懷部紅五八軍四縱隊從鄂南陽新開來,駐紮在余川乾仕。得知這一訊息,血氣方剛的陳康再也坐不住了。他帶著3名年紀相仿的夥伴,瞞著家人,躲過白區的封鎖,投奔了紅軍,開始為中國的革命,為新中國的建立而南征北戰,浴血拚殺。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四十五大隊戰士,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十師二十九團七連班長、排長,第七十三師二七八團九連政治指揮員,第九十三師二七四團政治教導員、營長、副團長,第三十一軍九十一師二七六團團長等職。他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一至四次反“圍剿”。在著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他參加了雙橋鎮、黃安、廣元、義龍、劍門關、千佛山、團房良、黑水等重要戰役戰鬥。在歷次戰役戰鬥中,陳康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英勇頑強,機智靈活,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作戰任務。1933年10月,為徹底粉碎國民黨四川“剿匪”總司令劉湘20萬大軍對紅四方面軍的六路圍攻,總部確定青龍觀為紅軍軍反擊的突破口,並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陳康同志所在的二七四團,時任營教導員的陳康,率領突擊隊,利用暗夜,穿山越澗,攀藤附葛,出其不意,將敵旅部圍殲于山廟之內,占領了青菜青龍觀要隘,為該團殲敵1000餘人,打破敵人六路圍攻計畫起了重要作用。陳康所在的二七四團被紅四方面軍授予“夜摸常勝軍”的稱號。1935年4月。在攻打劍門關的戰鬥中,總部把攻打主峰的任務交給了陳康同志所在的二營,陳康以與敵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慨,率領全營官兵爬懸崖,過峭壁,勇猛衝殺,與劍門關守敵進行了數次白刃戰,同後續部隊一起,終於攻開了被稱為“插翅難渡”的劍門關要陝,為紅一、四方面軍在川西懋功地區的會師,掃除了一大障礙,受到軍師首長的讚揚,並被提升為副團長。1936年4月,進入劉伯承任校長的紅軍大學學習,畢業後任第三十一軍九十一師二七六團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

參加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畢業後陳康任新四軍政治部訓練隊隊長,八路軍第一二九師隨營學校教員、主任教員,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十七團副團長、團長,太岳軍區第四分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等職。陳康率部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抗日革命根據地的反“掃蕩”和抗日游擊戰。1940年底,日軍對太行、太岳抗日革命根據地進行了拉網式的瘋狂“掃蕩”,實行了殘酷的“三光”政策,在極其艱苦的戰爭環境裡,他積極回響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在敵後發動民眾,組織民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41年2月,日軍三十六師團、獨立混成第四旅團4000餘人,對太行、太岳抗日革命根據地軍民進行“掃蕩”、“蠶食”、實行“三光”政策,陳康率部同兄弟部隊、地方武裝一起,採取化整為零、分散隱蔽、運動伏擊、陰擊、突襲等手段,積極打擊進犯之敵,粉碎了敵人數次“掃蕩”。1943年10月,日軍集中2萬多兵力,對太岳抗日革命根據地反覆進行“掃蕩”、“清剿”,妄圖消滅根據地一切人畜,製造“無人區”。陳康根據太岳軍區司令員陳賡的指示,積極組織民眾,空室清野,鋤奸防諜,開展陣地戰麻雀戰冷槍戰伏擊戰,在一個多月內,殺敵、偽軍3500餘人。在歷次戰役戰鬥中,陳康堅決果斷,沉著指揮,勇敢作戰,同日、偽、頑進行了英勇頑強的鬥爭,為開闢、鞏固、發展豫北抗日革命根據地和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做出了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

陳康歷任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十三旅旅長,第二野戰軍十三軍副軍長等職。參加了臨汾、晉南、豫西、同薄、洛陽、鄭洲、南昌、淮海、渡江、廣東、廣西、滇南等戰役戰鬥。1946年8月,為了擊潰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的進攻,切斷胡宗南閻錫山部隊的聯繫,時任第四縱隊十三旅旅長的陳康與兄弟部隊一起,揮師北上,發起了同薄戰役,連克洪洞趙城霍縣靈石汾西5城,有力地打擊了國民黨軍隊的器張氣焰。1947年10月,為了拖住全副美械裝備的國民黨第五兵團李鐵軍部,配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集團軍司令員陳賡,把“牽牛”的任務交給了第十三旅旅長陳康,接受任務後他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用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辦法迷惑敵人,誘敵深入。牽著敵人主力在豫陝地區的大山中兜圈子,將其拖得筋疲力盡之時,再“牽”入部隊預設的包圍圈中,同主力部隊一起,一舉殲滅了李鐵軍兵團2萬餘人。1949年底,為徹底消滅國民黨在雲南的武裝力量,在解放雲南的戰役中,當國民黨第八、二十六軍在進攻昆明未果,有從空中和越境逃跑的跡象時,副軍長陳康,親率第十三軍三個主力團,從南寧出發,發揚人民解放軍不怕疲勞,不怕流血犧牲和連續作戰的革命精神,晝夜兼程,輕裝突進滇南,14天時間,急行軍1800里,出其不意,一舉攻取蒙自機場,切斷了敵人的空中退路,並同兄弟部隊一起。連續征戰50多個晝夜,全殲了雲南境內的國民黨軍隊,活捉了敵陸軍副總司令湯堯,第八軍軍長曹天戈,取得了滇南戰役的決定性勝利,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歷任第十三軍軍長,昆明軍區副司令員兼雲南省軍區司令員,昆明軍區代司令員,昆明軍區黨委書記,中共雲南省委書記,蘭州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2年9月,任第十三軍軍長期間,遵照中央的指示精神,為了維護邊境地區的社會穩定,保衛各族人民的生命財產,率部深入西南邊疆毗鄰的越南寮國緬甸、三國邊境地區進行剿匪。他堅決執行了“軍事打擊,政治瓦解,發動民眾”三結合的方針,很快平息了邊境地區的匪患。同年入南京軍事學院高級速成班第二期深造,經過學習進一步提高了政治、文化、軍事理論和組織領導水平。1956年7月任昆明軍區副司令員兼雲南省軍區司令員期間,為了解決亞熱帶山嶽叢林地帶作戰問題,他親自帶領機關的同志,爬山涉水,風餐露宿,實地進行調查研究,探索出了在亞熱帶山嶽叢林地帶作戰的路子和訓練方法,總結出了經驗,有力地指導了山嶽叢林地區部隊作戰和訓練改革,受到了軍委、總部的肯定,並拍成教片向全軍推廣。在雲南工作25年,始終堅決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維護了各族人民的利益。1977年12月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分管作戰工作。堅持以毛澤東軍事思想為指導,不顧年高體弱,經常深入邊防、高原部隊調查研究,為中國西北地區的戰場建設和軍區部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做出了積級貢獻。

文化大革命期間,陳康將軍遭受了打擊迫害,蒙受了不白之冤。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堅決貫徹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保護了大批軍、地幹部。始終堅信黨的領導,堅持真理,堅持原則,與林彪江青反黨集團的倒行逆施進行了堅決的鬥爭。1979年1月26日被平反昭雪。1980年主動給中央軍委寫信,請求退休。1981年11月被中央軍委批准離職休養。

陳康將軍退居二線後,仍然關心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設事業,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積極撰寫革命回憶錄,編寫、修改軍史、戰史、關心教育下一代。1982年,根據李先念徐向前的指示,親自擔任紅軍第十五軍軍史編輯領導小組組長,帶領工作人員深入湘、鄂、贛、豫、皖地區,走訪老紅軍,老赤衛隊員和省、地、縣黨史研究部門,了解了很多重要情況,收集了豐富寶貴的史料,經過十年的努力,於1992年出版了20餘萬字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軍史》。他還為黨史、軍史研究部門,報刊雜誌,撰寫文章。先後撰寫了《攻克劍門關》、《橫掃西南,保衛黨中央》、《豫西牽“牛”》、《突破長江,解放南昌》、《進軍西南的四兵團》、《憶滇南戰役》等10餘萬字的回憶文章,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總結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經驗,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教育青年一代,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寶貴的史料和生動的教材。

滇南戰役

(圖)陳康陳康

滇南戰役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了,然而,陳賡兵團第13軍第37師、第38師,在陳康副軍長指揮下,千里奔襲蒙自飛機場,斷敵空中逃路,並乘勝前進,協同兄弟部隊追殲破壞雲南起義未成後逃到滇南的湯堯兵團的英雄事跡,依然清晰地留在共和國的記憶里。

那要回溯到1950年1月15日凌晨,來自粵桂邊區的第37師的英雄健兒們,經過兩千里的艱苦行軍,已經沿著滇南硯山附近一條崎嶇的林間小道,悄悄地摸進蒙自東部地區,距離蒙自縣城不到80華里。蒙自是滇南殘敵第8軍、26軍在滇南賴以進退的戰略樞紐,鐵路與公路縱橫交錯,進可以在10小時內乘火車直驅昆明,退可以在兩晝夜越過紅河從陸路逃出國境,進入當時還是法軍占領的越南。敵軍還在蒙自城南風景如畫的平壩里,修建了一個飛機場,作為空軍基地,許多軍用物資源源不斷地從台灣運來。因此,對於敵人來說,失去蒙自就等於失去滇南,也等於失去蔣介石“反攻復國”的最後一塊陸上基地。對於解放軍來說,攻取蒙自就可以掐住敵人的咽喉,關閉敵人的空中逃路,可以造成關門打狗之勢,殲滅蔣介石殘留在大陸上的最後兩個軍。

陳賡司令員和軍前指陳康將軍先後發表急電,命令37師火速拿下蒙自,占領機場,封閉敵人空中逃路,爾後協同兄弟部隊殲敵於滇南。師領導正想進一步了解蒙自的敵情,忽見偵察股長王尚勇前來報告:發現前面不遠的鳴鷲街有敵人一個警戒團,正在挖戰壕,修工事,架鹿砦。隱約可見陣地上設定有迫擊炮、輕重機槍。這是一個重要敵情,應該怎樣處理呢?當時,我們師的幾個領導同志就蹲在路旁的草地上召開了緊急會議。會上有兩種意見:一是打過去,消滅該敵。這樣較為穩當,但將拖延時間,又會過早驚動敵人;二是繞過去,直取蒙自。這樣,部隊就要離開大路,翻山越嶺,增大疲勞。我師領導將這兩種意見報告軍前指。久經戰陣的陳康當即拍板:同意繞過鳴鷲的方案。

部隊猶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現在敵人面前,他們還以為是游擊隊騷擾。機場上猛烈的搶聲打破蒙自的寂靜,正在沉睡的敵人從夢中驚起,倉皇應戰,組織反撲,很快就被37師官兵消滅。頓時,蒙自城內和機場上的敵人如同被火燒著的一窩馬蜂,狂奔亂逃。在機場上來不及起飛的飛機,一架被擊毀,—架被繳獲。經過六小時激戰,16日凌晨4時,110團全部占領機場;6時占領蒙自縣城。

(圖)人民解放軍野戰軍部隊向滇南追殲逃敵人民解放軍野戰軍部隊向滇南追殲逃敵

陳康命令部隊跟蹤追擊,窮追猛打,不給敵人喘息機會。陳康分析,當時的敵人已成驚弓之鳥,只有奪路逃生。他們的逃路可能有三條:一是經箇舊金平向越南方向;二是由建水阿幫渡口元陽向寮國方向;三是經元江思茅向緬甸方向。對於敵人來說,向金平方向逃跑路程最近,而且26軍一部已逃向箇舊及其以南地區,向元江、思茅方向逃跑,路程較遠,又有元江阻隔,困難較大。軍前指決心乘勝迅速攻占箇舊,斷敵經金平逃往越南的道路,迫敵舍近就遠,爭取時間,尋機予以各個殲滅。根據軍前指的命令,我們已經多日沒有得到休息的部隊又連夜出發了,有的戰士疲勞得—停下就倒在路旁鼾然睡去,有的甚至走著站著就睡著了。在“敵逃必追,追必到底,不殲不止”的口號鼓舞下,各級指戰員團結一致,互相鼓勵,戰勝飢餓,忍受疲勞,克服困難,依然迅猛追殲逃敵。17日拂曉,37師主力逼近箇舊城。110團猛打猛衝,將敵人壓縮在城內。吳效閔副師長立即以現有的四個營從城北、城西北、城東南三個方向進行圍攻。吳效閔將決心報告了軍前指,陳康當即同意,並指出敵人是潰兵,要大膽打,只要占領箇舊城,切斷敵人逃路就是勝利。各路圍攻部隊奮勇前進,首先從城北突破,接著陸續進入市區,緊縮包圍,激戰到15時,解放了聞名世界的都箇舊,殲敵26軍兩千餘人。經雞街迂迴箇舊的我師一部,在雞街與敵遭遇,經過激戰,殲敵一部。與此同時,38軍114、151師也已經進至蠻耗、蠻板、斗姆閣、卡房等地,殲滅下逃到那裡的敵人。

37師解放箇舊,占領雞街後,沒有休息又繼續兼程前進向西追擊逃敵。18日15時,110團追至普雄西北山地,殲敵193師577團;109團追至倘甸,俘敵578團一部。19日拂曉,兩部會合於建水縣城。在解放軍的窮追猛打下,敵第8軍副軍長兼第3師師長田中達在建水與箇舊之間的安邊哨,率兩千餘人向“邊縱”第10支隊投誠。

(圖)在元江阻擊戰中被俘的國民黨官兵在元江阻擊戰中被俘的國民黨官兵

解放軍占領箇舊、蠻耗、阿幫渡口後,敵南逃無望,又轉向西逃。1月20日我偵察分隊報告,敵第8兵團兩萬餘人,向元江方向逃竄,一路上潰不成軍,到處遺棄槍炮、彈藥、騾馬和傷員,看來,敵人正在不顧一切的奔向元江。元江江寬水深,不能徒涉,渡口少而民船更少,大部隊不可能船渡,只能依靠通往滇南唯一的元江鐵索橋。因此,鐵索橋的爭奪,又成為雙方爭奪戰役主動權的關鍵。可是,敵人尚有4個師番號的兩萬餘人。而解放軍第一梯隊的四個團尚未到齊,現有兵力不足兩千人。如果以現有兵力立即直插元江橋,將會出現敵人兵力十倍於我的戰鬥場面,確有冒險因素。可是要等到一梯隊集中或軍主力到達,就會使敵人贏得時間,先我到達,加強橋頭防禦,掩護一部或大部,強行過橋逃跑。在這關鍵時刻,陳康經過深思熟慮,利害相權,覺得還是應該以快、以巧制敵於步步被動為上策。於是,陳康將上述情況報告陳賡司令員,陳賡十分滿意陳康的意見。時間寶貴,刻不容緩。陳康立即帶前指部分人員前往建水,靠前指揮。同時,命令37師以團或營為單位,大膽分路穿插,不準中途戀戰,不顧一切地搶占元江橋東側的營盤山以及橋頭附近的無名高地,關死路人上橋通道,堵擊江東之敵。

第一梯隊在進行中傳達了陳康的指示,部隊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飢餓和疲勞,繼續夜以繼日地猛追逃敵。22日拂曉,我109團進至營盤山附近。追上敵第8軍右路後衛部隊。當時,部隊若立即開火,敵人勢必依託營盤山阻止解放軍追擊,掩護其主力逃跑,如果繞道迂迴到敵人前頭堵擊,又怕大山阻攔耽誤時間。在這緊急情況下,109團團長顧永武命令2營副營長秦三須利用拂曉前短暫的夜暗,大膽機智帶領一個連偽裝成敵人,穿行在敵人的行軍佇列中,趕到敵人前面,控制了營盤山制高點,並將敵軍截為兩段。在突然襲擊下,後面的一部迅速被我消滅。前面的一部,不敢沿路逃跑,滾溝鑽林,潰散潛逃。逃到元江鐵索橋附近的敵人又遭到“邊縱”西進支隊側擊和盧漢起義部隊的阻擊。僥倖穿過元江鐵索橋的第8軍右縱隊前衛170師和教導師一部,竟不顧他們自己的後續部隊和左縱隊,也不顧他們的副總司令湯堯和新任軍長曹天戈,慌慌張張地炸毀了元江鐵索橋。這就使逃抵江東的敵人更加慌亂。

經過三天激戰,湯堯殘軍陷入絕境,兵無鬥志,將無決策。而解放軍則士氣高昂,全勝在握,決心全殲敵軍。陳賡見戰機成熟,遂令陳康、周學義雷起雲,統一指揮已趕到元江戰區的各支部隊,對逃至元江東岸二塘山之敵發起最後總攻。109團由東南、110團由東、114團由北、邊縱西進支隊一部和起義部隊一部由西,宛如四把尖刀,直插敵人縱深,戰鬥異常激烈。在連日的戰鬥中,多數部隊一日或兩日僅吃一餐飯,而且以馬肉充飢,但指戰員們依然保持著高昂鬥志,連續擊退敵人反撲,頑強戰鬥。109團2營創造了一個班殲敵8百人的範例;110團團長傅一宗親自指揮1營冒著敵人三面火網的封鎖連續衝擊。2連衝進一條荊棘叢生的深谷,活捉了敵第8兵團副司令兼第8軍軍長曹天戈,1連8個戰士在戰鬥英雄郝正富率領下連續越過五個山包,在一個草深沒膝的山窪里捉住了敵陸軍副總司令湯堯。元江之戰,僅敵170師和教導師一部逃脫,其餘敵第8兵團部、第8軍軍部、第42師、教導師一部、3師第9團全部就殲,計斃敵42師師長石建中以下一千五百餘人,俘敵陸軍副總司令湯堯以下將校官兵一萬餘人。

元江大捷後,僥倖逃過元江的敵170師和教導師、93師殘部共約五千餘人,在解放軍窮追猛打下,一部在墨江官廳投降,一部在鎮沅圈田街投誠,一部在西雙版納南嶠被殲,只有一千餘人逃到緬北叢林中去當土匪了。至此,滇南戰役勝利結束。

人物評價

陳康將軍,湖北廣濟人,原名陳五合,中等身材,高鼻樑,長耳朵,眼角略下斜,雙眸閃精光。建國後先後任十三軍軍長,昆明軍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善山地作戰,尤善南方山嶽叢林作戰,人稱“叢林猛虎”。

陳康將軍於昆明軍區任職二十五年,悉心研究亞熱帶叢林作戰,其“大炮上山,小炮上樹”等戰法威鎮南疆。建國後,北越戰鬥骨幹大多為陳康之十三軍訓練。據云,1979年南疆之役,凡越軍聞十三軍部隊上來,便不戰自退,並曰:“哪有徒弟打師傅之理。”

陳康將軍作戰勇猛頑強,槍林彈雨中五次負傷,左下腹、右大腿、右胳臂、左胳臂、左胸等處彈痕累累,至今體內仍存留十一塊彈片。將軍指點當年負傷處曰:此為當戰士所負;或曰,此為當連長所負;或曰,此為當營長所負;或曰,此為當副團長所負。將軍自豪曰:“負一次傷,升一級官。我這副司令是一級一級打上來的,不是溜須拍馬拍出來的。”

個人榮譽

陳康陳康
(圖)中將軍銜 二級八一勳章

(圖)中將軍銜 二級獨立自由章

參考文獻

[1] 《攻克劍門關》 作者:陳康

[2] 《憶滇南戰役》 作者:陳康

[3] 《進軍西南的四兵團》 作者:陳康

[4] 《突破長江,解放南昌》 作者:陳康

[5] 《橫掃西南,保衛黨中央》 作者:陳康

[6] 《豫西牽“牛”》 作者:陳康 出自:《解放軍文藝》

[7] 《戰將陳康與滇南大捷》 作者:何雲峰、王永春 出自:《紅河日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