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書院

陝西書院位於陝西眉縣城東26公里處的橫渠鎮,元代以後改為張載祠,又稱張子祠,它是我國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關學領袖張載的講學之地。

橫渠書院

橫渠書院,位於陝西眉縣城東26公里處的橫渠鎮,元代以後改為張載祠,又稱張子祠,南靠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北臨佛教聖地法門寺,東與道教聖地樓觀台相連,西與西府名勝諸葛亮廟、釣魚台、周公廟、金台觀毗鄰。它是我國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關學領袖張載的講學之地,是陝西省人民政府1992年公布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前身為崇壽院,張載年少時曾在此讀書,晚年隱居後,一直在此興館設教。他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將崇壽院改名為橫渠書院。元代元貞元年(1295),開始在原橫渠書院舊址上建張載祠,歷史上張載祠曾修復14次。元代泰定三年(1326),在張載祠內恢復橫渠書院,成“後祠前書院”格局。1990年,陝西省文物局正式批准立項修復張載祠,現已完成大殿、講學堂(兩座)、山門等建築的修復及彩繪工程。整體建築以宋式仿古形式為主,兼有清代建築特色。1998年,縣政府決定搬遷橫渠地段醫院及地稅所,至此,基本上恢復了張載祠的歷史規模(15畝)。祠內現存清康熙帝御匾一塊及橫渠書院筆筒、院印、硯台等;另外儲存有北宋以來文人墨客留下的石碑50餘幢,講學堂內辦起了張載及關學思想文化展,大殿內雕有塑像並繪製了長達60米的巨幅壁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祠內矗立的七棵千年古松飽經風霜,仍傲然屹立,成為歷史的見證。清代眉縣舉人王象賢歸里後,隱居橫渠書院為山長,曾有聯贊曰:“雲樹森森,默想閒居氣象;水田漠漠,堪追往日經綸。”按照規劃,還將增建碑廊、學聖殿、精講堂、眉縣博物館陳列室、鐘鼓樓等。同時,已經成立的陝西關學研究中心、西安社科培訓學院眉縣培訓部、橫渠書院等機構已開始運行。

嵏南書院

嵏南書院,位於陝西禮泉。又名九嵏書院或煙霞書院。創建於清道光年間,鹹豐時毀於兵災。同治年間重建,但行台占為衙門,書院或寓文廟,或借考院繼續辦學,地址無定。光緒年間,知縣張鳳歧另建院舍。後廢。

華原書院

華原書院,位於陝西朝邑。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知縣楊衍嗣建。道光初知縣謝長年增修。邑舉人李元春曾主講其中,教人以身心性命之學,主張義理、考據、古文、時文一以貫之。又訂條規書於板,不久別立新規10條,增禁賭禁食鴉片等內容。並撰《條規記》。同治初移至寺院中,繼續辦學,生童無定額。歲支膏火銀500兩,例聘舉人以上者為山長,年束修銀240兩。與西河書院共有學田280畝。光緒二十九年(1903)與西河書院一同改為高等國小堂、乙種農業學堂。

山陽書院

山陽書院,位於陝西山陽。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知縣余芬建。光緒三十二年(1906)改為高等國小堂。
太華立雲端,對此千尋,情深仰止;
大河來天上,到茲一曲,廣納群流。
清代黃照臨題山陽書院
   

商山書院

商山書院,位於陝西商縣(今商州)。明嘉靖間,商洛道郗元洪建於舊州城北。萬曆十二年(1585)移於東龍山下。八年,商洛道蘇浚移至舊地,有記。後廢。清乾隆十九年(1754)知州羅文思捐銀240兩,移建於城內東街,又捐俸銀48兩買地6畝為學田。二十年,又捐銀120兩修補完善。陝西巡撫陳文恭題其大堂額為“大有事”。於屏門書《朱子白鹿洞規》。每歲延師課士,皆羅文思捐俸為之。光緒中,知州李素捐廉俸修城修堤,而於書院捐款尤多,志載“故學風蒸蒸,一時稱盛焉”。光緒二十九年(1903)知州尹昌齡改建為中學堂。

略陽書院

略陽書院,位於陝西略陽。清代創建。

宏仁書院

宏仁書院,位於陝西興平城南莊頭村。由邑人張元際先生於光緒十九年(1893)創建。初名愛日堂,抗戰期間易名。

正誼書院

正誼書院,位於陝西涇陽。清光緒七年(1881)三原知縣焦雲龍就原賀瑞麟講學地創修。建門堂各5楹,房舍10餘間,土窯10多間。陝西巡撫馮譽驥題“正誼書院”匾。門人劉升之捐銀2000兩,發商生息,以為常年之修脯資。焦親為主講洛、閩義理之學。焦積書數千卷,又刊程朱遺書。焦氏歿,其門人值年經理院務。戊戌變法後,關中、宏道書院均改學堂,“味經”、“崇實”俱廢,唯“正誼”猶存。

味經書院

味經書院,位於陝西涇陽。清同治十二年(1873)督學許振禕奏建。邑紳吳建勛捐地以助。中建講堂5楹。堂前左為大雅扶輪門,右為小山,東西號舍計64間。二門3楹,左右有日新、時敏2齋,每齋有房16架。大門3楹,左右有塾。講堂後為客廳2楹。左右有室,正寢、廈房各5架4楹,西為小寢,3架3楹。另有屏風、廚、廁各一。“其規模與‘關中’、‘宏道’相等”,但“其定章有不同於他書院者三”:不課時文,以實學為主;改師生不常接見之習,山長登堂講說,逐條講貫,察其課程,閱其札記,別其勤惰,嚴其出入;改由官負責為由山長負責,使一方之望專理一方之學,一任山長聘期為10年。時聘候選同知舉人、前平利縣教諭史夢軒為第一任山長,以城固訓導姚邵誠、澄城教諭王賢輔協理講席。史氏品端學粹,教學有方,制訂教約,其中嚴戒者四、定約者三,另有功課定格等,從其學者多所成就。十三年督學吳大澂籌置膏火費。光緒二年(1876)監院寇守信於西寢前增建監院署。九年督學慕容乾籌營田銀3000兩。時柏子俊任山長,訂立以“八禁四讀”為主要內容的教約。十一年邑紳吳建勛捐地增膏火。山長劉光蕡立求友齋,教學以天文、地輿、經史、掌故、理學、算學課士,開一代新風。並刻梅氏《籌算》及《平三角舉要》,令諸生習之。又令築“通儒台”,以實地測驗。立“白蠟局”,創“復豳館”,仿造軋花機,又立“時務齋”,其大旨欲溝通中西,以救時局,“不以空談為學,不以空談為教”。別訂教法3則及《讀書法》。十五年監院周斯憶增建藏書樓於講堂東。其南修清白池、照壁用“英俊之域”、“禮樂所流”兩牌坊。十七年(1891),督學柯逢時奏立刊書處,籌銀萬兩擬歲刻正經正史各1部,選院內高材生20人司校勘,仿阮元《十三經校勘札記》法,附札記於書後。奏加院長劉光蕡為國子監正銜兼總領刊書處。制訂《辦法章程》11條,述刊書有關事宜,管理辦法以及經費使用等。刊書由院長總負貴,下有30董事,輪流負責。分初校、二校,以求保證質量。每書刊印52部,1部交院長,1部存書院,50部出售。所得銀款曾作崇實書院日常套用。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為涇陽縣立國小堂。院西建劉古愚祠。1923年,更名涇陽縣高等國小。1931年,更名為姚家巷國小。今遺址位於姚家巷中學內。

景賢書院

景賢書院,位於陝西渭南城北25公里的下吉鎮。清代道光三年(1823)邑人唐順祖等在寇公祠內創建。光緒十九年(1893)名吏樊增祥任渭南執事時重修。舊址今為景賢中學

雕山書院

雕山書院,位於陝西綏德。初創於雍正年間,設在綏德州城內疏屬山山腰,因綏德舊為雕陰郡得名。乾隆三十六年(1771),知州舒元燭動員紳商捐資購得一處官舍,將書院遷入,改為文屏書院(今綏師院內)。乾隆四十九年(1784)知州吳忠諧擴建,更名為重文書院。道光四年(1824)復稱雕山書院。道光二十二年(1842)知州江士松將書院整修一新。講堂正中懸掛“學問務高深,秀髮文山理水;科名期顯達,祥呈鳳嶺龍灣”楹聯和“樂育英才”匾額,反映了書院辦學宗旨。同治六年(1867)書院毀於兵火,十一年重建,光緒二年(1876)增設詩賦課,並注重義理、道德教育,講學追求深遂。特別是名儒張瑚樹執教主講期間,書院聲望尤高。雕山書院是陝北書院中辦得較好的一所,它地處州治,吸引了周圍各縣才子入院攻讀,培養出一大批飽學之士。

興文書院

興文書院,位於陝西吳堡。清代嘉慶十九年(1814)知縣張履臣修建。書院大門兩旁有貢生宋步祥撰寫的木刻對聯:“進步文明,所望諸生有志;熱心教育,休雲此地無人。”橫批“何地無才”。民國時改為高等學堂,成為吳堡縣傳播先進文化的中心,從這裡走出了張毅臣、王國昌慕生桂等革命志士。

雕陰書院

雕陰書院,位於陝西富縣。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鄜州知府吳龍創建,因富縣秦漢時為雕陰縣故名。舊址今為富縣城關國小。
 

嘉峰書院 

位於陝西延安。又名嘉嶺山書院。宋范仲淹建於舊府治東南。明弘治十七年(1504)知府王彥奇重修。城東南有嘉嶺山,范曾守烏延屯兵於此,遂名嘉嶺山書院。構正堂3間,塑范像,又3間為五經會講堂及宿號廚舍各若干。延明經之士為諸生講解,嚴立教條,日省月試,以勵勤惰。從此“士風丕振,科不乏人”。徐崇德撰記,載書院沿革及重修情況。萬曆間進士張廷玉增修。後廢。

正學書院

 位於陝西西安。本為宋張載倡道之地,後省臣建議改為書院。合祀張載、許衡及其他鄉賢,並聚徒講學其間。朝廷賜以經籍,給之學田。張養浩為之作記。入明百餘年,遺址為兵民所據,而坊名尚存。弘治九年(1496)提學副使楊一清卜地重建。中為祠,左為提學分司,右為書院,名“正學”。有前後堂、左右廡,環為肄業之室。堂後為會饌之所。大學士李東陽為之作記。弘治中提學王雲鳳建書樓,廣收書籍以資諸生誦覽。嘉靖中督學唐龍選群士肄業其中,一改學趨詭異之習,“鏟其奇靡而約諸理”,其所登第者悉為名臣。清初賈漢復重修,同州李楷作記。康熙六十一年(1722),併入關中書院。

學古書院

 位於陝西三原。元延祐七年(1320),邑紳李子敬與弟子懋靭捐錢5萬緡創建。築書室,名“學古”。延涇陽程瑁講學其中,遠近從游者百餘人。人稱“悅古先生”,以“啟迪漸有成序”,曾受朝廷表彰。國子監祭酒蕭奭為之記。至正十八年(1358)廢。明永樂中,邑民張秉等即其地建三官廟。弘治元年(1488)西安知府徐政重建為書院。嘉靖四十年(1561)以地震傾圮。四十六年,縣丞張九功重修。按察使喬世寧撰碑。萬曆四十七年(1619),巡按傅振商重修,題其堂為“傳心”,榜其門為“學古書院”。清雍正二年(1724)督學王公捐俸重修,延貢生袁仁林、舉人孫碩膚相繼課士。後歲久復圮。乾隆十四年(1749),邑監生門子超妻張氏捐資重修並建齋舍10楹於講堂左右。嘉慶四年(1799)邑人劉錫爵重修。道光初院長李僎商於督學張岳松,以書院為陝甘兩省士子肄業之所,以宏道書院舊址重建,仍名“學古”。同治七年(1868),又建藏書閣及立雪亭,並贈書700餘卷。光緒三十年(1904)改建為高等國小堂。

岐陽書院

 位於陝西鳳翔。元代建,祀周文憲王。天曆二年(1329)六月賜院額。明正德中知府王江重建於寶昌寺,撤佛寺僧舍之半,周圍築牆,中祀周代三公,以張載配祀於東,西祀名宦鄉賢。隆慶四年(1570)知府黃翼重修。郡人周易有記。崇禎九年(1636)知府熊應元、知縣楊大勛增修。後廢為三公廟。

居善書院

 位於陝西臨潼。元至正間工部尚書趙公諒建。有禮殿5間,儀門、兩廡及欞星門,中作講堂,置東西兩齋,前門3間,後為學師居屋,庖廩皆備,併購田若干畝取租以供日常供給及延師之資,聘名士以教弟子,取《易》“居賢善俗”之意而名“居善”。歐陽元作記。後廢。
 

 綠野書院

 位於陝西武功。縣南城郭外舊有綠野亭,宋儒張載曾與武功弟子游亭,並講學其中。明弘治八年(1495)巡按御史李翰謀於提學副使楊一清,囑知縣朱學通擴亭建之,逾年乃成,名綠野書院。前為橫渠祠,後建講堂學舍。以訓導趙文杰為師,立規約大致與白鹿、睢陽書院相類。西安、鳳翔諸生聞風踵至,楊坐堂上,督勸之。清嘉慶中知縣張樹勛重修。同治初毀於兵,唯余張載祠。同治十三年(1874)知縣陳爾茀重修講堂號舍,兼籌膏火。光緒十四年(1888)知縣張世英捐錢700緡增置膏火。時基金800兩白銀,地租歲收錢500串。三十一年改建為高等國小堂。

榆陽書院

 位於陝西榆林。明弘治八年(1495)巡撫熊繡創建於城內新樓西。隨圮隨修,後廢。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府屠用中求得故址,倡捐重修,置生徒膏火費,規模初具。嘉慶二十四年(1819)知縣陳俊儒捐俸增修並增膏火,然學舍僅數椽,士子居所欠缺。道光四年(1824)延榆綏兵備道顏伯燾與知府沈相彬重修。官庶共捐銀萬兩,為講堂3楹,對庭3楹及藏書閣等;西偏棲士之舍25楹;拓東南隙地立舍5楹,旁舍5楹,為主講晏息所。顏、沈二人捐書。書閣經傳義疏,性理古文詩集皆備。章程條規鐫卷冊板存於院中。顏撰記。又籌本銀4000餘兩,錢400餘串並舊房租息1000餘串作永久經費。同治中,軍門劉福堂大加擴充,左宗棠(文襄)捐銀200兩,書“北學其先”匾。光緒二十九年(1903)知府光昭改建為中學堂。

宏道書院

 位於陝西三原。原名弘道書院。明弘治九年(1496)邑人兵科給事王天宇建於永清坊。外為牆,門額為“仰高”。重門額為“恭敬”,內為小牆三,其門額為“中立”。內為弘道堂,後為考經堂,又後為春光亭,前東西建學舍各11楹。考經堂之東為清風軒,西為明月庵,門額為“忠孝”。堂稍後東北隅為清峪草堂,西北隅為嵯峨山房。草堂之門額為“臥雲”,山房之門額為“立雪”。其學舍東名“遜志”,西名“省身”。草堂前有甓石池以洗硯,名“雲沼”。書院成,即立教規20條,明德、學道以及遊藝、會食,皆有規矩。考經堂存書數千卷。諸生有堂上生、堂外生之別,二生依成績可升降。副使王雲鳳為之作記。清代因避乾隆皇帝名諱,改名“宏道”。道光十年(1830)督學周之楨重修並作記。二十二年督學沈兆霖又倡新建東廟號舍40間。同治十二年(1873)督學許振褘補修。次年督學吳大澂籌增膏火。光緒二十八年(1902)督學沈衛改為宏道高等工業學堂,又並味經、崇實兩書院書籍款項。宣統初,學政余堃改為宏道中等工業學堂。

古莘書院

 位於陝西合陽。明隆慶間知縣李希松建,後改為公署。清乾隆十年(1755)知縣楊發智重建。有講堂3間,後堂3間,左右舍各14間。堂前圍以牆,開月形門。辟甬道,建2坊。費銀1000餘兩。二十六年知縣梁善長補葺。拆月形門而高其閈閎,架以4楹。又於講堂東隙地為翼室各2間。拆坊,架4楹為臨街大門,門與元聖祠同高,費銀500兩。梁撰記。三十二年,知縣席奉乾增修並籌膏火。先後共置地500畝多,有銀圓2195元,田租折錢5375串,軍屯民屯各租及各行捐錢1400餘元以供開支,經濟充裕,住院生童常多達200-300人。席撰有《膏火記》。光緒三十年(1904)改為高等國小堂。

瑞泉書院 

位於陝西宜川。又名“丹山書院”。“經始人代,莫可考稽”。清順治四年(1647)知縣陳戾銘於重建於城內西南七郎山阿、達觀樓東,因鑿井得泉,故名“瑞泉”。後廢。康熙三十二年(1693)知縣畢益謹改建,撥租供費。並自為記。歲久傾圮。乾隆三年(1738)借劉姓空房,暫作義塾,前後2棟,共11間,名瑞泉書院,生童眾多。十七年知縣吳炳捐俸修建。建講堂5楹,又就其旁隙地,構翼室若干楹。“寺逾舊觀,若堂,若室,若廡,而庖,而廄,而門”均備,計30楹。又籌學田並捐俸增膏火費,館師修金由原來每年20兩增至24兩,余銀尚作師生紙筆之用。吳為記,勵諸生崇實學,不專為嗜利、詞章之學。另撰《重建瑞泉書院並新增學租詳文》,記清理學田詳情。後改名丹山書院。光緒三十二年(1906)知縣林岐饒改為高等國小堂。

五鳳書院

 位於陝西渭南。清順治五年(1648)知縣張聯第建於五指山麓。因曾有5人中試,故以“五鳳”名之。道光中邑紳杜映梅增修號舍50餘間,有舊街房產100餘間,地150畝,取租折錢發商生息以為束修膏火等費。同治三年知縣宋兟籌款重葺。後併入象峰書院。

雲台書院

 位於陝西華陰。因處雲台觀內,故名。宋朱熹曾主管雲台觀。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邑人人王山史與顧炎武建祠祀朱熹。乾隆十六年(1751)知縣姚遠翿新其祠,復於祠東建雲台書院。後書院傾圮。光緒三年(1877)知縣鄭慶莊重修。有山房、講堂各5楹,門宇5楹,前後齋廊共16楹,三原賀瑞麟為之作記,教諸生“讀朱子之書,存朱子之心,行朱子之行,求其所以致力之方”。又籌銀800兩為膏火。擇有道之師相與共講,遵白鹿洞書院之規教之諸生。六年知縣徐一鶴籌錢2400緡增膏火。二十年知縣梁承馨從差徭餘款中拔錢3000緡發商生息。二十五年知縣晏廷錫殷勤課士且捐廉銀數百兩購置書籍。三十二年知縣崔肇琳改建為高等國小堂。

橫渠書院

 位於陝西臨潼。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知縣趙於京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知縣蔣勛重修,巡撫畢沅作記,兵部尚書王傑書於碑。道光十七年(1837)知縣賈芳林重修並增膏火。同治三年(1864),知縣郭昌時撥田數頃以增膏火。光緒末年,知縣李嘉績又增膏火,一時稱盛。光緒三十年(1904)改為高等國小堂。

豐寧書院

 位於陝西西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知縣王穆捐建於縣治西門內。占地11畝,有上房3間,東西廂房各3間,大門1間。乾隆四十九年(1784)知縣蒲心浩增修,於上房後添建瓦房3間。時有肄業童生10名,無膏火,延師束修銀、季節禮銀以及月課獎賞皆由縣籌辦。道光四年(1824)知縣張廷槐重修並添膏火,收租20餘石,錢800餘緡。光緒三十年(1904)改為高等國小堂。

橋山書院

 位於陝西黃陵。清雍正十一年(1733)設立於縣舊典史署西。因北枕橋山,故名。乾隆十二年(1747)知縣李永泰重建。十六年知縣楊必名補修。五十九年知縣羅南英重葺,增籌膏火經費。書院向有學田,歲收租錢66串,租銀12兩,租粟22餘石。生息本銀1100兩。嘉慶元年(1796)知縣曹之升整修,倡興文教,每月朔望日課士2次,每年春秋二季匯考2次。有北山鄒魯之稱。曹撰《橋山書院季考文》。同治六年(1867)毀於兵。光緒二年(1876)知縣魯璵重修,年選優秀生童肄業其中。邑舉人賈子茂、蔡從占,副榜張燮堂,拔貢張煥堂、賈雲漢等先後主講。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為高等國小堂,後改為鄜州師範。

定淳書院 

位於陝西洋縣。清雍正末年,知縣倪之鏳以絕戶地及官地歲租約銀4000兩,為延師之費,而生徒居無定所。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縣梁作則於南街購地建房,創置書院。嘉慶初改為公館。九年教諭田霈、知縣向淮釐正子埡田地,以歲收租60石為膏火費。十二年知縣王鳳坦以屋宇多圮,大加修葺,又倡捐助山長修脯及士子鄉試之資。同治元年(1862)毀於戰亂。知縣范榮光重修,又購隙地為考院,改名武康書院。光緒中,知縣陳澤春又改名洋州書院。時歲收租279石。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建為高等國小堂。

通川書院

 位於陝西富平流曲鎮。清乾隆初,知縣李世垣改善凝寺(一為善寧寺)而建。延師授徒,知縣竇鳳輝有記。二十二年知縣曾興泰增修,共有學田540畝。

樂城書院

 位於陝西城固。清乾隆二年(1737)知縣王邦光就西門內天主教堂改建。因“膏火不豐,應課住齋者落落耳”。後知縣周曜東倡捐並籌膏火銀2000緡,聘謝廣文主講其中。時逢大比臨近,故月增一課,獎賞加倍,住齋生兼給新米,因此有生童居宿者50餘人,課期而來者常百數十人。撰有《籌集膏火記》記其事。光緒三十一年(1905)知縣周楠及邑紳戶潤瀛等改建為高等國小堂。

南湖書院

 位於陝西富平東南。清乾隆三年(1738),知縣喬履信創建於善良原麓豐泉之澳。占地4.7畝,院前餘地1.6畝。建講堂、廳室、齋舍總計18楹。門北向,面豐泉,故名“南湖”。喬自撰記。十七年知縣李世垣按河灘充學田,外加捐買地計330畝,取租以充膏火束修。三十九年知縣崔龍見又撥元陵定陵餘地1200畝為學田,募銀600兩,生息充膏火。有《增設修金膏火記》。道光三年(1823)知縣龔定國捐修。同治初毀於戰亂。同治八年(1869),知縣江匯川川就署東南富厚倉址改建,費銀5000餘兩,共為堂齋50餘楹,易名湖山書院。光緒二年(1876),藩司發給銀百兩,本邑又籌資益膏火,且制訂《湖山書院章程》。要求肄業生童首重立品,如有干預外事、教唆詞訟者,立即除名。考勤惰,凡學習不認真、應課不到者均扣除膏火。光緒三十年(1904)改為高等國小堂。

漢南書院

 位於陝西漢中。清乾隆四年(1739)副使岳禮、知府朱閒聖、南鄭縣知縣侯天章創建於城北。置學田100餘畝,集諸生講習其間。後知府趙洵清查城內外官地盡歸書院。嘉慶十七年(1812)知府嚴如煜、知縣楊大垣等捐資增建文昌祠、奎星閣及齋房10間,倉2間,又丈量書院田地,並捐銀1500兩、錢2000串發商營運,取息充膏火費。時訂條規,規定每年二月初開館,十一月散館。每月官課1次,館課2次,小課3次。生童各發功課簿,記錄每天所習功課,院長抽籤檢查。鹹豐末年,縣令周蕃壽、陝甘道何承勛等人捐銀4000兩復興書院。後又籌銀19200兩另建中梁書院以課南鄭縣生童,以“漢南”為府屬書院,課府屬各縣生員。光緒三十一年(1905)知府恩開改建為漢中中學堂。

瀛洲書院

 位於陝西涇陽城西南隅學宮西。清乾隆五年(1740)知縣唐秉剛建。修大門3間,照壁1座;東西角門各1間,東西穿廊各2間,二門3間,東西穿廊各10間;講堂五椽3間,堂後東廈2間;正中照壁1座,後門房1間,後有照壁1座;中門1間,東西穿廊各2間;庭1座,東廈4間,兩廈7間。符大紀曾為主講,仿白鹿洞規條,諸生多所成就。同治元年(1862)毀於戰亂。四年知縣黃傳紳籌修。八年知縣馬綸篤增修。光緒十六年(1890)知縣塗官俊捐資增修。二十八年改為蒙養學堂。三十二年改為高等國小堂。

對峰書院

 位於陝西周至東門外。清乾隆十三年(1748)知縣鄒儒捐資倡建,因面對終南三台峰,故名。總計建屋10座72間,前為大門,依次為儀門、講堂、掌教居室等,最後為文昌祠,左右為號舍,兩偏為廚房等。十五年落成。召佃墾荒灘地為學田。鄒作記。道光十七年(1837),知縣徐葆甫移建至城外東南隅。徐首倡捐銀,購基地23畝多,建堂、廈、書舍、遊廊、大門、二門等共212間。東舍梯雲閣1座,西舍修月樓1座,後院六角奎星樓1座,大門前有照壁,東西有桃李門各1扇及圍牆等,桌椅床榻均備。以余銀髮典生息添膏火及獎賞錢。徐自作記。光緒十二年(1886)至十四年,舉人李東旭主講。設山長1人,主訓課事,每年由縣公署聘請;齋長2人,管院中庶務,由士子公舉經縣署認可。每月初二官課,知縣出題、評閱,榜示甲乙,依次獎給膏火,生員童生24名。院課每月2次,由山長出題、評閱、榜示,每課獎給膏火,生員童生各12名。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為高等國小堂。

敷文書院

 位於陝西旬陽。清乾隆十六年(1751)知縣劉珙建於縣治東。十九年知縣羅鰲增修。四十三年知縣鄧夢琴捐置膏火。嘉慶中,知縣嚴如煜大加整頓,籌膏火,稱盛一時。仿嶽麓書院訂課程,並親至院訓課。又延管敬齋主講席,嚴撰有《敷文書院學地記》。道光中知縣胡煃重修。

錦屏書院

 位於陝西平利。清乾隆十八年(1753)邑人許士彩等捐置於城東,知縣黃寬擴建。四十年,知縣秦重仁增修,邑人楊玉朝置膏火地以餼生徒。同治八年(1869),知縣衛錫恩等置桌案器具,以書院兼作考院,又捐立卷局,以備寒士考卷之費。後改名五峰書院。光緒三十二年(1906)改建為高等國小堂。

飲鳳書院

 位於陝西禮泉。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官紳籌建。嘉慶初,邑貢生曹承鐸曾主講10餘年。知縣曹寅谷贈“積善餘慶”額。道光時知縣沈枚重建,易名南書院。同治時因戰亂借作行台。諸生或寓文廟或居考院,繼續辦學。光緒中,知縣張鳳岐撤去書院匾額,正式改為行台;邑紳賈崇實等上控,張鳳岐始於志公泉上另建,未成去任。光緒二十七年(1901)毀於山洪。知縣胡啟虞、舒紹祥等陸續修建。今為縣立第一國小。

明道書院

 位於陝西戶縣。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縣舒其紳集資購民居而建,有大門、二門。大門內東西小屋各2楹,二門內東西廂各6楹,庭1楹,講堂6楹,題名“定性”。東西旁區為4屋,講堂後東西廂各4楹。樓4楹,名“吟風弄月”,上設龕,祀程顥。舒作記。並捐俸延師督課,三十年知縣汪以誠始置師生膏火,邑紳捐資3000緡交商生息,籌學田120畝。汪撰後記,延孫酉峰主講。設院長1人,由知縣禮聘,司士子訓課;管院1人,司庶務,由士子公推;齋長1人,司號舍,由院長選任。院課每月2次,評閱甲乙,榜示,獎給膏火。官課每月1次3天,知縣到院出題課士,評閱甲乙,獲超、特等者分別獎給膏火。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為高等國小堂。

石鼓書院

 位於陝西寶雞。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縣郭元灝建於縣治東。五十九年知縣徐文博以其地東連馬廄,西鄰衙署,喧譁雜沓,捐廉改建於東街,更名為金台書院。嘉慶十年(1805)知縣李承道、何其英置學田211畝。光緒十年(1884)知縣黃肇宏於院中附立寶賢學舍,捐膏火錢300餘串。三十一年知縣蔡寶善改建為高等國小堂。

穎陽書院

 位於陝西同官(今屬銅川)。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縣袁文觀建於文廟東。修講堂3間,東西學舍各6間,寢室3間,堂後東西書舍各2間,又內室3間,並撰碑記。道光十六年(1836),邑紳孫揚祖捐麥谷2000石充膏火束修。同治十一年(1872),知縣王兆慶增修。光緒十三年(1887)藩憲撥庫銀500兩。十四年善後局撥銀1000兩,均發商生息,以為常年經費。三十年改為穎陽國小堂。三十二年改為高等國小堂。宣統二年(1910)改為縣兩等國小堂。民時初,改為縣高等國小校。

玉泉書院

 位於陝西澄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知縣額樂春建。置地22畝,四十四年知縣戴治文又置地380畝,道光二十一年(1841)知縣張籛倡捐膏火銀3600兩,邑人連江增修房舍。拔貢生楊靖幫曾兩主講席,多所成就,學者稱之“柏門先生”。光緒三十年(1905)改為高等國小堂。

鳳起書院

 位於陝西鳳翔。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知縣羅鰲即準提庵址建並籌膏火。路閨生有記,“拓新模於舊基,構精廬於隙地”,有鏡史軒、鋤經堂,東西有齋、台、樓、閣。計有屋57間。後改名正誼書院。光緒三十二年(1906)知且彭毓嵩改建為高等國小堂。

養正書院

 位於陝西西安。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鹹寧、長安兩縣各於城外郭內建春明、青門二學舍,專教兩縣童子。撥銀、發商生息銀各60兩以為歲修資,無膏火。年久頹廢。嘉慶七年(1802)同知葉世倬於臥龍寺巷購屋,並兩學舍為養正書院。與關中書院分課生童。道光時易名“崇化”,光緒十六年(1890)移至舊同知署偏東。三十一年知縣易國勛督鄉紳翁煥章、張濟川改為縣立高等國小堂。

鳳儀書院

 位於陝西麟遊。清乾隆四十年(1775)知縣孫朝盛倡建於縣城西。嘉慶間知縣瞿雲魁重葺。同治間知縣秀宗復更新之。有學田130畝,然膏火不足。光緒三年(1877)發帑銀800兩,加知縣侯思濟籌賬余銀110兩,經費稍足應付。三十二年知縣魏立改建為高等國小堂。

玉山書院

 位於陝西藍田。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知縣阮曙創建。有大門5間,廈房6間,二門、講堂、上房各5間,東西諸生肄業房30間。束修以及肄業生童膏火獎賞之費均由阮捐俸勸募補助。後廢。五十九年知縣馬學賜重新整頓,延師掌教,立課程。嘉慶元年(1796)後,主課久虛。至八年,知縣莊達吉捐廉,設40名生童膏火,並立《考課規條》10條,重又規定每月大課2次,師課2次,科場年每月加課1次。大課取前10名者給獎賞銀,不到者須請假。考課內容、時間、考場、紀律等均作明確規定。後又廢。道光七年(1827)知縣羅定約親為課士,優加獎賞,士氣為之一新,其時學額8名。十四年,知縣胡元煐籌地68畝以助山長修脯資,添建報功祠,祀歷代創建書院有功之人。十六年制訂《肄業生童章程》12條。對生童膏火發放,考課時間、內容,獎賞名額、辦法等又作規定。此時生童正課定額各8名,附課定額各12名。同治九年(1870)知縣呂懋勛以書院迫近官署,公廨訟庭鞭撲聲與書院弦歌聲相聞,遂改書院為考院,另於城西門大街買房屋,別立書院。建大門、講堂各5間,東西廂房各2間,後廂房4間,上房5間,共19間。制訂《書院條規》,光緒二十八年(1902),知縣周之濟復改考院為書院。同年,又改為高等國小堂,改西門大街書院為習藝所。

鳳鳴書院

 位於陝西岐山,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改金川凱鏇公署為書院,取“鳳鳴朝陽”之意,故名。官紳捐錢4000緡發商生息,以助膏火。籌學田634畝,擇正直之人“分理”。道光二十三年(1843)知縣張固培,二十六年知縣李煒重修。同治五年(1866)知縣黃兆熊倡捐銀3000兩以供經費。光緒三年(1877)藩憲譚發銀500兩。十年知縣胡升猷重修,有本銀6512兩發商生息以作經費。三十二年知縣趙乃普改建為高等國小堂。

仙峰書院

 位於陝西紫陽。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知縣張志超建。道光二年(1822)知縣張琛改修,更名東來書院。十七年知縣陳僅割俸建樓房4間,十八年又捐廉建講堂,題額“東山草堂”;構小樓,題額“霽閣”。舊有膏火本銀500兩,貢生張征、生員樊鞏等又捐膏火地27畝。光緒三十一年(1905)知縣陳膺臻與邑紳陳鼎新改建為高等國小堂。

朝陽書院

 位於陝西洛川。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知縣石養源倡捐集銀千餘兩,創建於縣治北門內。五十一年竣工。築高閣祀文昌,台下有室3間,左右舍各5楹,中為方池;其前正門1座,前書堂5楹,為進見請業所;中庭軒敞,左右舍各5楹,後為庖廚;又前為講堂,左右舍各5楹,周築以牆;又重門3楹、大門3楹,大門前為屏牆四十九年工未竣,即有肄業生數十人。延名師專講,嚴立學規,石常親往督課。以時會講課文,常百數十人。每月朔日課士署內,1州3縣舉貢生童來會課者多至170多人,署不能容,乃分坐城隍廟。供膳食,石親髮捲,逐一講解。生童拔取者厚給獎,不取者亦給盤費。自此中科第者不絕,如董彩鳳、張可琅等。諸生共為立匾,題“開畹藝蘭”。石養源卒後,設位於文昌祠旁。邑人教諭董亭武作記。道光十九年(1839)知縣黃大楨續修。同治十二年(1873)知縣朱運增葺。光緒三十二年(1906)知縣孫奉先改建為高等國小堂,後為縣立中學校址。

鳳翼書院

 位於陝西鳳縣。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知縣李如桐改舊察院行署創建於西街。有上房3間,東西廂房3間,講堂3間,東西小房各4間,大門3間。山長由學官兼攝,生徒無膏火。嘉慶十四年(1809)署知縣鄭謙籌生息銀70兩,鹹豐末無存。光緒二年(1876)藩庫發銀800兩,後亦無存。知縣謝敬莊復籌銀830兩。十四年訓導段澍霖捐資增修,建成講堂房舍若干楹。十六年段撰《鳳翼書院補壁記》。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建為高等國小堂。

汪平書院

 位於陝西韓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知縣傅應奎建。借捐銀8000餘兩,置地270畝。修講堂5間,左右齋房共24間,號房東西各12間。中門匾題“騰蛟起鳳”。東西有角門,前為大門。後門房4間,宅內東西廂房各3間,後樓5間。年取租銀710兩為師生束修膏火。取傅氏別號“汪平”命名。後改名龍門書院。知縣劉建韶曾為立課章碑,招生徒,按日講貫。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為高等國小堂。

豐登書院 

位於陝西大荔。清乾隆間郡守彭城李氏創建,因院內有豐登閣,故名。有講堂、尊經閣、藏書閣。中藏《圖書集成》計6109部,共萬卷,其餘經史書60餘函。同治初,因戰亂廢為園圃。後知府余庚陽重修,並撰記。同治十一年(1872)知府龔衡齡撥地5000畝,以每年租錢增大課。光緒五年(1879),署知府饒應祺籌膏火銀1800兩。定諸生課額52名,童生30名。光緒初蔣子瀟任主講,以樸學教士,一時成就甚眾。光緒三十二年(1906)改為豐登中學堂。宣統三年(1911)改為師範學堂。

石門書院

 位於陝西旬邑。清乾隆中知縣方丞保創立於三水縣(今旬邑)城內關帝廟東。道光十三年(1833)知縣杜宗岳、洪信先後重修並訂條規。接任知縣汪曰丙捐錢700串發典生息。同治元年(1862)毀於兵。八年,知縣姜桐岡置地200畝,共籌基金銀800兩,書院規模復立。杜宗岳有《重修石門書院記》。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為公立高等國小堂。

成德書院

 位於陝西米脂。清乾隆中知縣葉泳林創建於縣東文廟西。道光中知縣王鵠捐經費錢3600緡,改名“圁川”。光緒初,知縣焦雲龍添建齋舍並籌經費。光緒十年(1884)知縣駱仁添建外屏。十三年邑進士高增爵捐銀500兩,其中200兩購書籍。焦雲龍有《重修圁川書院記》。光緒二十八年(1902)知縣李炳蓮改建為高等國小堂。

乾陽書院

 位於陝西乾縣。清嘉慶元年(1796)知州趙洵以州城內紫陽書院地臨街衢,往往借作驛站,而移建於儒學西舊射圃地,以唐乾陽樓故號為院名。同治六年(1867)知州周相焯重修南向大門3間,二門1間。東西號房各8間、北兩翼房各5間,又北為講堂5楹,堂前卷棚3楹,有軒、露台,台東西房各2間。講堂後正房3間,兩廂亦各3間。偏東花廳4楹。有基金7000餘兩。定有章程。光緒九年(1883)重訂章程8條。設山長1人,必舉人以上、品學兼優之人充任;監院2人,輪流經管書院一切事宜;齋長1人,由監院擇品行端正為之。知州周銘旂撰《書院經費章程》,廩生吳繼泰書於碑。三十二年(1906)改建為中學堂。

振文書院

 位於陝西寧強。清嘉慶十五年(1810)知州鄭緒章修理文廟,於城內西北隅創書院。規制宏敞,刻朱熹(考亭)、胡居仁(敬齋)二先生《白鹿洞學規》。“生徒雍雍,氣象一新”。道光十七年(1837)知州張延槐重修。後以戰亂傾圮。同治十年(1871)知州羅驤捐俸重葺。州牧鄭氏、羅氏籌錢250串,捐水田29畝。光緒三年(1877)巡撫撥銀500兩生息。十六年知州馬毓華捐銀1500兩以資膏火。三十三年知州王之屏與邑紳周炳改建為高等國小堂。

養素學舍

 位於陝西興平桑家鎮西養素園內。原為清楊雙山講學處。楊受學於李顒,劉光蕡謂其學不在張載(橫渠)之下。學成歸,辟園舍,教生徒。教學除身心性命而外,凡農桑、種樹、畜牧、漚田、肥田等無不涉及。還精心探究繅絲織帛、制器等技術,以實踐孟子所謂之“王道”。光緒二十五年(1899)邑令楊宜瀚就其墓前立祠。

嘉陵書院

 位於陝西略陽。清道光十一年(1831)知縣賈芳林修。後譚瑀、周嘉會二令相繼修葺,力倡文教。後圮。光緒中知縣孔昭珍重修並增膏火費。光緒十三年(1887)知縣傅汝梅將白水江來往運鹽規費,每馱所收錢80文悉歸作書院膏火。二十七年知縣吳廷錫捐書數十種。書院學田共238段,歲收租錢830文。光緒三十二年知縣劉賡年與邑紳張俊改為高等國小堂。

翠屏書院

 位於陝西永壽。清道光十二年(1832)知縣胡元煥倡建於縣治內呂公泉南。有院門偏房2間,講堂2間,南廂房3間,南北翼房4間,又北肄業堂2間及山長臥房3間,廚房1間。又籌錢千緡置地441畝。同治初兵亂後,無山長,多由知縣兼理。上房為歷任學官居處,學舍幾同虛設。光緒二年(1876)知縣張培之請藩憲發庫銀500兩增修,節省餘款600串添束修膏火,公餘即親赴書院課士,與諸生論文不倦;又捐廉購書多種,並先後捐籌銀3000餘兩,以千兩生息作為經費。訂有章程,規定山長由邑紳公請品學兼優之舉人貢士充任,又規定山長、監院、生童束修膏火等。三十一年(1905)知縣李汝鶴改建為高等國小堂。

啟文書院

 位於陝西千陽。清道光十七年(1837)知縣羅日璧捐廉因舊察院改建。田租基金歲收息錢202串,後增至492串。光緒六年(1880)知縣李福熙以賑捐款歸書院,又請獎項下籌銀200兩。三十二年改建為高等國小堂。

涇乾書院

 位於陝西涇陽。清同治八年(1869)邑紳姚慜、姚德創立於縣城西北隅。中建講堂3間,堂前東西齋各3間,二門相連大門,中出鞍架3間。堂後東西齋各3間,正寢5架7楹,正寢後鞍架屋5間。西偏院東西齋各20間,極南鞍架1座。庖湢悉備。約用銀萬兩。又捐銀5000兩發典營運,年息以供修脯膏火。膏火充裕,慷慨尚義,各縣所無,左宗棠為匾旌之。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為高等國小堂。三十二年改為初等農業學堂。

苹笙書院

 位於陝西安塞。城內南街舊有書院,清同治初毀於兵。光緒二年(1876)知縣吳光霽請款重建。費銀1300兩,歷時4月告成,規模仍舊。領庫款錢2000串為基金生息作經費。吳撰有記。時安塞縣城僅27戶人家。光緒三十一年(1905)知縣曾朝康改建為高等國小堂。

魯齋書院

 位於陝西西安。元延祐中為許衡講學建,後廢。清光緒十三年(1887),邑人李蓉鏡於鹹寧治東春明學舍舊址復建,有正殿3楹及文昌廟。署鹽法道黃嗣東與邑令樊增祥捐廉集資重修。並作記。竣工之日,賀瑞麟、布政使李用清、按察使黃彭年等,仿白鹿洞會講故事,登講席,講說國小、大學等,聽者百餘人。黃撰《會講記》,又聚徒授課,延三原賀瑞麟主講席,作學約10條揭之於壁。並於鹽法道俸金中取銀100鎰發商生息以補費用。於是關學之風丕振一時。後又延塾師住內,凡關山外貧乏幼童均可入院肄業,以灑掃應對、蒙養、國小等為專門課程。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為縣立兩等國小堂。三十年,改為高等國小。宣統二年(1910)改為實業學堂。
 

 崇實書院

 位於陝西涇陽。清光緒十三年(1897),督學趙維熙奏建格致實學書院於味經書院東。院成,改名“崇實”,有講堂7架6楹,堂前東置日晷,西築通儒台。堂東西有致道、學古、求志、興藝4齋。前建“群材孟晉”坊東西圓門各1架。橫橋於中,左右引清水為池。中門房3架2楹,旁有耳房。大門1架。堂後上房3架4楹,東西廂各4楹,左廚右廁。設院長1人、分教2人。其課程設定注重格致、英文、算術、製造。分政事、工藝二齋教學,仿味經書院設時務齋,訂《書院章程》4條:一為設齋分學,創設講會等;二為“定經費”;三為“立課程而勤求實”,博覽報章,試驗製造,加練體操;四為“嚴考核”。二十七年督學沈衛奏請併入宏道書院。

關中書院

位於陝西西安。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布政使汪可受、按察使李天麟,參政杜應占、閔洪學,副使陳寧、段猷顯為工部尚書馮從吾講學而建於府治東南安仁坊。明儒馮從吾原講學於城東南寶慶寺,因寺狹不能容,汪氏等特建此院供講學。有講堂6楹,匾題“允執”,左右屋各4楹,東西號房各6楹;二門4楹,大門2楹及亭、池、橋、閣等。馮氏在此主講近10年。傳闡程朱理學,四方從學者至5000餘人。制定《學會約》、《關中士大夫會約》,並撰《關中書院記》。明天啟五年(1625)魏忠賢毀天下書院,遭毀。崇禎元年(1628)復建,由馮門弟子繼掌其學。清康熙三年(1664)巡撫賈漢復檄西安府葉承祧、鹹寧知縣黃家鼎擴建牌坊1座,大門1楹,東設東廨為主講寓所,西設西圃,北豎小坊及二門、三門各3楹,匾題“繼往開來”,中建精一堂5楹,置道統祠,祀黃帝、炎帝,左右堂祀正學、理學名臣。十二年,總督鄂善重修,聘李顒主講其中,倡導自由講學之風。李顒登台講學之初,一時“德紳名賢、進士舉貢、文學子衿之眾,環階席而侍,聽者幾千人”,甚至總督鄂善和陝西巡撫阿席熙也前來聽講。這是關中書院自馮從吾講學之後的再度復興。李顒執教關中書院後,首先為書院制訂會約10條、學程8條,對書院講學的時間、禮儀、次第、方法、內容、目的以及就學士子每日必修的學習課程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並強調書院以“講學”為其宗旨。他認為:“立人達人,全在講學;移風易俗,全在講學;撥亂返治,全在講學;鏇乾轉坤,全在講學。”在學風上,李顒明確主張實行“明體適用”之學。要求學生做到文武兼備,博覽群書,“上至天官、輿地,以及禮、樂、兵、農、漕屯、選舉、歷數、士卒、典籍,”無所不讀。為此,他給學生開了“明體”和“適用”的兩類書目。在明體一類所開書目有王畿的《龍溪集》、羅汝芳的《近溪集》、楊簡的《慈湖集》和陳獻章的《白沙集》,此後再列二程、朱熹、薛瑄、吳與弼,直至馮從吾等程朱學者的著作。在適用一類所開的書目有《大學衍義》、《文獻通考》、《實政錄》、《武備志》、《農政全書》、《泰西水法》等十餘種書籍。同時,他還要求學生“實修實證”,達到“開物成務,康濟群生”。希望學生學會“用兵”,因為經世之法,莫難於用兵,學者只知讀書,對軍事一無所知,造成民族淪喪受辱。雍正十一年(1733)賜帑銀1000兩,建為省城書院。乾隆二十一年(1756)御賜“秦川浴德”匾額。三十六年巡撫畢沅重修,延進士汪祖啟主講。“不數載,關中鄉會試中膺館選者大半皆書院之士”。同治十二年(1873)布政使譚鍾麟訂《書院課程》5則:“重躬行、辨經義、稽史事、通時務、嚴課程。”光緒七年(1881)巡撫馮譽驥附設志學齋於院東,購置圖書並增加膏火。住院諸生講習,日有札記。越數年,按察使黃彭年、布政使曾龢又立齋舍,併購書贈書院。時考課以詩、古文詞、八股試帖、策論、雜著。每月官課1次,獲超等、特等諸生獎賞膏火,一等以下無獎賞;每月堂2-3次,院長主之。獲超等、特等諸生可得膏火,無獎賞,一等以下無膏火。光緒二十九年(1903)巡撫升允改為優級選科及初級完全科兩級師範學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