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雲龍[清朝進士]

焦雲龍(1840~1901),字雨田,長山縣(今屬淄博市)周村區賈黃鄉丁家莊人。自幼讀書勤奮,課餘不輟習武。為人慷慨倜儻,樂於助人。

基本信息

簡介

焦雲龍,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進士。歷任陝西省三原、安康、富平、長安、鹹寧等縣知事,綏德、商川知州,潼關廳同知等職。凡到任之處,則教民致力開墾荒田、疏通河道、勤儉耕稼、植桑養蠶、紡織編造,以興農為本;設育嬰堂,創利民事業;提倡教育,興辦塾學,刊印古籍,重修縣誌。先後興修三原的正誼書院、米脂的同川書院、富平的湖山書院、瀕陽書院、潼關的關山書院、長安的魯齋書院等。斷案巡獄方面,亦素稱公正。赴任三原縣時,正值賭風猖盛,即嚴令禁止,賭風大息,世俗一新。任安康知事時,革除“合勺成升,分厘成錢”的弊政。治家嚴厲,有一年家中人荒稱修建故里塾學,騙其積俸,修建脊刻獸形的普通瓦房三間,他得悉後,對其子痛加責備。

為政功績

1881年(清光緒七年),上海《申報》登載焦雲龍有為政功績,稱頌他為“公在池陽,視民如傷,五日在城、五日在鄉”。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逃奔西安,加重了賦稅,關中又連年遭災,百姓饑寒交迫,朝不保夕。時任潼關廳同知的焦雲龍甘冒風險,不待上文批覆,即率所屬開倉施賑,歷時9個月,饑民得救。?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病逝潼關官署。訃告傳出,戶號巷泣。遠地百姓趕來樞前哭吊,其居官28年,身無遺物,治喪無著,賴眾人聚資相助,棺殮治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