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簡稱阜蒙縣)隸屬於遼寧省阜新市,位於遼寧省西部,地處東經121°01′—122°26′,北緯41°44′—42°34′之間。東與彰武縣、黑山縣、新民接壤;西與北票毗鄰;南與北鎮、義縣相連;北靠內蒙古庫倫旗、奈曼旗。轄20個鎮15個鄉,總面積6264.2平方公里(2013年)。總人口73.0687萬人(2013年),2013年,阜蒙縣生產總值實現205億元。阜蒙縣有海棠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寶力根寺、三塔溝風景區、烏蘭木圖山風景區等著名景點。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戰國時屬燕國北境。
漢代為匈奴左地。
三國時縣境南部屬(魏)昌黎郡(今義縣),東、北兩境屬鮮卑地。
晉時屬宇文氏和慕容氏領地。
隋代屬遼西郡和契丹地。
唐代屬營州奚都督府和契丹地。
遼代縣境先後為懿州,成州、徽州、豪州等州縣。
金立國後,縣境初隸懿州,後屬大定府。
元為遼陽行省懿州境地。
明代縣境西部為營州右屯衛,東部為廣寧後屯衛。1401年後此地屬蒙古遊牧地。
清初屬扎薩克,後為土默特左翼旗,隸屬卓索圖盟(今朝陽境內)。
康熙三十一年於此設養息牧場。
乾隆三年蒙、漢分治歸直隸承德府。
乾隆十三年歸塔子溝廳所屬(今凌源)。
乾隆三十九年縣境屬三座塔廳所轄。
光緒二十九年,由朝陽析置阜新縣(治所在今內蒙奈曼旗青龍山鄉境內)隸屬承德府。
光緒三十年(1904年)升朝陽縣為府,此時縣境歸朝陽府所屬。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6年3月,阜蒙縣劃分為70個鄉。
1958年1月,將70個鄉合併為35個大鄉、1個鎮,建有397個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4月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阜新縣,成立了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同年9月,將36個鄉鎮合併為8個政社合一的大公社。
1959年1月,北票縣的於寺(先鋒公社)、化石戈(前進公社)劃歸本縣,當時阜蒙縣共有10個大公社。
1961年,人民公社體制改革,將10個大公社劃分成33個人民公社。
1962年春,又建立了臥鳳溝、國華兩個公社。阜蒙縣計35個人民公社。
1968年4月,縣人民委員會改稱縣革命委員會。各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稱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1年3月,自治縣舉行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縣革命委員會自此改為縣人民政府。各人民公社相繼召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了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阜蒙縣共轄34個公社和1個鎮。
1983年9月,撤銷人民公社,改為鄉、鎮人民政府。阜蒙縣設32個鄉、4個鎮。1個國營農場,1個國營畜牧場,6個國營林場。
2005年,阜蒙縣轄20個鎮、15個鄉、382個行政村;1個農場辦事處、1個城區辦,4個街道辦事處,50個居民委員會。截止2011年12月底,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轄27個鎮、8個鄉、382個行政村,1個城區街道辦事處,8個社區。
區劃詳情
截至2014年,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轄1個街道:城區街道,19個鎮:東梁鎮、佛寺鎮、伊瑪圖鎮、舊廟鎮、務歡池鎮、建設鎮、大巴鎮、泡子鎮、十家子鎮、王府鎮、於寺鎮、富榮鎮、新民鎮、福興地鎮、平安地鎮、沙拉鎮、大固本鎮、大五家子鎮、大板鎮,15個鄉:蜘蛛山鄉、臥鳳溝鄉、八家子鄉、哈達戶稍鄉、塔營子鄉、扎蘭營子鄉、招束溝鄉、蒼土鄉、老河土鄉、七家子鄉、紅帽子鄉、紫都台鄉、化石戈鄉、太平鄉、國華鄉。

人口民族

截至2013年,阜蒙縣現有總人口73.0687萬人,有蒙古族、漢族、滿族、回族、錫伯族、朝鮮族等21個民族。蒙古族占阜蒙縣總人口的20%,分布在阜蒙縣各地,其中在佛寺、大板、王府、沙拉、大巴、哈達戶稍、紅帽子等鄉鎮聚居較多。

地理環境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全縣屬低山丘陵區。境內山丘起伏,溝壑縱橫,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依次為低山、丘陵緩丘平窪,相對高差為785.6m。地貌特徵大體上是:南部山、北部沙、西部丘陵、東部窪。境內有大小山頭4,483座,其中海拔500m以上的有235座。
阜蒙縣八家子鄉境內的烏蘭木圖山,早年叫阿力瑪圖山。兩個名都是蒙語的音譯,前者漢譯為“有紅色樹木之山”,後者譯為“有梨之山”。梨山之名更久。這座山的主峰叫鍋底山,海拔高度831.4米,是阜新市第一高峰。站在主峰上近觀遠眺,收入眼帘的處處是美麗的圖畫。看近處,只見18個山頭兀立,岩壁陡峭,溝谷幽深,峰峰形狀各異,有的如萬仞城牆,有的象摩天大樓,有的峻峭像華山遷來,有的雄偉似泰山移至。老頭山、長蛇山、虎頭山,像人形,類獸狀,鬼斧神工,令人叫絕站在主峰南望,阜新市區、阜蒙縣城、新邱區、清河門區歷歷在目;向東北方極目遠眺,內蒙古科爾沁沙地的白色沙丘如雪;環顧四周,山水林田,村屯農舍,盡收眼底,大好河山景色秀美,令人心曠神怡。當春夏之際,看山下大地一片蔥綠,阡陌縱橫,似畫卷,類棋盤。金秋時節,只見大地鑲金鋪玉。有幸遇到雲海,人在雲上,山在雲中,恰似身臨仙境,從紅塵萬丈的城市來到這幽靜的山中,真是難得的享受。梨山這幅圖畫,四時景不同,八方色各異。真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東看青山西觀丘,南望城池北眺沙。

氣候特點

全縣氣候屬北溫帶半乾旱季風大陸性氣候區。多年平均日照數為2865.5小時,太陽總輻射量138.5千卡/cm2,年均氣溫7.2℃,全縣大於或等於10℃活動積溫3,298.3℃,有效積溫土,607.3℃,無霜期150天左右。全縣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00mm左右,5—9月份降水量425mm,占全年的85%。雨熱同季,四季分明。

水文狀況

全縣境內河流多。有細河、伊馬圖河、二道河、務歡池河、八道河等二十條主要河流,分別匯入大凌河、繞陽河、柳河三個水系。水資源總量4.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9億立方米,地下水1.9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全縣現有耕地面積土7.7萬公頃(土地部門的調查數為22.87萬公頃),其中:坡耕地有8萬公頃,占耕地45.2%。全縣林地面積土8.7萬公頃,草場面積11.3萬公頃,“四荒”面積有13.3萬傾,其中可開發利用面積有7.3萬公頃,已開發利用面積有土1.5萬公頃。生物資源:全縣地處華北植物區與內蒙古植物區交錯地帶。植物種類有110科、456個屬、929種。全縣森林覆蓋率27.59%。林木蓄積量395萬立方米,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高梁、穀子、大豆、小雜糧、花生、薯類等;樹種主要有松、柏、楊、柳、、杏、棗、梨等174種。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炭、黃金、鐵、矽石、石灰石、瑪瑙石、麥飯石、膨潤土等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

經濟

綜述
2013年,阜蒙縣生產總值實現205億元,比2012年增長29.6%;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0億元,比2012年增長18.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11.7億元,比2012年增長10.7%;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1萬元,比2012年增長2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4萬元,比2012年增長10.4%。

第一產業

2013年,阜蒙縣農產品基地規模持續鞏固。糧食產量實現39.2億斤,連續四年大豐收,花生產量實現7.5億斤,全國糧食生產大縣和花生第一縣地位持續鞏固。狠抓保護地提質增效,畝均效益突破3萬元。大力實施“畜牧強縣”工程,新發展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238個。新增特色經濟林20萬畝。
2013年,阜蒙縣完成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21個。土地流轉有序推進,新增規模化經營組織200個。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市級5家。伊利乳業、三溝酒業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運行良好。阜蒙縣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實現41億元,增長28%。
2013年,阜蒙縣完成節水灌溉工程22萬畝,啟動實施41萬畝。新增高標準農田15萬畝。完成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骨幹工程212個,連續17年蟬聯省“大禹杯”競賽優勝單位。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完成保護性耕作69萬畝、深松110萬畝,農機化綜合水平達82%以上。

第二產業

2013年,阜蒙縣組織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香港、台灣、韓國等地開展主題招商活動,成功舉辦兩次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簽約項目總數達到103個。唐山港陸鋼鐵、北京美鋼聯鑄造、億鑫紅洋、中國華電等一批10億元以上項目簽約落地。招商引資到位額實現110億元,直接利用外資3000萬美元,出口創匯2300萬美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37.5%、15.4%和24.3%。
2013年,阜蒙縣研發包裝項目141個、竣工投產項目159個。新開工投資2000萬元以上項目102個,其中5000萬元至億元41個、億元以上30個。遼西北供水、排山樓金礦擴產、華潤風電、中科電力、贏凱化工、祥遠鑄造、中盛鑄造、中石化成品油庫、遼西危險廢物處置中心等一批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國家863計畫伊麥德光電材料項目落戶阜蒙縣。遼寧遠東銅業年產10萬噸陰極銅技改項目、晟宇鑄造年產20萬噸高速線材、飛雪集團國家食糖儲備庫項目進展順利,大鷹水泥低溫餘熱發電二期技改項目實現試運行。風電裝機容量突破百萬千瓦。規上企業總數達到120戶,產值實現140億元,比2012年增長30.2%。
2013年,阜蒙縣投入資金1.7億元用於產業集群基礎設施建設。四個產業集群新開工項目達到47個,實現產值179億元,其中鑄造產業集群率先突破百億大關。承接海州區化工企業整體入駐。

第三產業

2013年,阜蒙縣旅遊總收入實現13.5億元。蒙古貞五星級賓館、長途汽車客運站投入試運營,京都國際廣場城市綜合體主體工程過半。新建標準化示範店10家。新增服務業限額以上企業24戶,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實現42億元,比2012年增長21.7%。
交通運輸
京瀋、廣奈、沈阜紅公路貫通阜蒙縣東西南北,縣城距錦州港110公里,有錦阜高速公路相連,鐵阜、阜朝高速與國道101線橫貫東西,省級公路溝奈線縱貫南北,並有沈阜公路相連。大鄭、新義鐵路越境而過,擁有阜新火車站。截止2005年末,阜蒙縣公路通車裡程達1542.31公里,公路密度達22.18公里/萬人,已實現鄉鄉通油路。

風景名勝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海棠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海棠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我國荒漠化向外擴展的前沿,是遼西保存較好,森林生態類型最完整、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天然林區,被稱為遼西的“綠色明珠”,是蒙古高原到遼河平原最後一道天然屏障。境內自然條件複雜多樣,動植物種類繁多,是遼西地區重要的物種基因庫。
寶力根寺
寶力根寺特色旅遊風景區位於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大板鎮衙門村。寶力根寺是蒙語,漢譯為白泉寺,因“三泉聖井”噴發白霧而得名。寶力根寺始建於清嘉慶六年(1801年)。相傳普安寺四世活佛受達賴喇嘛指派,長途跋涉來到海棠山,因過度勞累而染病,便到此地休養,每天用聖澗泉水洗漱、飲用,疾患竟不治而愈。於是,活佛便在此修建寺廟,作為避暑休假的行宮。寶力根寺風景區內,現有數尊刻於巨石上的佛像,有宗喀巴、釋迦牟尼、度母、關公、無量壽佛等藏傳佛教人物。景區內還有很多遼及契丹遺址、古墓和唐朝薛仁貴古戰場等。
三塔溝風景區
三塔溝自然風景區為國家2A級景區,位於遼寧阜新蒙古自治縣大板鎮境內,距阜新縣25公里。這裡是海棠山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景區面積為19.1平方公里。三塔溝自然風景區規劃為松濤、奇石、三塔、青龍山四大景區。風景區以山青、林密、水秀、石奇為主要特色。
烏蘭木圖山風景區
烏蘭木圖山風景區位於遼寧省阜蒙縣八家子鄉,以烏蘭木圖山為主體。烏蘭木圖山是阜新境內第一高峰,屬怒魯爾虎山余脈。山形詭奇,怪石林立,一峰一態,一石一姿,將軍峰昂首挺立,石椅子巧奪天工,懸空寺陡峭奇絕,山的上部以天然次生灌木林為主,山的腹地以人工油松林為主,盛產五味子、知母等中藥材及松蘑、白蘑。山上有梯子廟和炮手廟古剎遺址。

特色美食

喇嘛糕喇嘛糕

喇嘛糕
喇嘛糕是阜新境內蒙古族的一種傳統糕點。它選用精製麵粉、白沙糖、雞蛋為主要原料,以瓜籽兒仁、青紅絲、桂花為輔助原料,放入烤爐烤制而成。其特點是:潔白如雪、味道香甜、口感鬆軟,富有彈性。
喇嘛燉肉
喇嘛燉肉是由喇嘛發明的一種食肉方法。它以北方盛產的大白菜及豬肉為原料做成。口味特點是:肥肉不膩,瘦肉不柴,肥瘦相宜,滿口溢香,兼紅燒肉、川白肉、大燉肉滋味而有之。由於豬肉浸透白菜,白菜充滿肉味,亦含有乾白菜、白菜、酸白菜的混合味道。
蒙古餡餅
蒙古餡餅是明朝末年,蒙古族蒙郭勒津部落定居遼寧阜新地區後創製的。以白面為皮,豆油煎制。特點:成品皮薄透亮,金黃油亮,鮮香可口。
全羊湯
全羊湯是蒙古貞風味湯菜,俗稱羊雜碎。用羊頭、蹄、下水為主料,加輔料煮製而成。將羊頭、蹄的毛,燙、燎、刮洗乾淨,羊肚用開水燙去毛,心、肝、腸等下水分別翻洗、浸、漂乾淨。鍋內加清水入主料及花椒、山奈、小茴香、鹽等調味品煮燉,鍋開時,撇去浮沫,繼續煮至香味溢出,頭、蹄的骨肉能分離.其餘下水熟爛後撈出,切成條或薄片。鍋內加羊油燒熱,用蔥、蒜、辣椒熗鍋,添入煮羊骨頭湯、清水及適量的原湯和精鹽等調味品,待燒開後,下入主料,煮至湯濃味醇,湯尤其呈乳白色時即成。配白焙子、香菜食用。此湯味鮮、香辣、濃醇、不膻,具有祛寒、排毒、補腎、養顏之功效。

遼寧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
瀋陽市瀋河區 | 皇姑區 | 和平區 | 大東區 | 鐵西區 | 蘇家屯區 |東陵區 | 瀋北新區 | 于洪區| 新民市 | 法庫縣 | 遼中縣 | 康平縣
大連市西崗區 | 中山區 | 沙河口區 |甘井子區 | 旅順口區 | 金州區 |瓦房店市 | 普蘭店市 | 莊河市 | 長海縣
鞍山市鐵東區 | 鐵西區 | 立山區 | 千山區 |海城市 | 台安縣 |岫巖滿族自治縣
撫順市順城區 | 新撫區 | 東洲區 | 望花區 |撫順縣 | 清原滿族自治縣 | 新賓滿族自治縣
本溪市平山區 | 明山區 | 溪湖區 | 南芬區 | 本溪滿族自治縣 |桓仁滿族自治縣
丹東市振興區 | 元寶區 | 振安區 | 東港市 | 鳳城市 | 寬甸滿族自治縣
錦州市太和區 | 古塔區 | 凌河區 | 凌海市 | 北鎮市 | 黑山縣 | 義縣
營口市站前區 | 西市區 | 鮁魚圈區 | 老邊區 | 大石橋市 | 蓋州市
阜新市海州區|新邱區 |太平區 | 清河門區 | 細河區 | 彰武縣 |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遼陽市白塔區 | 文聖區 | 宏偉區 | 太子河區 |弓長嶺區 | 燈塔市 | 遼陽縣
盤錦市雙台子區 | 興隆台區 | 盤山縣 | 大窪縣
鐵嶺市銀州區 | 清河區 | 調兵山市 | 開原市 | 鐵嶺縣 |昌圖縣 | 西豐縣
朝陽市雙塔區 | 龍城區 | 凌源市 |北票市 | 朝陽縣 |建平縣 |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葫蘆島市龍港區 | 南票區 |連山區 | 興城市 | 綏中縣 |建昌縣
(註:瀋陽市大連市為副省級城市。)(參見:遼寧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