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縣

彰武縣

彰武縣隸屬於遼寧省阜新市,地處遼寧省西北部,科爾沁沙地南部,東連康平、法庫兩縣,南接新民市,西隔繞陽河與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相鄰,北依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的庫倫旗和科爾沁左翼後旗;全境呈楓葉形,東西長87.5公里,南北寬79公里,總面積3641平方公里。 截至2013年2月,彰武縣設8鎮16鄉、184個行政村、4個街道、16個社區,總人口42萬(2011年)。縣人民政府駐彰武鎮。2013年彰武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5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8.3% 彰武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基本農田保護先進縣”、“國家森林採伐管理改革試點縣”、“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連續九年獲遼寧省農建“大禹杯”。 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83年挖掘的“平安堡遺址”,被考古學家鑑定為新石器至商周時期的遺址,是高台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證明在遠古時期這裡就有先民的足跡。

彰武縣春秋戰國時屬燕國版圖。

西漢時南部地屬遼東郡,北部屬烏桓地。

東漢時屬鮮卑活動區。

西晉、北魏時屬鮮卑境。

東晉十六國時期屬前燕、前秦、後燕轄區。

南北朝、隋時入契丹境。

唐、宋時期仍屬契丹族的活動地區。

遼時屬上京道臨潢府轄區。

金時屬北京路懿州境。

元時屬中書省寧昌路,後歸遼陽行省遼陽路懿州轄區。

明時屬遼東都司廣寧後屯衛。

清天聰三年(1629年)蒙古貴族善巴率部降清後,在彰武建築都爾鼻城。第二年改為屏城。

順治四年(1647年)蒙古賓圖郡王和吐默特達爾罕王,將此地獻給清政府,做三陵的牧養地。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在這裡設養息牧場(滿語稱“蘇魯克”,放牧牛羊的草地),專門為祭祀永遼寧彰武縣公路邊種植的大片萬壽菊陵、福陵、昭陵之用。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又稱境之西北隅為新蘇魯。

嘉慶十八年(1813年)歸新民廳。

光緒二十八年(1903年)設縣屬新民府。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奉天省。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錦州省。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勝利後,成立阜彰吐蘇人民聯合政府,屬遼北省第五專員公署。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春,縣內大部被國民黨占領。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2月)人民解放軍收復彰武。

1949年8月改成彰武縣人民政府,屬遼西省。

1954年改屬遼寧省,劃歸錦州專署領導。

1958年仍屬遼寧省。截至2014年7月底,為阜新市轄縣。

地理環境

位置

彰武縣位於遼寧省西北部,東連瀋陽市康平、法庫兩縣,西接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南與新民市接壤,北界內蒙古自治區的庫倫旗和科爾沁左翼後旗。東距省會瀋陽市125公里,西距阜新市115公里。北緯42°07′—42°51′、東經121°53′—122°58′之間。

地形地貌

彰武地勢北高南低,東西丘陵,北部沙荒,中、南部為平原。大體是“三丘、三沙、四平窪”。海拔最高(西北部)為313.1米,最低(南部)為59.3米。屬於東北平原,內蒙古高原與遼河平原的過渡段。

氣候

彰武縣屬於溫和半濕潤的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春季風大且多,寒冷期長,年平均氣溫7.2℃,最高溫度37.4℃,最低溫度-30.4℃,平均風速3.8米/秒,最大風速38米/秒,年均降水量510.3毫米,平均相對濕度61%,平均無霜期156天。

水文

境內有柳河、繞陽河,養息牧河、秀水河四條河流。支流≥110平方公里的河流19條。柳河發源於內蒙古,從西北入境,流向東南,縣內河長61.4公里,年均徑流量為0.547億立方米;繞陽河為南阜新縣界河,縣內河長72.93公里,年均徑流量0.487億立方米;養息牧河流發源於本縣,由四個支流河匯集而成,年均徑流量為0.955億立方米;秀水河從內蒙古經四合城、大四家子鄉流入法庫縣。年均徑流量為0.16億立方米。地下水位2米以下。

行政區劃

彰武縣行政區劃 彰武縣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2月,彰武縣設8鎮16鄉,184個行政村,4個街道,16個社區。分別為:彰武鎮、哈爾套鎮、章古台鎮、五峰鎮、馮家鎮、後新秋鎮、東六家子鎮、阿爾鄉鎮、葦子溝蒙古族鄉、二道河子蒙古族鄉、西六家子蒙古族滿族鄉、兩家子鄉、雙廟鄉、平安鄉、滿堂紅鄉、四堡子鄉、豐田鄉、大德鄉、大冷蒙古族鄉、前福興地鄉、興隆堡鄉、興隆山鄉、大四家子鄉、四合城鄉。

2017年3月,彰武縣大德鄉和西六滿族蒙古族鄉撤鄉變鎮,只剩下兩個鄉:二道河子鄉和豐田鄉。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1年,彰武縣有矽砂、珍珠岩、膨潤土、沸石、陶瓷粘土、磚瓦用粘土、高嶺石、螢石、石灰石、草炭、煤、礦泉水、金、銀、石油、瑪瑙、建築石料等18種。

截至2011年,彰武縣探明貯量的礦產資源有:黃金貯量2500公斤、矽砂貯量1億噸、草炭貯量2200萬立方米、陶土貯量1000萬噸、珍珠岩貯量1500萬噸、膨潤土貯量680萬噸、沸石貯量890萬噸、礦泉水日流量2000噸、石灰石貯量250萬噸、螢石貯量500萬噸。

土地資源

截至2011年,彰武縣土地面積545萬畝,人均占有土地13畝;彰武縣耕地共173萬畝,人均占有耕地4.14畝,其中農業人口人均占有耕地5.15畝。

風能資源

風能資源可利用程度極高。經遼寧省氣象科研所等權威機構試驗論證,認定彰武境內全年平均風速為3.8米/秒,最大風速達38米/秒。在該縣的後新秋鎮、章古台鎮、阿爾鄉鎮、四堡子鄉、滿堂紅鄉等鄉鎮建設了測風點。

水資源

截至2011年,彰武縣河流地表水徑流量為2.21億立方米。過境水為3.98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柳河,可利用地上水資源有1.1億立方米。工程攔蓄總庫容83922萬立方米。

林業資源

截至2011年,彰武全境森林面積220萬畝,其中果樹面積19萬畝,年產水果4萬噸。彰武縣森林覆蓋率達40%,木材蓄積量210萬立方米。

交通

彰武東距省會瀋陽市125公里,西距阜新市115公里,距瀋大高速公路120公里,距通遼機場150公里,距瀋陽機場137公里,距錦州港250公里,距營口港300公里,距大連港400公里,居瀋陽、錦州、通遼等城市的樞紐位置。通遼,齊齊哈爾等南下進關的必經之地。

大鄭鐵路直通遼西走廊,可達北京、天津、上海,齊齊哈爾,烏魯木齊等各大中城市;國道304線縱貫南北,101線橫跨東西,彰桓公路溝通內蒙與吉林;建成並已投入使用的鐵阜、沈彰兩條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設的彰武至通遼高速公路融彰武於全國高速公路網,使彰武至瀋陽、至通遼縮短為40分鐘的車程。

截至2010年,域內有等級公路63條,總里程1175公里,縣級以上公路好路率達85%以上,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標,村通油路率達到了58%。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8月底,彰武總人口42萬,其中農村36萬,城鎮6萬,農業人口34萬。總戶數12.8萬戶,其中農村9.5萬戶,城鎮3.3萬戶。

民族

彰武縣歷為東胡、肅慎、鮮卑、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活動地方。

截至2011年8月底,彰武縣聚居著漢族、滿族、回族、苗族、藏族、壯族、侗族、彝族、蒙古族、錫伯族、朝鮮族、布依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維吾爾族15個民族,其中漢族約占80%左右。

經濟

綜述

2013年彰武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5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8.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9.35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2.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5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30.8%,增幅阜新市第一。

第一產業

2008年農業年度增加值達到19.0億元,是2000年的6.8倍。

彰武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截至2010年,糧豆作物90萬畝,經濟作物63萬畝。年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60萬噸。年均產玉米50萬噸、玉米秸101萬噸、玉米芯8萬噸、油料1.3萬噸、豆油1.5萬噸、豆粕5萬噸。

2013年彰武縣糧食生產連獲豐收,產量達11.6億公斤,連續三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打造現代農業示範工程,建成節水農業工程18.2萬畝,萬畝連片示範區5處,啟動了沈阜現代農業示範帶工程。實施畜牧強縣戰略,新建標準化畜禽小區135個,畜牧業產值實現50.4億元,連續六年被評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

2013年完成造林32.1萬畝、圍欄封育15.4萬畝,清理“小開荒”2100畝,彰通高速綠化工程被評為省級精品工程,彰武縣森林覆被率達36.1%。完成草原沙化治理10萬畝、水土保持工程9萬畝、機械化收穫140萬畝。彰武縣被確定為“全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縣”,被評為“全省造林綠化先進縣”,再獲省政府農建“大禹杯”,彰武縣農產品檢測站通過遼寧省首家雙認證驗收。

第二產業

2010年彰武縣共有規模企業60戶,比2005年新增51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全口徑工業總產值達到40億元和110億元,為2005年的9倍和10倍,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16.8個百分點。

中國北方家具基地從無到有,並被遼寧省發改委批覆定位為中國北方家具基地。

第三產業

2013年,彰武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6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4.2%,新增限上企業19戶。建成了鼎信財富廣場、華北商城一期等6個商貿流通項目,建設了瑞祥禧酒店、柳溪灣休閒山莊等10個餐飲服務項目,打造了金桂園不夜谷、清真路等5條特色街區。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成配送中心5家、便民店40家。編制完成彰武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投入3000萬元,完成大清溝快速通道路基改造,新修千佛山景區路3公里,那木斯萊濕地保護區晉升為市級保護區,成功舉辦了“首屆千佛山金秋旅遊節”。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06年,彰武縣有11所重點學校。

2012年,彰武縣建成鄉鎮中心幼稚園5所;採取BT方式,投資8400萬元,建成操場工程28處。2013年,彰武縣新建標準化學校食堂13所、鄉鎮中心幼稚園3所。

文化事業

2011年,彰武縣在10個鄉鎮開發了易拉罐貼畫系列,根雕、木雕系列,柳編、草編系列,民間畫、剪紙系列手工藝品上百種。

截至2011年底,彰武縣詩社已達53個,會員5000餘人。2010年,彰武縣被中華詩詞協會命名為“中華詩詞之鄉”。彰武還湧現出常星兒等一批作家和帶有鄉土特色的文藝精品。

2012年,彰武縣投資5000萬元,村級文化廣場實現全覆蓋。啟動城區數位電視改造工程,舉辦大型廣場演出50餘場次。

醫療衛生

截至2006年7月,彰武縣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20家。2013年,彰武縣城鎮居民醫保、新農保參保率均達94%,新農合參合率達99%。

社會保障

2012年,彰武縣城鎮醫保、農村低保分別達5.4萬人、1.7萬人;爭取定點扶貧資金2.2億元,移民扶貧208戶,常年病人託管中心一期投入使用;建成便民服務中心8個;完成撤鄉建鎮4個,彰武縣建制鎮達到12個。

風景名勝

彰武縣地處塞北,風景獨特,有章古台萬畝人工林;有摩崖像、聖經古剎頌經忙、被稱作東藏佛教聖地的千佛山宗教旅遊區;有高山颱風景區;有被譽為“天下奇溝”的大清溝;有雄偉險峻、號稱塞北“小三峽”的鬧德海水庫;有那木斯萊自然保護區;有巨龍湖和興隆山水庫風景區

彰武千佛山 彰武千佛山

千佛山風景區

千佛山風景區坐落在彰武縣城東北部的大四家子鄉阿古廟屯。位於彰武、法庫、康平三縣交界處距彰武縣城45公里,距阜新市區155公里,距省會瀋陽市155公里,總面積15.9平方公里,是集宗教祭祀、摩崖石刻藝術與自然風光於一體的旅遊景區。

阜新市歷史上,這裡屬科爾薪左翼前旗,是清代的皇家牧場。

章古颱風景區

章古颱風景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章古台地處號稱"八百里瀚海"的科爾沁沙地南緣。聯合國糧農組織經常有世界各國官員和學者來此參觀考察。

高山台森林公園

高山台森林公園是遼寧最大的五角楓培育基地,為省級森林公園。這裡的果樹有幾十個品種,尤其以蘋果和梨著名。

巨龍湖風景區

巨龍湖風景區位於後新秋鎮樂園村西北1公里處。原名混沌河。修建水庫時,因開挖兩條引水匯道,形如龍鬚,取名“巨龍湖”。它是一座以農業灌溉、旅遊開發,水產養殖為主,兼顧防洪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水庫總控制面積219.8平方公里。景觀有1850米大壩,湖心島、老母廟宇。

那木斯萊風景區

那木斯萊風景區,始建於1987年初,為縣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遼寧省彰武縣境內東北部,四合城鄉前馬連侵東3.5公里,科爾沁沙地南緣,東鄰康平縣。名源蒙古族人名。總面積7103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716公頃,蓮花泡水面面積76.7公頃,最大水深1.8米,是縣境內大型泡沼之一。

大清溝風景區

大清溝風景區是一處保存完好的古代殘遺森林植物群落,位於阜新市110公里,總面積12.5萬畝。斷面呈V字型,長達24公里,深約100米,寬200-300米。她南依松遼平原,東西北三面被號稱“八百里翰海”的科爾沁沙漠包圍。共栽植物700多種,其中不乏稀有植物和南方樹種,有動物39種。

烽火台

烽火台始修於明正統七年,即1442年,是明長城的邊牆外路台之一。1985年6月被定為市級保護文物。為了保存歷史遺蹟,恢復烽火台原貌,1997年,彰武縣人民政府把修復烽火台作為為彰武縣人民辦的十件好事之一。修復後的烽火台頂寬8.7米,下底寬9.7米,台高8.7米。

聖經寺

聖經寺,蒙古族喇嘛教寺廟。位於彰武縣城東北百華里的大四家子鄉扎蘭營子村。始建於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二世喇嘛包.甘曹圖戈傑以廣積經卷盛名於世,喇嘛達512名,正殿東北建白塔兩座(毀於“文革”時期),更廟名為《聖經寺》,傳延至今。1988年,聖經寺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人物

冮瑞,男,漢族,1958年5月生,在職研究生學歷。 2015年4月任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常星兒,生於1959年,1982年畢業於阜新師專中文系,在中學教學十餘年,後到文化館、報社、少年兒童出版社等單位工作,現在遼寧省彰武縣文聯供職。阜新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馮昌,生於1925年1月,離休幹部。遼寧省書協會員、遼寧省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阜新市書協顧問,彰武縣書協主席、彰武縣老年書畫研究會會長、彰武縣文聯常委。

高彭,1984年出生於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馮家,畢業於長春電影製片廠,影視歌三棲明星,“2009全國童星演唱會”總導演。

黃鶴,女,出生於1992年,《中國好聲音》第一期參賽選手,是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的一名學生。因嗓音洪亮,被人們稱為“黃大嗓”,登台時又把鞋子脫掉,光著腳以一首《Rolling in the deep》狂熱的演唱,而震撼全場,被譽為“赤足女孩”。

王景峰,出生於1979年出生於,世界級賽艇運動員,1999年全國賽艇冠軍賽個人三項全能冠軍;2000年全國賽艇錦標賽雙人雙槳冠軍;2003年全國賽艇錦標賽單人雙槳B組冠軍等等。

遼寧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
瀋陽市瀋河區 | 皇姑區 | 和平區 | 大東區 | 鐵西區 | 蘇家屯區 |東陵區 | 瀋北新區 | 于洪區| 新民市 | 法庫縣 | 遼中縣 | 康平縣
大連市西崗區 | 中山區 | 沙河口區 |甘井子區 | 旅順口區 | 金州區 |瓦房店市 | 普蘭店市 | 莊河市 | 長海縣
鞍山市鐵東區 | 鐵西區 | 立山區 | 千山區 |海城市 | 台安縣 |岫巖滿族自治縣
撫順市順城區 | 新撫區 | 東洲區 | 望花區 |撫順縣 | 清原滿族自治縣 | 新賓滿族自治縣
本溪市平山區 | 明山區 | 溪湖區 | 南芬區 | 本溪滿族自治縣 |桓仁滿族自治縣
丹東市振興區 | 元寶區 | 振安區 | 東港市 | 鳳城市 | 寬甸滿族自治縣
錦州市太和區 | 古塔區 | 凌河區 | 凌海市 | 北鎮市 | 黑山縣 | 義縣
營口市站前區 | 西市區 | 鮁魚圈區 | 老邊區 | 大石橋市 | 蓋州市
阜新市海州區|新邱區 |太平區 | 清河門區 | 細河區 | 彰武縣 |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遼陽市白塔區 | 文聖區 | 宏偉區 | 太子河區 |弓長嶺區 | 燈塔市 | 遼陽縣
盤錦市雙台子區 | 興隆台區 | 盤山縣 | 大窪縣
鐵嶺市銀州區 | 清河區 | 調兵山市 | 開原市 | 鐵嶺縣 |昌圖縣 | 西豐縣
朝陽市雙塔區 | 龍城區 | 凌源市 |北票市 | 朝陽縣 |建平縣 |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葫蘆島市龍港區 | 南票區 |連山區 | 興城市 | 綏中縣 |建昌縣
(註:瀋陽市大連市為副省級城市。)(參見:遼寧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