鎛

鎛是一種形制接近於鐘的漢族樂器。盛行於東周時代。不像鐘口呈弧狀,為平口。器身橫截面為橢圓形。現在發現的鎛有三件銘文上自名鎛,即素命鎛(春秋中期,齊國),叔夷鎛(春秋晚期,齊國),邾公孫班鎛(春秋晚期)。其他的鎛形制像鎛而銘文中稱為鍾。

基本信息

漢字解釋

基本字義

1.古代鍾一類的樂器
2.古代鋤類農具。

詳細字義

〈名〉
鎛祭祀時使用的樂器鎛 祭祀時使用的樂器
1.古代樂器,大鐘[anancientmusicalinstrument]
鎛師。——《周禮》。鄭玄注:“鎛,如鍾而大。”
2.古代鋤一類的農具[afarmtoolusedtohoeupweeds]
庤乃錢鎛。——《詩·周頌》
古代鋤一類的農具
庤乃錢鎛。――《詩·周頌》
鎛bó1.古代除草的一種短柄鋤。一說,闊口鋤。2.古代樂器。青銅製,形似鍾,盛行於東周時代。3.通"敷"。以金粉塗飾器物。
筆順讀寫:撇橫橫橫折橫豎折橫橫豎捺橫豎捺

漢語字典

[①][bó]
[《廣韻》補各切,入鐸,幫。]
“鎛1”的繁體字。
(1)古代除草的一種短柄鋤。一說,闊口鋤。
(2)古代樂器。青銅製,形似鍾,盛行於東周時代。
(3)通“敷”。以金粉塗飾器物。

音韻參考

[平水韻]:入聲十藥
[粵語]:bok3

古代樂器

東周銅鎛鍾

白釉瓷鎛白釉瓷鎛
類別:銅器
尺寸:高44cm

法國藏家舊藏此鎛呈合瓦形,鈕為相對雙龍形,鉦間正背兩面共有蟠龍狀枚三十六顆,如常規排列,口部平直。舞部、篆間與鼓部均飾大同小異的夔龍紋,此件與Lot1662應為同一組鎛編中的兩件,此件尺寸較大。

擊奏膜鳴樂器。古代打擊樂器。又名“拊”、“拊鼓”。周代典籍已有記載。其形制為,以皮袋盛糠,用手拍擊演奏。至明已改為木製框線,蒙皮,以手拍擊演奏。用於歷代宮廷雅樂。《呂律正義後編》、《皇朝禮器圖式》均有繪圖可見。

白釉瓷鎛

通高19.5厘米

1999年出土

造型仿青銅鎛。器外壁分三層飾細乳丁狀地,間隔飾三排乳丁,器頂部有飾紐痕。通體施白釉。古代樂器,盛行於東周,青銅製,形似鍾,口緣平,有鈕,單獨懸掛,以槌叩之而鳴。《周禮·春官》有“鎛師”條。目前最早的瓷製鎛見於江蘇無錫鴻山越國貴族墓

能原鎛

蟠虺紋鎛蟠虺紋鎛
通高40.8cm,寬31.8cm,重18.84kg。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江西瑞州(高安縣)出土,1956年由文物局撥交故宮。

這件鎛用以懸掛的鈕由兩獸相對而成,兩面有36枚扁平乳丁,構成鎛身紋飾的主體,其餘部分則飾以蟠虺紋。

鎛的兩面正中和左右下角共鑄銘文20行48字:

夷莒甚□者元作□曰:“自祈□曰:□稱勞曰利,連余大邾,大□之主越。曰:余入邦,作利□小,其者□□□於子子。”行則曰:“自余”。

能原鎛是一成組的編鎛,由數器銘文合為一整篇,本器銘文只是其中一段。這一組編鎛共有多少件,現已難於查考。已知除故宮這件外,台北故宮也有一件。從銘文內容來看,整組編鎛的數目遠不止這兩件。這組器上的文字極難釋讀,過去的學者依稀認出了“能原”二字,故名之為“能原鐘”,或乾脆承認無法釋讀,名之為“奇字鍾”。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南方(如當時的楚、蔡、徐、曾、吳、越等國)盛行一種極為誇張的美術體字,被稱為“鳥蟲書”,其特點是文字筆畫與鳥形畫混寫在一起。經過數代學者的研究分析,這種書體大多數字的書寫規律已被掌握,但鑄刻在越國樂器和兵器上的部分文字屬變體的鳥蟲書,仍難以釋讀,“能原鎛”就是其中的一組典型器物。

近來,故宮博物院為解決金文研究中的這一難題,在院刊發起對“能原鎛”的討論,得到學術界的廣泛支持。其中,曹錦炎先生的論文對這組銘文的總體內容提出了解讀看法,現將他對鎛銘內容的分析轉述如下:“由於莒國擴張疆土,侵及了邾國,越國為之調停,主持了這次疆土劃分,並趁機擴土築城,將邾、莒兩國連在自己腳下。銘文記錄的就是越、邾、莒三方的盟辭內容。”

蟠虺紋鎛

蟠虺紋鎛春秋後期,通高108cm,寬93.5cm,重13.9kg。

此鎛深腔平口,截面為橢圓形。透空蟠虺紋鈕,層層相錯,華麗且工整。“舞”、“篆”、“隧”等處均飾蟠虺紋,有36個乳丁“枚”。

拼音是bo的漢字

禮器

種類禮器:中國古代在祭祀、宴饗、喪葬以及征伐等活動中使用的器具,其使用的規格有嚴格的等級限制,用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身份、權力。
炊器 | | |
食器 | | | |
酒器 | | | | | | | | |
水器 | | |
樂器 | | |
玉器 | | |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