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原鎛

注音:

néng yuán bó

基本信息:

能原鎛能原鎛

通高40.8cm,寬31.8cm,重18.84kg。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江西瑞州(高安縣)出土,1956年由文物局撥交故宮。

詳細描述:

這件鎛用以懸掛的鈕由兩獸相對而成,兩面有36枚扁平乳丁,構成鎛身紋飾的主體,其餘部分則飾以蟠虺紋。

銘文內容:

鎛的兩面正中和左右下角共鑄銘文20行48字:
夷莒甚□者元作□曰:“自祈□曰:□稱勞曰利,連余大邾,大□之主越。曰:余入邦,作利□小,其者□□□於子子。”行則曰:“自余”。
能原鎛是一成組的編鎛,由數器銘文合為一整篇,本器銘文只是其中一段。這一組編鎛共有多少件,現已難於查考。已知除故宮這件外,台北故宮也有一件。從銘文內容來看,整組編鎛的數目遠不止這兩件。這組器上的文字極難釋讀,過去的學者依稀認出了“能原”二字,故名之為“能原鐘”,或乾脆承認無法釋讀,名之為“奇字鍾”。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南方(如當時的楚、蔡、徐、曾、吳、越等國)盛行一種極為誇張的美術體字,被稱為“鳥蟲書”,其特點是文字筆畫與鳥形畫混寫在一起。經過數代學者的研究分析,這種書體大多數字的書寫規律已被掌握,但鑄刻在越國樂器和兵器上的部分文字屬變體的鳥蟲書,仍難以釋讀, “能原鎛”就是其中的一組典型器物。

歷史價值:

近來,我院為解決金文研究中的這一難題,在院刊發起對“能原鎛” 的討論,得到學術界的廣泛支持。其中,曹錦炎先生的論文對這組銘文的總體內容提出了解讀看法,現將他對鎛銘內容的分析轉述如下:
“由於莒國擴張疆土,侵及了邾國,越國為之調停,主持了這次疆土劃分,並趁機擴土築城,將邾、莒兩國連在自己腳下。銘文記錄的就是越、邾、莒三方的盟辭內容。”
(越:春秋時期南方古國,曾稱霸江南,並北上圖謀中原。本銘所反映的就是其北圖中原的行動之一。)

關鍵字

春秋時期山東古國名。

蟠虺紋

《國語·吳語》:“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韋昭註:“虺小蛇大,是虺屬蜥或蛇。”蟠虺紋即象許多小蛇相互纏繞在一起的圖案,多作為器上的主體紋飾,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

盟辭

我國古代盟誓活動中,各方所共立的約詞。盟誓,一般有主盟人和參盟人,經過一番鬥爭妥協,訂立盟約。然後殺牲立誓,書寫的誓詞和犧牲,在事後埋於坑中。現已出土的有《侯馬盟書》和《溫縣盟書》等,誓詞均書寫在玉石片上。能原鎛所記錄的這次盟誓,越國為盟主,有邾莒兩國參盟。

春秋時期山東古國名。

青銅樂器,鎛如大鐘,與鐘的區別主要在底口,鎛的底口是平直的,鐘的底口是橋形的。

器物上面可以提攜或繫繩帶的部分。  

銘文拓片

能原鎛銘文拓片能原鎛銘文拓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