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夾鍾清鍾

注音

大和夾鍾清鍾 dà hé jiá zhōng qīng zhōng

基本信息

“大和·夾鍾清”鍾,通高27.6cm,舞廣13.8cm,舞修17cm,鼓間14.7cm,銑間18cm。
 

大和·夾鍾清”鍾大和·夾鍾清”鍾

詳細描述

 此鍾屬橢圓筒式樂鍾。鈕作相對的扁體雙夔龍,龍首飾粟紋,龍身飾回紋,二龍之間有一方形小環鈕。鉦部周廓及篆帶飾多層蟠虺紋,乳枚作螺旋式半球體,隧部以蟠虺紋組成翼形圖案。鉦部正中正面陰刻篆書“大和”二字,周圍有明顯的鏟磨痕跡,顯然是在原有刻銘上改刻的;背面陰刻篆書律名“夾鍾清”三字。
此鍾原為宋徽宗朝所鑄“大晟”編鐘之一。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南下後在北宋宮廷里停止使用。兩年後的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虜徽、欽二帝北去,同時劫走北宋的文物重器,其中包括“大晟”樂器。從此“大晟”樂器分散在燕京(後為金中都,今北京)、上京(金初期都城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縣境)兩地,劫餘的一部分散落在汴京(今河南開封)。
金人統治期間,大晟樂器仍舊使用。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樂器上的“大晟”二字皆被颳去,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義,重新定名為“大和”,即今日所見的“大(太)和”款鍾。“大和”二字出自金人改刻,《金史·樂志》中的相關記載與實物所見痕跡可以互相印證。

關鍵字

古代祭祀或宴饗時用的青銅樂器。或由商代鐃演變而成。今所見最早的青銅鐘屬於西周中期。西周至春秋的多是所謂甬鍾,鐘頂有筒形的甬。有的大鐘單獨懸掛,稱為特鍾;有的大小相次成組懸掛,稱為編鐘。西周中期的編鐘以大小三件為一組,晚期以後發展到大小十幾件為一組。另有鐘頂作扁環鈕或伏獸形鈕的平口鐘,稱為鎛,主要見於春秋戰國時代。還有所謂鈕鍾,鐘頂的甬為近似半圓形的鈕所代替,始見於西周,盛行於戰國。也有的鐘在體兩側鑄有浮雕的虎作為裝飾,別具一格,但流傳較少。鍾用木槌敲擊演奏。考古發現的編鐘,有槌同時出土。編鐘懸掛在特製的架子上,這種架子的橫樑稱作“筍”,支撐架子的立柱稱為“虡”。

其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