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侯穌鍾

注音

晉侯穌鍾 jìn hóu sū zhōng

基本信息

西周 ①高25.9厘米,銑間距14.9厘米;②高25.9厘米,銑間距14.9厘米。1992年曲沃縣北趙村出土。

詳細描述

晉侯穌鍾共16件,其中14件由上海博物館從境外購回入藏,其餘2件出土於晉侯墓地8號墓中。編鐘分兩組,每組8件,三種式樣。鍾非鑄於同時,測音卻和諧,是標準配律。

銘文內容

16件鐘上共刻有355字的長篇銘文,完整記錄了西周厲王三十三年,晉侯穌率軍參加周厲王親自指揮的討伐東夷的戰爭。晉侯穌因戰功,多次受賞,因作此編鐘。

歷史價值

我院所藏兩件編鐘,一件有“年無疆,子子孫孫”7字,一件有“永寶茲鍾”4字。銘文全部為鏨刻,西周青銅器首見。所記戰爭為史料所闕載,對研究西周和晉國歷史極為重要

關鍵字

鍾:古代祭祀或宴饗時用的青銅樂器。或由商代鐃演變而成。今所見最早的青銅鐘屬於西周中期。西周至春秋的多是所謂甬鍾,鐘頂有筒形的甬。有的大鐘單獨懸掛,稱為特鍾;有的大小相次成組懸掛,稱為編鐘。西周中期的編鐘以大小三件為一組,晚期以後發展到大小十幾件為一組。另有鐘頂作扁環鈕或伏獸形鈕的平口鐘,稱為鎛,主要見於春秋戰國時代。還有所謂鈕鍾,鐘頂的甬為近似半圓形的鈕所代替,始見於西周,盛行於戰國。也有的鐘在體兩側鑄有浮雕的虎作為裝飾,別具一格,但流傳較少。鍾用木槌敲擊演奏。考古發現的編鐘,有槌同時出土。編鐘懸掛在特製的架子上,這種架子的橫樑稱作“筍”,支撐架子的立柱稱為“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