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鎛

編鎛是中國遠古時期的青銅禮樂器,距今已有兩千八百多年歷史的西周末期戎生編鐘、編鎛可能是秦地人(亦稱犬戎)中的聖者所創製的多序列音響器樂。它具有古樸、深沉、多變、神秘的豐富音色,可排出一個非常絕妙的現代多調性音列。

簡介

編鎛是中國遠古時期的青銅禮樂器,距今已有兩千八百多年歷史的西周末期戎生編鐘、編鎛可能是秦地人(亦稱犬戎)中的聖者所創製的多序列音響器樂。它具有古樸、深沉、多變、神秘的豐富音色,可排出一個非常絕妙的現代多調性音列。

編鎛大下相次,發音亦自成序列,故應為一套,但根據紋飾、音調及樂懸制度可分為幾組。

編鎛的鎛體帶有渾圓的趨向,銑棱不很突出,枚較短,加之鎛的於口平齊,與同期甬鐘相比,具有發音綿延悠長的特性,若數枚鎛連續奏擊,易造成不同音頻相互干擾,出現“混響”,故不適於演奏速度較快的鏇律。中國的編鐘類樂器(包括編鐃、鐸等),自殷商以來就採取了獨特的、鐘體呈合瓦狀的形制。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這是出於一鍾兩音的需要來進行設計的結果。但是早期的編鐘,並未用來演奏完整的曲調,而主要用以演奏鏇律中的骨幹音,以加強節奏,烘托氣氛,誠如《國語•周語》中所說“鐘不過以動聲”、“金石以動之,絲竹以行之”的情形。演奏鏇律的主體樂器,應是琴瑟笙管類樂器。所以,考古發現自殷商至西周穆王時期的鐘類樂器多為三個一組,溫縣殷鐃等即是實證。至西周中晚期,用編鐘演奏鏇律受到重視,為適應這一需要,首先要擴大編鐘的音域,健全編鐘的音列,於是出現了“柞鍾”(八個一套)、聞喜上郭村M210編鐘(九個一套)的規模。春秋及其以後,編鐘的鏇律性能被進一步強調,加之周室衰微,禮崩樂壞,各國諸侯無視周室權威,極力追求規模宏大的成套編懸。此時出現了像金勝村這19件一套的編鎛,以及河南信陽出土的13件一套的編鐘。

著名編鎛

對於加強編鐘的鏇律性能來說,擴大規模只是解決了音域和音階方面的表層需要,這是首要的。隨著大規模編鐘的出現,尤其是用編鐘演奏鏇律的實踐,使得編鐘“餘音混響”的缺陷越來越明顯,矛盾越來越突出。較好地解決了這一矛盾的卓越例證,則是湖北隨縣擂鼓墩一號墓的曾侯乙編鐘。這一套由65枚鍾構成的大型編鐘,除“楚王鎛”一件及上層19件小型(紐)鍾外,余均採用了甬鐘的形制,甬把粗碩長大,鐘體銑棱突出,於口上曲,兩銑角明顯下垂。舞、鼓、篆、甬各部,紋飾凹凸繁縟。這些措施,都有效地遏制了餘音的過度延展。特別是中下層音調較低的22個鐘,還採用了“長枚”來解決餘音過長的問題。而金勝村編鎛尚處於追求寬廣的音域、完善的音階這些適合演奏鏇律表層需要階段:解決“餘音混響”的深層需要則尚未獲得重視,這可從採用豪華的“鎛”的形製得到側面的證明。當時晉國顯赫的趙氏家族,著眼於把編鎛作為權利和地位的象徵,著眼點不在於作為演奏的樂器。換言之,金勝村編博在當時禮器功能要超過樂器功能。金勝村編鎛的鎛體結構上設定了“音脊”(或稱“音梁”)。“音脊”位於體腔內四側鼓部,即一條窄長而扁平的隆起,亦可看作是於口內唇(帶狀緣飾)於側鼓內向上作條狀延伸,上部呈圓形,大小相近,設計對稱。最大的1號鍾(M251:200)的“音脊”長約7.0、寬約3.5厘米(圖4、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