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鎛

克鎛

鎛是大型單個打擊樂器。貴族在宴饗或祭祀時,常將它同編鐘、編磬相配合使用。其特點是環鈕、平口、器身為橢圓形或合瓦形。

概要

克鎛克鎛
名稱: 克鎛
製造年代: 西周
材料: 青銅
規格: 高63.5厘米,口寬34.7厘米
收 藏 地: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介紹

克鎛是存世最早的銅鎛,相傳清光緒十六年(1890 年)在陝西扶風法門寺任村出土。鎛頂有鈕,兩旁的扉棱用鏤空的夔紋裝飾,下連鎛側。鎛身飾頭部向下夔形龍紋,絆帶上間以方形乳釘。身下部銘文的16行79字,記載了克接受周王的賞賜與命令,並圓滿地完成了周王派他到地方巡察的任務,因而作以懷念去世的先人。
因為東漢許慎鄭玄都將鎛、鍾並舉,故已有的著作中常稱“鎛”為“鍾”或“鎛鎛鍾”,就連克鎛也自銘為鍾,雖然其器型完全同於鎛。有學者指出,鎛雖可以鍾自名,而鍾卻從未見有自名鎛的,說明鎛是專稱。若有鐘上銘文自稱為“鎛”的,此器定為偽作應無太大疑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