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

勃,漢字,讀音為bó和bèi。釋義為突然,忽然;興起的樣子;變色的樣子;旺盛,興起。古同“悖”,違背事理,惑亂糊塗。出自《論語·鄉黨》君召使擯,色勃如也。

基本信息

基本字義

勃
(1)突然,忽然:勃然(a.突然,如“勃勃大怒”;b.興起的樣子,如“勃勃作色”)。

(2)變色的樣子:勃騰騰(怒氣上沖的樣子)。

(3)旺盛,興起:勃起,勃發,勃蓬。

(4)古同“(bèi)”,違背事理,惑亂糊塗。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力,孛( bèi )聲。本義:排,推動。同本義。

勃,排也。——《說文

勃,展也。——《廣雅》。今蘇俗語以力鏇轉物曰勃。

(2)又如:勃鬱(風迴旋的樣子;鬱結);勃屑(即勃窣)。

〈形容詞〉

(1)興起;旺盛。

氣噴勃以布復兮。——馬融《長笛賦》

勃勃,盛也。——《廣雅

勃然平世之俗起焉。——《荀子·非十二子》。註:“興起貌。”

(2)又如:蓬勃(繁榮;旺盛);勃騰騰(煙氣上升的樣子;怒氣上升的樣子);勃勃(煙氣上升的樣子)。

(3)通“悖”。乖戾。

徹志之勃,解心之謬。——《莊子e·庚桑楚》

利在故新相反,前後相勃。——《韓非子·定法》

(4)又如:勃亂(行止違背常理);勃逆(叛逆);勃溪(相爭吵。今婆媳不和叫婦姑勃溪)。

(5)變容、變色的樣子。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論語·鄉黨》

(6)又如:勃如(臉色變成莊重的樣子);勃然(發怒變色的樣子;突然;興起的樣子)。

〈名詞〉

(1)粉末;粉狀物。

有黃黑勃,著之污人手。——《農政全書·種植》

(2)姓。

(3)父輩的別稱。勃是壯族人子輩對父輩的敬稱。“勃” (父親)、 “勃二” (二叔)、 “勃依” (小叔)。——黃現璠《壯族通史》

拼音是bo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