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管鎮

鍾管鎮

鍾管鎮地處杭嘉湖平原腹地,位於德清縣東北部,東臨320國道,京杭大運河,西連104國道宣杭鐵路及正新建的杭寧高速公路,北近318國道。區域面積76平方公里,總人口4.2萬人,轄19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鍾管鎮共含下塘、戈亭、曲溪、東舍墩、鍾管、沈家墩、新聯、審塘、三墩、青墩、北代舍、東壩兜、塍頭、蠡山、葛山、茅山、乾村、乾山、東千、南湖社區共19個行政村。2004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1.08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49.02億元,財政收入11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150元。

城鎮建設

鍾管鎮鍾管鎮

小城鎮格局初步形成後,我們致力於豐富建成區內涵,綠化、美化、亮化、淨化鍾管,按照建成區“有路必綠,有路必有亮”的原則,制定了綠化工程計畫,城區綠化面積超過了83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0.16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一個新的水平30.7%。與此同時,我們還全力啟動亮化城鎮工程,共投資200多萬元,對建成區街道、公路全部改造安裝上新穎別致和路燈,並且在主要街道安裝了交通標誌,主要道路劃有道路標誌線。購買了灑水車、垃圾車,在建成區建造水沖式廁所7座,垃圾箱135隻,做到對垃圾日產日清,淨化美化了城鎮環境。

城鎮管理體制逐步理順。城鎮管理是一個長期的動態過程,為了提高城鎮品位和管理工作,為此我們專門成立了城建監察中隊,由4名同志組成,並分別進行上崗執法培訓,都取得了執法資格證書。2001年還成立了聯合執法辦公室,從公安、城建、工商、衛生等職能部門抽調骨幹力量,統一協調,聯合執法。在2003年又聘請了3名城建協管員,落實了協管員工作職責和考核制度,同時建立了一支保潔員隊伍。按照城鎮市容市貌管理總體要求,我們先後制度了《鍾管鎮環境衛生、市容貌管理辦法》、《鍾管鎮集鎮門前三包制度》、《城建協管理員工作制度》、《衛生保潔員工作制度》、《鍾管鎮垃圾鎮埋場傾倒制度》等制度,使鍾鍾鎮管理工作有章可盾,有法可依。以城鎮“淨化、亮化、美化、有序”為目標,以環境衛生整治秒車輛有序停放為重點,治理好“髒、亂、差”現象,強化措施,落實責任,規範管理,切實提高城鎮管理水平,為人民民眾創造一個整潔、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

歷史沿革

一、鍾管鎮名由來

鍾管鎮鍾管鎮
“鍾管”之名,始於晉代。歷來文獻都寫成“鍾官”。“鍾”意為鑄造錢幣,“官”指鑄錢的官,即晉代大都督沈充,他在鍾管龍溪邊鑄造錢幣。晉《食貨志》載:“吳興沈充鑄小錢,謂之沈郎錢”。沈郎錢,也稱小五銖,因流通範圍小,在今收藏界,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二、鎮境歷史沿革
鎮境時屬防風國所轄,周初隸吳,春秋時屬越,越滅屬楚。秦代屬烏程縣所轄。漢歸吳國。三國時屬東吳,為吳興郡所轄,至隋代屬湖州郡烏程縣。唐代屬德清縣,歷宋、元、明、清諸朝,隸屬不變。

工業產業

鍾管鎮鍾管鎮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工業強鎮”方針,以加快發展為主題,堅定不移的推進“工業創強”戰略,切實將工業園區建設作為構築工業經濟發展新平台的重要舉措,並以此為載體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提高認識,合理規劃,加大投入為抓手,圍繞品位調高,規模調大,結構調優,促進產業升級,推動了我鎮工業經濟發展進一步呈現擴大總量、最佳化結構、拓寬領域、提高水平的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有效推進了我鎮社會各項事業的穩定發展

農業概況

鍾管鎮鍾管鎮

鍾管鎮緊緊圍繞“工業強鎮,水產重鎮,現代化小城鎮”,總體要求,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重點,以提升效益農業為主線,加強完善土地流轉機制,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著力培育水產園區,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經營,水產業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

一、水產業:素有“魚米之的鐘管鎮,水產業日益壯大,全鎮水產養殖總面積27000畝,其中特種水產養殖面積18000畝,德清縣新港現代漁業園區12000畝,落戶於鍾管鎮。

二、種植業:全鎮糧油種植24000畝。其中特色種植業為山菜種植面積2000畝,畝均收入3200元。桑椹果園350畝,2004年20畝以上種糧大戶36戶種植面積1006畝。

鍾管鎮鍾管鎮

三、蠶桑業

:素有“絲綢之府”之稱的鐘管鎮,擁有9664畝桑園面積。

四、林業:在鎮區周邊由雲峰速生材有限公司租用旱地,零星地塊及桑地種植速生楊3271畝,集鎮區還建成30多畝由樂園和60多畝生態公園。

五、珍禽牧畜業:座落於湖西圩萬羽珍禽養殖場,茅山圩30萬羽家禽養殖場,鳳山千頭奶牛場。

工業建設

鍾管鎮政府機構
鍾管工業園區是省級特色工業園區,園區規劃總面積為7.69平方公里,已建成區面積達2.23平方公里。園區內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區位優勢突出,截止2003年,整個園區共投入基礎2億元。目前已有日供水量2萬噸自來水廠一座,國債項目日處理污水1萬噸的污水處理中主一座,裝機容量為6000KW的熱電廠一座,11萬伏變電所一座。已擴建的項目日供水10萬噸自來水廠、日片理污水2萬噸的污水處理中心、1.8KW熱電廠的擴容項目以及22萬伏的變電所。園區的環境建設日趨完善,園區內道路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園區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對外交通便捷,道路四通八達,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水路都十分便利,德桐公路、鍾湖公路、京杭大運河支流穿境而過,東連滬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西接杭寧高速公路、104國道。

2003年全鎮實現工業銷售收入32.82億元,工業稅利3.12億元,完成出口交貨值6.56億元,其中自營出口6219萬美元,實到外資801.2萬平均,實到內資19463萬元,被評為德清縣招商引資先進鄉鎮和全縣工業經濟考核第一名。

現已落戶園區的企業達126家,已形成了生物化工、木業、耐火保溫材料、輕紡絲綢為主的製造業基地產業群。園區內目前擁有國家級的生物化工基地,湖州市最大的稅利企業、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浙江升華集團;有農業部、中國農學會確立的國內第一個生物農藥生產基地、1999年11月16日在上海成功上市的湖州市首家上市公司、省高新技術企業——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有產量全球排名第四、全國排名第一的氧化鐵生產基地德清縣華源顏料有限公司等一批生物化工企業。升華集團作為園區內的大型龍頭企業,2003年完成工業產值2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3.2億元,稅利2.53億元,已經連續7年排名湖州市第一位。

名勝古蹟

一、古遺址
輝山遺址——屬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東舍墩村輝山塔下。曾有磨製石鑿、石、石等生產工具和泥質陶罐、缽、夾沙紅陶釜、鼎等生活器具出土。1986年發現兩座土坑墓,出土木質葬具及琮、璧、珠、墜等玉器,其中一件為國家一級文物。經碳14測定,距今已有4100多年。現為國務院頒布文物保護單位。審塘遺址——屬新石器時代遺址。在審塘村委員會東南。有大量石斧、石鑿和鼎足發現,並有小井數個,其中發掘出“鼎足”較大,是良渚文化遺址中罕見的。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乾山遺址——屬新石器時代遺址,即良渚文化遺址。位於乾山村街後茅家弄田小江北海高地。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古建築

鍾管鎮輝山塔
輝山塔——又名鎮北塔,東舍墩村輝山南麓,面臨龍溪。建於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塔高18米,7層6面。塔基由花崗石築彌座,塔身用磚實砌,每層均有磚築倚柱和腰檐裝飾,塔壁、頂層有磚雕,“南無阿彌陀佛”6字,其餘各層每面均磚雕魁星像,塔剎存有覆缽和露盤。是保存較完整的清代建築,1982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范蠡祠及戲台——清康熙《德清縣誌》載:“昔范蠡扁舟五湖,寓居此地,屬三致千金之一。”相傳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西施隱居於此山,故名蠡山。山北有個湖,稱“范蠡湖”。清朝初年,後人為紀念范蠡,在蠡山之巔,建造了范蠡祠,清光緒年間重修,祠形似舟,象徵范蠡泛舟五湖,歇山屋頂,飛檐斗拱,正脊彩塑二龍搶珠,戧脊各臥一龍,張口揚須,聳角展足。門樓用用戲台,面積40平方米,可南北兩面演戲,東西兩側有化妝、道具室。1982年,戲台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古石碑
碑原立於尚壩村鄉賢祠,1993年在建尚壩村國小時,從地下發掘。是傅雲龍紀念父親傅羹梅功績的碑石,傅羹梅曾在雲南恩安縣任知縣,“鄉賢”是其死後,皇帝冊封的尊稱。碑立於光緒庚子(1900)年冬,碑文由北洋大臣、文學殿大學士、直隸總督李鴻章撰寫,由傅雲龍用隸書書寫。碑文15列,每列26字。現立於“由樂園”傅雲龍塑像旁。

科技興鎮

鍾管鎮鍾管鎮

經濟和社會的穩步發展必須以科技進步為依託,因此歷年來鍾管鎮都極為重視科學技術的引進、開發和套用。1990年,鍾管鎮科學技術委員會成立,下設12個研究學會。在鎮科委的領導下,在全鎮上下一致努力下,鎮內科技水平日益提高。

近年來,鍾管鎮教育事業飛速發展,教育軟硬體設施日益完善,教學質量也躍上了新的台階。全鎮現設有幼稚園二所(鍾管中心幼稚園、鍾管幹山中心幼稚園),九年一貫制學校二所(鍾管中心學校、鍾管幹山中心學校),鍾管戈亭完全國小一所和德清縣綜合高級中學一所。全鎮在校學生達7050人,專任教師420人。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爭創市示範型教育強鎮。

2001—2003
鍾管鎮鍾管鎮
年,全鎮教育費累計總支出達5822.851萬元。巨大的投入使各校的硬體設施日益完善,語音室、計算機房、圖書室、實驗室均已配備,鍾管中心學校和德清縣綜合高級中學均被評為省級示範型學校,鍾管中心幼稚園也力爭在年底創市示範型幼稚園。我鎮義務教育普及程度高,國小入學率、國中入學率均達到100%,畢業率達100%,在校鞏固率達100%,高中入學率達逐年上升,2004年達到95%以上。此外,各學校通過推行“三、五、八”骨幹教師培養工程,努力最佳化師資結構,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師素質,從而推動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取得榮譽

鍾管鎮鍾管鎮
1996年被評為浙江省“八五”計畫生育先進鄉鎮

1997年被評為浙江省東海文化明珠鄉鎮

1997年被批准為“浙江省小城鎮建設綜合改革試點鎮”

1997年被評為浙江省″五有″鎮農業技術推廣

1997年被命名為“湖州市小康鄉鎮”

1998年被省教委命名為“浙江省首批教育強鎮”

1998年獲“湖州市衛生城鎮”稱號

1998年被評為湖州市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先進鄉鎮
 
1998年被命名為“浙江省首批村鎮建設現代示範鎮試點鄉鎮”

1999年被評為浙江省“綠色小城鎮”

1999年10月26日鍾管鎮企業“升華拜克”股票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實現湖州市股票上市“零”的突破

2000年省創建百家農業農村現代化示範鎮

2001年獲“省級文明城鎮”稱號

2002年浙江省百強鄉鎮排名第66位

2003年浙江省百強鄉鎮排名第76位

浙江百強鎮

浙江百強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