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爵

銅爵

古代一種酒器。用於溫酒和飲酒。相當於後世的酒杯。常見的形制為深腹,前面有傾酒用的流,後面有尾,旁有把手,口上有兩柱,下面有三個尖的高足。 也有腹部微凸的;蓋子作成獸頭形的;腹下平底;兩柱上端合而為一及方形四足的。器體較高,流尾間距離較長。束腰平底,裙邊有四個圓形鏤孔,下接外撇的三足。半環形〓,兩端有長方形鏤孔。

名稱

中文名稱: 銅爵

英文名稱: Bronze jue

中文解釋

銅爵

詞語名稱: 銅爵

詞語解釋: 1.見"銅雀"。

銅爵妓

詞語名稱: 銅爵妓

詞語解釋: 1.見"銅雀妓"。

銅爵樓

詞語名稱: 銅爵樓

詞語解釋: 1.樓閣名。在銅雀台上。

基本信息

【規格】高16.4厘米、流尾間距20.5厘米 Height16.4cm·Spout Width 20.5cm

【尺寸】通高22.4cm,通長23.2cm

【重量】0.75千克

【出土日期】1980年

【出土地點】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111區2號墓出土

【年代】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二里頭文化 Erlitou Culture,about 1600B.C. 夏和先商時期

【收藏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類型】

質地類型: 銅器

功用類型: 酒具

簡介

類型: 銅

這件銅爵是採用複合范鑄造而成的青銅酒器。

據研究,二里頭文化銅爵是中國青銅文化中最早出現的青銅容器之一,也是最早的青銅酒器。二里頭文化銅爵的發現,在中國古代酒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從器物本身的銘文看,多自稱尊彝、方彝、宗彝等,而沒有自名為爵的。

把這種形狀的器物定名為爵,自宋代開始。以商代的為最多,西周的較少,戰國以後就不見有這種器物。西周以後不見,在這一千多年的歲月中,銅爵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博古圖》精闢歸納道:“爵於彝器是為至微,然而禮天地、交鬼神、和賓客以及冠、昏、喪、祭、朝聘、鄉射,無所不用,則其為設施也至廣矣。”多年來的考古事實證明,銅爵是商代和西周青銅禮器中最常見和最基本的酒禮器。

發現

此銅爵1984年出土於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第九號墓葬,口呈橢圓形,前有長流,後有短尾且上翹,在流與口連線處皆有兩個矮柱。腹部斷面呈橢圓形,下腹略鼓。腹部裝有一鋬,下有三細高三棱實足。整器光素無紋。

歷史

銅爵是中國青銅器中最具代表性的酒禮器,可以說是中國酒文化的代表,尤其是在商代,它是最典型、最常見和最基本的酒禮器,是當時等級、身份標誌的青銅禮器組合的核心器(西周以後禮器組合的核心為銅鼎)。這一時期銅爵的這種特殊功能,來自於夏人已將銅爵作為特殊身份的標誌。

正像鄒衡先生指出的:“商禮以酒器觚、爵的數目區分貴族身份。”一些學者還提出了商周時期的用爵制度。我們知道,兩周時期已有五等爵祿制,即《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現代漢語也有“爵位”之類詞,實際上,青銅爵在夏代已成為貴族身份的象徵。在二里頭遺址墓葬中凡隨葬容器者必有爵,凡兩件或更多的銅容器,其中必有爵,並有爵、的組合,它是商代酒器的源,而商人沉湎於酒也源於夏人的崇酒之風,並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中國古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青銅器主要是祭器和兵器。古人祭天地、交鬼神、宴賓客以及冠、昏、喪、祭、朝聘、鄉社等,酒禮器無所不用,是當時重要的禮儀之具,所以,中國很早就出現了青銅酒具。從現今考古資料看,當華夏民族由原始部落進入文明社會,建立第一個國家時,就發明了這種形體獨特、具有三足、杯形腹、一側有握手的青銅爵。爾後,除繼續使用外還新增加了、觶等酒器。商周時期器類明顯增多,並新增加了大量的酒具如觚、卣、壺、 、尊、彝、觥等,但始終以爵、觚的組合為基礎。

銅爵是一種有較深杯狀腹的酒具,口沿有為傾倒酒液用的“長流”,後有呈尖狀的短“尾”,流上近口沿處有兩個“柱”,杯狀腹的一側有半環形握手“”,腹底有三個尖足,它是一種功能並不單一的酒具。我們不贊同銅爵是溫酒器,也不贊同極流行的認識即為飲酒器,實際上商周時期除了觚、觶為飲酒器,卣、 、壺為盛酒器外,其他酒器如、爵的功用還是多方面的。

夏代青銅爵發現的數量是極有限的,且集中在作為夏代晚期都城的偃師二里頭遺址,其他地區極為罕見。二里頭出土的銅爵集中在中型墓葬中,小型墓中目前還未發現。在這些墓中,有隨葬容器者必有爵,如四角樓墓葬,四區墓六,三區墓四,六區墓六、墓一、墓五十七、墓九等,到四期則出現了與爵的組合。如1980年秋,二里頭四區墓六出土一爵,1984年二里頭六區墓九出土一爵一。據考古發掘資料報導,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銅爵最少有11件,它們形制並不完全相同,但其共同特點還是非常突出的,均長流、短尾、平底、束腰,其腹橫剖面為橢圓形,口沿上均有突起的棱,三足作三棱或四棱形,呈扁體,上多有長方形或三角形鏤孔。

從總體特徵看,二里頭夏代銅爵大體上有兩種類型,一種具有明顯的原始性,鑄造粗糙,形體拙稚,較矮,缺乏金屬器物明顯的折角變化,幾乎全為素麵。如偃師二里頭ⅧT22③∶6爵器壁輕薄,體矮小,寬短尾,窄流,束腰,腰腹沒有分界,四稜錐狀足較矮,環形,形體圓滑,沒有稜角,通高12厘米。1980年二里頭三區墓2∶1銅爵,窄流高翹,短寬尾近平,束腰與腹沒有分界,三錐足,短尖足外撇,環形手上有長方形和圓形鏤孔,通高14.8厘米,流尾長14厘米。這種爵還沒有擺脫陶爵形體圓潤、沒有稜角變化的特徵,在偃師二里頭墓葬出土陶爵中可以找到極似者,就是說這是以同時期的陶爵為藍本並改質地為銅而鑄造的。

銅斝銅爵

肥西劉老圩獻出西周“虢季子白盤”屢見報刊,乃是國寶。而肥西館驛出土的商代青銅器精粹獸面紋銅斝、獸面紋銅爵,其價也不菲。

銅斝銅爵出土經過

40年前、1965年秋,筆者在館驛公社中心集大隊勞動時,聽說附近糖坊郢前些日挖出幾件文物,就近前去觀看。果然在糖坊郢村西一塊稻茬田裡,挖有十多平方米一大坑,正是發掘現場。回縣城後,訪問時任縣文化館長徐立夫,被告知:糖坊郢確有一農民在犁田,犁剷頭兩次觸及土層深處時有金屬物,約一米多深處挖出三隻金屬物,悄悄地拿到上派鎮廢品收購站變賣。收購站向縣文化館匯報,縣文化館派孫邦藻、趙理珊二人帶著出土文物去省博物館鑑別,省博物館一資深考古專家說:“你們立功了,送來的文物是商代青銅器,其價不菲,這類文物應是一組四隻,出土三隻,尚缺一隻”,遂派出文物工作者數人趕往糖坊郢現場,繼續開挖,但無所得。

獸面紋銅斝、銅爵

館驛公社周壩大隊糖坊郢出土的青銅器,其名稱、形狀?筆者近日在縣文物管理所長席為群的提示下,上網查詢:安徽省博物館網址,青銅器藏品精粹網頁上查出:

獸面紋銅斝商(代)。高55.4厘米,口徑25.7厘米。1965年安徽肥西館驛出土。……如此巨大銅斝,頗為少見。

獸面紋銅爵商(代)。高38.7厘米,流至尾長21.5厘米。出土時間與出土地與上同……此爵形體高大,比較少見。

青銅器中精粹

斝、爵為禮器,亦稱酒器。《辭源》有“宗廟之祭,貴者獻以爵”之解,可見其尊貴。據《考古學報》載:“……肥西發現的殷商時期的銅斝和銅爵,從器形、紋飾上都可以確認是殷商第一期的遺物。”

此商代銅斝銅爵,在館驛的出土,當時為合肥乃至皖中地區填補了無商代青銅器出土的空白,為研究合肥上古時代的歷史文化提供了依據。

獸蓋銅爵

規格: 通高22.2厘米

出處: 唇邊的微笑:酒具

年代: 商代晚期

類型

質地類型: 銅器

功用類型: 酒具

收藏地: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中文名稱: 獸蓋銅爵

英文名稱: Bronze jue with a beast-shaped cover

介紹 帶銘文的獸蓋銅爵此銅爵

1984年6月出土於殷墟第一七一三號墓葬中,呈圓體卵形,長流,尖尾,流後部有二立柱,傘形柱頭,圜底,三錐狀足。頸部飾一周由龍紋組成的獸面紋,牛頭飾鋬,足有“人”字陰線紋。從爵體的紋飾及造型來看,與通常所見的銅爵無大差異,唯不同的是在其爵口上加一獸形蓋。蓋的下緣與爵口吻合,其前端鑄成獸首狀,儼然是一頭小鹿的模樣,形象可愛。蓋背中央設半環形鈕。蓋內有銘文兩字“亞魚”,尾部有銘文兩行:“辛卯,王賜魚貝,用乍父丁彝”。

共出的青銅酒器

與獸蓋銅爵共出的青銅酒器還有銅爵兩件、銅觚兩件、銅卣一件、尊一件、斝一件,加上這件獸蓋爵共八件酒器,是殷墟商文化第四期青銅酒器的代表器形,尤其是帶蓋銅爵殷墟早中期從未出土過。

有紀年的商代青銅器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這件商代獸蓋銅爵上鑄有十四字的銘文,這在商代科學發掘出土的青銅酒器上是絕無僅有的。並且該墓中出土的一件青銅分襠鼎上鑄銘二十一字,是殷墟經科學發掘出土的數件有紀年的商代青銅器之一。銅爵是商代及西周初年常見的青銅飲酒器,但是帶獸蓋的青銅爵卻並不常見,目前所見也不過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所藏傳出安陽殷墟的“父乙”帶蓋爵和台灣故宮博物院所藏的獸蓋爵等寥寥數件而已。

仿古青銅器~純銅爵~23×18cm

物 品:仿古青銅器~純銅爵~23×18cm

價 格:

時 間:2006-01-0108:34:01

數 量:1件

定價方式:未知

付款方式:

運 費:

所在地區:河南洛陽

瀏覽量:1679次

描 述:爵簡介:西周中期,飲酒器,寬流、長尾、深腹、圜底,下承三刀狀錐足。近流口處設帽形柱。上有浮雕犧首。流飾垂冠鳳紋,腰飾直棱紋,上下飾龍紋。仿古爵尺寸:高23cm、寬18cm。純銅製作。

銅爵

銅爵 銅爵

通高16.3厘米酒器

二里頭文化(約公元前1750~公元前1530年)

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出土。

銅爵馬

銅爵,秦始皇七名馬之六。

《古今注》:秦始皇有七名馬:一曰追風,二曰白兔,三曰躡景,四曰追電,五曰飛 蹁,六曰銅爵,七曰晨鳧。它們形體高大,膘肥體胖,耳小,眼大,口裂較深,前肢柱立,後肢若弓,蹄礎較高,筋骨勁健。這些特點充分表明它們賓士快、負力大、持久性強。人們今日仍能從陶馬的英姿俊風中,想像出秦王七名馬威武驃悍、追風掣電的勁勢。

中國歷代酒具鑑賞

酒大約產生於距今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酒器的產生應與酒的產生大致相同,亦應是距今六千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從酒器的產生到公元前21世紀我國第一個國家——夏王朝的建立,大約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正處於我國原始社會時期,此間所使用過的酒器,我們稱之為“史前酒器”。目前可確知的人工史前酒器,從質料上可分為陶酒器和漆酒器兩種。其中以陶酒器為大宗。
褐釉雙龍耳壺
“內府”梅瓶
金釦玉碗
鬥彩高士杯
“醉鄉酒海”經瓶
金花鴛鴦銀羽觴
青花海獸高足杯
仿哥窯高足杯
項聖思蟠桃形紫砂杯
帶托金酒注
黑釉剔刻花瓷扁壺
“君幸酒”漆耳杯
鑲琉璃銅
朱碧山銀龍槎
鑲金牛首瑪瑙觥
褐釉刻花瓷瓶
越窯鳥形杯
白釉金釦瓜形注子
鴛鴦蓮瓣金碗
三彩雙魚壺
鳥篆紋銅壺
宣徽酒坊銀酒注子
論語玉燭銀籌筒
雙獅金鐺
黃釉帶蓋雞冠壺
登封窯虎紋經瓶
金甌永固金杯
仕女狩獵紋八瓣銀杯
褐釉剔刻花瓷瓶
八棱人物金杯
影青溫碗注子
掐絲團花金杯
鳳首龍柄青瓷執壺
銅斝
魚形提梁銀壺
鸚鵡杯
金托玉爵
鳳凰紋瓷執壺
青花松竹梅三羊杯
青花梅瓶
金箭壺
金托金爵杯
青花纏枝蓮紋杯
蓮花白玉杯
犀角槎杯
五彩十二月花卉杯
琥珀荷葉杯
彩漆鳥形杯
伎樂紋雙人耳玉杯
鏤空折枝花高足杯
灰陶大口尊
白釉蓮花溫碗注子
耀州窯青瓷倒裝壺
釉里紅高足轉杯
“平素有酒”青釉四系壺
白釉黑花葫蘆形倒裝壺
“清沽美酒”經瓶
鹿紋銀馬鐙壺
青銅冰鑒
鴻雁折枝花紋銀杯
狩獵紋高足銀杯
鸕鶿杓
雙身龍耳白瓷瓶
瓜棱紋黑釉瓷執壺
花鳥紋鎏金三足銀樽
帶蓋白瓷樽
鎏金胡人頭執壺
雙魚大雁紋荷葉金杯
瑪瑙羽觴
春字詩執壺
海棠花形滑石杯
藍釉雙耳壺
白瓷執壺
雙聯漆杯
綠釉聯體壺
胡騰舞黃釉扁壺
鎏金熊足銅樽
夔鳳玉卮
四神溫酒爐
白玉觥
銅酒筩
青銅合卺杯
溫酒爐杯
漆畫枋
雲紋高足玉杯
偃師商城銅尊
龍耳虎足銅方壺
象形銅尊
象牙觥杯
偃師商城銅斝
青銅方尊
管流爵
黑陶象鼻盉
藍釉爵杯
彩陶雙聯壺
舞馬銀壺
蓮鶴方壺
銅爵
黑陶罍
白陶鬹
黃陶鬹
蛋殼黑陶高柄杯
獸形灰陶鬹
彩陶觚
豬形灰陶鬹
袋足陶鬹
灰陶大酒尊
人形彩陶壺
船形彩陶壺
瀆山大玉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