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十二月花卉杯

五彩十二月花卉杯

五彩十二月花卉杯系清康熙年間景德鎮燒造的一套壓手酒杯,共十二隻,大小形制皆相同,口徑6.7厘米、底徑2.8厘米、高4.9厘米;設計者別出心裁,分別用一年十二個月中不同花卉來裝飾酒杯的外表。酒杯胎質乳白,器薄如紙,每隻杯僅重22—25克,堪與神秘莫測的山東龍山文化蛋殼陶杯相媲美。

五彩十二月花卉杯

五彩十二月花卉杯系清康熙年間景德鎮燒造的一套壓手酒杯,共十二隻,大小形制皆相同,口徑6.7厘米、底徑2.8厘米、高4.9厘米;設計者別出心裁,分別用一年十二個月中不同花卉來裝飾酒杯的外表。酒杯胎質乳白,器薄如紙,每隻杯僅重22— 25克,堪與神秘莫測的山東龍山文化蛋殼陶杯相媲美。

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五彩十二月花卉杯

十二月花卉依月份不同各有所異,色彩艷而不俗,而且畫面靜中有動,如四月杯繪紅花,旁邊有兩隻翩翩飛舞的彩蝶;七月杯在蓮花叢中,既有翻飛的蝴蝶,又有成雙的鴛鴦;九月杯在鮮花正開的桂樹下的草叢中,伏臥著一隻可愛的小白兔。沒有動物的,則在花叢下點綴其他草木山石。每個杯子都具有濃郁的時令氣息,觀之可親,使人既飲酒又賞景,自然酒興大增。
每個杯子的圖案旁邊,還都依景而題有相應的五言、七言詩句,一月杯題“素艷雪凝樹,清香風滿枝”;二月杯題“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三月杯題“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四月杯題“不隨千種盡,獨放一年紅”;五月杯題“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六月杯題“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七月杯題“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八月杯題“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九月杯題“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十月杯題“千載白衣酒,一生清女香”;十一月杯題“廣殿清香發,高台遠吹吟”;十二月杯題“春風弄玉來清書,夜月凌波上大堤”。在每隻杯子題詩的下面,都鈐一“賞”字印。在圈足內底青花雙圈內,均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相關條目

文物

中國歷代酒具鑑賞

酒大約產生於距今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酒器的產生應與酒的產生大致相同,亦應是距今六千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從酒器的產生到公元前21世紀我國第一個國家——夏王朝的建立,大約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正處於我國原始社會時期,此間所使用過的酒器,我們稱之為“史前酒器”。目前可確知的人工史前酒器,從質料上可分為陶酒器和漆酒器兩種。其中以陶酒器為大宗。
褐釉雙龍耳壺
“內府”梅瓶
金釦玉碗
鬥彩高士杯
“醉鄉酒海”經瓶
金花鴛鴦銀羽觴
青花海獸高足杯
仿哥窯高足杯
項聖思蟠桃形紫砂杯
帶托金酒注
黑釉剔刻花瓷扁壺
“君幸酒”漆耳杯
鑲琉璃銅
朱碧山銀龍槎
鑲金牛首瑪瑙觥
褐釉刻花瓷瓶
越窯鳥形杯
白釉金釦瓜形注子
鴛鴦蓮瓣金碗
三彩雙魚壺
鳥篆紋銅壺
宣徽酒坊銀酒注子
論語玉燭銀籌筒
雙獅金鐺
黃釉帶蓋雞冠壺
登封窯虎紋經瓶
金甌永固金杯
仕女狩獵紋八瓣銀杯
褐釉剔刻花瓷瓶
八棱人物金杯
影青溫碗注子
掐絲團花金杯
鳳首龍柄青瓷執壺
銅斝
魚形提梁銀壺
鸚鵡杯
金托玉爵
鳳凰紋瓷執壺
青花松竹梅三羊杯
青花梅瓶
金箭壺
金托金爵杯
青花纏枝蓮紋杯
蓮花白玉杯
犀角槎杯
五彩十二月花卉杯
琥珀荷葉杯
彩漆鳥形杯
伎樂紋雙人耳玉杯
鏤空折枝花高足杯
灰陶大口尊
白釉蓮花溫碗注子
耀州窯青瓷倒裝壺
釉里紅高足轉杯
“平素有酒”青釉四系壺
白釉黑花葫蘆形倒裝壺
“清沽美酒”經瓶
鹿紋銀馬鐙壺
青銅冰鑒
鴻雁折枝花紋銀杯
狩獵紋高足銀杯
鸕鶿杓
雙身龍耳白瓷瓶
瓜棱紋黑釉瓷執壺
花鳥紋鎏金三足銀樽
帶蓋白瓷樽
鎏金胡人頭執壺
雙魚大雁紋荷葉金杯
瑪瑙羽觴
春字詩執壺
海棠花形滑石杯
藍釉雙耳壺
白瓷執壺
雙聯漆杯
綠釉聯體壺
胡騰舞黃釉扁壺
鎏金熊足銅樽
夔鳳玉卮
四神溫酒爐
白玉觥
銅酒筩
青銅合卺杯
溫酒爐杯
漆畫枋
雲紋高足玉杯
偃師商城銅尊
龍耳虎足銅方壺
象形銅尊
象牙觥杯
偃師商城銅斝
青銅方尊
管流爵
黑陶象鼻盉
藍釉爵杯
彩陶雙聯壺
舞馬銀壺
蓮鶴方壺
銅爵
黑陶罍
白陶鬹
黃陶鬹
蛋殼黑陶高柄杯
獸形灰陶鬹
彩陶觚
豬形灰陶鬹
袋足陶鬹
灰陶大酒尊
人形彩陶壺
船形彩陶壺
瀆山大玉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