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院

金陵科技學院是2005年經教育部正式批准由金陵職業大學和南京農業專科學校合併組建 的本科院校。 學院占地1600畝,校舍面積35萬平米,在校生18000餘人,學科覆蓋工、農、經、管、文、法、藝七大類,本、專科專業50餘個。學院內設商學、人文、藝術、信息技術、機電工程、建築工程、園藝、動物科學、綜合技術等9個系(院)以及基礎課部、國際技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同時利用國外資金舉辦獨立學院--龍蟠學院。

學校簡介

 .近幾年來,學院有9個被遴選為國家、省級教改試點專業、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教務處被教育部授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務處》 ;獲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和優秀教學成果獎30餘項,在全國各大出版社出版教材160餘部。

基礎設備

金陵科技學院是2002年6月,經教育部和省市政府批准,由原南京市金陵職業大學和南京市農業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的以培養高級套用型人才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學校建有江寧、幕府和白下三個校區,占地面積近1600畝,校舍總面積約50萬平方米,館藏圖書近120萬冊,儀器設備總值約1.4億元。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多人,教職工10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700餘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教師占30%。擁有一批全國優秀教師、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級教學名師和學術造詣較深的學科帶頭人,數十名教師被選拔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等培養對象。
學校現有商學院、人文學院、園藝學院、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信息技術學院、藝術學院、材料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龍蟠學院(公有民辦)等11個二級學院,另有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公共基礎課部等教學單位。
學校的學科涵蓋文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農學等五大學科門類,現有會計學、設計藝術學、蔬菜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預防獸醫學等5個校級重點學科和結構工程、旅遊管理學、計算機套用技術、材料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企業管理、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中國古典文獻學、通信與信息系統、金融學等10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其中會計學、設計藝術學為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開設了近40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和5個特色專科專業,其中,會計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另有藝術設計等5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有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校級優秀教學團隊6個。承擔部、省市級等科研課題200多項,獲得部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和科技進步獎40多項,一批科技成果實現了產業化,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和社會效益。
學校堅持“地方性、套用性、教學型”的辦學定位和“立足南京、服務江蘇、輻射長三角”的區域服務定位,確立了“國際有影響、國內有地位的套用科技大學”長遠建設目標,確立了“特色辦學,質量強校,人才興校,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高級套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理念和“以能力為根本,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注重套用性、融合性、職業性、開放性和創新性(一本二主五性)”的教育理念,目前擁有電子電工、經濟管理、建築智慧型化三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校堅持走產學研結合、國際合作的新型辦學之路,彰顯套用特色,謀求科學發展,不斷完善套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努力培養適應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具有開拓精神、面向生產、管理、經營和服務的高級套用型專門人才。多年來,學校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育了大批高層次套用型人才,畢業生受到社會各界歡迎,就業率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一大批畢業生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骨幹力量。
學校一貫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自1995年起,先後與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法國、奧地利、荷蘭等國家的高等院校合作辦學,培養具有開放思維、國際視野和參與國際競爭能力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學校先後榮獲“南京市文明單位”、“建設新南京有功單位”、“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學校教務處被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務處”,學校工會被授予“全國模範職工之家”。

辦學特色

學院多年堅持面向社會經濟,培養實用人才的辦學方針,奉行以最大限度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作為辦學最高準則,以社會評價作為辦學水平高低、人才質量優劣的最終標準,以服務經濟、貢獻社會作為學院自身發展的根本動力的辦學三原則,構建市場導向,產學結合、國際合作的辦學模式,形成套用性、實踐性、國際化、信息化的辦學特色。 學院以“厚德興業”為校訓,崇尚艱苦奮鬥、改革創新、爭進一流的精神,倡導認準方向就堅決乾,乾,就乾一流的行為準則,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求知,學會合作。辦學20多年來,學院大批的畢業生鑄就了金科院學生肯乾、能幹、實幹和富有創新的精神,創業的志氣,創造的能力的三乾加三創的社會形象。
學校不斷推進產學合作深度,與企業共建專業指導委員會,研討專業設定、選擇教學內容、聘任教師和共建實訓實習基地。學校既設有機械、電氣、電子、電信、建築、會計金融、商務、法律、服裝、園藝等一批傳統專業,又設有信息技術、影視動畫、視光學技術、珠寶首飾、樓宇智慧型控制、旅遊飯店管理物流管理、觀賞農業等新興專業,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
學校根據現場一線的需求,組織教學內容,力求學生基礎理論紮實、專業知識寬,實踐能力強。學校還根據某些職業崗位對技能的多方面需求,開展主輔修的雙專業教育,培養複合型人才。為加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紮實肯乾、團隊精神的培養,學校不僅在校內建立各種實驗室、仿真實訓基地,而且在160餘個企業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置學生於工程實踐和崗位實務環境,鍛鍊學生的現場實際工作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學校以“三率”:綜合素質達標率、雙證率、就業率作為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標準,要求學生不僅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證書,同時具有相關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市場取向的教育教學改革使畢業以“長實踐、擅合作、上手快”而具有較強的就業競爭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越來越多的學生勇於自主創業,帶動他人就業。

師資力量

校之興衰,繫於教師。學校本著"外引內扶"的原則,吸引、聘請學術造詣深、能主持學 科建設的專家,包括海外學者作為兼職教授,另一方面,不斷加大培養力度,促進教師業務水平提高。如設立優秀人才津貼、選送骨幹教師出國深造、規定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必須具備研究生學歷等。
為保證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學校對於師資隊伍提出“個體雙師、群體專兼”的要求,即教師除具有教學職稱外,還應具有相關行業的技術職稱。學校鼓勵系部走企業化的辦學道路,利用教師專業特長,建立相關的科技研發和社會服務的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政劵研究所、律師事務所、建築設計研究院、服裝設計中心、影視動畫設計所、實驗實習工廠等。
此外,學校要求各專業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社會人士擔任兼職教師,把實際工作崗位對專業理論和實踐的要求以及經濟技術發展的動態帶到課堂確保學生所學為企業所用。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500餘名,兼職教師150餘名。專任教師中,1/3為高級職稱,1/2為研究生學歷。專業教師中,1/2為雙師。另有一批教師入選省"青藍"工程、"333工程"和國家、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學院系部

商學院 園藝學院 人文學院 國際技術學院
龍蟠學院 藝術學院 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
信息技術學院 基礎課教學部 建築工程學院 五專教學部
珠寶首飾學院 視光學技術學院

行政機構

黨委辦公室(統戰部) 黨委組織部 黨委宣傳部 紀委(監察室)
院長辦公室 團 委 工 會 保衛處
教務處 人事處(人才中心) 財務處(國資處) 審計處
後勤管理處 科研處 基建處 學報編輯部
設備處 發展規劃處(高教所) 學生工作處(部) 人武部
招生就業指導處 圖書館 離退休工作處 國際交流處
農業科技培訓中心 繼續教育學院 後勤總公司

校園論壇-望心湖

為完善校園的網路交流平台,於2009年春,學校學生自發組建了望心湖校園論壇,作為金陵科技學院的校園論壇,為學校新生與在校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互動平台,論壇成立之初衷旨在為全校同學創造一個規範有序、生動活潑的網路交流平台,同時也可以作為校內信息發布的一個有效的網路渠道。
望心湖校園論壇管理團隊始終堅持緊扣時代脈搏,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緊貼校 園生活、服務全校師生的原則,論壇起步時間不長,初期面對學校其他論壇的壯大和挖牆角,管理團隊人才流失,步履維艱 ,創建之後不久,7月30日接受工信部備案,論壇關閉數天,直至8月4日才重新開放,面對如此沉重的打擊、遭遇如此嚴重的挫折,我們論壇的管理團隊並沒有放棄,更沒有絲毫懈怠,而是一如既往的努力,而且更加加快了論壇推廣和構建的步伐,經過八月的頑強奮鬥,望心湖校園論壇終於強勢崛起,初具規模,今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願全體管理團隊成員和論壇的朋友們共勉,致力於打造金陵科技學院最好的校園網路平台的道途中,有我,有你!
望心湖校園論壇今後的發展目標:作為新生代的我們,我們的目標很明確,要把望心湖校園論壇推廣到每位同學的身邊,發展成為全校師生所熟知、歡迎的網路交流平台,成為類似於蘇大那樣的論壇,開闢一條新路的榜樣。
質疑的聲音一直都會存在,面對這些聲音,我們會一直用心去做,我們有強大的技術支持,我們擁有最堅強最幹練的管理團隊,我們擁有眾多懷著一顆熱忱之心,一直信任我們、默默支持我們的廣大金科學子。論網路技術我們一定不是最強大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但事在人為,我們擁有這樣的團隊和衷心支持的朋友們,為什麼我們不能去為之努力?為什麼我們不能去實現夢想?我們一直都在努力著,盡力還不夠,我們是一直都在竭盡全力。
望心湖校園論壇今後的發展模式:以校園生活為依託,以學校的精神為指導,努力使論壇成為更多同學參與交流與校園信息發布的平台。在發展傳統“灌水”模式論壇的同時,繼續依託論壇網路平台創新開發出更多同學們喜聞樂見的活動與節目,促進論壇文化與校園文化的完美結合與繁榮發展,增強論壇的可參與度、娛樂性和互動性。

院系介紹

商學院是金陵科技學院辦學規模最大的二級學院之一,現有在校生近1,595人,為滿足經濟發展對財經管理套用型人才的需求,商學院先後開辦了會計學(本科)、國際會計、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審計工商管理、市場行銷、國際商務管理、國際貿易、金融、證券投資、投資與理財、 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20多個專業,培養各類專業人才萬餘人。就業崗位分布於國家中央直屬機關、省、市、縣級機關及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各級銀行證券、保險公司,大中型股份有限公司、三資企業、外貿公司、諮詢管理公司、會計師事務所以及民營企業等其它各類型的企業單位。 商學院建有功能齊全、規模可觀的綜合實訓基地,各系都擁有專業的實訓室,其中會計電算化實訓室、金融投資全真模擬實訓室、企業信息管理實訓室、管理決策全真模擬實訓室、電子商務實訓室以其科學性和實用性創出了高等套用教育的特色。商學院還與南京市稅務局、南京市政公用局、金碟公司南京有限公司、華泰證券公司以及各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多處校外實習基地。

龍蟠學院

是首批經江蘇省教育廳批准,由金陵科技學院於1999年創辦的公有民辦學院。龍蟠學院依託母體金陵科技學院的辦學優勢和資源,以其先進的辦學理念、靈活的民辦機制、鮮明的辦學特色、嚴格的管理、優良的學風、高質量的教育、教學和較高的畢業生就業率贏得了社會和廣大考生及家長的普遍認可和廣泛讚譽。目前開設了40餘個套用特性強、深受社會歡迎的本、專科專業,在校生規模4500餘人。

珠寶首飾學院

是國內首個專門從事珠寶首飾教育研究的學院,招生計畫納入全國普通高等教育和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計畫。專門培養從事珠寶首飾設計、加工、鑑定、行銷的國家急缺高級專業人才。同時面向社會提供珠寶玉石鑑定及諮詢服務。雄厚的辦學師資是珠寶首飾學院建設江蘇省特色專業的可靠保證。珠寶首飾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 20 余名,並聘請著名學者、博士生導師英國 FGA主考官、原中國地質大學常務副校長陳鍾惠教授任名譽專業負責人。珠寶首飾學院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技能的訓練,建設了寶石加工、鑑定等多個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條件,並在多家鑑定機構、大型商場和大型珠寶公司設立校外實訓基地。
園藝學院是我校最早建立的院部之一,現有教工51人,專任教師35人;具副教授以上高級職稱15人,其中正教授3人;具博士學位研究生3人,具碩士學位研究生19人,在讀碩士7人,在讀博士13人。“雙師型”教師19人,在校學生近1000人。現開設全日制園藝、園林2個本科專業,園林技術、資源環境與城市管理2個專科專業;設定成人教育園藝、園林2個本科專業。學院內設園藝系、風景園林系、專業基礎課教學部3個教學單位,以及園藝學院實驗中心和園藝學院綜合辦公室。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400多萬元,其中萬元以上的大型設備達20多台(套)。設有金陵科技學院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園藝學院職業技能鑑定站,能夠承擔蔬菜工、插花工、綠化工等10多個工種的初、中、高三個等級的職業技能鑑定。

公共基礎課教學部

始終堅持把教學工作放在首位,以“穩定教學秩序、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為主要任務,圍繞本科建設加強教研和科研工作,鼓勵教師以科研促進教研、繼而促進教學。公共基礎課教學部確立了“吸引人才,加強培養,教研結合,整體推進”的師資隊伍建設思路,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05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28%,具有博、碩士學位的教師占48%,有1位教師被列入江蘇省“青藍工程”。

建築工程學院

自1980年開辦建築學、工民建、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城市建設等五個專業始,於1981年和1982年開辦了建築學本科班、道路橋樑本科班;於1982年開辦了土木工程本科班;於1987年開辦了建築施工管理專業的對口招生班;1994年開辦了建築設計(含室內設計)專業;於1999年開辦了工程造價、工程監理與項目管理專業;於2000年開辦了建築設計/室內設計雙專科;橋樑工程/計算機套用雙專科;於2001年和2002年同南京工業大學聯辦本科——工程管理專業;於2002年開辦建築經濟/計算機套用雙專科;於2003年又開辦了城市景觀設計專業;於2005年隨著學校的摘籌,又恢復了土木工程本科專業。到2005年,建築工程學院已為江蘇省培養了數千名全日制套用型專門人才。建築工程學院現有建築學教研室,建築工程教研室,城市建設教研室,工程管理教研室,力學教研室等5個教研室;並有1個實訓部和1個建築工程檢測與試驗中心。
機電工程學院下設機械工程教研室、電氣工程教研室、樓宇智慧型化教研室、汽車工程教研室和機電一體化教研室等。自80年開始創辦“機械製造”本科專業以來,先後開辦了“機械設備及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模具設計”、“機械電子工程”“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數控技術”、“檢測技術”、“現代汽車技術與行銷”、“現代製冷技術與管理”、“電氣工程及自動化”、“製造管理技術”、“電機與電器”等本、專科專業。並創出了“機械設備及其自動化”、樓宇智慧型化等校重點、特色專業。

五專教學部

其前身即金陵職業大學附屬中專。五專教學部負責舉辦五年制高職專科,並對其教學進行管理,主要為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培養高級套用型技術人才。 學院今年繼續招收五年制高職專科。經省教育廳核准,學院在一些重點職教中心設立了五年制高職教學點。凡設在教學點的招生專業,均採取前三年由相關教學點組織教學,後兩年由本校進行教學的培養模式。為此,五專教學部在學院統一指導下,從培養目標及其知識、能力結構等方面加以整體設計,與相關教學點緊密合作,統籌協調,充分發揮中等與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所長,形成各有側重、五年一貫的教學體系,以保障教學質量,使職業技術教育的辦學形式更加豐富、更具特色。

現任領導

吳長華,漢族,江蘇揚州人,大學學歷,副教授,中共黨員。1968年參加工作,
1986年3月任南京師專黨委副書記、副校長,1993年8月任南京師專黨委書記,2000年8月任南京曉莊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2002年8月任金陵科技學院(籌)黨委書記、副校長,2005年8月起任金陵科技學院黨委書記。曾任政協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三、四、五、六屆常委會常委。2008年1月當選南京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委員。
先後發表《師範院校學生思想教育方法論》 、《用科學的發展觀指導學校事業的健康發展》、《高校領導班子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黨員領導幹部要帶頭體現先進性》等論文十多篇,曾獲“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黨務工作者”、“南京市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裴青洲,漢族,安徽肥東人,大學學歷,教育管理副研究員,中共黨員。
1969年參加
工作,1984年起,先後任金陵職業大學財經系黨支部書記、校紀委副書記(主持工作)、組織部長、黨辦主任、校辦主任等職,1992年1月任金陵職業大學紀委書記,1997年6月任金陵職業大學副校長,2002年8月任金陵科技學院(籌)黨委副書記,2005年12月起任金陵科技學院黨委副書記。兼任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常務理事。曾獲得“南京市紀檢工作先進工作者”、 “南京市優秀紀檢監察幹部”等榮譽稱號。
封超年,江蘇泰興人,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1988年起,先後擔任原江蘇農學院農學系黨總支副書記兼副主任、揚州大學原農學院科研處副處長、處長、院長助理,1996年8月任揚州大學原農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兼紀委書記,
1998年6月任揚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06年2月起任金陵科技學院校長、黨委副書記。兼任中國農學會理事、江蘇省農學會和作物學會副理事長、教育部高等學校農林科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封超年教授長期從事作物栽培與耕作學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後主持國家級和部省級科技項目10餘項,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江蘇省政府農業成果轉化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江蘇省政府農業技術推廣特等獎1項、江蘇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主編專著1部、參編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是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劉衛東,漢族,江蘇漣水人,農學碩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1987年起,
先後任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蔬菜教研室副主任、南京市雨花台區科技副區長、南京市農墾工商總公司外經處處長、農業處處長、南京市蔬菜局生產技術處處長等職,1999年任南京農業專科學校副校長,2002年8月任金陵科技學院(籌)副校長,2005年12月起任金陵科技學院副校長、黨委委員。兼任中國園藝學會長江蔬菜協會理事,江蘇園藝學會會員,江蘇省高教學會理事,南京蔬菜學會副理事長,南京農學會常務理事。劉衛東教授主要從事蔬菜育種學教學和科學研究,曾主持農業部“九五”重點高新技術與基礎研究項目“抗TuMV和抗熱性強的蘿蔔雄性不育系選育利用技術的研究”,主編、參編《園藝作物遺傳育種》、《中國蘿蔔》 、 《園藝商品學》等專著、教材6部,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曾獲江蘇省“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宋丁全,漢族,江蘇南京人,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6月於吉林
業大學套用數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同年到南京林業大學任教。1994年開始,歷任南京林業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處長、學生工作部(處)長兼人武部部長,中共南京林業大學黨委委員,2003年11月任金陵科技學院(籌)副校長,2005年12月起,任金陵科技學院副校長、黨委委員。期間,於1996年至1999年在職攻讀南京林業大學生態學專業博士學位, 1999年7月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宋丁全教授長期從事數學及數量生態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曾主持 “光皮樺種群結構及其增長動態規律研究”及“光皮樺種群調節與競爭研究”、 “高校人才質量控制與評估研究”等省級科研課題,在全國核心及省級期刊上發表專業科研論文30餘篇。曾獲江蘇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謝培蘇,漢族,河南濮陽人,大學學歷,教授,中共黨員。1985年起,
先後任金陵職業大學財經系黨總支副書記、副主任、黨總支書記、主任,校教務處處長等職,1995年任金陵職業大學副校長,2002年8月任金陵科技學院(籌)副校長,2005年12月起任金陵科技學院副校長、黨委委員。兼任江蘇省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委員會委員。
謝培蘇教授長期從事工商管理學科的教學和研究。主編教材5部,其中《成本會計實務》獲教育部200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發表會計學科學術論文數篇。曾主持省教育廳“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 課題研究。
魯宇紅,漢族,北京人,研究生學歷,副教授,中共黨員。 1976年參加工作,
1992年起,先後任金陵職業大學機電工程系副主任、計算機系副主任、計算機系黨總支書記、學生處長、學工部部長等職,1999年11月任金陵職業大學副校長、黨委委員,2002年8月任金陵科技學院(籌)副校長、黨委委員,2005年12月起任金陵科技學院副校長、黨委委員。兼任江蘇省招生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職業教育電類專業研究會理事長,江蘇省計算機基礎協會理事。長期從事學生管理工作及電子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主持省教育廳“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課題,參加省教育廳“職業教育研究”等課題。在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及教育管理論文10餘篇,主編、參編教材5部。
馮年華,漢族,江蘇揚中人,管理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1985年加入
中國共產黨,1986年參加工作,1997年任南京師專地理系副主任、校黨委委員,2000年9月任南京曉莊學院副校長、黨委委員,2007年9月起任金陵科技學院副校長、黨委委員。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九屆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教師教育學會理事、江蘇省地理學會理事、徐州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從事區域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曾獲國家土地管理局土地利用優秀成果二等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獲省教育廳二類精品課程獎。獨著、主編《區域可持續發展導論》、《區域可持續發展創新》等專著3部,合著《人地協調論》 、 《區域發展與空間結構》 、《人口、資源與環境》等專著3部,主編《教育原理套用叢書》一套,在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城市研究、土地資源研究等方面發表論文50多篇。曾獲教育部“曾憲梓基金會”高等師範院校優秀教師二等獎、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江蘇省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等榮譽稱號;被確定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江蘇省“青藍工程”跨世紀學術帶頭培養對象。

就業狀況

為適應企業用人和學生就業的需要,學校努力發展套用學科,加強理論套用,面向社會職業崗位群,以實踐能力為主線,構建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確保學校育人與社會用人適銷對路。
學校不斷推進產學合作深度,與企業共建專業指導委員會,研討專業設定、選擇教學內容、聘任教師和共建實訓實習基地。學校既設有機械、電氣、電子、電信、建築、會計、金融、商務、法律、服裝、園藝等一批傳統專業,又設有信息技術、影視動畫、視光學技術、珠寶首飾、樓宇智慧型控制、旅遊飯店管理物流管理、觀賞農業等新興專業,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
學校根據現場一線的需求,組織教學內容,力求學生基礎理論紮實、專業知識寬,實踐能力強。學校還根據某些職業崗位對技能的多方面需求,開展主輔修的雙專業教育,培養複合型人才。為加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紮實肯乾、團隊精神的培養,學校不僅在校內建立各種實驗室、仿真實訓基地,而且在160餘個企業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置學生於工程實踐和崗位實務環境,鍛鍊學生的現場實際工作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學校以"三率":綜合素質達標率、雙證率、就業率作為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標準,要求學生不僅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證書,同時具有相關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市場取向的教育教學改革使畢業以"長實踐、擅合作、上手快"而具有較強的就業競爭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越來越多的學生勇於自主創業,帶動他人就業。

辦學體制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和江蘇省省長羅志軍在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時指示學院要"解放思想創新體制,聚集資源","走市場化社會化的道路建設名校"。
學校積極推進辦學體制改革,遵照《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教育部關於舉辦"獨立學院"的檔案要求,利用自身的教學和管理優勢與社會的資金優勢,與企業合作舉辦民辦二級學院性質的獨立學院。學校還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調整隊伍結構,推進後勤社會化,壓縮機關編制,擴大師資隊伍。
學校強化激勵約束機制,實行人事代理制度,按需設崗,擇優聘用,人員能進能出,待遇能高能低。學校還實行二級管理,降低管理重心,引入市場機制,實行系部全額成本核算,激發基層活力確保高質量育人,高效益辦學。

對外合作

為引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培養我校學生,借鑑國外高校套用型人才培養經驗,自95年起,學校先後與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法國、奧地利和英國的高校聯合培養學生和培訓教師。
至今,已有300餘名學生出國進行第二階段的學習和70名教師出國受訓或讀研。遵照《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學校與國外高校發展合作辦學、合作科研,以推進學校教育與國際接軌,提高套用科研水平,加速培養具有國際眼光、能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外向型人才
學校堅持辦學主體多元化,以股份制多渠道籌集資金,在江寧大學城征地1210畝發展新校區,規劃建築面積38萬平米。03年11月一期工程近10萬平米建築已竣工,3600名學生入住。新校區的建立大為增強了學校的綜合實力,為學校長遠發展創造了巨大空間。
新世紀,學校將繼續高舉"創新強校、厚德興業"大旗,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最佳化服務,全面建設新型本科院校,力爭超常規、跨越式發展,2010年邁入全國一流套用型本科院校的行列。

圖書館簡介

金陵科技學院圖書館建於2003年3月,由原南京金陵職業大學圖書館、南京農業專科學校圖書館合併組建而成。現中心館設在江寧校區,另設一個分館,坐落於幕府校區。
圖書館現有館舍總面積37320平方米,其中江寧校區34167平方米,幕府校區3153平方米。現有閱覽座位3000餘個,視聽閱覽座位64個,多媒體閱覽座位400餘個, 其中江寧校區320個。圖書館現館藏紙質文獻80萬餘冊(件),同時購置了十幾種中外文電子期刊和電子圖書資料庫。
金陵科技學院圖書館書刊借閱實行計算機管理,百分之百開架借閱,並推行流閱一體的新型服務方式。全館全天不間斷開放,電子閱覽室、綜合閱覽室周開放時間達到86小時以上。本館還提供電子文獻閱覽和網上資料庫檢索,開展查新、定題和館際互借服務。
金陵科技學院江寧校區圖書館共7層,其中一樓是辦公室及報告廳,二樓為圖書借閱處。圖書分布在二到七層,電子閱覽室位於三樓,目前共有250台計算機對師生開放。
圖書分布狀況:
二樓:新書庫;視聽室
三樓:公共書庫(含語言(H),文學(I) 以及計算機自動化(TP)類,綜合(Z)類圖書);電子閱覽室
四樓:社會科學書庫(A,B,C,D,E,F,G,J,K類圖書及社會科學類期刊);
五樓:自然科學書庫(N,O,P,Q,R,S,T類圖書、自然科學類期刊)。
六樓:外文圖書、工具書、過刊資料以及特藏書
七樓:2003年6月30日以前入藏圖書

錄取分數線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檔 錄取人數 錄取批次
2007 491.00 591.00 545.00 -- 3266 本科二、三批
2006 480.00 577.00 529.00 -- 1885 本科二、三批
2005 529.00 564.00 542.00 -- 841 本科二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