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龍竹

金平龍竹

金平龍竹所屬青殼大竹,雲南金平特產,海拔1200米。模式標本采自金平。

基本信息

所屬類別

【種中文名】:金平龍竹
【種拉丁名】:Dendrocalamus peculiaris Hsuch et D. Z. Li
【種別名 】:青殼大竹(雲南金平)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牡竹屬
【屬拉丁名】:Dendrocalamus
【國內分布】:雲南金平特產,海拔1200米。模式標本采自金平。
【海 拔】:1200
【命名來源】:[Journ. Bamb. Res. 8(1): 32.f.8. 1989]
【中國植物志】:9(1):167
【組中文名】:麻竹組
【組拉丁名】:Sect.Sinocalamus
【亞屬中文名】:麻竹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Sinocalamus
【族中文名】:牡竹族
【族拉丁名】:Dendrocalameae Benth.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亞科中文名】:竹亞科
【亞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竿高13—18米,直徑10—15厘米,梢端下垂,基部4或5節環列氣根;節間長36— 43厘米,被貼生的白色小刺毛,壁厚3—3.5厘米;竿環不隆起;節內長1.5—2厘米,節內與節的下方均具一圈白色至棕褐色絨毛環;主枝1或有時不發達。籜鞘早落性或在竿基部數節為遲落,革質,鮮時黃棕色或栗褐色,背面密被白色至淡棕色絨毛和黑褐色小刺毛,無籜耳;籜舌高6-10毫米,邊緣齒裂;籜片外翻,稀可近直立,基底寬約為籜鞘口部的1/3-1/2。末級小枝具8—15葉;葉鞘被早落性的小刺毛,邊緣具纖毛;葉舌高1毫米;葉片長25—40厘米,寬3—5.5(10)厘米,次脈9—12對。花枝的節間長1.8— 3.4厘米,密被黃褐色柔毛,一側具溝槽,每節叢生2-15枚假小穗,在簇叢的基部附托有2—4片小形的苞片;小穗倒卵狀三角形,長1-1.2厘米,寬5—8毫米,棕褐色,幾無毛,先端鈍,含4或5朵小花,成熟後小花之間稍疏離而且各自張開;穎2片;外稃長7—11毫米,寬7—8毫米,邊緣有折皺,先端具小尖頭;內稃長6—8毫米,背部具 2脊,脊間寬1.5毫米,其間具2脈,先端漸尖;花葯黃色,長3—3.5毫米,先端具尖頭,能伸出花外,帶紫色;雌蕊全長1厘米,柱頭單一。果實未見。花期8—12月。

產地分布

雲南金平特產,海拔1200米。模式標本采自金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