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文化

次文化

亞文化:又稱集體文化或副文化,指與主文化相對應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現象,指在主文化或綜合文化的背景下,屬於某一區域或某個集體所特有的觀念和生活方式,一種亞文化不僅包含著與主文化相通的價值與觀念,也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價值與觀念。亞文化有各種分類方法,羅伯遜將亞文化分為人種的亞文化、年齡的亞文化、生態學的亞文化等。如年齡亞文化可分為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生態學的亞文化可分為城市文化、郊區文化和鄉村文化等。由於亞文化是直接作用或影響人們生存的社會心理環境,其影響力往往比主文化更大,它能賦予人一種可以辨別的身份和屬於某一群體或集體的特殊精神風貌和氣質。

相關理論提出

1950年大衛·雷斯曼(David Riesman)提出大眾和次文化的差別,並且將次文化詮釋為具有顛復精神。大眾是“消極地接受了商業所給予的風格和價值”的人,而次文化則“積極地尋求一種小眾的風格(在當時為熱爵士樂)”。於是“聽眾……操控了產品(因此也操控了生產者),就如同產品操控了聽眾一般”(Riesman 1950: 361)。

因此,當一個次文化成員“即使沒有任何其他人在場,也會聆聽某種音樂時,他是在一種想像‘他人’在場的脈絡下聆聽音樂的——他聆聽音樂常常是為了要去和那些‘他人’建立起關係。他對大眾媒體的觀感受到他所隸屬的同儕團體所形塑。這些團體不只是在為音樂分高低而已,他們是以一種更細膩的方式(ibid: 366)”

基本含義

早在1950年大衛·雷斯曼(David Riesman)就提出大眾和次文化的差別,並且將次文化詮釋為具有顛復精神。大眾是“消極地接受了商業所給予的風格和價值”的人,而次文化則“積極地尋求一種小眾的風格(在當時為熱爵士樂)”。於是“聽眾……操控了產品(因此也操控了生產者),就如同產品操控了聽眾一般”(Riesman 1950: 361)。

因此,當一個次文化成員“即使沒有任何其他人在場,也會聆聽某種音樂時,他是在一種想像‘他人’在場的脈絡下聆聽音樂的——他聆聽音樂常常是為了要去和那些‘他人’建立起關係。他對大眾媒體的觀感受到他所隸屬的同儕團體所形塑。這些團體不只是在為音樂分高低而已,他們是以一種更細膩的方式,在為團體中的成員選擇他們會在音樂中‘聽到’些什麼。(ibid: 366)”

一個文化通常包含了很多個次文化。次文化和其母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結合在一起的,然而在某些特別的面向上,兩者之間就會有極端的差別。某些次文化的差異在到達了某個程度以後,會擁有自己的名字。

Dick Hebidge(1981)使用“風格”這個辭彙,來表示次文化的流行、態度、暗語、活動、音樂和興趣。次文化風格與主流風格不同的地方在於,次文化風格是刻意“羅織”(fabricate)出來的,帶有“被建構性”,不同於主流風格的傳統性。

百科名片

次文化(subculture)是社會學中的名詞,是指在某個較大的母文化中,擁有不同行為和信仰的較小文化或一群人,亦稱為亞文化。次文化和其他社會團體之間的差別,在於他們有意使自己的服裝、音樂或其他興趣與眾不同。

基本起源

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受戰後嬰兒潮"Baby Boom"的影響,西方世界青少年到青年期的"Teenage"開始成為重心,也因而促使年輕文化"Youth culture"時代的到來。同樣的,年輕人的服飾發展,在戰後也較從前更受到重視。 例如,在英國就出現以十多歲為對象,俗稱泰迪男孩"Teddy boys"的次文化團體。從這個群體的服裝款示模式中,不論是髮型;外套上衣;領結;緊身長褲;膠鞋,都讓我們看到青少年他們在穿著行為上,表現出自我選擇的主張。 續1960年代,這個階段在西方被喻為是反文化"Counter culture"的年代。 其特質是將年輕文化"Youth culture"、大眾文化"Pop culture"、性自由"Sexual─Freedom"、女權運動"The movement of women's right"四者相互融合。 這些自我一格的年輕次文化團體,也分別將他們的人生價值理念,著實的表現在他們的服飾之中,即透過服飾的穿著,來象徵他們所處的團體。 又因由嬉痞"Hippies"文化的影響,出現了巔復以性別來作為區分服飾模式的中性服"Unisex dress"款式;以及對象“物質消費文化”的“流行”提出排斥。 在服飾審美價值方面,由於深愛歐普藝術"Op art"與普普藝術"Pop art"藝術風格的影響,出現“趣味性;年輕化”的造型與款式;其次文化風格影響至深了,現今的街頭文化。

基本延伸

次文化次文化

哥德次文化是現今存在於許多國家中的一種次文化,起源於1980年代初期的英國,自後龐克衍生出來的哥德搖滾界。哥德次文化比同時期其他次文化的存在時間還要長久,並不斷衍生出各種類型。其意象及文化影響了從19世紀的哥德次文化與恐怖電影,到少部分的BDSM文化。

哥德次文化也衍生出相關的音樂、美學和風格。哥德音樂包含不同的類型,共同特色是哀傷、神秘的音樂和觀點。衣服風格則包含了死亡搖滾(Death rock)、龐克風、雙性(Androgynous)、維多利亞風、一些文藝復興和中世紀時期的衣服樣式,或者是結合上述各項風格。另外還經常搭配黑色的服裝、彩妝和頭髮。

次文化在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香港開始流行起來 ,以周星馳為代表的無厘頭是其佼佼者,這股文化之風主導了整個十年的香港社會。

現代

大眾傳媒指的“次文化”與“流行文化”相對,通常是指少數人熱衷的新興文化,不涉及宗教信仰。如爵士樂與搖滾樂、街舞、極限運動都曾經是少眾文化,但經過推廣下逐漸流行,成為流行文化。

然而現代的次文化的定義權主要落於傳媒手中,一項新興文化是否屬於流行文化便是通過媒體曝光率來決定。在電視普及後,一些次文化就被傳媒大肆宣傳,例如1960年代香港的樂隊僅能於少數地方演出,到1970年代開始進入大眾視野,而今成為流行文化。1990年代興起的無厘頭文化,2000年代下降而未能成為主流文化。

但是,並非所有的新興文化都得到傳媒的宣傳,不少次文化都受到傳媒的抹黑,以致無法成為“主流文化”,甚至被歧視。例如1970年代興起的電視動畫,由於日本、中國、香港、台灣等地方的傳統觀念影響下,卡通片(或卡通片)被視為小孩子的娛樂,“看動畫等於幼稚”的觀念深入人心,便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例如香港曾將動畫主題曲視為兒歌(儘管許多作品都沒有兒歌應有的風格),從而出現《兒歌金曲頒獎典禮》(2009年改為《動畫金曲音樂會》)。

傳媒亦喜用新興詞語套用傳統意義,強加於一些族群身上,例如御宅族被描述為“隱蔽青年”,ACG愛好者被稱為“電車男”。

現代次文化

御宅族:資深ACGN愛好者的泛稱,由於ACGN不為主流文化接受,故該族群常為大眾誤解。

火星文:為網民發明的符號字型,用於減省字數及筆劃,本意是提高輸入速度。

腦殘體:為90後喜用的怪異漢字,皆屬別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