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位於重慶市萬州區,2006年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原萬州衛校,原萬縣中醫藥學校合併升格組建。2016年8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截至2018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占地面積839畝,校舍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0.2億元。現有普通全日制專科在校生11180人,教職工952人,其中教授48人、副教授127人,擁有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276人。學校是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單位,是教育部、衛生部確定的“全國護理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基地”。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景色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景色

1951年,四川省萬縣衛生學校成立。

1967年,四川省萬縣中醫藥學校成立。

2003年,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籌建。

2006年,重慶市萬州衛生學校和重慶市萬縣中醫藥學校合併組建升格為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2016年8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有在職職工952人,教授48人,副教授127人,博碩士276人,雙師型教師達85%,有76名教師在省級以上學術團體任職,有省級教學團隊3個。

省級教學團隊

中藥專教研組、護理專業教學團隊等3個。

院系設定

截至2018年5月,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共有6個教學二級學院,設定29個專科專業。

二級學院 專業
臨床醫學院[6] 臨床醫學、口腔醫學
醫學技術學院 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口腔醫學技術、眼視光技術、醫療設備套用技術、醫學生物技術
中醫學院 中醫學、中醫骨傷、針灸推拿、康復治療技術、醫學美容技術、中醫養生保健
護理學院 護理、助產、老年保健與管理
藥學院 藥學、中藥學、中藥製藥技術、中藥生產與加工、藥物製劑技術、藥品質量與安全、藥品經營與管理、製藥設備套用技術
公共衛生管理學院 預防醫學、衛生信息管理、公共衛生管理、食品營養與衛生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11年6月,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有省級精品課程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5門,實驗(訓)中心5個,重慶市示範性專業4個,中央財政支持的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建設專業2個,校級重點專業4個。

重慶市示範院校重點建設專業

臨床醫學、中醫學、護理、中藥

中央財政支持的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建設專業

口腔醫學技術、藥物製劑技術

校級重點專業

針灸推拿、中醫骨傷、醫學檢驗技術、藥品質量檢測技術

省級精品課程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急救護理技術

針灸技術

,中藥鑑定技術,中醫內科學

,臨床檢驗基礎

實驗(訓)中心

基礎實驗中心、護理實訓中心、臨床實訓中心、中醫實訓中心和藥學實訓中心

教學成果

2007-2011年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榮獲省級高等教育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省級科技進步獎各1項。

合作交流

截至2011年6月,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的知名院校和重慶醫科大學、山東醫專、天津醫專、上海醫專、泉州醫專、浙江醫藥高專、遵義醫專、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四川中醫藥高專、廣安職業技術學院等醫藥院校及重慶醫藥衛生學校、長壽衛生學校等中職學校開展深度校校合作。

附屬醫院

截至2011年6月,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有直屬附屬醫院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7所。

直屬附屬醫院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

非直屬附屬醫院

重慶市九龍坡區第一人民醫院

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

重慶市奉節縣人民醫院

重慶市石柱縣人民醫院

重慶市酉陽縣人民醫院

重慶市秀山縣人民醫院

重慶市黔江中醫院

學術科研

科研機構

根據2015年學校官網顯示,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建有高等教育研究所、三峽中醫藥研究所、抗腫瘤天然藥物工程中心等校級科研機構。

科研成果

2011年11月,學校“三峽中藥信息源開發與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研究”和“長江三峽中草藥圖譜”、“川東獐牙菜對肝癌細胞作用效果的觀察研究”、“速效消黃飲治療早期慢性重型肝炎的臨床研究”,“子午流注網上取穴信息系統”5項科研成果被鑑定為重慶市科學技術成果獎。2011年學校“衛生職業教育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課題課題成果被評為“全國衛生職業教育研究發展基金2008~2009年度教育教學研究課題成果三等獎”。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到2007年10月,圖書館館藏文獻量達26萬冊。包括印刷型圖書18餘萬冊,期刊合訂本4餘萬冊,館藏文獻中醫藥衛生類書籍89100餘冊,突顯了我校專業特點。每年訂有期刊530餘種,報紙36種。期刊中醫學類300餘種(含外文4種),文藝類200餘種。電子圖書(光碟)4餘萬冊,購買的資源有超星電子圖書10萬冊、中國知網資料庫、萬方資料庫、萬方學術視頻80000分鐘。

學術期刊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學報》(以下簡稱《學報》)是由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主管、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學報》以弘揚醫藥文化,傳播醫藥科學知識,繁榮醫藥學術,展示醫藥科研成果,為學校教學、醫療、科研服務,為重慶及三峽庫區社會、經濟、文化及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服務為宗旨的綜合性學術期刊。

文化傳統

校訓

學則恆心,醫則仁心

校徽

1.校徽圖案由內外圓兩層構架組成,外層內容為學校中英文規範名稱,核心為校徽基本形。

2.採用圓形風格為視覺效果。象徵地球,寓意圓滿、博愛天下,體現為人類健康發揮的保障作用和美好追求。

3.背景為三峽夔門峰巒。圖案中心以三峽夔門峰巒為背景,寓意學校位於三峽庫區和“立足三峽、輻射西部、統籌城鄉、服務基層”的辦學定位。

4.蛇杖。蛇杖凸顯醫學元素,寓意現代醫藥高校的性質。

5.蛇杖下方的圖形既是一雙手,又是破土而出的新芽,是奉獻、希望、聖潔的象徵,寓意培養白衣天使的搖籃和全校師生團結拼搏的進取精神。

6.三條水波,象徵書的形狀,寓意醫學生精勤不倦,博極醫源。

7.基本色為綠色。綠色的校徽簡潔、靚麗、堅定飽滿,使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地域和使命意義深遠。它寓意著環保、健康,象徵著年輕的生命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標誌著充滿活力的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美好光明的發展未來。

校容校貌

學校環境優美,配套設施完善,服務功能齊全,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500餘萬元;建有與網際網路連線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多媒體電子閱覽室和校園閉路電視系統,圖書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館現有藏書78萬冊;有館藏三峽庫區珍稀中藥植物標本3000餘件的中藥標本陳列館一個,中藥研究所一所,直屬附屬醫院一所;校辦和股份制後勤服務公司各一個。學校內建有高等醫學教育研究所、中藥研究所、中藥科技館、生命科學館、三峽中醫文化館和醫學科研中心等教學科研機構。學校實踐教學體系完善,建有國內領先的基礎實驗中心、臨床實訓中心、現代護理實訓中心、針灸推拿實訓中心、藥學實訓中心和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有二級甲等直屬附屬醫院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7所,教學醫院10所。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學校內建有高等醫學教育研究所、中藥研究所、中藥科技館、生命科學館、三峽中醫文化館和醫學科研中心等教學科研機構。學校實踐教學體系完善,建有國內領先的基礎實驗中心、臨床實訓中心、現代護理實訓中心、針灸推拿實訓中心、藥學實訓中心和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有二級甲等直屬附屬醫院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7所,教學醫院10所。學校現有在校學生12000人,有教授、副教授150人,博士、碩士學位教師183人,雙師型教師占80%,76名教師在省級以上學術團體任職。先後承擔國家、市、區級科研項目41項,編著出版學術專著及主編國家規劃教材140餘部(本)。先後與美國、烏克蘭、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開展留學生教育和國際學術交流。

師資力量

學校在職教職工800餘人。擁有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專任教師中副教授以上職稱147人,博士、碩士142人,雙師型教師占75%。有76名教師在省級以上學術團體任職。學校高度重視科研工作,現今由於承擔國家,市,區級科研項目41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4項,在省部級公開刊物上發表論文90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及主編或參編教材140餘部(本),建有適應現代化教學與管理的校園信息寬頻網路圖書館藏書約40萬冊。先後與美國、烏克蘭、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開展留學生教育和國際學術交流。

辦學規模

教學資源

學校緊貼社會需求,開設醫學、中醫護理、藥學、公共衛生、醫技等6大類30個專業(專業方向)。臨床醫學、護理、中藥、針灸推拿、中醫骨傷等專業已形成優勢專業品牌在全市乃至全國有較大影響。每年面向全國19個省市招收高職高專學生3000人以上,新生報到率高,居全市高職高專院校前列。學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與全國120餘家二甲以上醫院、大中型醫藥集團通過校院(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等方式建立了實習就業創業基地,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

針推和腫瘤防治為附院的特色專科,皮膚科為萬州區衛生局首批確定的全區三個重點學科之一。

教學成果

如今學校在職教職工800餘人。擁有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專任教師中副教授以上職稱147人,博士、碩士142人,雙師型教師占75%。有76名教師在省級以上學術團體任職。學校高度重視科研工作,現今由於承擔國家,市,區級科研項目41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4項,在省部級公開刊物上發表論文90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及主編或參編教材140餘部(本),建有適應現代化教學與管理的校園信息寬頻網路圖書館藏書約40萬冊。

辦學理念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契機,以“黨員示範工程”、“書香校園工程”等為載體,大力推進學校“五大校園”建設工作,使得學校“四個文明”建設卓有成效,2009年被授予“重慶市文明單位”稱號。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四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我校堅持五個“貫穿始終”,緊扣“提高質量、突出特色、增強高等教育核心競爭力”和“科學定位謀發展,搶抓機遇強特色,提高質量上水平,服務庫區做貢獻”的主題,以推進科學發展觀“三進”工作、圍繞科學發展觀“三真”、實踐科學發展觀“雙效”為學習活動載體,在“黨員幹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民眾得實惠”方面狠下工夫。學習實踐活動的開展從思想上、行動上為文明校園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

加強“五個校園”建設,構建和諧文明校園。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理念,把“五個校園”建設發展的重要內容,作為推動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作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新途經、新載體,作為提升學校形象塑造工程。一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服務意識。著力改善校園學習、工作、生活環境和條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快樂成長,促進教職工身心健康。二是堅持師德建設、學生德育建設兩條主線,大力提高校內文明程度。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和職業道德的教師隊伍是創建文明校園的關鍵。以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為契機,加強建設的力度,加強階段的反饋與整改,大力開展師德教育和學生德育工作。三是堅持夯實基礎,注意特色培育。加強組織領導,突出辦學特色,發揮職能部門主動性、創新性,激發師生積極性、創造性,努力形成特色、打造品牌。四是堅持統籌兼顧,整體推進工作。學校正確處理好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的關係、“五個校園”相互之間關係,確保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五是堅持活動育人,豐富校園文化,服務基層衛生事業建設。結合醫藥專業教育的特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教學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著力培養師生求真、揚善、尚美、踏實、高效、創新的人文精神,提升校園人文精神的張力、活力、魅力,培養全面發展、高素質的新一代公民。六是堅持扶危濟困,彰顯文明魅力。充分調動全校師生服務社會,扶危濟困的熱情,通過深入開展青年志願者活動、開展“城鄉支部手拉手”共建活動、困難民眾(黨員)幫扶活動、“三下鄉”活動等活動,營造良好的文明氛圍。

學校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工作方式,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營造“五個校園”的文明和諧氛圍,推動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構建和諧校園譜寫出更加輝煌的篇章。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周建軍校長:陳地龍
黨委副書記:冉隆平
副校長:余萬興、譚工、吳勇、袁定明

獲得榮譽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

學校承擔國家級、市、區級科研項目26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4項。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論文521篇,編著出版學術專著和全國性教材57部(本)。學校建立“三峽中藥研究所”,致力於三峽庫區中藥產業發展,瀕危藥材搶救,優質藥材資源調查與保護開發,為中藥產業發展做出了突出成績,獲得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學校自1951年建校以來,秉承立足三峽,輻射周邊,面向農村,服務基層的辦學定位,以醫學教育和衛生職業教育為主體,為三峽庫區衛生人才培養,保障人民民眾健康作出了較大貢獻。特別是高專成立以來,始終把建設全國一流,西部領先的醫藥類高等專科學校作為奮鬥目標,努力發揚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相結合的特色,緊貼農村基層和社會需求,打造優勢專業品牌,中藥、針灸推拿、骨傷、護理等專業在全市乃至全國有較大影響。目前開設有臨床醫學、中醫學、中醫骨傷、針灸推拿、護理、藥學、醫學檢驗技術、口腔醫學技術等12個高職高專專業。五十多年來為三峽庫區及周邊區域培養了各級各類醫藥衛生人才7萬餘名,庫區基層衛生單位80%的業務骨幹為我校畢業生。

學校辦學特色和辦學成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是教育部、衛生部確定的“全國護理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基地”,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的“全國中醫骨幹培訓基地”,“全國鄉鎮衛生院院長培訓基地”,是“重慶市農村基層衛生人才繼續教育培訓基地”、“重慶市衛生職業技能鑑定站”、“三峽移民勞動技能培訓基地”、“三峽中醫藥國際培訓中心”。學校先後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慶市政府授予“職業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中醫藥科技工作先進集體”、“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最佳文明單位”。

重慶市高校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