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峽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創建於1956年,坐落於重慶市萬州區。1994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為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碼10643),是三峽庫區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學院2004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為教育部直屬高校東南大學對口支援單位,是國家重點建設高校、“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2010年3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新增立項建設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2年度重慶市社科規劃管理工作優秀集體”。2013年7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重慶三峽學院由萬縣師範專科學校、萬縣教育學院及重慶三峽經濟學校合併成
5

立。

這三所學校的前身分別是1956年創建的四川省萬縣國中師資訓練班、1958年創建的萬縣專區教育行政幹部學校、1980年創建的萬縣地區經委乾訓班。

1978年,成立萬縣師範專科學校;

1984年4月,萬縣地區教師進修學院更名為萬縣教育學院;

1993年1月10日,“三峽大學籌備組”掛牌儀式在萬縣師專舉行。至1993年10月,原萬縣師範專科學校和萬縣教育學院完成了實質性的合併。

1994年3月26日,萬縣師範專科學校、萬縣教育學院和萬縣地區工交職工中專學校三校合併,組建為四川三峽學院。

2000年2月15日,經市政府研究並報國家教育部批准,四川三峽學院更名為重慶三峽學院。

2003年3月26日,重慶三峽經濟學校併入重慶三峽學院

學術研究

科研建設

4

學校是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重慶市社會科學知識普及基地、重慶市科普基地和“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三峽移民與經濟發展研究會等2個市級學會,化工與生物、地質災害、三峽藝術等24個校級科研所為代表的一批為庫區經濟服務的特色科研機構;市級高校科研創新團隊建設團隊和培育團隊各1個。

2007年至2012年來,全校教學科研人員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占40%以上;出版學術專著200餘部;被SCI、EI等權威文獻檢錄500餘篇;學校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6項,承擔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680餘項,科研經費6000多萬元。科研成果先後獲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重慶市科技進步及社科優秀成果獎25項。

根據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人文社會科學·2013版)》統計,2013年《重慶三峽學院學報》綜合影響因子0.368,比2012年期刊綜合影響因子0.333增加了10.5%;2013年複合影響因子0.531,在全國662家綜合性人文、社科學報排名中,繼2012年首次進入百強後再次躋身前百強,躍升到第90位,在重慶市屬高校學報中排名前列。

科研機構

市級學科基地: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三峽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院、三峽庫區水環境演變與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
校級學科基地:信號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非線性科學與系統結構重點實驗室、西南民族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三峽美術研究與創作中心。

學術交流

學校注重開放辦學,不斷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為教育部直屬高校東南大學對口支援單位,與國內多所大學及美國僑港大學、喬治亞佩雷米特大學、丹佛社區大學、馬來西亞科技大學、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南澳大學、日本立命館大學等大學建立了互派教師、訪問學者和學術交流等合作關係,在美國丹佛社區大學開辦了孔子學院並建立了“中國文化體驗中心”。同時還與全國100餘所重點大學長期進行友好交流合作。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重慶三峽學院二級學院明細
5

重慶三峽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外國語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美術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套用技術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成人教育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政治與法律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民族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重慶三峽學院開設有涵蓋9個學科門類的52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已形成了以文學、工學為主,理學管理學藝術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農學等協調發展的學科結構和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研究生教育、高職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學生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學科建設

5
重點專業

重慶市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區域經濟學;
校級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套用經濟學、數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美術學、體育教育與訓練。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中國語言文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申碩學科

立項申碩學科:套用經濟學、數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

學科總況

重慶三峽學院有沙龍、百安兩個校區,占地達到2000畝,建築面積50餘萬平方米,藏書129餘萬冊,電子圖書1

55
46萬餘種,儀器設備總值近1億元,日制在校學生16000餘人。

重慶三峽學院緊密圍繞重慶市和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最佳化結構,加大學科專業建設力度。截止2012年底,有市級重點建設學科1個、市級重點立項建設學科2個、校級重點學科9個,教育部財政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1個、重慶市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市級精品課程9門;市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市級教學團隊5個(數據截止2013年1月)

師資力量

學校在編人員1211人,其中專任教師906人,其他專業技術人員13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0餘人,博士、碩士學歷教師560餘人,中級職稱347人,其中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後備人選3人,重慶市名師2人,重慶市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10人,兼職教授和外籍教師100餘人。(數據截止2013年1月)

教學建設

教學成果
重慶三峽學院重慶三峽學院

學校先後獲得了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和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園林式單位、重慶市教育質量管理年先進集體、重慶市語言文字示範學校及先進集體、重慶市輿情信息工作先進單位、重慶市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國家二級檔案目標管理單位、重慶市引進國外智力示範單位、全國來華留學生保險推廣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教科文衛體系統模範職工之家等榮譽稱號。

截止2012年底,在校學生連續獲得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學術活動“挑戰杯”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省級獎20餘項;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省級以上獎近40項;全國、省市級大學生英語競賽、中國大學生創業設計競賽獎總計70餘項;2001年以來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授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國大中專學生自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等稱號;先後兩次被團中央、教育部、國家環保總局等八部委評為“保護母親河先進集體”。

學校以“成人、成才、成功”教育為統攬,積極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和能力建設,“三成”教育成果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自辦學以來,學生成功申請專利9項,公開發表論文470餘篇。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等專業競賽獲國家級獎370項,省部級獎223項;其中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重慶三峽學院廣播電視專業餘常海同學的攝影作品《一輩子難以忘記的是您這個眼神》獲2010年度全國高校校報好新聞作品新聞攝影類一等獎,政法學院教師王航的《你會是冷漠的路人嗎》獲2012年度言論類一等獎;藝術設計專業張舒同學參加2011年第四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獲全國一等獎。

硬體設施

重慶三峽學院重慶三峽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圖書館於1994年由萬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和萬縣教育學院圖書館合併,組建成四川三峽學院圖書館,2000年更名重慶三峽學院圖書館。館舍面積17431平方米,閱覽座位2000多座。館藏紙質文獻121萬冊,電子圖書146萬種,中外文現刊1500多種。期刊資料庫有CNKI中國知網、維普中文期刊資料庫、萬方資料庫、EBSCO資料庫、FAJS外文期刊資料庫等。同時,還有10餘種試用的電子資源和資料庫。

圖書館館藏內容涵蓋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各個學科。收藏有《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叢書集成》《中國西南文獻叢書》《中國少數民族古籍集成》《永樂大典》《四部叢刊》《古今圖書集成》《明實錄》《清實錄》《敦煌寶藏》等大型古籍叢書、類書3.5萬多冊,善本1300餘冊,其中有《四聲韻譜》孤本一套。被《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和《四川省高校圖書館古籍善本聯合目錄》收入的善本達45種,總計585冊,居重慶市高校圖書館第三位。2010年,圖書館入選“第一批重慶市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共有64種古籍入選“第一批重慶市珍貴古籍名錄”。
重慶三峽學院設有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資料信息中心、三峽文獻信息中心),自建三峽資料資料庫,負責收藏反映三峽歷史、地理、文化、文學、旅遊、社會生活及三峽庫區人物著作和傳記等各種文獻、圖片、視聽資料4萬多冊。(數據截止至2013年12月)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李廷勇

院長、黨委副書記:張偉

黨委副書記:崔廣平

副院長:祁俊生、譚明術、陳文昆、臧小林

紀委書記:李金斌

文化傳統

校徽

重慶三峽學院校徽由學院美術系李長祿教授於1994年設計,後經修改確定。

校訓

重慶三峽學院重慶三峽學院

厚德、博學、自強、創新

校訓解釋:
“厚德”出自《周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指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養和人格品質,其內涵為“協作、奉獻、寬厚、誠信”。

“博學”出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博學”是指廣博地學習知識,其內涵為“尚學、博覽、善思、明辨”。

“自強”出自《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作不斷努力,頑強拼搏解。傳承和弘揚三峽移民精神,努力向上,永不懈怠。自也包括自己的班級、自己的學校和自己的民族和國家。強也包括身體之強、學業之強,更指能力之強、意志之強。其內涵為“勵志、堅韌、篤行、有為”。

“創新”指破舊立新,推陳出新,意指創造、創意、創見。其內涵為“繼承、揚棄、求是、超越”。[33]

校歌

作詞:湛明明

作曲:辛發先

踏著三峽的聖土,沐著三峽的靈光

我們的三峽學院聳立在,三峽庫區的心上

啊,你是智慧的寶庫

啊,你是知識的殿堂

你用科學的能量,鑄造高等教育的輝煌

啊,校風嚴謹,人氣興旺

啊,厚德博學,創新自強

培養時代精英,造就社會棟樑

培養時代精英,造就社會棟樑

肩負庫區人民的希望,托起祖國金色的太陽

金色太陽

重慶市高校一覽

重慶大學一覽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