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峽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是2008年在學校原經濟貿易系和工商管理系的基礎上新成立的二級學院。學院現有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行銷、會計學、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工商管理等7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達2650餘人。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經濟與管理學院是2008年在學校原經濟貿易系和工商管理系的基礎上新成立的二級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05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41人,博士(含在讀)22人,3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均擁有碩士學位。現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重慶市學科帶頭人1人,重慶市社會科學評審專家1人,碩士生導師5人(含兼職)。
近幾年來,我院教師承擔了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140餘項。出版專著和教材20部。在權威及CSSCI等重要學科期刊上發表論文120多篇。經過多年積累,學院在三峽移民研究、庫區可持續發展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較為突出的特色,在全國學術界享有較高的學術聲譽。
學院現有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行銷、會計學、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工商管理等7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達2650餘人。區域經濟學被批准為重慶市重點建設學科,套用經濟學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立項建設支撐學科。在校學生近幾年申請各類科研創新項目近30項,獲國家及重慶市各類獎項30餘人次。畢業生以其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受到用人單位普遍好評。

學院領導

院長:顏幫全
黨總支副書記:胡秀忠
副院長:鄧曉霞 楊勇

師資隊伍

教授
陳孝勝、鄧曉霞、關文忠、何京蓉、賈振聲、郎永建、李長春、李炯光、孫芳城、熊建立、徐素環、許必建、顏幫全、朱丹
副教授
巴芒、鄧高權、范遠江、胡碧芳、胡定平、胡際蓮、黃玲、李超、李建蓉、李慶、李小明、林雅軍、劉耀森、權英、淑譚勇、萬玻、魏強勁、楊貴中、楊勇、殷明權、鄭亞章、周科、左正強
講師
陳梅、陳國毅、代小菊、胡幫勇、金智慧、李佛關、李潔、李勇漢、呂政寶、梅波、尼安木、冉叢波、冉寧、孫焱、汪建文、王蜀見、王野、伍禮霞、徐文權、燕春蘭、楊曉雲、於開紅、喻永紅、張尚民、周前映、周學軍
助教
楊蜜

專業設定

工商管理(本科·文理兼收)
工商管理專業創建於2003年,是重慶三峽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辦學較早的專業之一。專業成立近十年來,學科依託萬州這座歷史悠久的商業港口城市,借勢萬州建設重慶第二大都市的東風,在工商管理專業教學與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創建了自己的特色。本專業已成為三峽庫區高層次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
工商管理專業經過幾次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的修訂完善,初步完成了課程標準體系建設。目前,本專業開設有人力資源管理和連鎖經營管理兩個專業方向供學生選修,培養模式採用前兩年專業模組知識培養、後兩年方向模組知識培養的方式。培養過程中強調理論結合實踐,不僅注重學生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學習,同時還加強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在所開設的絕大多數課程中均設有不低於八個課時的實踐課時,校內設有綜合實習基地和職業鑑定中心各一個、校外擁有固定的實習基地3個,常用的實習基地多家。所培養的畢業生具備較高專業素養和較強的動手能力。在重慶、成都、深圳、廣州等地的眾多工商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中的管理崗位上活躍著大量本專業的畢業生,頗受用人單位好評。
工商管理專業具有良好的專業教師隊伍,教學經驗豐富,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不斷提高。目前,已經初步建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骨幹,知識和年齡結構合理,學術水平較高、富有創新精神、團結合作的師資隊伍。本專業擁有專職教師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講師7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11人。同時,本專業還聘請多名企業家和大學教授為本專業的客座教援。近年來,本專業教師主持省部級以上課題近十餘項,各級各類教研教改課題二十餘項,發表論文百餘篇。課程建設方面,管理學、統計學、人力資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創業設計等課程被列為校級核心建設課程(KCP)。
工商管理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現代工商企業管理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技能,具備良好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工商企業管理能力,能在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房地產、教育、物流、旅遊、保險、連鎖經營管理等)等各類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生產運營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富有創新精神的套用型高素質管理人才。
工商管理專業學制4年,文理兼收。主幹課程是管理學和經濟學。主要專業課程包括:管理學原理、統計學、公司理財、市場行銷學原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戰略管理、運營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等。實踐教學環節包括課內實踐教學環節與課外教學實踐環節。課內實踐環節主要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行銷學原理、會計學原理、連鎖經營管理、品牌學原理與實務、商務談判、公共關係學、運營管理、物流管理、消費者行為學、市場調查與預測、企業風險管理、證券投資學、公司理財、管理信息系統、組織行為學、投資項目管理等。課外集中實踐環節包括企業財務報表編制與分析、企業經營決策模擬實驗、企業投資及風險管理實驗、創業設計模擬經營和實驗、ERP沙盤實驗、大學生就業指導、學年論文等。
工商管理專業最低畢業學分為170學分。學生修滿170學分,符合學校規定的其它條件與要求,準予畢業。符合學校規定的有關學士學位授予條例,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旅遊管理(本科·文理兼收)
旅遊管理專業開設於2000年,辦學歷史較為悠久,現有在校學生400餘人,已向社會輸送合格畢業生800餘人。
旅遊管理專業隸屬於管理學學科,標準學制4年,修業年限為3—6年,文理兼收,學生畢業可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本專業致力於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旅遊管理方面的專業理論基礎知識,系統掌握旅遊企業的管理理論與方法,熟悉我國旅遊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和國內外旅遊業的基本情況與發展動態,具有分析和解決旅遊管理工作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較高文化素質修養、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能在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行社、景區、酒店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的套用型高級人才。本專業核心課程有管理學原理、西方經濟學、旅遊學概論、旅遊經濟學、旅行社管理、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飯店管理原理、導遊基礎等,本專業特色課程為三峽歷史文化與旅遊。旅遊學概論、旅遊經濟學、旅行社管理、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飯店管理原理等課程是學校核心建設課程(KCP),三峽歷史文化與旅遊課程是校級重點課程。
經過多年建設發展,本專業已經形成了一支專業結構、職稱結構、學緣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愛崗敬業、年富力強的師資隊伍,現有副教授4人,講師8人,碩士9人,45歲以下的教師90%具有碩士學位。
學校歷來十分重視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工作,形成了集課內試驗、集中實踐、社會實踐、專業畢業實習、學生自主實習等為一體的較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與一批知名旅遊企業如萬州國際大酒店、青龍瀑布、太白國旅等建立了長期的實習合作關係。建有模擬導遊、酒店前廳、客房、餐飲等旅遊管理專業實驗室,配備有模擬導遊、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等專業實驗教學軟體,購置了酒店管理實操教學光碟,並著手在新校區建設旅遊與酒店管理實訓中心、旅遊與酒店虛擬教學實訓室、旅遊與酒店管理信息系統模擬實訓室等實踐教學平台。同時,本專業還能得到企業綜合管理實驗室、會計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的支持。為豐富學生課餘生活,提高學生專業素養和技能,本專業設有模擬導遊大賽、旅遊線路設計大賽等專業競賽。經濟與管理學院下設旅遊研究與人才培訓中心可以為導遊資格證等考試提供培訓服務。
在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歷年來本專業學生英語四六級通過率、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在全校皆名列前茅,80%的學生在校期間考取了導遊資格證。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都在96%以上,他們在重慶乃至全國各地的旅遊企業中任職,不少同學已經成為任職企業的骨幹管理人員,在旅遊業中為本校贏得了良好的聲譽。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本科·理工類)
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運用能力,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從事信息收集、分析、管理和評價的套用型高級人才。學制四年,可授管理學學士學位。專業課程有:經濟數學、管理學原理、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學、生產與運作管理、組織戰略與行為學、套用數理統計、運籌學、計算機系統與系統軟體、數據結構與資料庫、計算機網路、信息管理學、信息組織與檢索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等。學生畢業後,能在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部門從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工作。
會計學(本科·文理兼收)
會計學本科專業創建於2006年,作為三峽庫區唯一的會計學本科專業,“立足三峽、服務庫區、面向全國”,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和市場環境對會計學本科人才培養的需要。經過幾年的努力,形成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與鮮明的專業特色,專業人才培養規模迅速壯大,人才培養質量得以提高,目前已經成為渝東北地區重要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基地。
會計專業有一支治學嚴謹,教育教學能力強,教研、科研水平高,結構合理的優秀師資隊伍。目前,共有專業教師18名,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名;市級會計專業帶頭人1名;教授5名,副教授5名,講師(會計師)6名,助教2名,雙師型教師5名(註冊會計師2名);所有教師均取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近年來,本專業教師主持國家級教研、科研課題2項,省級教學、科研項目100多項,在各級各類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百餘篇;本系老師不斷探索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多項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校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重點課程3門。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5項、一等獎1項。
會計學專業學制四年,培養具備會計學、經濟學、統計學、審計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練掌握會計核算和會計分析的基本方法,熟悉國家財經法規、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和國際會計慣例,具有國際視野,具有紮實的專業技能,能夠熟練地處理財務會計業務與事項。能在工商、金融、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會計事務所等單位從事財務會計及有關管理、服務、諮詢等工作,能自主創業、考研深造。畢業生可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有:管理學、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統計學、經濟法、運籌學、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預算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高級財務會計、會計制度設計、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等。
從2012年起每年在錄取的學生中選拔30名優秀學生採用“1+2+1”培養模式。即聯合培養學生在重慶三峽學院完成第一學年基礎課程學習,第二、三學年送到東南大學按照聯合培養方案完成專業主幹課程學習,第四學年返回重慶三峽學院完成後續課程、畢業設計(論文)等環節。
市場行銷(本科·文理兼收)
市場行銷專業創建於1993年,迄今為止已有19年歷史,是重慶三峽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辦學最早的專業之一。專業成立近二十年來,已經為社會輸送了1000餘名市場行銷專業的畢業生,在市場行銷專業教學與研究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創建了理論與實踐教學為一體的立體化、階梯化的漸進式人才培養特色模式。本專業已成為三峽庫區高層次市場行銷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
市場行銷專業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具備一支專業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在職稱、年齡和學歷方面結構分布科學合理的創新型的教師梯隊。目前專任教師17位,其中具備高級職稱的教師11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14人,而且,80%以上教師具備豐厚的行銷實踐經驗。該專業同時擁有沃爾瑪、永輝超市、重慶萬州區家益百貨有限公司、重慶新世紀百貨、重慶乳峰乳業集團、重慶成功建材廠、魚泉工業集團、重慶浩正房地產經紀公司、萬州郵政局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市場行銷專業培養“立足三峽、服務庫區、面向全國”,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市場行銷等方面知識及相應能力,富有創新精神和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調研、推銷與商務談判、銷售管理、行銷管理與診斷、行銷策劃(廣告與公關策劃、企事業單位形象設計等)、品牌管理、客戶關係管理、物流管理以及科研方面工作,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工商管理學科套用型人才。
市場行銷專業學制4年,文理兼收。主幹課程是管理學和經濟學,專業設有行銷策劃與物流管理兩個專業方向。主要專業課程包括:經濟數學、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原理、會計學、經濟法、市場行銷學、公司理財、消費者行為學、組織行為學、管理信息系統、現代廣告學、統計學、市場調查與預測、推銷技術、市場行銷策劃、銷售管理等;同時設有10門專業選修課程和6門專業實踐課程;創新課程包括行銷風險管理(創新理論課程)和行業行銷實踐(創新實踐課程)。
市場行銷專業最低畢業學分為170學分。學生修滿170學分,符合學校規定的其它條件與要求,準予畢業。符合學校規定的有關學士學位授予條例,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經濟學
經濟學專業創建於1996年,遵循“立足三峽、服務庫區、面向全國”的辦學宗旨,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與發展,形成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與鮮明的專業特色,目前已經成為渝東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學人才培養基地。
經濟學專業有一支良好的師資隊伍,教師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目前,共有專任教師10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6人(含在讀2人),形成了良好的教學梯隊。經濟學系教師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優秀的經濟學人才為己任。套用經濟學教學團隊是市級教學團隊。本專業教師獲得市級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市級質量工程項目1項、校級質量工程項目2項、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項。專業教師指導的學生參加“挑戰杯”大賽榮獲國家級二等獎、市級一等獎。專業教師編著的教材榮獲北京大學出版社優秀教材編寫一等獎,部分教學成果成功申請國家專利。
經濟學專業教師具有較高的科研水平。本專業教師主持多項省部級課題,服務重慶市和三峽庫區經濟建設,獲獎多項。近年來《三庫區生態產業組合研究》等科研成果榮獲重慶市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社科成果一等獎1項、社科三等獎3項。專業教師在《中國農村經濟》、《中國軟科學》、《當代經濟研究》、《經濟研究參考》、《山西財經大學學報》、《中央財經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以本專業為依託的“區域經濟學”是市級重點建設學科,“套用經濟學”是本校申報碩士點支撐學科。
經濟學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夠較好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基礎,熟悉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熟練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知識面較寬,具有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初步能力,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單位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市場開發工作,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套用型創新專門人才。要求學生系統學習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相關專業基礎知識;掌握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熟悉黨和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中外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把握經濟學的學術動態, 具有運用數量分析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社會調查、經濟分析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以及相應的外語和計算機套用能力。本專業的畢業生能在企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從事經濟分析、規劃與市場開發等工作,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在95%以上,部分畢業生進入商業銀行和國有企業工作,就業的地區範圍主要有重慶、四川、陝西、廣東、福建、江蘇、浙江、山東、河南等地。
經濟學專業本科學制四年。主幹學科為經濟學,學生修滿170學分可授經濟學學士學位。專業的核心課程為政治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會計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經濟學專業緊跟市場需求變化,最佳化人才培養方案,設定金融經濟與企業經濟兩個方向。金融經濟方向課為國際金融、證券投資學、商業銀行管理、公司理財,企業經濟方向課為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企業戰略管理、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課程設定兼顧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操作能力,將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實踐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主要實踐環節包括統計學實驗、國際貿易實務實驗、經濟與管理軟體實驗、計量經濟學實驗、經濟學學年論文、運籌學實驗、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實驗、經濟學綜合實驗、技能鑑定、大學生創新項目、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設立於校內的一個實踐基地與校外的3個實踐基地為學生的實踐活動提供了保障。
國際經濟與貿易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創建於2002年,遵循“立足三峽、服務庫區、面向全國”的辦學宗旨,經過十年的努力與發展,形成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與鮮明的專業特色,目前已經成為渝東北地區重要的國際貿易人才培養基地。
國貿專業有一支良好的師資隊伍,教師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與精湛的專業知識。形成了合理的師資結構,目前,共有專任教師11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講師7名,助教1名,形成了良好的教學梯隊。教師具有較高的學歷與科研水平,所有教師均取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近年來,本專業教師主持多項省部級課題,在各級各類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教師隊伍的建設重視國際化與專業化,有海歸碩士1名,雙師型教師2名。本系老師不斷探索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多項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主持1項市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和2項校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8門課程被列入校級核心課程建設(KCP)。
國貿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學的基本理論,熟悉國際貿易規則、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掌握國際貿易實務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並具有較高的外語、計算機套用能力的複合型高級專門人才。國貿專業具有廣泛的就業前景。在當前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之下,對外貿易在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特別是本國加入WTO之後,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市場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有大量與穩定的需求。國貿專業緊跟經濟發展的趨勢,緊密結合市場需求,設定了國際貿易與國際商務兩個方向。本專業的畢業生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貿企業、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管理、報關、報檢、外銷、跟單、單證、貨運代理等工作,也可從事相關的行銷、調研和宣傳策劃等工作。近年來,本系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在95%以上,就業的地區範圍主要有重慶、四川、廣東、福建、江蘇、浙江、山東等地。
國貿專業本科學制四年,主幹學科為經濟學與管理學,學生修滿170學分可授經濟學學士學位。專業的主幹課程為政治經濟學、宏個體經濟學、金融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國際市場行銷學、國際商法。課程的設定重視理論與實踐兼顧,將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主要實踐環節包括對外貿易模擬實訓、商務英語實訓、ERP沙盤實驗、國際貿易單證實務、技能鑑定、大學生創新項目、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設立於校內的一個實踐基地與校外的3個實踐基地為學生的實踐活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國貿的人才培養方案鼓勵學生考取從業資格證書,並與渝東職業培訓中心建立了合作關係,超過一半的畢業生同時擁有從業資格證書,在人才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酒店管理
酒店管理本科專業是為適應我國旅遊和酒店業迅速發展的需要而由教育部批准新設的本科專業。本校自1996年即開始招收酒店管理專科,2009年向國家教育部申辦酒店管理普通本科專業獲得成功,於2010年9月開始招生,目前該專業在校學生人數為100餘人。作為新設專業,目前全國只有隻有29所高校獲準開辦,重慶市有2所高校開辦,本校是第一所開辦的高校。
酒店管理專業隸屬於管理學學科,標準學制4年,修業年限為3—6年,文理兼收,學生畢業可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本專業致力於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酒店管理基本理論和知識,受到現代管理方法和酒店管理專業技能的良好訓練,系統掌握現代酒店經營管理知識和服務技能,有較強溝通能力和外語能力,能在各星級酒店及酒店相關行業中從事經營管理、策劃、教育培訓等工作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在知識結構上,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系統掌握酒店經營管理的基礎理論知識,熟悉酒店經營運作流程;掌握企業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本學科的前沿發展動態;熟悉我國酒店經營管理的相關方針、政策和法律規範,了解酒店業的國際慣例與規則;掌握一定的運動健康知識、美學知識、人文社科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和外語知識。
在能力結構上,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熟練掌握酒店服務工作的相關技能和方法,熟練使用現代酒店信息管理系統;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和理論聯繫實際的套用能力,善於分析解決酒店經營中出現的各種現象和問題;有一定的套用文寫作、計算機使用能力和外語水平,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人際協調與溝通能力。
在素質結構上,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形成堅定的政治方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祖國,熱愛學校,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獻身精神;具備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與團隊協作意識;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富有時代特徵和開拓創新精神。
本專業核心課程有管理學原理、西方經濟學、酒店管理原理、酒店戰略管理、酒店服務質量管理、餐飲服務與管理、客房管理、前廳管理、酒店人力資源管理、酒店市場行銷、酒店專業英語等,本專業特色課程為酒店管理比較研究。
經過多年建設發展,本專業已經形成了一支專業結構、職稱結構、學緣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愛崗敬業、年富力強的師資隊伍,現有副教授4人,講師8人,碩士9人,45歲以下的教師90%具有碩士學位。
作為一個面向特定產業的專業,學校十分重視該專業的實踐教學,目前已形成了集課內試驗、認知考察、集中實踐、社會實踐、專業畢業實習、學生自主實習等環節為一體的較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與一批知名酒店如萬州國際大酒店、太白賓館、凱萊酒店等建立了實習合作關係。建有酒店前廳、客房、餐飲等酒店管理專業實驗室,配備有酒店管理專業實驗教學軟體,購置了酒店管理實操教學光碟,並著手在新校區建設規模更大、設施更完善的酒店管理實訓中心,下設前廳、客房、餐飲、酒吧與茶藝、會議等試驗模組,以及酒店管理虛擬教學實訓室、旅遊與酒店管理信息系統模擬實訓室等實踐教學平台。同時,本專業還能得到企業綜合管理實驗室、會計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的支持。

科研工作

該院主持承擔了包括國家級、部市級在內的各級科研課題100餘項,出版專著、教材20餘部,發表科研論文900餘篇。承擔建設的區域經濟學為校級重點學科,以三峽移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特色的研究成果在重慶市及全國享有較高的學術地位。

辦學條件

學院辦學條件先進,教學設施設備齊全。建有電子商務、會計模擬、國際貿易模擬、導遊模擬、餐飲與客房、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六個專業實驗室。擁有重慶市三峽移民與經濟發展研究會、三峽移民與經濟開發研究所、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研究所、企業管理與發展研究所等四個研究機構和重慶市渝東職業培訓中心、旅遊研究與人才培訓中心等兩個培訓機構。同時與地方共建了8個實習基地,為該院的教學、科研、實踐、實習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學院以“特色、實力、和諧、滿意”為建設和發展目標,更新觀念,銳意改革,在專業科學建設、教學科研、學生管理、就業工作方面成績突出,多次獲得市級、校級表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