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小塔

造小塔

造小塔,藏族信仰習俗。以印模壓制泥胎,經燒制而成。為上尖下大的錐形塔,大小不一,小者數寸,大者尺許。塔內有的裝密宗咒語紙條,有的裝少量青稞。一般用於敬神,放在大佛塔周圍或佛像及佛龕之前。在阿壩藏區,造小塔還作為祈求豐收的活動。每年藏曆二三月,春耕之前,人們將造好的小塔放置在村邊、路旁,或埋在田間,認為可以消滅蟲災,使糧食獲得豐收。

簡介

造小塔藏族佛塔

以印模壓制泥胎,經燒制而成。為上尖下大的錐形塔,大小不一,小者數寸,大者尺許。塔內有的裝密宗咒語紙條,有的裝少量青稞。一般用於敬神,放在大佛塔周圍或佛像及佛龕之前。在阿壩藏區,造小塔還作為祈求豐收的活動。每年藏曆二三月,春耕之前,人們將造好的小塔放置在村邊、路旁,或埋在田間,認為可以消滅蟲災,使糧食獲得豐收。

用處

古時用於盛放舍利的器具。

造小塔釋迦牟尼佛血舍利
舍利塔即安置佛陀舍利之塔婆,或安置一般遺骨之塔。又作舍利浮圖、骨塔。佛陀涅盤後,由香姓婆羅門將佛舍利分為八份,分與迦毗羅衛等八國請回起塔供養。其後,阿育王並建立八萬四千塔以供養佛舍利,於法顯、玄奘至印度時,仍可見到阿育王所建之塔,其形或近似於山琦古塔,可惜該類舍利今已不存。

義淨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中提及:“印度僧侶或俗人以土作支提或佛像,或者在絹、紙印上佛像,隨處供養。有時將土堆做成佛塔,而以磚圍。(中略)或者以金、銀、銅、鐵、泥、漆、瓶、石或沙雪作佛像支提時,將二種舍利,亦即大師之身骨及緣起之法領納入。”

而玄奘在《大唐西域記》卷九也說:“依印度之法,以香末為泥,做小窣堵波,高五、六寸。書寫經文,以置其中,名之曰法舍利。”可見印度亦有此種小型舍利塔的建作。

中國素來盛行舍利之崇拜,故歷代所建之舍利塔、舍利殿極多。據《出三藏記集》卷十三記載,三國吳·孫權之時,康僧會感得舍利,孫權令人以鐵槌擊之不碎,乃建塔供養,是為造立舍利之嚆矢。

隨文帝之時,天下諸州建舍利塔之風氣極盛。據《廣弘明集》卷十七記載,仁壽元年至二年(公元六O一至六O二年),文帝並詔敕天下八十二寺立塔。其中,蔣州(江蘇南京攝山)棲霞寺所立之塔極為著稱,塔高約十六公尺,八角五層,基壇每面約十七公寸,全塔系以質地精細的灰黑色大理石所築成,然今所存者或系唐末改建而成。其後,歷代皆有造立、修治舍利塔之事。

相關風俗

飲食習慣

以青稞等製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農牧民的

造小塔造小塔
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後磨製而成的炒麵,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團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磚茶的茶葉倒入1米長的木質長筒內,加上鹽巴和酥油,用長軸上下衝擊,使其各種成分均勻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寧可三月無肉,不可一天無酥油茶。青稞酒是用當地出產的青稞釀製而成的一種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歡,食物多用肉食和奶製品,不少人愛吃風乾的牛羊肉。

婚喪習俗

西藏人死後有五種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領主死後,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則把屍體丟進河裡餵魚,這叫水葬。生前作過壞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認為,被埋的人是永遠不會轉世的。天葬寄託一種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儀式一般都是在清晨舉行的。死者家屬在天亮前,要把屍體送到拉薩北郊的天葬台,太陽徐徐升起,天葬儀式開始。不經允許一般是不歡迎人們去觀看的。

民族禮儀

造小塔哈達

藏族在迎接客人時除用手蘸酒彈三下外,還要在五穀斗里抓一點青稞,向空中拋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飲一口,然後一飲而盡,主人飲完頭杯酒後,大家才能自由飲用。飲茶時,客人必須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過飲用,否則認為失禮。吃飯時講究食不滿口,嚼不出聲,喝不作響,揀食不越盤。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帶尾巴的一塊肉為貴,要敬給最尊敬的客人。製作時還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綹白毛,表示吉祥

獻哈達是藏族待客規格最高的一種禮儀,表示對客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敬意。哈達是藏語,即紗巾或綢巾。它以白色為主,亦有淺藍色或淡黃色的,一般長約1.5米至2米,寬約20厘米。最好的是藍、黃、白、綠、紅五彩哈達。五彩哈達用於最高最隆重的儀式如佛事等。

相關信仰

繞佛塔:藏族信仰習俗。佛塔為佛教重要標誌之一,一般內藏佛經,外刻佛像,歷來為佛教徒所敬重。藏人每見佛塔,心按順時針方向繞塔一周,口念六字真言,手捻念珠,以求平安。有的人則繞塔數周,或在塔前置供品。
轉經輪:藏族信仰習俗。藏族人普遍信仰喇嘛教,即藏傳佛教。信教必須經常念經,但很多人不識字,於是便轉經輪,轉發一圈經輪,相當於念一遍。因此,轉經輪成為許多藏人的日常活動,許多人家都有手搖經輪。經輪有大小和質地的不同,但裡面都裝有經卷。轉經輪時,黃教信奉是非曲直時針方向轉,黑教信奉反時針方向轉,否則被為對菩薩不敬。

造小塔造小塔

跳神:藏族信仰習俗,藏傳佛教祈福禳災的儀式。流行於阿壩州北部等藏族地區。每年藏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各寺院都要舉行驅除鬼魔、預慶吉祥如意的法會。會上,喇嘛身著古裝,頭戴面具,裝成各種神佛鬼怪,在廣場或寺院廳內隨著鈸、鼓、嗩吶、海螺等的伴奏,分批登場,自左至右,邊跳邊行,並高聲吶喊,以驅除鬼魔。當地民間以此驅邪鬼。

菩薩出嫁:藏族信仰習俗。流行於金川縣。當地藏族認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是菩薩出嫁的日子。因此,各寺喇嘛都要抬著木頭菩薩在村寨周圍轉一轉。據說,這樣可保一年順序。人們連著數日玩獅燈,跳猴戲。以示慶賀。

忌捕鹰鵰:藏族信仰習俗。藏族人民認為鹰鵰是神鳥,捕殺會不吉利……。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