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油鍋

撈油鍋

撈油鍋,由巫師主持,在高山上舉行的一種神判儀式,彝族、藏族都有。

簡介

舊時彝族的一種神判方式。失物者懷疑某人為偷盜堵而又無確切證據時,舉行此儀式。儀式由巫師主持,在高山上舉行。將菜油倒入鍋中燒開,巫師念咒語後向鍋內撒一把米,向油吹一口氣,然後令失物者和嫌疑者輪流赤手伸入鍋中撈。如嫌疑者撈出米而未被燙傷,為末偷;否則為偷了。失物者撈出米而未被燙傷為真失,否則為虛報。藏族也有此神判方式。原是一種神判儀式,鐵三角上架起一隻鍋,鍋內倒油燒沸,將銅錢等物投入鍋內,令嫌疑者赤手從鍋中摸起銅錢,若能撈起手不被燙傷,則被認為清白無辜,若撈不起,就被認為有罪。現在,“神判”這一陋習早已革除,撈油鍋被民間藝人當作一種特殊技藝在節日活動中表演。

表演

撈油鍋撈油鍋
一口大鐵鍋,鍋中放入2.5公斤花生油,下面燃著柴火,油燒沸後,將一簸箕農家做的白色米米反放入油鍋。10多分鐘後,白色的米米反漸漸炸成了深棕色。米米反炸熟後,有兩位五六十歲的村民雙手伸入滾燙的油鍋里將米米反撈起,並分發給觀眾,觀眾當場把米米反吃掉後,證實米米反已炸熟。而“撈油鍋”表演者的雙手卻未有任何傷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