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捕鹰鵰

忌捕鹰鵰

忌捕鹰鵰,藏族信仰習俗。藏族人民認為鹰鵰是神鳥,捕殺會不吉利。

形成

忌捕鹰鵰鹰鵰
鷹是唯一能直視太陽而不被灼傷的神鳥,他們相信,不論捕食或飛行,鷹永遠是藍天中終極的獵手。老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一生的年齡可達70歲。要活那么長的壽命,它在40歲時必須做出困難卻重要的決定。當老鷹活到40歲時,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抓住獵物。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嚴重的阻礙它的進食。它的翅膀變得十分沉重,因為它的羽毛長得又濃又厚,使得飛翔十分吃力。它只有兩種選擇:等死,或經過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
它必須努力飛到一處陡峭的懸崖,任何鳥獸都上不去的地方,在那裡要呆上150天左右。首先它要把彎如鐮刀的喙向岩石摔去,直到老化的嘴巴連皮帶肉從頭上掉下來,然後靜靜地等候新的喙長出來。然後它以新喙當鉗子,一個一個把趾甲從腳趾上拔下來。等新的趾甲長出來後,它把舊的羽毛都薅下來,5個月後新的羽毛長出來了,老鷹開始飛翔,得以再過30年的歲月。它冒著疼死、餓死的危險,自己改造自己,重塑自己,與自己的過去訣別,這一過程就是一個死而復生的過程。

鹰鵰

忌捕鹰鵰忌捕鹰鵰

藏名譯音:拉差

學名:Spizaetusnipalensis
鹰鵰拉丁學名:Spizaetusnipalensis
英文名:Hodgson'sHawkEagle

鹰鵰最明顯的特徵是頭後有長的黑色羽冠,比棕腹隼雕的羽冠要顯著得多,常常垂直地豎立於頭上。它是大型猛禽,體長為64—80厘米,體重2190克左右。虹膜為金黃色,嘴為黑色,蠟膜為黑灰色,腳和趾為黃色,爪為黑色。上體為褐色,有時綴有紫銅色,腰部和尾上的覆羽有淡白色的橫斑,尾羽上有寬闊的黑色和灰白色交錯排列的橫帶,頭側和頸側有黑色和皮黃色的條紋,喉部和胸部為白色,喉部還有顯著的黑色中央縱紋,胸部有黑褐色的縱紋,腹部密被淡褐色和白色交錯排列的橫斑,跗跖上被有羽毛,同覆腿羽一樣,都具有淡褐色和白色交錯排列的橫斑。飛翔時翅膀顯得十分寬闊,翅膀下面和尾羽的下面的黑色和白色交錯的橫斑極為醒目。
棲息地海拔高度為3500m以下。喜棲在林間開闊地,常落在枝葉茂盛的樹杈上隱伏待獵。

數量稀少。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小型的叫隼,如:急隼,大多體長30-60cm。
中型的叫鷹,如:雪鷹,大多體長50-100cm。
大型的叫雕,如:坐山雕(禿鷲),大多體長80-180cm。

鷹,鳥綱,鷹科部分種類的通稱。一般指鷹屬的各種鳥類,如蒼鷹雀鷹等。
蒼鷹雄鳥體長約50厘米,分為頭、頸、軀幹、尾、四肢(翅和腿)五部分。蒼鷹除頭部為黑色外,上體其餘部分主要為蒼灰色;下體灰白,並密布暗灰色橫斑和近黑色羽乾紋。雌鳥羽色近似雄鳥,但體型較大。蒼鷹嘴彎曲而尖銳,爪銳利而鉤曲;翼大善飛,性情兇猛。晝間活動,多棲息山林和平原地帶。主要捕食野兔、野鼠等。冬季遷徙南方。幼鳥經馴養可供狩獵用。


雕是大型猛禽,體型粗壯,翅及尾羽長而寬闊,扇翅較慢,常在近山區的高空盤旋翱翔,能捕食野兔,幼畜等大形哺乳動物,...性兇猛,喜食野兔、雉、鶉以至大形哺乳動物幼麝等。巢營於高山懸岩上或峭壁的樹上,遷徙時在我國東北常能見到。

忌捕鹰鵰幾種鹰鵰圖

鹰鵰國外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日本和中南半島一帶,在我國已知的分布地點有內蒙古、遼寧、黑龍江、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廣東、廣西、台灣、四川、雲南、西藏、海南等地。鹰鵰全世界共分化為5個亞種,其中我國分布有4個亞種,其中指名亞種見於西南地區,東方亞種見於東北地區,福建亞種見於東南和華南地區,海南亞種僅見於海南島。大多數為留鳥,少數在繁殖期後到處遊蕩,但都極為罕見,有些甚至只有早期的記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鹰鵰在繁殖季節大多棲息於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森林地帶.最高可達海拔4000米以上,常在闊葉林混交林中活動,也出現在濃密的針葉林中。冬季多下到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區的闊葉林和林緣地帶活動。經常單獨活動,飛翔時兩個翅膀平伸,煽動較慢,有時也在高空盤旋,常站立在密林中枯死的喬木樹上。叫聲十分喧鬧。主要以野兔、野雞和鼠類等為食,也捕食小鳥和大的昆蟲,偶爾還捕食魚類。
鹰鵰繁殖營巢于山地森林中高大的喬木樹上。巢由樹枝構成,結構較為龐大。通常位於樹上部靠近主桿的枝杈上。繁殖期為1—6月。每窩產卵2枚,也有少至1枚和多至3枚的。卵的顏色通常為淡灰白色或白色,沒有斑點或者僅有不清晰的淡紅色斑點。卵的形狀為卵圓形。孵化由雌鳥承擔,護巢性很強。
在遼闊的亞馬遜平原上,生活著一種叫鹰鵰的鳥,有“飛行之王”的稱號。它的飛行時間之長、速度之快、動作之敏捷,堪稱鷹中之最,被它發現的小動物,一般都難以逃脫它的利爪。
因此,鹰鵰應該是鷹。

關於鹰鵰的歷史報導

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其飼養預計3個月後放飛。

忌捕鹰鵰報導中的鹰鵰

2007年1月3日,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救治了一隻受傷的猛禽,後經專家鑑定為鹰鵰,這也是甘肅省首次發現該鳥類活動的蹤跡。

3日下午5時許,天色漸暗,甘肅省文縣城關鎮賈昌村八社農民周志兵發現有一隻“大鳥”在他家院子上空緩慢飛行,突然“大鳥”墜落在他家的葡萄架下,扇著寬大的翅膀飛來飛去。周志兵以為是一隻受傷的鷹,他找來一個竹筐將鷹扣住,馬上向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報告了這一情況。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派袁明、張恆、司文軍3人迅速趕到現場,並將鷹送往保護中心。經過工作人員仔細檢查發現,這隻鷹嘴邊只碰破了一點皮,沒有其他明顯的外傷。

令工作人員詫異的是,這隻大鷹的外表很特別:黑色的嘴,嘴峰向下彎曲,上嘴邊緣有齒突,鼻孔圓形,蠟膜為黑灰色,爪為黑色,上體為褐色,腰部和尾上的覆羽有淡白色的橫斑,尾羽上有寬闊的黑色和灰白色交錯排列的橫帶,頭側和頸側有黑色和黃色的條紋,喉部胸部為灰白色,腹部密被淡褐色和白色交錯排列的橫斑,跗跖上被有羽毛。飛翔時翅膀顯得十分寬闊,翅膀下面和尾羽下面的黑色和白色交錯的橫斑極為醒目。

經過多名專家的認真比對,確定其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鹰鵰,並證實這是我省第一次發現鹰鵰的蹤跡。至於墜落的原因專家分析可能是年幼或體力不支。目前,該鹰鵰飼養於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繁殖中心,專家在對其治療的同時,還注重其野性的培養,預計3個月後可以放飛。

圖片觀賞

忌捕鹰鵰 非洲海雕(吼海雕)
忌捕鹰鵰 淡色歌鷹
忌捕鹰鵰 棕蛇雕(小斑短趾雕
忌捕鹰鵰 白尾海雕
忌捕鹰鵰 黑胸短趾雕
忌捕鹰鵰 小隼雕
忌捕鹰鵰 白腹隼雕(博氏雕)
忌捕鹰鵰 暗色歌鷹
忌捕鹰鵰 灰歌鷹
忌捕鹰鵰 安達曼蛇雕
忌捕鹰鵰 蛇雕
忌捕鹰鵰 白頭海雕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