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衣原體病

豬衣原體病

豬衣原體病是由鸚鵡熱親衣原體的某些菌株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臨床可分為:流產型、關節炎型、支氣管肺炎型和腸炎型,表現為妊娠母豬流產、死產和產弱仔,新生仔豬肺炎、腸炎、胸膜炎、心包炎、關節炎,種公豬睪丸炎等。治療以隔離病豬,深埋感染豬以及抗生素對症治療,也可使用疫苗進行免疫接種。

基本信息

概 述

豬衣原體豬衣原體

豬衣原體病(SwineChlamydiosis)是由鸚鵡熱親衣原體(舊稱鸚鵡熱衣原體)的某些菌株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又稱流行性流產、豬衣原體性流產。臨診上可表現為妊娠母豬流產、死產和產弱仔,新生仔豬肺炎腸炎胸膜炎心包炎關節炎,種公豬睪丸炎等。常因菌株毒力,豬性別、年齡、生理狀況和環境的變化而出現不同的徵候群。國外於20世紀60年代首先確認豬衣原體病,隨後許多國家相繼報導了該病。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從羊流產和豬繁殖障礙病料中分離出鸚鵡熱親衣原體,從而證實中國動物衣原體病的存在。目前,在中國規模化養豬場,豬群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衣原體感染,並時有發病和流行的報導。

病 原

病變病變病變病變

衣原體(Chalmydiae)是一類具有濾過性、嚴格細胞寄生,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類似於立克次氏體的一類微生物,呈球狀,大小為0.2~1.5µm,革蘭氏染色陰性。不能在人工培養基上生長,只能在活細胞胞漿內繁殖,依賴於宿主細胞的代謝,可在雞胚、部分細胞單層及小鼠等實驗動物中生長繁殖。目前,較重要的衣原體有4種,即沙眼衣原體、鸚鵡熱親衣原體、肺炎親衣原體和牛羊親衣原體。其中,鸚鵡熱親衣原體在獸醫上有較重要的意義,可致畜禽肺炎、流產、關節炎等多種疾病,是豬衣原體病的病原
衣原體具有3種抗原:一是屬特異性抗原,所有衣原體均具有,在不同種之間可引起交叉反應,為細胞壁脂多糖,耐熱(100℃,30min),耐0.5%的石炭酸,對乙醚胰酶、木瓜蛋白酶等有抵抗力,但可被過碘酸鹽滅活,具有補體結合特性;二是種特異性抗原,存在於細胞壁中,對熱敏感(60℃,30min),可被石炭酸或木瓜蛋白酶等所破壞,耐高碘酸鹽;三是亞種或型的特異型抗原,是一種含量豐富的半胱氨酸大分子。
鸚鵡熱親衣原體的致病力可分為強毒力和弱毒力菌株兩大類。強毒力菌株可使動物發生急性致死性疾病,導致重要器官發生廣泛充血和炎症,死亡率可達30%;弱毒力菌株引起疾病的臨診症狀不明顯,死亡率低於5%。
鸚鵡熱親衣原體在100℃15s,70℃5min,56℃25min,37℃7天,室溫下10天可以失活。紫外線、γ-射線對衣原體有很強的殺滅作用。2%的來蘇兒、0.1%的福馬林、2%的苛性鈉或苛性鉀、1%鹽酸及75%的酒精溶液可用於衣原體消毒。對四環素族、泰樂菌素、強力黴素、紅黴素、螺鏇黴素敏感,對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鏈黴素、磺胺嘧啶鈉均不敏感。

流行病學

蹄部變化蹄部變化

不同品種及年齡的豬群都可感染,但以妊娠母豬和幼齡仔豬最易感。病豬和隱|生帶菌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幾乎所有的鳥糞都可能攜帶衣原體。綿羊、牛和齧齒動物攜帶病原菌都可能成為豬感染衣原體的疫源。通過糞便、尿、乳汁、胎衣、羊水等污染水源和飼料,經消化道感染,也可由飛沫和污染的塵埃經呼吸道感染,交配也能傳播本病;蠅、可起到傳播媒介的作用。
本病無明顯的季節性,常呈地方流行性。豬場可因引入病豬後暴發本病,康復豬可長期帶菌。本病的發生和流行與一些誘發因素(如衛生條件、飼養管理、營養、長期運輸等)有關。

臨床症狀

蹄部變化蹄部變化

本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短則幾天,長則可達數周乃至數月。依據臨診表現,可分為流產型、肺炎型、關節炎型和腸炎型等。
懷孕母豬感染後引起早產、死胎、流產、胎衣不下、不孕症及產下弱仔或木乃伊胎。初產母豬發病率高,一般可達40%~90%,早產多發生在臨產前幾周(妊娠100~104天)發生,妊娠中期(50~80天)的母豬也可發生流產。母豬流產前一般無任何表現,體溫正常,也有的表現出體溫升高(39.5~41.5℃)。產出仔豬部分或全部死亡,活仔多體弱、初生重小、拱奶無力,多數在出生後數小時至1~2日死亡,死亡率有時高達70%。公豬生殖系統感染,可出現睪丸炎、附睪炎、尿道炎等生殖道疾病,有時伴有慢性肺炎。
仔豬還會表現出腸炎、多發性關節炎、結膜炎,斷奶前後常患支氣管炎、胸膜炎和心包炎。表現為體溫升高、食慾廢絕、精神沉鬱、咳嗽、喘氣、腹瀉、跛生、關節腫大,有的可出現神經症狀。

病理變化

病豬病豬

鸚鵡熱親衣原體引起豬的疾病種類較多,除單一感染外,常與其他疾病發生並發感染,因而病理變化也較為複雜。

流產胎衣水腫、出血;流產胎兒皮下組織水腫或膠樣浸潤;頸、背、四肢皮下瘀血、出血,色暗紅;腹腔內有多量紅色積液,肺充血,肝、脾瘀血、腫脹。
流產型母豬子宮內膜出血、水腫,並伴有1~1.5cm的壞死灶,流產胎兒和死亡的新生仔豬的頭、胸及肩胛等部位皮下結締組織水腫,心臟和肺臟常有漿膜下點狀出血,肺常有卡他性炎症。患病公豬睪丸顏色和硬度發生變化,腹股溝淋巴結腫大1.5~2倍,輸精管有出血性炎症,尿道上皮脫落、壞死。
關節炎型關節腫大,關節周圍充血和水腫,關節腔內充滿纖維素性滲出液,用針刺時流出灰黃色渾濁液體,混雜有灰黃色絮片。
支氣管肺炎型表現為肺水腫,表面有大量的小出血點和出血斑,肺門周圍有分散的小黑紅色斑,尖葉和心葉呈灰色,堅實僵硬,肺泡膨脹不全,並有大量滲出液,中性粒細胞淋漫性浸潤。縱隔淋巴結水腫,細支氣管有大量的出血點,有時可見壞死區。
腸炎型多見於流產胎兒和新生仔豬,胃腸道有急性局灶性卡他性炎症及迴腸的出血性變化。腸黏膜發炎而潮紅,小腸和結膜漿膜面有灰白色漿液性纖維素性覆蓋物,腸系膜淋巴結腫脹。脾臟有出血點,輕度腫大。肝質脆,表面有灰白色斑點 。

實驗室檢驗

病變特徵病變特徵

豬衣原體感染的臨床症狀不明顯,但必須考慮到引起肺炎、多發性關節炎、腸炎、懷孕後期流產、死胎或木乃伊胎,以及公豬睪丸炎的可能病因。肺部的肉眼變化可能明顯暗示已感染衣原體,但是任何確診都必須依賴實驗室檢查。
無菌採取流產胎兒和病死仔豬肝、脾、淋巴結等,直接塗片、革蘭氏染色陰性,科茲洛夫斯基氏法染色鏡檢未發現布魯氏菌;姬姆薩染色鏡檢,鏡下有多個紫紅色針尖大小疑似衣原體原生顆粒。
取上述病料接種於普通瓊脂、鮮血瓊脂、S.S.瓊脂培養基,37℃培養72h後未見細菌生長。
採集發生流產、死胎和患有睪丸炎公豬血液23份,分離血清供檢。
衣原體病間接血凝試驗:試驗所需抗原、標準陽性和陰性血清均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提供。操作方法和判定標準,按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制定規程執行。將生理鹽水滴於V型反應板,每孔50μl;第一孔加被檢血清50μl,與生理鹽水混勻後吸取50μl至第2孔,依次將被檢血清作倍比稀釋;每孔加抗原25μl,置37℃作用2h,判定標準被檢血清1:16孔出現“++”及以上者為陽性,1:4孔出現“++”及以下者為陰性,結果血凝效價1:16的有10份,1:64的有22份。
布魯氏菌病虎紅平板凝集反應:虎紅平板凝集反應所需抗原、標準陽性和陰性血清均由成都獸醫生物藥品廠提供。操作方法和判定標準均按部頒標準執行。取被檢血清和抗原各0.03ml,滴加於玻板上,充分混勻,於4~10min內觀察結果。被檢血清凝集效價凡出現“+”以上者判為陽性。結果23份血清均未出現凝集現象,判定為陰性。
鑑別診斷:對豬衣原體性流產的診斷要注意與豬細小病毒病偽狂犬病藍耳病豬瘟、乙型腦炎、弓形蟲病等可引起懷孕母豬流產的疾病相鑑別。衣原體引起的仔豬腸炎與大腸桿菌病、傳染性胃腸炎等腹瀉病相鑑別。衣原體引起的豬多關節炎與豬鏈球菌病相鑑別。

防治

建立密閉的種豬群飼養系統

木乃伊胎木乃伊胎

由於衣原體擁有廣泛宿主,採用密閉飼養系統可有效防止其他動物(如貓、野鼠、狗、野鳥、家禽、牛、羊等)攜帶的疫源性衣原體的侵入和感染豬群。

建立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

嚴格把好工作區大門通道消毒、產房消毒、圈舍消毒、場區環境消毒的質量,以有效控制發生衣原體接觸傳染的機會。對流產胎兒、死胎、胎衣要集中無害化處理,同時用2%-5%來蘇兒或2%苛性鈉等有效消毒劑進行嚴格消毒,1次/天,連續消毒7天。加強產房衛生工作,以防新生仔豬感染本病。

建立和實施豬群的衣原體疫苗免疫計畫

種豬場對血清學檢查為陰性的種豬場,要給適繁母豬在配種前注射豬衣原體流產滅活苗,以防感染,確保向商品豬場或市場提供無衣原體感染的健康種豬。在陽性豬場,對確診感染了衣原體的種公豬和母豬予以淘汰,其所產仔豬不能作為種豬;未感染的種公豬和母豬應及時接種衣原體疫苗。商品豬場對種繁殖母豬群用豬衣原體流產滅活苗在每次配種前1個月或配種後1個月免疫1次;種公豬每年免疫2次;淘汰發病種公豬。 

未發病的豬套用豬衣原體滅活苗緊急免疫接種。

免疫方法:公豬第1次肌肉注射3ml,7天后再注射1次;懷孕母豬每間隔7天注射1次,共2次,每次肌肉注射3ml;空懷母豬配種前30天和15天各免疫接種1次,每次肌肉注射3ml;仔豬於30日齡和45日齡各免疫接種1次,每次肌肉注射2ml。

藥物

藥物預防和治療可選用藥敏試驗篩選的敏感藥物,如四環素、強力黴素、土黴素青黴素、氯黴素、紅黴素、麥迪黴素、金黴素、泰樂菌素、螺鏇黴素等進行豬衣原體的預防和治療。對出現臨床症狀的新生仔豬,可肌肉注射1%土黴素1毫克/千克,連續治療5-7天;對懷孕母豬在產前2-3周,可注射四環素族抗生素,以預防新生仔豬感染本病。在流行期,可將四環素或土黴素添加於飼料中(300克/噸),讓豬採食,進行群體預防。為了防止出現抗藥性,要合理交替用藥。

病原監測

對新引起的豬要隔離檢疫,觀察是否感染衣原體,陽性者不得混群飼養;在種豬群發現疑似衣原體病病例,要及時采病料冷凍送檢有條件的獸醫診斷實驗室做病原診斷,對確診的陽性種公豬和母豬要及時淘汰處理,其後代要跟蹤監測,不宜作為種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