謷

謷,拼音為áo,漢字,共17筆,部首是言。有不省人言等意思。

基本信息

漢字筆畫

總筆畫數:17筆

筆順:橫橫豎橫折撇撇橫撇捺捺橫橫橫豎折橫

漢字釋義

謷〈動〉

形聲。從言,敖聲。本義:不省人言

同本義 [perverse]

謷,不省人言也。――《說文》

令尹兮謷謷。――《楚辭·怨上》。註:“不聽話言而妄語也。字亦作聱。”

又如:謷謷(不聽善言而妄語)

詆毀,造謠中傷 [slander]

謷醜先王,排訾舊典。――《呂氏春秋》

又如:謷醜(詆毀)

哭不止;哀聲 [whine]

謷,一曰,哭不止,悲聲謷謷也。――《說文》

聲謷謷尻益高。――《漢書·東方朔傳》

又如:謷謷(眾口哀怨的樣子)

謷áo

毀謗:~言。[謷謷]

①不考慮別人說的話。

②悲哀嘆息聲。

謷ào

1.高大貌。2.引申為志向高遠。3.通“傲”。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不肖人也。從言敖聲。一曰哭不止,悲聲謷謷。五牢切。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

《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說文》不肖人也。《徐曰》不肖人,其言煩苛也。《廣韻》不肖語也。《呂覽·懷寵篇》謷醜先王,排訾舊典。《楚辭·九思》令尹兮謷謷。《王逸注》不聽話言而妄語也。

又《說文》哭不止,悲聲謷謷也。《前漢·食貨志》天下謷謷然陷者眾。《師古注》眾口愁聲也。《正字通》通作嗸。

又《韻會》大貌。《莊子·德充符》謷乎大哉,獨成其天。

又《正字通》謷有甚意,今楚黃人謂事之甚者曰謷。

又《廣韻》五交切《集韻》《韻會》牛交切,齩平聲。義同。

又《廣韻》五到切《集韻》《正韻》魚到切,敖去聲。《類篇》志遠也。《字彙》謔也。《正字通》倨也。《唐書·周墀傳》宿將暴謷不循令者,墀命鞭其背。《韻會》與傲通。《正韻》與慠通。

又或作㥿。《詩·小雅》執我仇仇。《傳》仇仇,猶謷謷也。《釋文》謷,本又作㥿。 《說文》本作謷。《廣雅》書作《正韻》亦作謸。謷字右上從攴作。

拼音是ao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