媼

媼是古代漢族傳說中神獸之一。似羊非羊,似豬非豬。在地下食死人腦,能人言。用柏枝插其頭方可殺之。(《山海經·西次四經》)《搜神記》、《晉太康地誌》亦有載。媼:年老的婦女。也泛指婦女:乳~。媼,珠江“龍母”姓氏,姓“溫”亦作“媼”,因原生長於廣西武鳴河(古稱溫水或媼水)而隨姓也。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媼 拼音:ǎo yùn wò

部首:女部 部首筆畫:3筆

筆畫:9劃 總筆畫數:12筆

筆順:折撇橫豎折橫橫豎折豎豎橫

詳細解釋

媼

媼〈名〉

(形聲。從女,昷)聲。本義:對老年婦女的敬稱)

同本義 [old woman]

白髮誰家翁媼。――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戰國策·趙策》

又如:媼嫗(年老的婦女)

對婦女的通稱 [woman]

昂年五歲,乳媼(奶母)攜抱匿於廬山。――《南史·袁昂傳》

母親 [mother]

衛君自請薄媼。――《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襖 <名>

(形聲。從衣,夭聲。本義:有襯裡的上衣)

皮衣之類的禦寒衣服 [fur garment]

身上穿著銀紅撇花半舊大襖。――《紅樓夢》

又如:皮襖;襖子(棉襖的俗稱)

泛指上衣[jacket]。如:棉襖;夾襖

媼 yùn

基本字義 1、古女子人名用字。

媼 wò

基本字義

1、〔~妠〕小肥。

2、goody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烏皓切,音襖。《說文》女老稱。《前漢·高帝紀》高祖常從王媼武負貰酒,此兩家常折券棄責。

又母之別稱。《史記·趙世家》左師觸龍說太后曰:媼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前漢·外戚傳》地節三年,求得外祖母王媼。

又地神曰媼。張晏曰:坤為母,故稱媼。《前漢·郊祀歌》媼神蕃釐。

又《安世歌》后土富媼。

又《集韻》委隕切,音醞。女字。

又紆問切,音醞。

又於雲切,音熅。

又於昆切,音溫。義 同。

又烏沒切,溫入聲。媼妠,小兒肥也。

其他釋義

媼是古代中國傳說中神獸之一。似羊非羊,似豬非豬。在地下食死人腦,能人言。用柏枝插其頭方可殺之。(《山海經·西次四經》)《搜神記》、《晉太康地誌》亦有載

拼音是ao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